产科护理的特点及目前医疗环境的现状使传统护理临床技能规范化培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模拟人主导的模拟教学因安全、有效、可重复操作等诸多优点而迅速发展.正确使用模拟人,科学构建模拟教学方法,清楚了解模拟人教学的优缺点,能让模拟人在护理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陈年坤;王志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产科急危重症是围产期母婴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及时救治是挽救母婴生命的关键.模拟人在产科急救演练中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产科急危重症围产期结局的改善.
作者:邓东锐;樊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孕产妇心跳骤停是产科临床的紧急事件,熟练掌握和运用心肺复苏技术是救治患者的关键.利用模拟人进行团队演练能提高产科医护人员掌握心肺复苏技能及临床抢救的能力.
作者:彭宇华;殷嘉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剖宫产瘢痕妊娠是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其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剖宫产瘢痕妊娠尚无规范的统一治疗标准,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目前期待治疗并不被推荐.对于瘢痕妊娠的患者应尽早终止妊娠,以减小损伤、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为目的.
作者:孙雯;刘世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产科是一门实践性强、应急性高、对团队合作要求高的临床医学.在患者安全性要求更高的今天,产科医生需要通过模拟训练来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以应对各种急危重症.现对SimMom模拟人在产科医师培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作者:张晓菁;王谢桐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子痫属于产科危急重症,急救处理恰当与否对母胎预后有极大影响.但子痫在平时临床工作中较为少见,从而导致医护人员对其急救方法掌握不足.采用产科模拟人进行子痫急救演练具有真实、可控、可重复等特点,可将一般急诊处理、控制抽搐、控制血压、适时终止妊娠等子痫急救方案通过病例编写以模拟真实急救,让参演者更好地进入各自角色完成演练.演练目的除了提升参演者的急救技能外,还注重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通过应用产科模拟人进行子痫演练,参演者能在短时间内大程度提升个人急救技能及团队协作意识.
作者:黄赟博;陈敦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产科急救模拟培训可提高产科医务工作者处理复杂危急重症的临床综合技能、增强临床处理信心、提高团队沟通能力,有效降低相关不良母儿结局的发生,但培训效果会随着间隔时间延长逐渐减弱.因此,强调急救模拟培训在产科危急重症处理(肩难产、脐带脱垂、产后出血、子痫)中的运用,并要注重定期、重复培训.
作者:郭凯敏;刘慧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情景模拟培训在医学教育中具有模拟真实性、无医疗风险、个体化教育、客观规范化、可重复性等优势.在产科急重症抢救方面使用模拟训练,可提高团队成员应急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从而大限度地改善医疗结局,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黄一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problem based-learning,PBL)是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记忆,在主动的交流过程中获取知识.运用SimMom模拟人实施PBL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在临床教学中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侯红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近年来患者隐私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学生或年轻医生能在病人身上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临床技能的培养受到很大冲击,导致青年临床医生基本技能整体水平下滑,严重影响了临床医学教育的质量,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早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等医学教育团体呼吁通过设立医学理论知识与医患沟通技巧培养和临床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医学课程设置来提升医学教育的质量[1],而模拟教学法(simulation)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以其独有的优势被引入临床医学教育体系,成为承接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2],各种临床技能实验室、专科技能培训中心和医学模拟中心应运而生.通过构建和使用医学模型,包括实体模型和(或)计算机虚拟模型,模拟一个真实的情景,在导师指导下,把现实中的情境微缩到模拟课堂,并运用专用的教学器具进行模拟技能训练,成为医学生和青年医师积累临床医学经验的重要途径.产科作为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模拟培训尤为必须.模拟产科实验室将创造一种高度仿真的教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临床客观条件的不足,摆脱既往强调智力的课本医生的影子,转而培养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从基础知识到操作实践以及人文关怀都合格的、更全面的医生[3].
作者:王子莲;詹雁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产前使用硫酸镁与新生儿呼吸抑制的关系.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图书馆、EMBASE、OVID、万方、CNKI和CBM等数据库、收集关于产前硫酸镁暴露与新生儿呼吸抑制研究的文献,采用Revman5.3.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局指标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通气设备使用、5 min Apgar评分<7分、围产儿死亡,并采用相对危险度评价.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观察组10 877例,对照组13 2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硫酸镁组与对照组发生新生儿呼吸抑制风险均无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R =0.98(95% CI:0.91 ~ 1.05)、辅助通气设备使用RR=0.98(95% CI:0.92 ~ 1.05)、5min Apgar评分<7分RR =0.98(95% CI:0.91 ~ 1.05)和围产儿死亡风险RR =0.93(95% CI:0.82 ~ 1.06).结论 产前硫酸镁暴露可能不增加新生儿发生呼吸抑制的风险.
作者:王春燕;王晓燕;余琳;陈敦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儿结局.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的14例妊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点、孕期治疗、妊娠结局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4例妊娠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类型分别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8例)、乳腺癌(4例)和宫颈癌(2例).足月分娩者有5例,早产6例,1例早期人工流产,1例中孕期引产,l例孕期死亡.共分娩新生儿11例,2例乳腺癌患者于孕期接受抗癌治疗,2例新生儿为足月儿;10例患者孕期选择期待治疗,9例患者的新生儿存活,包括3例足月儿和6例早产儿.结论 妊娠合并恶性肿瘤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根据病情孕期应进行合理的抗癌治疗可改善患者结局.
作者:周燕媚;陈敦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患者31岁,孕3产1,因“停经32+1周,发现血压升高1周余”于2011年6月2日自外院转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孕4个月自觉胎动至今,孕27周于外院产前检查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空腹血糖5.97 mol/L,餐后1h、2h血糖正常,予饮食、运动后血糖控制尚可(具体不详).5月25日(孕31周)于外院产前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达168/120 mmHg(1 mmHg=0.133 kPa),尿蛋白(+),下肢轻度水肿.予口服盐酸拉贝洛尔100 mg,3次/d,血压控制欠佳,遂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2006年顺产一健康女婴.曾人工流产1次,具体时间不详.入院检查:头晕头痛,有眼花,无呕吐,无呼吸困难,无抽搐等不适.血压160/110 mmHg,心率82次/min,双下肢水肿(+).产科检查:腹隆,宫高24 cm,腹围97 cm,胎方位为枕左前,胎心143次/min,规则,胎头未入盆,跨耻征(-),未扪及宫缩.人院诊断:(1)重度子痫前期,(2)妊娠期糖尿病,(3)孕3产1孕32+1周单活胎.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压波动在150~178/100 ~ 112 mmHg.
作者:贺芳;唐小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医务人员不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更要具备过硬的临床操作技能.医疗服务的一个挑战性特征是虽然可能永远见不到某种病例,却又说不定下一个病例会是什么[1].由于产科疾病谱的复杂性,任何一个正常的孕妇都有可能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不良妊娠结局[2].临床医师在面对突发的危急重症时,能否合理判断并有效施救对于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故而,产科医生需要反复实践积累大量的临床救治经验,并通过不断练习,临床操作技能才能达到熟练运用、得心应手的地步.
作者:颜昊;陈敦金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