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妇产科杂志

中华妇产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529-567X
  • 国内刊号:11-2141/R
  • 影响因子:2.75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3
  • 全年订价:46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EI 工程索引(美),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维普收录(中)
  • 获国家科委优秀期刊二等奖
  • 妇产科学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9年02期文献
  • 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前常规肠道准备与无肠道准备的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前常规进行肠道准备与无肠道准备对手术视野及患者的影响,优化肠道准备.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单盲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盆腔器官脱垂手术的患者,除外既往结直肠手术史及慢性便秘者.手术医师对患者是否行肠道准备为盲.无肠道准备组术前无肠道准备,肠道准备组术前口服聚乙二醇.主要观察指标是术者在手术中评估是否有粪便泄露以及对手术视野的影响,粪便泄露的性状和体积;术中粪便污染的标准为:轻度,<15 ml,中度,15~30 ml,重度,>30 ml.次要观察指标是患者的满意度及常规肠道准备的不良症状.结果 共计纳入120例患者(无肠道准备组60例、肠道准备组60例),其手术方式包括经阴道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骶棘韧带悬吊术、阴道全封闭术、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抗尿失禁手术等.无肠道准备组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2岁,肠道准备组为60岁;两组患者的中位年龄、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部位感染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无肠道准备组术中粪便污染的发生率为10%(6/60),肠道准备组为32%(1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肠道准备组中重度粪便污染的发生率为10%(6/60),而无肠道准备组仅为2%(1/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肠道准备组中,患者出现了恶心(8%,5/60)、呕吐(5%,3/60)、腹胀(22%,13/60)、乏力(5%,3/60)、心慌(2%,1/60)等不良反应,而无肠道准备组均未出现相应症状.结论 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前口服泻药的常规肠道准备对手术视野的清洁与无肠道准备相比并无益处,并增加患者肠道准备的不适.多数盆腔器官脱垂的患者不行肠道准备实施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邓浩;刘媛媛;谈诚;赵旸;李晓丹;杨欣;王建六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新产程标准管理下1089例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产程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产程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自然分娩的1089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产程图),计算宫口每扩张1.0 cm所需的时长,以2.0 cm(34.6%,377/1089)或3.0 cm(21.7%,236/1089)为宫口扩张的起始观察点,观察并分析产妇从起始观察点至宫口开全的产程曲线.结果 (1)宫口的扩张速度随宫口开大而增快,宫口从5.0 cm开大至6.0 cm之间的增速明显,>3.0 cm/h.(2)产程曲线中,宫口扩张观察起始点为2.0 cm时,在宫口扩张至5.0 cm后加速明显;起始观察点为3.0 cm时,在宫口扩张至5.5 cm前加速明显,此后曲线走势陡峭.结论 本研究中初产妇的宫口扩张速度迅速;宫口扩张从起始观察点至宫口开全的产程曲线中,均可见加速明显的阶段,且曲线走势陡峭.

    作者:沈丽霞;陈海天;李珠玉;王子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之一结构畸形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CDA)双胎之一结构畸形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超声检查确诊的MCDA双胎之一结构畸形的77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胎儿结构畸形的类型、产前诊断及妊娠结局等临床特点.结果 (1)胎儿结构畸形的类型:77例MCDA双胎之一结构畸形胎儿中,单发畸形胎儿占79%(61/77)、多发畸形胎儿占21%(16/77).产前超声检查发现共计94项胎儿结构畸形,发生率较高的前3位结构畸形分别为神经系统畸形(32%,30/94)、心血管系统畸形(29%,27/94)、双胎反向动脉灌注(10%,9/94).(2)染色体核型分析:77例孕妇中,14例孕妇进行了两个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1例(1/14)双胎的染色体核型不一致.(3)妊娠结局:①4例(5%,4/77)MCDA双胎之一严重结构畸形的孕妇引产终止妊娠.②29例(38%,29/77)MCDA双胎之一严重结构畸形孕妇行选择性减胎术,其中7例(24%,7/29)孕妇的保留胎儿在术后24 h内发生原因不明的胎死宫内;2例(7%,2/29)发生难免流产;另有2例(7%,2/29)在妊娠晚期发生原因不明的胎死宫内;余18例孕妇(62%,18/29)的保留胎儿存活.③44例(57%,44/77)孕妇行期待治疗,其中13例(30%,13/44)孕妇继发双胎输血综合征Ⅱ~Ⅳ期,行胎儿镜下胎盘激光凝固治疗,治疗后8例双胎均存活,4例存活一胎,1例双胎均死亡.结论 MCDA双胎之一结构畸形中常见的畸形为神经系统畸形、心血管畸形及双胎反向动脉灌注.MCDA双胎之一结构畸形存在两胎儿染色体核型不一致的可能,建议对双胎分别取样行产前诊断.MCDA双胎之一严重结构畸形者,可采取选择性减胎术;而非严重结构畸形者的期待治疗过程中,继发双胎输血综合征时行胎儿镜下胎盘激光凝固治疗较为安全、有效.

