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阴道前壁脱垂患者手术前尿动力学检查与患者术前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症状及盆底修复手术后持续存在的OAB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从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选择175例阴道前壁脱垂≥Ⅲ度患者术前行尿动力学检查,将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与患者手术前后合并存在的OAB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1)盆底修复手术后12 ~ 24个月,OAB症状中的尿频改善了71.0%(71/100),尿急并漏尿改善了69.2%(63/91).(2)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排尿初急迫感<100 ml的比率为6.3%(11/175),有逼尿肌过度活动者14.9%(26/175),残余尿量≥50 ml为11.4%(20/175),大尿流率(Qmax)为(16±7) ml/s.(3)术前诊断OAB与无OAB症状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显示,术前诊断OAB的患者中Ⅲ型压力性尿失禁的比率[5%(5/91)]较无OAB症状者[0(0/84)]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4)术前有OAB症状的患者中,术后尿急并漏尿症状改善者的Qmax[(17±7) ml/s]明显高于未改善者[(13±5)ml/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盆底修复手术可明显缓解阴道前壁重度脱垂患者的OAB症状,但术后持续存在的尿频、尿急并漏尿症状,目前尚无确切的预测指标,持续存在尿急并漏尿可能与术前尿动力学检查Qmax有关.
作者:杨欣;谈诚;安方;孙秀丽;王建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穿支皮瓣在修复外阴癌广泛性切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2例外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Ⅱ期5例、Ⅲa期3例、Ⅲb期4例,鳞癌10例、Paget病1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12例患者均行外阴广泛性切除术,术中采用以阴唇后动脉穿支、闭孔动脉前支穿支为蒂的穿支皮瓣修复外阴皮肤缺损创面,行外阴重建术.结果 12例外阴癌患者中,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1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切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术后对患者进行了2~12个月的随访,其外阴形态丰满,无明显臃肿,阴道口无狭窄,瘢痕无明显挛缩.结论 应用穿支皮瓣修复外阴癌广泛性切除术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行外阴重建术,可以使外阴癌患者在广泛性切除术后获得很好的外形重建及功能恢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昆;温宏武;温冰;李强;周常青;齐心;何睿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分析产科医师有关产后避孕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的调查结果,了解其对产后避孕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关观念与态度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3年10月至12月,对天津市10家不同级别医院的209例产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产科医师产后避孕知识的平均得分为(34.8±13.5)分,总正确率为34.8%; 60分及以上者占2.9%(6/209).86.6%(181/209)的产科医师认为有必要在孕期开展产后避孕的宣教指导,97.6% (204/209)认为有必要对产科医师进行产后避孕培训.92.8%(194/209)和94.2%(197/209)的产科医师分别在出院前和产后返诊时向大多数产后妇女告知了应注意避孕,但未讨论具体的避孕方法.产科医师获得避孕知识相关进展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日常的医疗工作(92.8%,194/209),其希望通过继续教育课程(77.5%,162/209)、学术会议相关专题讲座(72.2%,151/209)、专题培训(67.5%,141/209)进行产后避孕知识培训.结论 (1)产科医师产后避孕知识严重缺乏.(2)产科医师对产后避孕知识宣教持积极态度.(3)产后避孕宣教指导时间仅局限于出院前和产后返诊,内容仅告知应注意避孕,未讨论具体的避孕方法.(4)探讨开展产后避孕情况不理想的原因为,宣传和重视不够,产科医师未及时更新避孕知识,对各种高效、长效、可逆避孕方法认识不足,过分夸大其副反应及并发症.
