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67X
  • 国内刊号:11-2141/R
  • 影响因子:2.75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3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EI 工程索引(美),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 获国家科委优秀期刊二等奖
  • 妇产科学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年12期文献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多态性(SNP)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序列特异性引物PCR(PCR-SSP)技术检测子痫前期患者71例(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孕妇100例(对照组)的外周血KIR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各5例孕妇胎盘组织中KIR2DL4 mRNA的表达情况;DNA直接测序技术检测子痫前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孕妇外周血KIR2DL4基因外显子区及其和内含子交界区的SNP.结果 (1)基因型:对照组共发现50种KIR基因型,子痫前期组共发现40种KIR基因型,两组有16种基因型重合;子痫前期组以基因型42的表达频率高(15.5%),其次是基因型51(9.9%)和基因型47(7.0%);对照组以基因型47的表达频率高(22.O%),其次是基因型48(11.O%).两组16种重合的KIR基因型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胎盘组织KIR2DL4 mRNA的表达: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组织KIR2DL4 mRNA的表达为14.05±0.25,对照组为12.19±0.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KIR2DL4基因测序:KIR2DL4基因测序发现18个SNP位点,其中有7个为新发现的SNP位点,检测到的所有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在两组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R基因型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相关;KIR2DL4 mRNA表达量下降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李源;赵艳晖;张为远;崔满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42例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l临床特点,探讨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及预后因素.方法 同顾性分析1984年1月-2006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42例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及预后情况.结果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患者占本院同期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0.98%(42/4286).42例患者中,鳞癌13例,黑色素瘤13例,腺癌8例,内胚窦瘤及肉瘤各3例,癌肉瘤及阴道上皮瘤样癌各1例;1期19例,Ⅱ期12例,Ⅲ期5例,Ⅳ期6例.治疗七采用了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诊至2007年8月,有19例患者牛存,死亡18例,失访5例.随诊时间长为10年,中位随诊时间为2年,总体两年生存率达60.6%.其中,1期患者的两年生存率为71.3%,Ⅱ期为58.3%,Ⅲ~Ⅵ期为29.6%.根据病理类型不同,鳞癌患者的两年生存率为46.8%,黑色素瘤为72.9%,腺癌为20.0%,3例内胚窦瘤患者随诊6~10年全部尤瘤存活.结论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的预后与分期、病理类型相关.阴道黑色素瘤患者以手术+化疗+免疫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阴道内胚窦瘤患者以单纯化疗效果好.对于其他少见的病理类型,缺乏治疗经验,但基本上仍以手术+化疗为主.

    作者:罗恋梅;黄惠芳;潘凌亚;沈铿;吴鸣;徐苓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和CA125水平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和CA125水平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对卵巢恶性肿瘤组(30例)、盆腔良性疾病组(110例,其中卵巢良性肿瘤4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57例和盆腔炎8例)和正常组(137例)妇女血清中HFA和CA125水平进行双盲检测,结果 以中位数表示,分析两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价值.血清HF4和CA125正常值分别为0~150 pmoVL和0~35 kU/L,单独或联合检测时,其中任一指标高于正常值即定为阳性.结果 (1)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HE4和CA125水平分别为244 pmol/L 和601 kU/L,分别与盆腔良性疾病组(分别为32 pmoVL和22 kU/L)和正常组(分别为32 pmol/L和11 kU/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清HE4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为63.3%,明显低于血清CA125项榆测的阳性率(86.7%,P=0.036).(2)单项检测时,以盆腔良性疾病组作参照人群时,HE4和CA125单项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900和0.840,其特异度为100%时的敏感度分别为70%和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正常组作参照人群时,HE4和CAl25单项检测的ROC-AUC分别0.904和0.914,其特异度为100%时的敏感度分别为67%和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3)联合检测时,以盆腔良性疾病组作参照人群时,HE4+CA,笛联合检测和CA125单项检测的ROC-AUC分别为0.894和0.840,其特异度为100%时的敏感度分别为50%和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正常组作参照人群时,HE4+CA125联合榆测和HE4单项检测的ROC-AUC分别为0.914和0.904,其特异度为100%时的敏感度分别为87%和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以盆腔良性疾病组作参照人群时,HE4+CA125联合检测在特异度为100%时的敏感度(50%)虽然低于HE4单项检测(70%),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0).(4)以ROC曲线左上方的点86 pmol/L、正常组95%参考值50 pmoVL和正常值的上限150 pmol/L为界值点,比较HE4单项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能力,结果 显示,界值点为50 pmol/L时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和63%,明显低于界值点为86(分别为100%和95%)和150 pmoVL(均为100%)时的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P<0.01).结论 HE4单项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特异度优于CA125单项检测,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能力.以150 pmol/L为界值点,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更高,而以86 pmol/L为界值点有利于卵巢恶性肿瘤的筛查、降低漏诊率.

