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67X
  • 国内刊号:11-2141/R
  • 影响因子:2.75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3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EI 工程索引(美),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 获国家科委优秀期刊二等奖
  • 妇产科学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年8期文献
  • 妊娠中晚期合并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妊娠中晚期合并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母婴预后.方法对我院2003年2月4日~3月17日收治的妊娠中晚期合并SARS 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妊娠中晚期合并SARS(其中双胎妊娠2例)患者均为初产妇,孕中期发病2例,孕晚期发病3例;院内感染3例,社区感染2例.(2)5例患者均有发热(5/5),其中高热3例、低热2例,畏寒或寒战3例,咳嗽4例.(3)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2例,血小板减少2例,肝酶升高3例,低蛋白血症4例,X线胸片阴影5例.(4)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均已痊愈出院.(5)剖宫产3例、阴道产1例,共分娩新生儿5例(包括双胎1例),新生儿随访至今无SARS感染.1例双胎妊娠患者,一胎宫内死亡,另一胎儿现在观察中,情况尚稳定.结论妊娠中晚期合并SARS患者的母婴预后尚好,但应注意妊娠期特殊的生理变化与SARS的相互影响.重症者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对降低母婴死亡率十分重要.

    作者:张建平;王蕴慧;陈雷宁;张睿;谢宇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产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一例报告

    近半年来,中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爆发流行了具有高度传染性的非典型肺炎,2003年2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这一疾病命名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目前,WHO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变异的冠状病毒感染所致,发病机理不明[1].

    作者:李艳;杨剑秋;张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方法及选择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隐匿发生与发展的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往往没有症状及体征,常常在发生骨折后才被发现已经患病.而一旦发生骨折,则再次骨折的机会将显著增加.同时,骨质疏松症合并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也随之增加.如在骨折发生之前做出诊断,并采取某些措施,则可以防止病情的发展,减少骨折的机率.因此,应该强调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建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妇产科临床研究中对照组设计的问题和建议

    以患者群体作为对象的临床研究,是妇产科临床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其研究方案涉及对照组问题.

    作者:赵一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围产保健与母亲安全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围产医学永恒的主题.该主题的初期目标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中期目标是降低母婴发病率和残疾率,终期目标是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黄醒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助孕策略

    传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mpton, PCOS)的临床表现为闭经、多毛、肥胖、游离睾酮及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增高,且常因排卵障碍而导致不孕,影响PCOS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庄广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

    基因研究是生命科学的核心,自从1865年孟德尔提出颗粒遗传学说以来,在这138年间,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基因、认识基因、分离基因、操作基因和开发基因,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回顾这一百多年生命科学发展的历程,在基因的研究中核心的研究对象是人,即定位和克隆决定人体各种性状的基因、与人类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以及能够用于疾病治疗与预防的功能基因.

    作者:夏家辉;邬玲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卵巢恶性肿瘤是死亡率高的妇科恶性肿瘤.近30年来,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一直是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PVB)/顺铂+鬼臼乙叉甙+博来霉素(PEB)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方案的应用,使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达到了根治的疗效.

    作者:沈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妇科肿瘤生物治疗的研究现状

    肿瘤的生物治疗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1975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提出生物应答调节剂概念之后,生物治疗逐步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模式.生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现就妇科肿瘤的生物治疗现状作一概述.

    作者:孔北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由于近1/2的复发性流产病例的原因不明,疗效不理想,使复发性流产成为临床上难治性不育的原因.因此,如何搞好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研究和防治,已成为目前生殖医学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生殖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飞速进展,使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水平大大提高.现就该病的研究现状作一回顾和展望.

    作者:林其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在妇产科的应用

    聚焦超声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无创局部治疗手段,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正方兴未艾.由于其具有无创、有效、安全、治疗后恢复快、无放射性等优点,在要求无创和保留器官功能的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将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技术在妇产科领域应用的现状,概述如下.