作者:徐丽娜;吴尚纯;张爱娟;李晶;顾向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依据,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1986年1月至2013年9月因盆腔占位性病变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36例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术中情况、术后病理检查、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6例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患者中,妇科首诊29例,外科首诊7例.只有7例患者发现肿瘤之前有腹胀等不适主诉.辅助检查:27例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仅3例提示肿瘤位于腹膜后;行CT、MRI检查者的准确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6例中6例、6例中3例提示肿瘤位于腹膜后.18例患者术前行血清CA125水平检测,其中17例患者血清CA125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8例患者因肿瘤与周围血管或盆壁关系密切而未达到完全切除肿瘤,其余28例患者均达到完全切除肿瘤.25例在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例患者术中请外科医师协助手术;2例术中并发泌尿系统损伤.术后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8例(78%,28/36),包括神经鞘瘤11例、平滑肌瘤6例、畸胎瘤3例、血管淋巴管平滑肌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副神经节瘤1例、纤维瘤病2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1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恶性肿瘤8例(22%,8/36),包括平滑肌肉瘤3例、脂肪肉瘤2例、腺癌2例、鳞癌1例.28例术中达到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复发,而8例未达到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中有3例复发.结论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CT、MRI检查的准确率较高.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因盆腔腹膜后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困难,需多学科协作完成手术.
作者:李玲;郎景和;樊庆泊;陈蓉;冯凤芝;黄惠芳;黄荣丽;李艳;冷金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卵巢粒层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GCT)是卵巢性索间质肿瘤(SCST)的主要类型,发病率为0.05/100 000~1.7/100 000,是1组低度恶性、晚期复发的功能性肿瘤[1-4].病理类型分为成人型及幼年型,成人型占95%,多发生于中年或绝经后妇女;幼年型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其发病机制不详,近期发现,在大多数成人型患者中,叉头状转录因子叉头框L2基因(forkbead box L2,FOXL2)表现为单一、复发的体细胞杂合突变c.402C→G[5-11].FOXL2是目前发现的决定卵巢分化早的标志性启动基因,其通过转录调控作用调节靶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参与颗粒细胞增殖分化,对卵泡发育、女性生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多项研究也证实,FOXL2 c.402C→G基因突变在成人型GCT中达90%以上,而幼年型中则鲜有发生[6-1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53例G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分析成人型及幼年型GCT中FOXL2 c.402C→G突变的发生情况,探讨不同症状体征、不同期别GCT中该突变的差异,进而对GCT的诊治、预后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游小林;尹如铁;李克敏;童龙霞;李雷;杨开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妊娠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罕见的临床合并症,可引起母儿死亡,国内鲜见报道.解放军总医院近期收治1例孕晚期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并救治成功的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32岁.因停经33周-5,突发胸痛伴胸闷5h余于2013年12月30日8:30由外地急诊转入本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13年5月7日,停经40余天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早孕反应轻微,未服用叶酸,孕早期无阴道流血.孕4个月出现胎动,孕前及孕早、中期血压结果不详.
作者:宋立敏;王峙峰;陈韵岱;周飞虎;叶明侠;魏永芹;高志英;卢彦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actorⅦ,FⅦ)缺乏症是由于FⅦ基因异常而引起FⅦ活性水平下降所导致的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目前的研究认为,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为1/500 000~1/300 000[1],临床表现可为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月经过多以及脑出血等症状,也可完全无症状.妊娠合并遗传性FⅦ缺乏症罕见,至今为止国外仅有数十例报道,国内尚无类似病例报道.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妊娠合并遗传性FⅦ缺乏症的认识,本文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科近期收治的2例妊娠合并遗传性FⅦ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对妊娠期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窦莎;梁梅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软组织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的外阴、阴道和盆腔,局部侵袭性和原位复发性是其重要特点.本院收治1例外阴部和盆腔巨大AAM的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24岁,孕0产0.因发现外阴肿物4年,迅速增大4个月入院.妇科检查:腹部触诊可及包块上缘平脐,紧贴左腹壁、固定;左侧大小阴唇处见直径约15 cm的囊实性肿物(图1),向上延伸至左侧盆腔,左侧阴道壁及直肠受压.
