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卡前列甲酯(卡孕栓)用于宫腔镜检查子宫颈软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全国12家临床医学机构在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1614例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按照随机编码表将患者随机分入卡孕栓组(1233例)和安慰剂组(411例).于宫腔镜检查前1.0~1.5 h,将卡孕栓或安慰剂1枚放入患者阴道上1/3处,观察两组子宫颈软化程度、扩宫及宫腔镜检查时间、疼痛程度、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术者和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1)卡孕栓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子宫颈无阻力通过Hegar扩宫棒的号数分别为6.11±1.11、5.9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需要补充扩宫患者的比例,卡孕栓组低于安慰剂组分别是28.3%(342/1209)、34.6%(140/4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2)在无阴道分娩史的患者中,子宫颈无阻力通过Hegar扩宫棒的号数在卡孕栓组与安慰剂组分别为6.07±1.11、5.85±1.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卡孕栓组与安慰剂组的补充扩宫率分别为29.6%(223/755)、37.6%(87/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3)在原发性不孕症患者中,子宫颈无阻力通过Hegar扩宫棒的号数在卡孕栓组与安慰剂组分别为5.88±1.05、5.36±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卡孕栓组与安慰剂组的补充扩宫率分别为37.6%(62/165)、58.1%(25/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4)两组中子宫颈无阻力通过≤4号Hegar扩宫棒的患者,卡孕栓组的扩宫时间短于安慰剂组[分别为(34±25)、(52±49)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5)卡孕栓组与安慰剂组患者扩宫及置入宫腔镜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无差异(P>0.05);对于补充扩宫的患者,宫腔镜置镜时的VAS评分与扩宫时的VAS评分具有较强相关性(r=0.802,P<0.05).(6)卡孕栓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宫腔镜检查后24、48及72 h药物不良反应的整体发生率无差异(P>0.05).(7)卡孕栓组与安慰剂组术者和患者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 卡孕栓能够有效软化扩张子宫颈,降低子宫颈坚韧患者宫腔镜检查时的补充扩宫率及宫腔镜置镜难度,尤其是对无阴道分娩史和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子宫颈软化效果更为突出,是门诊宫腔镜检查时值得推荐的子宫颈预处理方法.
作者:段华;郝敏;王素敏;孟跃进;王燕;袁瑞;薛翔;杨清;林俊;何援丽;史玉林;刘建华;王欣;汪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估胸腔-羊膜腔分流术(TAS)在严重原发性胸腔积液(PFHT)胎儿的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围产儿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就诊的22例经TAS宫内干预的严重PFHT胎儿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妊娠结局,排除因胎儿结构或染色体异常、感染及免疫性水肿等所致的继发性胸腔积液胎儿.结果 22例经TAS治疗的严重PFHT胎儿中,共放置分流管28次,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进行TAS的中位孕周为31.3周(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27.6~32.2周).TAS后7 d内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9%(2/22),分流管移位或堵塞的发生率为18%(4/22),TAS至分娩的中位间隔时间为26 d(8~46 d).引产1例(5%,1/22),活产21例(95%,21/22),分娩孕周为34.4周(33.4~37.0周);13例(62%,13/21)新生儿出生后需机械通气;4例新生儿死亡,死亡原因均为肺发育不良.围产儿的存活率为81%(17/21),其中胸腔积液伴水肿和不伴水肿围产儿的存活率分别为10/13、7/8.结论 TAS是相对安全的宫内干预技术,可改善严重PFHT胎儿的围产结局.