    作者:董丽;昌晓红;叶雪;朱丽荣;赵旸;田莉;程洪艳;李小平;张虹;廖秦平;付天云;成夜霞;崔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肺叶切除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肺叶切除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肺转移的疗效.方法 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62例凶GTN肺转移行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临床治疗情况将上述患者分为复发性GTN(A组,10例)、耐药性GTN(B组,28例)和化疗过程中血清人绒毛膜促件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呈对数下降、化疗效果满意但肺部病灶持续存在者(C组,25例),其中1例患者分别因耐药与复发两次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放同时进入A组和B组.结果 62例患者总的完伞缓解率为89%(55/62),其中A、B、C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0%(9/10)、79%(22/28)和100%(25/25),B组明显低于C组(P=0.024),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2/8、15%(3/20)和0.3组高危[即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GTN评分≥7分]患者比例分别为90%(9/10)、82%(23/28)和44%(11/25),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B组患者术前化疗疗程数(7个疗程)明显多于A、C组(分别为3和5个疗程;P<0.05);A、B组患者术前血清β-hCG水平未达正常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0%(5/10)61%(17/28)]明显高于C组[为12%(3/25);P<0.05];而3组术后病理阳性率分别为60%(6/10)、36%(10/28)和12%(3/25),C组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 肺叶切除术对于GTN肺转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肺部病灶相对局限的耐药和复发患者,建议在化疗后适时行肺叶切除术;而对于化疗过程中血清β-hCG水平呈对数下降、化疗效果满意而肺部病灶持续存在的初治患者,町严密随诊,暂不必选择手术治疗.

    作者:曹杨;向阳;冯凤芝;万希润;杨秀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对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增殖、分泌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对人绒毛膜促件腺激素(hCG)诱导的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增殖、分泌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08年2月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卵泡液共25份,密度梯度法获得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颗粒细胞中KvmRNA的表达.将培养贴壁后的颗粒细胞按干预方式分为空白组、4氨基吡啶(4-AP)组、hCG组和hCG+4-AP组共4组,hCG和4-AP的终浓度分别为1250 U/L、5 nmol/L.培养24 h后,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酮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监(MTT)比色法检测各组颗粒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结果 (1)培养24 h后,空白组、4-AP组、hCG组和hCG+4.AP组颗粒细胞中的孕酮水平分别为(547 ±64)、(206 ±32)、(1991±172)和(763 ±79)nmol/L.4-AP组、hCG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CG+4-AP组与hCG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2)培养24 h后,4-AP组颗粒细胞抑制率为19.7%,与空白组(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AP组为34.6%,与hCG组(0)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4-AP组、hCG+4-AP组的颗粒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0.3%、68.2%,分别与空白组(1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hCG组(100.4%)高于空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培养24 h后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4-AP组分别为(40±5)%和0.049 ±0.009,均高于空白组[(17±4)%和0.029±0.008],hCG+4-AP组[(25±4)%和0.039±0.008]也均高于hCG组[(15 ±3)%和0.022 ±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4-AP能够抑制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和经hCG诱导的颗粒细胞的孕酮分泌,町能与其抑制增殖、促进凋亡有关.Kv在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分泌、增殖及凋亡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志明;崔娜;徐素欣;高福禄;郝桂敏;曹金凤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早孕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趋化因子CXC受体3、4及其配体的表达变化和意义