作者:陈欣;史宏晖;樊庆泊;郎景和;刘海元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子宫内、外同时妊娠(heterotopic pregnancy,HP)是指宫腔内妊娠与异位妊娠同时存在,比较罕见,在自然妊娠妇女中发生率为1/30 000,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发生率有所升高,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妇女中发生率约为1%[1].HP人群往往有输卵管不孕因素,雌孕激素水平高,卵母细胞或移植的胚胎数多.除了胚胎移植技术本身,有学者认为,移植过程中使用的媒介的容积和黏滞度对HP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2].盆腔炎症病史也是HP的易患因素.与宫内妊娠同时存在的异位妊娠可以引起严重的出血,使孕妇处于危险状态,甚至危及孕妇生命及宫内的正常胚胎.因此,对于有生育要求的HP妇女,及早发现,适时处理异位妊娠既可避免不良后果又有助于宫内妊娠的继续.
作者:张蕾;周怀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在全球女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列第8,病死率位列第7,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1].目前,卵巢癌的初始治疗包括全面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以及以铂类为主的个体化辅助化疗.90%的卵巢恶性肿瘤为上皮性,约2/3的患者初诊时已为Ⅲ或Ⅳ期,总体预后较差,初始治疗后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仅为16个月[2].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激素补充治疗可增加20%以上的卵巢癌发病风险,而早绝经及口服避孕药则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3].基础研究发现,卵巢癌细胞中存在多种激素受体的表达,性激素作用于相应的受体会产生促瘤或抑瘤作用[3-6].这些均提示性激素及其受体与卵巢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联.近年来,性激素受体及其下游信号通路逐渐成为卵巢癌研究的新热点,并相继发现了多种性激素受体亚型.本文将侧重于临床实践,结合性激素受体在卵巢癌发病中的作用,对性激素受体在卵巢癌及其各病理亚型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对卵巢癌治疗及预后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冯征;温灏;吴小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隐匿性压力性尿失禁(occult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OSUI)是指平时无压力性尿失禁(SUI)症状的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在脱垂复位后增加腹压时有漏尿表现.合并OSUI的POP患者修复手术后SUI发生率升高,相关文献报道为26.3% ~ 44.1%[1-4],但仅5.3% ~ 15.8%[2-3]的患者需再次手术治疗.同期或分步(two-step approach)行抗SUI手术争议较大,尚未达成共识[2-3,5-6].本文就OSUI诊治领域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晓晨;朱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子宫颈癌是依靠妇科检查结果进行临床分期的恶性肿瘤,临床分期随着期别的增高,其准确性也越来越差,有文献报道,约25%临床分期Ⅰ~Ⅱ期、60%临床分期Ⅲ期的患者期别被低估[1],这些期别被低估的患者因为腹主动脉区域病灶在影像学评估时未能准确判定,治疗时遗漏而导致治疗失败.治疗前手术病理评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状态,能提供精确信息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临床证据.但在子宫颈癌治疗中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PAL)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手术并发症及对预后的影响仍备受关注与争议[2].
作者:阳志军;李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儿3岁.因右下腹痛2d于2012年12月7日收入本院.患儿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史.查体:一般情况可,口腔及皮肤黏膜无色素沉着.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生化及CA125水平均在正常范围.盆腔B超检查:子宫前位,幼稚型,大小为3.0 cm×1.9 cm,肌层回声均匀,子宫内膜清晰、居中;右侧附件区探及6.3 cm×4.6 cm的实性肿物(图1),内见血流信号,边界清,左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超声诊断:右侧附件区实性肿物.于12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附件肿瘤切除术.术后7d患儿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已1年2个月患儿生长发育无异常.