作者:卫星;孟梦;邹刚;周奋翮;杨颖俊;张蕴;袁美贞;吴凤钰;孙路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手术后聚丙烯网片或吊带暴露的临床评估、处理方法、结局和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盆底重建手术后发生聚丙烯网片或吊带暴露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从盆底手术后1个月至术后10年.对随访中发现网片或吊带暴露者先进行网片暴露的类别、时间和部位(CTS)分类,再按暴露程度、是否伴有感染和疼痛程度等决定处理方式,分为门诊处理组(包括观察期待、局部涂抹雌激素、剪除暴露的网片或吊带)和入院手术组(入院后麻醉下进行手术治疗),随访两组患者的主、客观疗效,客观检查采用妇科检查确定暴露部位的愈合情况,采用患者整体印象改善评分量表(PGI-I)评估主观满意度.结果 110例盆底重建手术后发生聚丙烯网片或吊带暴露的患者中,门诊处理组74例、入院手术组36例;前次盆底重建手术为经阴道网片手术95例,抗尿失禁吊带手术5例,骶骨阴道穹隆固定术10例.门诊处理组74例患者均为CTS分类1~3类,经门诊处理后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0±1.8)个月.入院手术组36例患者中,29例为阴道网片暴露CTS分类1~3类患者,其中21例1次手术后愈合,5例手术后再次出现暴露后经保守处理后愈合,2例2次手术后愈合,1例3次手术后愈合;5例为吊带暴露患者,其中2例行吊带部分切除术后愈合,2例为吊带侧方穿出阴道经切开放回后愈合,1例尿道中段吊带暴露将吊带埋入缝合后再次暴露,局部剪除暴露吊带后愈合;1例为术后1年膀胱网片暴露经膀胱切除暴露网片后愈合;1例为网片后路吊带的穿刺路径导致疼痛,去除暴露的网片后疼痛症状缓解.门诊处理组74例患者中,PGI-I评估结果为非常好、很好者分别为65例(87.8%)、9例(12.2%);入院手术组36例患者中,PGI-I评估结果为非常好、很好者分别为30例(83.3%)、6例(16.7%).结论 盆底重建手术后,约2/3的网片或吊带暴露属于CTS分类1~3类的轻度患者,可经门诊处理;约1/3属于CTS分类4~6类的重度患者或复杂患者,需要入院手术处理.盆底重建手术后一旦发生网片或吊带暴露应积极处理,绝大多数患者的结局较好,因而不影响原手术效果.
作者:牛珂;鲁永鲜;段磊;刘昕;刘静霞;沈文洁;秦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孕妇在孕早中期终止妊娠的方法及围术期的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27例妊娠风险分级为Ⅴ级的妊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在孕早中期终止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1)27例孕妇的年龄为22~40岁,孕周为6~27周.终止妊娠前的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15例,Ⅳ级7例.心血管疾病类型:室间隔缺损9例,单纯房间隔缺损3例,单纯动脉导管未闭2例,法洛四联症2例,风湿性瓣膜病1例,心律失常-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2例,心肌病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1例,结缔组织病并发肺动脉高压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1例,冠心病1例.其中,合并肺动脉高压者21例,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者5例.(2)终止妊娠的方法和麻醉选择:27例中,早期妊娠者10例,中期妊娠者17例.不插管全身麻醉下负压吸引术8例、钳刮术2例;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1例,剖宫取胎术16例(其中11例剖宫取胎术中采取连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1例采取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4例蛛网膜下腔阻滞).(3)终止妊娠的结局:1例孕19周合并重度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者于剖宫取胎术后1d死亡,其余孕妇终止妊娠前后心功能无明显变化,均存活.结论 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孕妇,强烈建议在孕前由心血管科医师和产科医师进行全面评估.如在妊娠后就诊,应尽快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评估妊娠风险,给予医疗建议.对于妊娠风险分级高者,应把握时机,制定方案后尽早终止妊娠.终止妊娠时如病情允许可采取暂时或永久的避孕措施并指导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作者:包照亮;张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中镜下浸润癌(ICUM)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检出ICUM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非妊娠期、年龄≤50岁并经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为HSIL后接受了子宫颈环形、电极切除(LEEP)术的患者共1425例.选择其中子宫颈体积无明显增大、有初筛子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既往未行子宫颈有创性治疗、保存的阴道镜图像足够清晰可满足再次评估的HSIL患者283例纳入本研究,以子宫颈活检或LEEP术后组织学诊断中级别高者作为终病理检查结果,观察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HSIL中ICUM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影响检出ICUM的相关因素.结果 (1)283例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HSIL患者中,LEEP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颈ICUM者44例,其中Ⅰa1、Ⅰa2和Ⅰb1期分别为29、4和11例,子宫颈活检术诊断的HSIL中ICUM的检出率为15.5%(44/283).(2)检出ICUM的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加检出ICUM的风险增加(<30岁、30~39岁、40~50岁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7%、11.5%、22.0%;χ2=6.254,P=0.012);阴道镜下高级别病变的图像数目越多,检出ICUM的风险增加(图像数目为1、2、3、4个时检出率分别为10.2%、17.6%、23.8%、30.8%;χ2=7.686,P=0.006);HSIL病变位置为仅位于子宫颈管内、仅位于子宫颈阴道部及同时位于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管内,其检出率分别为2.8%、5.1%及28.7%,病变同时位于子宫颈阴道部和子宫颈管内时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增加(χ2=26.193,P<0.01);鳞柱交界(SCJ)不完全可见者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高于完全可见者(检出率分别为22.3%、2.1%;χ2=19.680,P<0.01);可见非典型血管者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高于非典型血管不可见者(检出率分别为60.7%、10.6%;χ2=48.279,P<0.01);可见病变面积≥40 mm2者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高于<40 mm2者(检出率分别为27.3%、4.2%;χ2=28.921,P<0.01);可见病变面积占子宫颈阴道部面积的比例≥0.75者检出ICUM的风险较<0.75者明显增加(检出率分别为83.3%、14.1%;P<0.01);可见病变的长线性长度≥10 mm者检出ICUM的风险明显高于<10 mm者(检出率分别为46.9%、9.0%;χ2=44.473,P<0.01);而初筛时子宫颈细胞学严重程度的不同与检出ICUM的风险不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阴道镜下SCJ不可见、可见非典型血管、可见病变面积≥40 mm2、可见病变的长线性长度≥10 mm是检出ICUM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阴道镜直视下子宫颈活检诊断的HSIL中存在ICUM;对于年龄≤50岁的子宫颈活检诊断为HSIL的患者,阴道镜下评估的SCJ可见性、有无非典型血管、可见病变的面积、可见病变的长线性长度是影响检出ICUM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干预.