    作者:王静;罗金英;杨静;原鹏波;王学举;孟新璐;赵扬玉;魏瑗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晚期子宫内膜癌序贯放化疗的初步研究

    目的 评估晚期(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行化疗-放疗-巩固化疗(CRC)的序贯放化疗模式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实施全面分期手术,并行术后辅助化疗和(或)放疗的Ⅲ~Ⅳ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共124例,其年龄为(55.9±8.4)岁(23~79岁).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模式的不同,分为CRC组、化疗-放疗(CR)组、单纯化疗?组,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124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RC组61例(49.2%,61/124)、CR组19例(15.3%,19/124)、C组44例(35.5%,44/124).3组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手术满意度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病理类型、化疗疗程数及化疗方案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CRC组、CR组、C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121±7)、(68±15)、(100±11)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7.9%、43.7%、61.4%,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2.2%、36.4%、61.4%,上述指标CRC组均明显高于CR组(P均<0.01),而CRC组与C组间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检验水准,P<0.012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37).CRC组、CR组、C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128±6)、(80±12)、(99±10)个月,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8%、72.4%、67.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2%、54.3%、64.1%,上述指标CRC组均明显高于CR组和C组(P均<0.01).(3)CRC组、CR组、C组患者的严重骨髓抑制、放疗副反应、输血、肝脏毒性、化疗剂量调整及化疗疗程延迟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模式及手术满意度为影响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P<0.05);在对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及手术满意度进行调整后,CR组患者肿瘤进展的风险比(HR)值是CRC组的3.931倍(95%CI为1.734~8.914,P=0.001),C组患者肿瘤进展的HR值是CRC组的2.188倍(95%CI为1.010~4.741,P=0.047).结论 与CR、C的术后辅助治疗模式相比,CRC的序贯放化疗模式应用于晚期子宫内膜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3年及5年生存率,且并未明显增加严重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张果;索红燕;沈晓燕;赵丽君;王志启;孔为民;李小平;王建六;魏丽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房壁及瓣环回声增强与母亲抗干燥综合征抗体阳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胎儿心房壁及瓣环回声增强与母亲抗干燥综合征抗体(包括抗SSA、抗SSB、抗SSA-52抗体)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就诊的12例超声发现胎儿心房壁及瓣环回声增强伴母亲抗干燥综合征抗体阳性的胎儿的影像学、病理学等相关检查结果,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结果 12例胎儿中,母亲抗SSA-52抗体阳性者8例,抗SSA-52抗体和抗SSB抗体均阳性者3例,抗SSA和抗SSB抗体均阳性者1例.12例胎儿的心脏超声表现为以左心房为主的双心房壁、瓣环弥漫性增厚、回声增强,其中8例伴心律失常.终,3例新生儿出生,9例胎儿终止妊娠.结论 超声发现胎儿心房壁及瓣环回声增强与母亲抗干燥综合征抗体阳性有关,应及时对母亲进行自身免疫抗体检查,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刘晓伟;孙琳;赵映;谷孝艳;韩建成;张烨;韩玲;何怡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Williams-Beuren综合征胎儿产前诊断二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Williams-Beuren综合征(WBS)胎儿的产前超声表现和产前诊断方法.方法 对产前超声筛查异常的2例胎儿,抽取羊水标本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芯片检测.结果 1例胎儿超声检查提示生长发育受限,三尖瓣中等量反流;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SNP-array检测的结果提示7q11.23区域存在约1.7 Mb缺失.另1例胎儿超声检查提示生长发育受限,左心室增大,肺动脉狭窄,二尖瓣、三尖瓣中等量反流;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正常;SNP-array检测的结果提示7q11.23区域存在约1.4 Mb缺失.2例胎儿均诊断为WBS.结论 产前超声发现胎儿生长发育受限及心脏发育异常是提示WBS的重要线索,SNP-array检测是诊断WBS胎儿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宁;魏振玲;杨娟;郭煜;王莉;冯银;徐慧;孔祥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IUGR)是单绒毛膜双胎的1种特殊类型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母儿结局.既往关于sIUGR病因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分娩后胎盘大体解剖结构的观察,其发生、发展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未阐明.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和功能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DNA甲基化、印迹基因及微小RNA等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可能在Siugr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表观遗传学在Siugr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孟新璐;魏瑗;赵扬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卵巢上皮性癌MyD88表达的潜在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异常表达与大约70%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复发、转移、紫杉醇抵抗和免疫抑制密切相关.MyD88介导的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活化是造成卵巢癌复发、转移和预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卵巢癌细胞异常表达MyD88的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本文就目前卵巢癌细胞MyD88表达的潜在调控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朱熠;黄建鸣;张国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子宫腺肌病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腺肌病是由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肌层中异位生长引起的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过多、痛经或慢性盆腔痛.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本文就子宫腺肌病发病机制中的甾体激素异常、上皮-间质细胞转化、血管生成及子宫内膜细胞生物学行为异常进行综述,以期对子宫腺肌病有新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策略.