作者:刘爱珍;史金胜;陈红芳;刘晓玲;宗佩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患者51岁,因发现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17年、腹痛10d于2013年6月10日转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患者10d前月经来潮时即出现下腹痛,持续性,外院以“盆腔炎”行相应治疗,腹痛仍无法忍受而来本院治疗.患者既往月经规律,痛经严重,孕3产1,人工流产2次,1992年行剖宫产手术,1996年腹壁手术切口处发现一直径约6 cm的肿物,手术病理诊断为切口内异症.2010年发现子宫颈肿物直径约3 cm,行子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子宫颈炎行物理治疗.妇科检查:阴道少量陈旧性积血,后穹隆暴露困难,子宫颈光滑、举痛、接触性出血,后唇可扪及一直径约8 cm囊性肿物,有波动感,触痛.子宫双侧附件无压痛.肿瘤标志物检查:CA125 25.6 kU/L,CA19919.6 kU/L,AFP<1.7 μg/L,癌胚抗原<0.5 μg/L.入院超声检查:子宫后壁回声不均匀,子宫颈管肌层内探及一囊性不均质肿物,大小约74mm×61mm×71 mm,壁厚,边界欠光整,囊液欠清,囊壁见星点状血流信号.遂行子宫颈肿物穿刺,抽出巧克力样液体.入院诊断:子宫腺肌病,内异症,子宫颈囊肿性质待查,子宫颈内异症(CEM)可能.
作者:朱小华;范瑾;罗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顺铂-纳米活性炭(DDP-CH)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淋巴趋向性及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72只Wistar大鼠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将DDP-CH混悬液0.3 ml注射于大鼠右后掌皮下,对照组将顺铂溶液0.3 ml注射于大鼠尾静脉,两组大鼠注射的顺铂浓度均为4 mg/ml,两组分别于注射后1、2、3、4、5、6h后各取6只大鼠,自尾静脉取其全血后,以拉颈法处死并立即取出其腹股沟淋巴结.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注药后1、2、3、4、5、6h时两组大鼠血浆和腹股沟淋巴结组织中顺铂的浓度;检测DDP-CH混悬液对大鼠淋巴结组织的趋向性,以靶向指数(TI)、选择性指数(SI)、淋巴结组织对顺铂的相对摄取率(RE)进行定量评价,当以上各指标(即TI、SI、RE)>1时,表示DDP-CH混悬液对淋巴组织有趋向性,其值越大,表示趋向性越强.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标记(TUNEL)法检测大鼠淋巴结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以细胞凋亡指数(AI)表示.结果 HPLC法检测显示,注药后1、2、3、4、5、6h,研究组大鼠淋巴结组织中顺铂浓度分别为(1.03±0.32)、(3.00±0.91)、(2.20±0.73)、(1.56±0.38)、(1.30±0.74)、(0.78±0.34) μg/g,对照组分别为(0.49±0.21)、(1.02±0.70)、(0.59±0.50)、(0.56±0.21)、(0.47±0.18)、(0.36±0.13) μg/g,研究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除注药后1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外,其余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鼠血浆中的顺铂浓度分别为(0.57±0.28)、(1.22±0.45)、(0.61±0.18)、(0.51±0.13)、(0.45±0.13)、(0.40±0.07) μg/ml,对照组分别为(3.12±0.33)、(4.09±0.48)、(2.56±0.38)、(2.05±0.13)、(1.81±0.28)、(1.44±0.40) μg/ml,研究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后1、2、3、4、5、6h,TI和SI均>1,TI分别为2.12、2.93、3.73、2.78、2.76、2.19,SI分别为1.80、2.45、3.63、3.07、2.86、1.93; RE为2.86.TUNEL法检测显示,注药后1、2、3、4、5、6h,研究组大鼠淋巴结组织中淋巴细胞AI分别为(16.5±5.2)%、(30.2±2.8)%、(51.7±4.3)%、(69.8±3.2)%、(80.1±4.3)%、(89.7±8.5)%,对照组分别为(1.3±0.8)%、(2.4±1.7)%、(3.2±1.1)%、(3.9±2.6)%、(5.1±2.1)%、(6.3±2.3)%,研究组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纳米活性炭为载体的顺铂具有明显的淋巴趋向性,纳米活性炭与顺铂结合后可将顺铂定向运送至淋巴结组织,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淋巴转移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侯敏敏;陈卓;李丽;王平;郄明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产后甲状腺炎、妊娠合并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等.随着甲状腺功能筛查技术的逐步推广,这类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国际上,近几年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颇多,逐渐形成了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诊治的临床规范[1].然而,相对比较起来,国内对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认识和处理尚有待提高.2012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共同参考国外相关指南,并结合我国的一些临床数据制定了《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1].但由于实验室质控标准的差异等,建立这类疾病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方法、探索我国人群的诊治特点,仍然是当前我国产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每位产科医师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