作者:钱晓月;尤志学;曹倩文;周斌兵;邢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出现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伴嗜酸细胞增多(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 with eosinophilia, AML-M4E0)者较为少见.2016年山西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收治了2例妇科恶性肿瘤经手术和放、化疗后出现AML-M4E0的患者,其相关染色体核型为inv(16)(p13;q22)、融合基因CBFB-MYH11阳性,本文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将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出现AML-M4E0的诊断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张宗;归微;关涛;马莉;赵瑾;苏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Peutz-Jeghers(P-J)综合征又称为黑斑息肉综合征,是1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黑色素沉着和消化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发生消化道息肉癌变及其他恶性肿瘤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与P-J综合征密切相关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主要是卵巢环状小管性索肿瘤(sex cord tumors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子宫内膜癌及子宫颈微偏腺癌[1].通过病案查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共诊治2例P-J综合征伴子宫颈腺癌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宗丽菊;成宁海;张明;王文泽;向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外阴苔藓类疾病是一类外阴皮肤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硬化性苔藓、鳞状上皮增生(即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扁平苔藓.外阴苔藓类疾病经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减缓该类病变的进展,改善预后.目前,外阴苔藓类疾病尚无非常有效的治疗措施,一般采取以局部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局部糖皮质激素(topical glucocorticoid)成为治疗外阴苔藓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局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外阴苔藓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价廉[1-4].但选择哪种糖皮质激素,如何预防药物副反应、减少复发,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等,成为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局部糖皮质激素对外阴苔藓类疾病的作用机制和效能分级、药物选择和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预防等方面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李静然;魏丽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子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2002—2011年我国子宫颈癌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人数都呈增多趋势[1].外照射联合近距离放疗,根据情况配合化疗,是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外照射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ICBT)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很好.ICBT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创伤,目前仍是常用的近距离治疗方式.ICBT对体积较小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可达75%~95%,对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局部控制率为45%~80%[2].有研究指出,当子宫颈癌高危临床靶区(CTV)的90%体积剂量(D90)≥87 Gy时,局部控制率可达95%以上[3].
作者:成慧君;肖艳;于晓;张福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血液在深静脉内非正常凝结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而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PE),两者是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研究证实,孕妇发生VTE的风险明显增加,为非妊娠妇女的5倍,VTE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3].目前,已针对非妊娠人群建立了标准的VTE诊断及治疗流程;而对于妊娠人群,由于其特殊的高凝状态、妊娠期放射线暴露对胎儿的影响等诸多问题,使实验室及影像学的诊断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目前尚未形成被广泛公认的诊疗标准.因此,本文对妊娠相关VTE的诊断及治疗进行梳理,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陈奕;朱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发病率为10%~15%,占妇科手术的5%~15%,且有增高的趋势.40%~60%的内异症患者合并严重的疼痛或慢性盆腔痛,20%~30%的患者生育能力受损,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1].近年,内异症的复发问题渐被重视,复发性内异症的治疗更为棘手,并成为医患所共同面临的难题.本文旨在总结其高危因素继而指导其预防和治疗.
作者:冷金花;史精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