    作者:刘玉婷;王姝;孙婷婷;史宏晖;郎景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结肠癌卵巢转移一例

    妊娠期结肠癌比较少见,目前其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本文报告了1例妊娠合并结肠癌伴卵巢转移的患者,提示妊娠期的非特异性表现可掩盖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对于妊娠妇女出现不能单纯用妊娠来解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时,要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作者:殷敏;陈爱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胎儿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成功一例

    本文回顾了1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CPS)伴右心室发育不良胎儿的产前评估与咨询、宫内心脏介入手术、足月顺产分娩和出生后介入手术的全过程,以探讨胎儿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的临床适应证、技术操作要点、疗效以及并发症.胎儿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为部分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以及CPS胎儿提供了1种可能改变疾病远期预后的治疗方式.

    作者:孙路明;孟梦;吴凤钰;周艳;邹刚;杨颖俊;周奋翮;张蕴;袁美贞;李奋;吴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循证医学的产前超声检查对脐带螺旋结构的评价及其误区

    脐带螺旋结构在国内文献中,通常描述为脐带螺旋、扭转、螺旋状扭转等,尚无统一定义.产前要明确鉴别脐带扭转和自身螺旋非常困难.目前,产前超声观察脐带螺旋结构的指标、诊断标准不统一,脐带螺旋结构异常对脐血流的影响不明确,产前超声诊断脐带螺旋结构异常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缺乏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将未经充分论证的观察指标用于临床,会给妇产科医师带来困扰,也可能会引起孕妇不必要的焦虑、医源性早产及医疗纠纷.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国内、外文献,解析目前产前超声评价脐带螺旋结构的疑问和误区.

    作者:李胜利;廖伊梅;Guoyang Luo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样癌的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及评估的建议

    对于年轻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样癌(G1,Ⅰa期)患者,在启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前应进行包括病理、临床、影像学及宫腔镜在内的多学科全面评估,只有经严格选择的无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禁忌证的患者,在充分告知其手术切除子宫为首选治疗方案以及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风险后方可启动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大剂量高效孕激素为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首选方案,宫腔镜全面评估和充分的病灶去除可能有助于提高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治疗期间应定期评估疗效,完全缓解患者应根据有、无生育要求积极实施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或给予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并应长期严密随访以预防复发.

    作者:陈晓军;杨佳欣;王华英;郁琦;罗雪珍;薛华丹;曹冬焱;俞梅;朱勤;张宏伟;余敏;马凤华;孙莉;刘佳;单波儿;周先荣;沈铿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第43届国际妇科泌尿学会年会侧记

    2018 年 6 月 27 日至 30 日,国际妇科泌尿学会(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ical Association,IUGA)第43届年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妇科泌尿专业医师和相关学科医师共15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中通过专题学术报告、学术讨论及手术录像演示等形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中国妇科泌尿学近年来飞速发展,整体诊治水平明显提升,专科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走上国际讲坛.北京协和医院朱兰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鲁永鲜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欣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建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吴氢凯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秀丽教授等中国妇科泌尿专业学者在此次会议上分享了中国妇科泌尿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就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干细胞在妇科泌尿领域的应用研究、产后盆底康复及子宫颈癌术后盆底功能进行了学术报告,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关注.此次会议围绕妇科泌尿领域的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及时了解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动态.

    作者:戴毓欣;朱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妇科手术加速康复的中国专家共识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通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减少手术创伤及应激,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进食及活动,加速患者术后康复.ERAS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节省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可能使患者中、长期获益.ERAS的基本原则包括:术前宣教、取消常规肠道准备、合理调整术前禁食水时间、术前摄入含糖饮料、多模式镇痛、术中保温、优化液体管理、避免放置引流、术后早期进食及下床活动.ERAS的成功实施需要多学科间的密切合作,同时需充分结合各医疗中心的实际条件与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标准化的同时做到个体化、优化,使患者实际获益.

    作者: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加速康复外科协作组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