    目的 探讨早孕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趋化因子CXC受体(CXCR)3、4及其配体CXCL9、CXCL10和CXCL12的表达变化和意义.方法 体外分离正常早孕蜕膜组织中单个核细胞,免疫磁珠分选试剂盒纯化CD+56自然杀伤(NK)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其纯度和表型;RT-PCR技术榆测早孕蜕膜NK细胞中CXCR3和CXCR4、早孕蜕膜及绒毛组织中CXCL9、CXCL10、CXCL12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早孕蜕膜组织中CXCL9和CXCL10的表达及CD+56NK细胞的分布情况,分析CXCL9、CXCL10表达量(灰度值)与CD+56NK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 分离纯化的早孕蜕膜NK细胞中,98.7%的细胞表型为CD56bright;早孕蜕膜NK细胞中有CXCR3和CXCR4表达;早孕蜕膜组织中有CXCL9、CXCL10表达,早孕绒毛组织中有CXCL12的表达.分泌期子宫内膜中CXC19、CXCL10表达为56±43、59±47,较增生期子宫内膜的16±18、8±1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孕蜕膜组织中CXCL9、CXCL10表达量为143±35、158±29,较分泌期子宫内膜进一步升高(P<0.05);分泌期子宫内膜中NK细胞数量为(60±20)个,增生期子宫内膜中NK细胞数量为(23±4)个,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蜕膜中NK细胞数量为(114 ±15)个,较分泌期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多(P<0.05);子宫内膜和蜕膜组织中CXCL9、CXCL10表达量与组织中CD56+细胞数呈正相关关系(rcxL9=0.88,P<0.05;rcxcL10=0.86,P<0.05).结论 早孕蜕膜及绒毛组织中表达的CXCL9、CXCL10及CXCL12可能通过与CD56+NK细胞表面对应的趋化因子受体CXCR3、CXCR4结合而影响早孕期母-胎界面中CD56+NK细胞的聚集,从而对母-胎间免疫平衡起调控作用.

    作者:白晓霞;孔北华;张友忠;曲迅;王华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缺氧适应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胎盘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脯氨酸羟化酶1(HPH1)和因子抑制缺氧诱导因子1(FIH-1)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和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住院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34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晚期妊娠孕妇24例(对照组),采用RT-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的HPH1和FIH-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巾HPH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40±0.04和59.5 ±3.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84±0.12和71.6±1.7(P均<0.01);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FIH-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31±0.05和45.6±2.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43±0.04和54.9±2.1(P均<0.01).(2)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PH1和FIH-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与平均动脉压(MAP)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均为-0.854(P均<0.01);与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均为-0.936(P均<0.01);与有无眼底动脉痉挛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均为-0.854(P均<0.01).(3)两组58例孕妇胎盘组织中的HPH1 mRNA表达水平高于FIH-1 mRNA的表达,分别为0.58±0.27和0.39 ±0.10,两者呈正相关关系,,为0.686(P<0.01);HPH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FIH-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别为64.5±6.7和49.4±5.2,两者也呈正相关关系,r为0.947(P<0.01).结论 HPHl和FIH-1的表达变化可能与蕈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及疾病进展相关.