    作者:王智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妇科内镜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20世纪70年代,手术治疗的整体观念逐渐萌生,以患者的生理状态、社会活动和精神面貌作为判断手术临床效果的综合指标,成为手术治疗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高新技术的开展,微创观念和微创外科逐步形成和发展.作为微创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妇科内镜的发展改变着传统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模式,其具有较小的手术创伤,无碍美观的手术切口,迅速的术后恢复等特点,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在妇科内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就妇科内镜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夏恩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因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近半个世纪来,国际国内学者,对妊高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治疗及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国妇产科学界始终瞄准着国际科技前沿,对妊高征的病因学和发病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妊高征的有效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公认的妊高征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学说.

    作者:林其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与设想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可达10%~15%,占普通妇科手术的30%以上.内异症所引起的痛经、下腹痛和性交痛等,严重地影响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是不育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不清,病变广泛,形态多样,且有浸润、转移和复发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成为难治之症.内异症的诊治已经成为当代妇科的热点问题,其基础及临床研究在新世纪的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重新认识绝经妇女长期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利弊

    绝经妇女应用性激素补充治疗(HRT)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它的发展及人们对其受益与风险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道路.早年应用雌激素,仅限于治疗绝经期综合征.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单一雌激素治疗围绝经期症状,但因子宫内膜癌发病数的增加,而使雌激素的临床应用陷入低潮.20世纪80年代,有关研究规定,有完整子宫的妇女在应用单一雌激素时必须加用孕激素,以及雌、孕激素的剂量、日程(每日方案)及配伍方案, 并规定了补充雌激素的目标浓度.

    作者:张以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是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在妇产科的具体应用,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指导下、结合临床治疗学的原理、通过导管等器械对妇产科疾病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技术.由于介入放射学在疾病诊疗方面有着内科学、外科学所不及的优势,国际上已将其列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目前,血管性介入已应用于多种妇产科疾病的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并获得广泛的关注.

    作者:陈春林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子宫颈癌的治疗动向

    近年来,为了提高子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广大妇科肿瘤临床工作者在子宫颈癌的治疗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作者:孙建衡;耿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怀念《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林巧稚教授

    作者:严仁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华妇产科杂志》伴我成长

    作者:古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愿与年轻的同道们共勉

    作者:刘庸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发扬妇产科工作的优良传统

    作者:张丽珠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攀登新的高峰

    作者:陈子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为我国妇产科学及《中华妇产科杂志》的未来而努力

    作者:翁梨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面向国际的《中华妇产科杂志》发展对策

    科技期刊是反映国家科技成果和科技创新水平的窗口.目前,我国期刊总数为9 002种,其中科技期刊目前已发展到近4 500种[1].在数量上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国家,已经步入了出版大国的行列.伴随着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中华妇产科杂志>至今已创刊50周年了,半个世纪的办刊历程,使<中华妇产科杂志>已经成长为国内同类学术期刊中的佼佼者.

    作者:《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风雨兼程五十载与时俱进创未来

    半个世纪以来,<中华妇产科杂志>伴随着国内社会、政治的风风雨雨,经历了艰辛曲折的跋涉,虽两度被迫停刊,仍然茁壮成长、蓬勃发展.漫漫50年征程,谱写着篇篇精彩华章,以其高质量、权威性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享誉国内外,为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发展,为中国妇女的保健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者:田翠华;潘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为发展妇产科事业携手共进

    作者:江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忆《中华妇产科杂志》副总编辑王淑贞教授

    作者:张惜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对《中华妇产科杂志》的感情和希望

    作者:叶惠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作者:林其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在新的历程中再创辉煌

    21世纪伊始,我们迎来了<中华妇产科杂志>建刊50周年这一盛大纪念日!我们的杂志几与共和国同龄,她坚定地走过了并不平坦的道路,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我们怀念、感谢为杂志做出卓越贡献的几代人:老总编、副总编、编委,老编辑、作者、读者,我们的前辈专家、我们的同龄和青年朋友.是众人拾柴,烧起这冲天的火焰;是共同耕耘,培育这耀眼的花朵.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回忆与展望--庆祝《中华妇产科杂志》创刊50周年

    1953年4月,继<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眼科杂志>之后,中华医学会主办的第5个专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创刊了,组成了由魏一斋教授担任总编辑的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开始了她由创建、成长到发展、辉煌的风雨历程.

    作者:曹泽毅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