作者:王少为;赵晓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作为总的术语,是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任何1项不符的、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1].本指南所述AUB限定于育龄期非妊娠妇女,因此需排除妊娠和产褥期相关的出血,也不包含青春发育前和绝经后出血.世界各国描述AUB的医学术语和定义存在混淆[2],为此,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7年发表了关于“正常和异常子宫出血相关术语”的共识,2011年又发表了“育龄期非妊娠妇女AUB病因新分类PALM-COEIN系统”[3-4],统一用词,用以指导临床治疗及研究.我国妇科学界于此也存在一些混淆,如AUB、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月经过多这3个术语不加区别地混用[2].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子宫颈环扎术(cervical cerclage)是目前治疗子宫颈机能不全的唯一术式和有效方法.传统的子宫颈环扎术是1955年Shirodkar提出、MacDonald改良的孕期经阴道术式.孕期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术较经阴道子宫颈环扎术获得活婴的成功率高,但是手术难度较大.在熟练掌握孕前腹腔镜子宫峡部环扎术的基础上,于2013年7月-2014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为6例有晚期流产史的孕妇行孕期腹腔镜聚丙烯环扎带子宫峡部环扎术,现就其手术方法、产科预后及此术的优点及相关问题探讨于后.
作者:夏恩兰;马宁;黄晓武;宋冬梅;郭艳;刘琳琳;曲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标准诊断的妊娠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甲减)及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首次产检并分娩的孕妇3 244例.按美国甲状腺协会标准,以血清TSH水平>2.50 mU/L、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正常的妊娠合并亚甲减孕妇为国外标准组;按照2012年国内制定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以血清TSH水平>5.76 mU/L、血清FT4水平正常的妊娠合并亚甲减孕妇为国内标准组;TSH水平介于2.50~5.76 mU/L之间的妊娠合并亚甲减孕妇为研究观察组;选择TSH水平<2.50 mU/L,且TPO-Ab检查结果阴性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对各组孕妇的TPO-Ab阳性检查结果及其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1)国外标准组亚甲减孕妇共635例,发生率为19.57%(635/3 244).国内标准组亚甲减孕妇共70例,发生率为2.16%(70/3 244).两组亚甲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观察组亚甲减孕妇共565例,发生率为17.42%(565/3 244),与国内标准组的亚甲减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国外标准组的亚甲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244例孕妇中TPO-Ab阳性402例,阴性2 842例.其中,国外标准组阳性318例,阳性孕妇的亚甲减发生率为79.10%(318/402);阴性317例,阴性孕妇的亚甲减发生率为11.15%(317/2 842),两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国内标准组阳性孕妇46例,阳性孕妇的亚甲减发生率为11.44%(46/402);阴性24例,阴性孕妇的亚甲减发生率为0.84% (24/2 842),两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观察组阳性孕妇272例,阳性孕妇的亚甲减发生率为67.66%(272/402);阴性293例,阴性孕妇的亚甲减发生率为10.31%(293/2 842),两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国外标准组孕妇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DM)等的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标准组孕妇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等的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观察组孕妇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等的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胎盘早剥及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国外标准组TPO-Ab阳性孕妇流产、早产、胎盘早剥、妊娠合并贫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分别与TPO-Ab阴性孕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内标准组TPO-Ab阳性孕妇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与TPO-Ab阴性孕妇比较,呈增高趋势,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观察组TPO-Ab阳性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的发生率与TPO-Ab阴性孕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流产、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妊娠早期亚甲减孕妇患病率较高,且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增加;(2)TPO-Ab阳性对预测甲状腺功能异常和GDM发病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3)相对比较,按我国2012年标准(血清TSH水平>5.76mU/L)诊断亚甲减可能过于谨慎,不利于孕期管理;按美国标准(血清TSH水平>2.5 mU/L)诊断亚甲减对孕期管理更加安全,以获得更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贺译平;贺同强;王艳霞;徐钊;徐叶红;吴益青;计静;米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合并临床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集198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自身抗体、早产、队列研究等.英文检索词为hypothyroidism、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hypothyroxinnism、thyroid antibody、pretermlabor、preterm birth等.