    作者:栾南南;乔宠;金峰;刘文辉;尚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CD4+CDhigh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外周血与蜕膜组织CD4+CD25+凋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及CD4+CD25hJigh细胞在IC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ICP患者(ICP组,其中轻度15例,重度15例)及28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对照组)外周血和蜕膜组织CD4+CD25+Treg细胞及CD4+CD25hJigh细胞占CD+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分析其与ICP发病的关系.结果 ICP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为(7.96±1.32)%,CD4+CD25high细胞了百分率为(0.78±0.22)%,均低于对照组[(17.05±2.86)%、(1.71±0.69)%],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蜕膜组织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为(17.18±2.27)%,CD+4CD25highTreg细胞百分率为(2.25±0.89)%,也均低于对照组[(32.01±3.88)%、(8.30±1.13)%],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及对照组蜕膜组织中CD4+CD25+Treg细胞及CD4+CD25highTreg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外周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CP组轻度及重度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8.74±0.96)%、(7.17±1.17)%,CD4+CD25hiith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89 ±0.20)%、(0.68±0.19)%,而蜕膜组织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8.43 ±1.90)%、(15.94±1.95)%,CD4+CD25highTreg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2±0.72)%、(1.87±0.90)%,ICP组外周血及蜕膜组织CD4+CD25high胞及CD4+CD25+Treg细胞百分率随着病情的加重呈下降趋势,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CD25+Treg细胞及CD4+CD25+highTreg细胞可能参与ICP的发病过程,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林莉;张丽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法对失血性休克孕兔主要器官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失血性休克是产科常见的危重症,对其治疗主要是控制出血和液体复苏.近年来,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组织体液变化和氧代谢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报道,在院前出血未得到有效控制前,传统的快速液体复苏(NS)将导致不良的结局,并增加死亡率[1,2],因而推荐在失血性休克早期,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NH).本研究探讨了传统NS和NH法对失血性休克孕兔主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差异,旨在寻找佳的复苏方案从而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秦薇;余艳红;王晨虹;盛超;龚时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阴道海绵状血管瘤三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熟血管细胞,病因不明,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可由妊娠、创伤、服用雌激素等诱发.80%的血管瘤发生于头颈部,也多见于肝脏、骨骼等[1],但阴道血管瘤非常罕见[2],本文报道26年来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例阴道海绵状血管瘤,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分析总结该病的诊断及处理.

    作者:王姝;郎景和;周慧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盆腔淤血综合征(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PCS)又称卵巢静脉功能不伞或卵巢静脉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慢性淤血导致以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特殊症候群,大多数PCS患者均有卵巢静脉曲张的表现.卵巢静脉曲张由Richet于1857年首次报道,直到1928年才由Cotte把它和CPP联系起来.超过30%的CPP是由PCS单一因素所致[1].但是由于PCS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和非特异性,并且缺乏客观的检查指标,故迄今为止大多数由PCS所致的CPP都没有能够得到正确的诊断.本文就PCS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韩冰;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子痫前期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特征足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初产妇的PE发生率为3%~7%,经产妇为0.8%~5.0%,该病严重威胁母儿健康.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易感基因成为PE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调节血压和体液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形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脂代谢、血管形成、免疫的相关基因和印迹基因.本文对PE易感基因研究方而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孙成娟;张为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致子宫颈癌发病的影响因素

    宫颈癌足全世界妇女中除乳腺痛外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时艳梅;叶红;肖长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剖官产术后子官瘢痕妊娠(e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既往剖官产子宫瘢痕处的异位妊娠,可导致胎盘植入、子宫破裂甚至孕产妇死亡,是剖宫产术后远期潜在的严重并发症.但由于CSP发病率低,大部分相关文献均系个案报道,对该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尚缺乏统一的认识.为此,现将近年来CSP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焦澜舟;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控制性卵巢刺激中黄体期添加雌激素对小鼠子宫内膜组织胞饮突变化和白血病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控制性卵巢刺激(COS)中黄体期添加雌激素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探讨COS中不同黄体期支持方案对小鼠子宫内膜中胞饮突发育情况、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A组(单纯COS)、B组(COS+黄体酮)、C组(COS+黄体酮+雌激素)和D组(自然周期,未应用药物)共4组,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小鼠妊娠第3~5天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LIF蛋白在各组小鼠妊娠第3~5灭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B、C、D组小鼠妊娠第3天子宫内膜出现发育中的胞饮突,妊娠第4天出现完全发育的胞饮突,妊娠第5天出现退化的胞饮突;A组小鼠妊娠第3天可见少量完伞发育的胞饮突,妊娠第4天可见退化的胞饮突.(2)妊娠第3~5大小鼠子宫内膜LIF蛋白表达水平的平均值,C组(138.5±20.3)、D组(143.1±19.0)均明显高于A组(10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妊娠第4天LIF蛋白表达均强,呈强阳性;B组表达水平(123.5±10.8)高于A组,但低于C、D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妊娠第4天LIF蛋白表达强,呈阳性;A组小鼠妊娠第3天LIF蛋白表达强,呈弱阳性.A组妊娠第3天小鼠与B组、C组和D组妊娠第4天小鼠子宫内膜中LIF蛋白表达水平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5.76,P<0.01).结论 COS中黄体期支持时添加雌激素能改善小鼠子宫内膜中胞饮突的发育及LIF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子官内膜容受性.

