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67X
  • 国内刊号:11-2141/R
  • 影响因子:2.75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3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EI 工程索引(美),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 获国家科委优秀期刊二等奖
  • 妇产科学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年8期文献
  • 莉芙敏片与替勃龙改善围绝经期症状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增加.结论 莉芙敏片能够有效、安全地改善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其疗效与替勃龙相似,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替勃龙.

    作者:白文佩;王淑玉;刘建立;耿力;胡丽娜;张忠兰;陈淑玲;郑淑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不同止血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5).两组术后共发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12例,缝合组4例,电凝组8例.结论 腹腔镜下双侧卵巢内异症囊肿剥除术后可能造成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对卵巢创面出血的处理,电凝法较单纯缝合法所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更加明显.

    作者:张军;周应芳;李斌;简萍;肖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子宫颈癌保留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比较性研究

    生活满意度(29%,7/24)明显好于RH患者(9%,6/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NSRH患者排便正常,RH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结论 NSRH手术能有效保护早期宫颈浸润癌患者的盆腔自主神经功能,且安全可行.

    作者:居杏珠;李子庭;杨慧娟;吴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变化及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0.446(P均<0.05);对照组孕妇大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与孕前体重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436,P<0.05).结论 子痈前期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提示其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而子痫前期孕妇大网膜脂肪组织中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可能是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作者:颜建英;张东妹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蛋白质指纹图谱诊断分类树模型的初步建立

    建立内异症诊断分类树模型,并对该模型诊断内异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验证.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内异症组患者血浆中有14个异常表达的蛋白质峰(P<0.01).采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 956 000、11 710 000和6 986 000的3个蛋白质峰构成的内异症诊断模型,其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83%;验证后其敏感度为88%,特异度为80%.结论 SELDI-TOF-MS技术对于筛选内异症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海元;郑艳华;张建中;冷金花;孙大为;刘珠凤;朱兰;郎景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细胞形态及闭锁蛋白、带状闭合蛋白1表达的变化

    /15)],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其上段黏膜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成形术后阴道下段鳞状上皮化生的黏膜细胞中,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部分阴道下段黏膜发生了鳞状上皮化生;成形术后阴道上段及下段未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黏膜细胞中,闭锁蛋白及ZO-1阳性表达率下降;化生的鳞状上皮细胞中,两种蛋白的表达与原位的乙状结肠黏膜相似,可能对加强人工阴道的防御功能起到了一定作用.

    作者:黄向华;张琳;高志敏;朱志洁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普罗雌烯治疗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的安全性

    .8±2.4)分,治疗后12周为(12.0±2.4)分,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不良事件:主要包括阴道出血6例、乳房结节3例、宫颈息肉1例,与用药关系不明确.结论 普罗雌烯可以安全、可靠地治疗妇女绝经后萎缩性阴道炎.

    作者:孙爱军;林守清;景联红;王子毅;叶家林;张颖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Notchl、Jagged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子痈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严重危及母婴健康.目前,其发病原因和机制仍未阐明,有学者认为,子痫前期是滋养细胞浸润能力不足,导致胎盘血管发育不全、缺血缺氧所致[1].

    作者:王晨曦;林其德;梁阿娟;颜召文;姚季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孕早期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的超声诊断

    双胎反向动脉灌注(twin reversed arterial perfusion,TRAP)序列征是单合子多胎妊娠中的严重并发症,在孕早期通过产前超声可以诊断;如治疗不及时,50%~75%的胎儿会发生宫内死亡[1].因此,孕早期宫内诊断TRAP序列征可赢得治疗时间,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小红;陈欣林;陈常佩;卢丹;陈佩文;许杨青;易念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浙江省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情况筛查报告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女性人群中感染率较高,其与宫颈癌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关系密切,且目前已公认为上述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虽然有关HPVDNA在女性人群中感染率的报道已屡见不鲜,但均数量有限,尤其在我国有关HPV DNA的检测起步较晚,且缺乏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作者:赵湘婉;石一复;舒淑娟;陈利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胎儿肾上腺体积的三维超声测量

    肾上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参与机体代谢、应激、血压维持、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肾上腺在胎儿期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生理作用.胎儿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促进胎肺及其他器官成熟的重要作用,同时又参与胎儿的应激反应及分娩发动的过程.

    作者:胡娜;任芸芸;李笑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应用RNA干扰技术研究AKT和ERK2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

    自噬是真核细胞蛋白质降解的主要途径,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研究发现,自噬活性的变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1-2],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自噬活性明显减弱[3].另有报道,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AKT和ERK2基因的高表达[4].迄今,有关AKT和ERK2基因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自噬活性是否具有调节作用仍然不清楚.

    作者:魏清;万小云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雌、孕激素对早孕蜕膜基质细胞中Mig和IP-10表达的影响

    母胎平衡机制一直是生殖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有研究证实,母胎界面中表达的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系统在保持母胎平衡中起重要作用[1-2].CXC类趋化因子Mig和IP-10在早孕蜕膜上皮及基质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变化与蜕膜中免疫细胞聚集和滋养细胞生物学行为有关[3-4].

    作者:白晓霞;孔北华;曲迅;张友忠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妇科手术中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进展

    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20世纪80年代,机器人开始应用于外科手术领域.近年来,远程控制、三维视野、计算机图像处理等创新科技应用于机器人手术,使这一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趋势.机器人手术系统在临床妇科手术中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将成为新一代的妇科微创手术技术.本文综述了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妇科手术中应用的发展历史和新进展.

    作者:姚元庆;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46,XX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一家系三例报告

    例1 患者18岁,因月经未来潮于2007年6月就诊.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疾病史.身体检查:女性表征,外观无畸形,无蹼颈、后发际不低.

    作者:李胜男;吕淑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正视妇产科围手术期并发症防治的新形势

    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防治一直是妇产科医师须臾不可小视的,问题的再提出是因为医学模式改变,诊疗技术发展,推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疗法、新的术式、新的装备,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或者新的并发症.如何在这些新的理念和新的里程中发展前进,保证医疗的先进性与有效性,保证被医疗者和行医者的安全性,是应被更加高度重视的时候了.

    作者:郎景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有高危因素的妇科手术患者预防性血栓治疗的临床意义

    量出血,无手术切口出血及出血倾向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开腹手术及恶件肿瘤为影响LDVT预防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妇科手术后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予预防性血栓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并延迟其术后LDVT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高龄、开腹手术及恶性肿瘤为影响LDVT预防效果的相关因素.

    作者:杨柏柳;张震宇;郭淑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42例临床分析

    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行清宫术者于术后(32±10)d(10~60 d)月经复潮,其中5例主诉月经量减少;3例再次妊娠,其中1例患者1年后因妊娠39周再次行剖宫产术分娩,无合并症及再次CSP发生.结论 CSP较少见,临床上易误诊、误治,彩超在早期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及甲氨蝶呤辅助治疗后行清宫术,不失为治疗CSP的有效方法.

    作者:尹玲;陶霞;朱毓纯;于晓兰;邹英华;杨慧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INⅢ的安全有效术式,在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作者:曾四元;梁美蓉;李隆玉;吴云燕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