(1)纳入标准:研究设计为临床研究,研究病例数≥10例;暴露为临床或亚临床甲减、低甲状腺素血症、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目标事件为早产.(2)排除标准:临床研究病例数少于10例的文献,对照组不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采用RevMaa 5软件进行荟萃分析,妊娠合并临床或亚临床甲减的例数、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例数、早产事件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OR值或RR值作为分析的统计量.结果 (1)共纳入20篇队列研究文献,总队列例数498 418例,累计发生早产39 596例;20篇文献的对照组均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2)妊娠合并临床甲减:有8个研究被纳入,共计478418例孕妇,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孕妇5 473例,对照组孕妇472 945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临床甲减孕妇早产的发生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OR=1.25,95% CI为1.15~1.36,P<0.01).(3)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有10个研究被纳入,共277 531例妊娠,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5 257例,对照组孕妇272 274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OR=1.25,95% CI为1.14~1.36,P<0.01).(4)妊娠合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有11个研究被纳入,共28 781例妊娠,妊娠合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孕妇3 036例,对照组孕妇25 745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明显高于对照组(OR=1.47,95% CI为1.27~1.70,P<0.01).漏斗图的对称性较好,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妊娠早期合并临床或亚临床甲减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是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少为;李旻;褚德发;梁琳;赵晓东;张俊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合并不同程度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对肾功能指标的影响及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分娩的46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亚临床甲减(亚甲减)孕妇为亚甲减组,23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临床甲减孕妇为甲减组,109例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正常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单纯子痫前期组.检测各组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对各组孕妇肾功能指标异常检出率进行相对风险度分析;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清尿酸、尿素及肌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亚甲减组孕妇TSH水平为(6.1±3.2) m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为(4.0±0.6)pmol/L,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为(11.8±1.5) pmol/L;甲减组孕妇TSH水平为(5.2±1.3)mU/L,FT3水平为(3.7±0.6) pmol/L,FT4水平为(9.3±0.5) pmol/L;单纯子痫前期组孕妇TSH水平为(1.9±0.8) mU/L,FT3水平为(4.0±0.8)pmol/L,FT4水平为(11.9±1.9) pmol/L.亚甲减组孕妇TSH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子痫前期组(P<0.01);亚甲减组与甲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FT3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孕妇FT4水平明显低于亚甲减组和单纯子痫前期组(P<0.05).(2)甲减组孕妇血清尿酸、肌酐及尿素水平分别为(436±114)、(75± 15) μmol/L及(6±3) mmol/L,单纯子痫前期组孕妇分别为(378±114)、(65±22) μmol/L及(5±3) mmol/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与甲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亚甲减组孕妇尿酸水平异常检出率(46%,21/46)显著高于甲减组(22%,5/23;P<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亚甲减组孕妇血清FT3水平与血清尿素、血清肌酐及血清尿酸水平均呈负相关(r=-0.32、-0.58、-0.35,P<0.05);血清TSH和FT4水平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甲减组孕妇FT3水平与血清肌酐水平呈负相关(r=-0.40,P<O.05),与血清尿酸和尿素水平无相关性(P>0.05);单纯子痫前期组孕妇TSH水平与血清肌酐水平呈正相关性(r=0.20,P=0.04),与血清尿素水平无相关性(r=0.04,P=0.65),与血清尿酸水平无相关性(r=0.12,P=0.20).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合并甲减或亚甲减可影响肾功能,合并甲减孕妇的血清尿酸、尿素和肌酐水平均明显高于TSH水平正常的单纯重度子痫前期者;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减或亚甲减孕妇血清FT3水平与肌酐水平呈负相关.密切监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可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并治疗甲减.
作者:周佳任;李威;杜鹃;乔宠;尚涛;刘学敏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