    作者:张翠莲;谢娟珂;张少娣;乔玉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应该认可中国开创者为安全人工流产做出的贡献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国际艾滋病大会呼吁:加强预防工作,防止艾滋病蔓延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关于重视引用国内文献的意见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疗效与手术时机的关系

    目的 选择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AM),观察痛经疗效与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性.方法 225例术前有痛经症状且自愿选择行UAE治疗的AM患者,按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分为两组(增殖期组、分泌期组),观察两组患者UAE术后1、2、3、4年痛经的疗效及其与手术时机选择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情况:术后1、2、3、4年在访的AM患者分别为142例、128例、119例和101例.(2)术后1年,增殖期组、分泌期组AM患者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81%(43/53)和76%(6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年,两组AM患者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75%(36/48)和70%(56/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3年两组AM患者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70%(32/46)和63%(46/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4年两组AM患者痛经的有效率分别为63%(24/38)和63%(4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E治疗AM对痛经具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不能认为痛经疗效与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

    作者:陈春林;李峰娟;刘萍;马奔;曾北蓝;黄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大鼠髂内动脉灌注甲氨蝶呤时肺及其他主要脏器药物浓度的变化

    目的 研究甲氨蝶呤(MTX)髂内动脉灌注时大鼠肺及其他主要脏器药物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动脉组行股动脉插管、髂内动脉灌注药物,静脉组行股静脉插管、髂内静脉灌注药物.每组分别在5个时间点取血样及组织,利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分析药物浓度.结果 动脉组大鼠肺、卵巢和子宫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77±0.28)、(4.40±0.40)、(9.97±0.89)μg·h-1·g-1,静脉组分别为(2.31±0.25)、(3.91±0.19)、(7.65±1.54)μg·h-1·g-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组大鼠血浆、心脏、肾、肝和脾的AUC分别为(6.13±0.53)、(1.90±0.11)、(5.32±0.89)、(14.16±1.96)、(0.76±0.20)μg·h-1·g-1,静脉组分别为(5.79±0.71)、(1.64±0.29)、(5.15±1.69)、(14.29±3.47)、(0.76±0.13)μg·h-1·g-1,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静脉给药,髂内动脉灌注给药后子宫、卵巢和肺有较高的药物浓度,髂内动脉灌注化疗町以有效地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肺转移.

    作者:陆佳琦;郑井红;张蕾;徐丛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子宫颈癌患者子宫动脉插管与静脉全身化疗两种途径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不同途径新辅助化疗对Ⅰ b2~Ⅱ b期官颈癌的疗效.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1999年以来收治的147例Ⅰ b2~Ⅱ b期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其中,经静脉全身化疗者(静脉组)52例,经子宫动脉插管化疗者(动脉组)95例.结果 静脉组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总反应率为88%(46/52),动脉组为79%(75/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可手术率为81%(42/52),动脉组为72%(68/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相近.Ⅱ b期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手术,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官旁仍有肿瘤浸润者动脉组显著低于静脉组(分别为6%、50%,P<0.05).静脉组和动脉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13%、17%)和死亡率(分别为9%、12%,P>0.05)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途径的新辅助化疗后反应率、可手术率及手术难度相当;子宫动脉介入化疗对改善宫旁浸润效果更好.

    作者:曹冬焱;杨佳欣;沈铿;向阳;潘凌亚;郎景和;吴鸣;黄惠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妇产科血管性介入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现代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的名称和概念是由美国放射学家MargoHs于1967年首次提出的,1976年Wallace首先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解释,是由介入方法学、介入诊断学和介入治疗学3个部分组成.

    作者:陈春林;向阳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