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62-322
  • 国内刊号:1673-5250
  • 影响因子:1.51
  • 创刊:200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10003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妇产科学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2008年3期文献
  •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终止妊娠还是保胎

    目的 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620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本结果采用χ2分析法. 结果 28~31+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容易导致宫内感染,但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P<0.05).32~33+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组的宫内感染率、剖宫产率高于非保胎组(P<0.05),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低于非保胎组(P<0.05).34~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除导致宫内感染率增加及剖宫产率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有不同策略.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国内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观点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刘禄斌;刘菊莲;张华;冯丽娟;王雪燕;漆洪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巨大网膜囊肿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巨大网膜囊肿的误诊原因和诊断要点.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本院近4年(2003年至2006年)诊治的3例巨大网膜囊肿误诊病例.结果 本研究3例患儿后均确诊为淋巴管瘤型网膜囊肿,由于瘤体巨大,几乎占据整个腹腔,其表现无论是体格检查,还是超声及CT检查结果,均与腹水症状相似,极易发生误诊.3例患儿中,误诊时间长者达4年之久.结论 以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并不一定都是腹水症.若患儿无明确导致腹水的病因,特别在内科按常规腹水治疗无效时,应结合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巨大网膜囊肿的可能.

    作者:徐畅;刘文英;王元祥;向波;陈中献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THY1基因影响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株生长的体内和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 构建THY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卵巢癌细胞株SKOV3,观察重组载体在体内和体外对SKOV3生长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通过目的 基因克隆、载体构建技术构建重组载体pcDNA3.1(+)-THY1,转染SKOV3(SKOV3-THY1组),同时设空载体转染组(SKOV3-Null组)和空白对照组(SKOV3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测定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及细胞周期变化;并建立雌性裸鼠异体移植卵巢癌模型,观察瘤体生长速率.结果 PCR、酶切及DNA测序证实,THY1基因正确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T-PCR和蛋白质斑迹法(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载体已整合于SKOV3;SKOV3-THY1组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SKOV3-Null组(P<0.05);建立裸鼠致瘤模型4周后,SKOV3-THY1组瘤体体积较SKOV3-Null组和SKOV3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THY1真核表达载体能抑制SKOV3的恶性增殖,THY1基因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曾俐琴;彭芝兰;罗喜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脂喂养肥胖大鼠下丘脑及肝脏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 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 瘦素抵抗被认为是儿童肥胖症的主要发病机制.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suppressors-of-cytokine-signaling 3, SOCS3)作为瘦素受体后Janus蛋白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的主要负性调节因子,可能参与瘦素抵抗的发生.本研究从瘦素受体基因表达和瘦素受体后Janus蛋白激酶-信号转录及转录激活蛋白传导通路水平,研究瘦素抵抗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 以高脂饮食制备幼年、雄性肥胖大鼠模型,利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肥胖大鼠下丘脑及肝脏组织内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 mRNA、瘦素长型受体(OB-Rb)mRNA表达的改变,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 mRNA表达与高瘦素血症及与瘦素长型受体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肥胖大鼠下丘脑及肝脏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 表达升高(P<0.01),并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r=0.666,r=0.790,P<0.01).肥胖组大鼠下丘脑及肝脏内,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 mRNA(相对灰度值)与瘦素长型受体 mRN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26,r=-0.585,P<0.05). 结论 肥胖大鼠中枢及外周组织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物-3 表达上调,使瘦素受体后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可能参与了瘦素抵抗的发生机制.

    作者:翟娜;刘正娟;张旭;王朝晖;王彦;吕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AIB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AIB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AIB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24例正常卵巢组织、24例卵巢上皮性良性、69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AIB1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同时测定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bcl-2蛋白的表达. 结果 ①AIB1蛋白在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的阳性表达率为38.89%,而在正常卵巢、良性与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5.00%,65.22%.与交界性肿瘤相比,卵巢癌中AIB1蛋白的阳性率明显升高,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下降;而良性与交界性肿瘤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②临床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Ⅱ~Ⅲ期病例AI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Ⅰ期病例,未发现不同病理类型的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AIB1蛋白表达存在差异.③AIB1蛋白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与bcl-2蛋白的表达无相关性. 结论 卵巢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中,AIB1蛋白可能通过类固醇激素受体途径和突变的p53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参与肿瘤的形成.

    作者:韩肖燕;陈悦;侯敏敏;张健;万晓丽;杨开选;郄明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o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本研究以2007年5月至2007年11月在本院确诊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60例(病例组)和有相似主诉,但排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41例(对照组)(分组征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共计101例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在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判断标准第1、第2条中用到的参数:综合尺度反应控制商数、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听觉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多动商数、理解力商数,两组比较,病例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按照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全部3条标准判断结果,诊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灵敏度为78.33%,特异度为56.10%;按照其中第1、第2条标准判断结果,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75.61%.结论 视听整合持续作业测试的部分参数:综合尺度反应控制商数、综合尺度注意力商数、听觉反应控制商数、视觉反应控制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多动商数、理解力商数,能有效区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有相似症状而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其第1、第2条判断标准与临床诊断有较高一致性,参考价值较好.

    作者:赵夏薇;毛萌;杨速飞;杨慧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探讨

    目的 对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从2001 年7 月至2007 年10 月,本研究采用不阻断肝门规则性肝切除方法,对39例巨大肝肿瘤患儿实施肿瘤切除术.本组患儿年龄为28 d至14 岁,平均为3.6岁.其中,男性患儿为24 例,女性为15 例;肿瘤直径为9 cm~25 cm,平均为14.7 cm.本组肝母细胞瘤为30例(1例右半肝和左外叶内分别有一肿块;1例右半肝、左外叶内和左内叶分别有一肿块;14例患者肿瘤位于右半肝,4例位于左半肝,7例位于右三叶,2例位于左三叶,1例位于右后叶),良性巨大肝肿瘤患儿为9例(肝错构瘤4例,肝血管瘤4例,淋巴管瘤1例).结果 本组39 例患儿全部手术成功,无术中死亡,无不能完整切除者;手术时间为90 min~390 min,平均为205 min.本组患儿行右半肝(Ⅴ~Ⅷ) 切除18例,右三叶切除7例,左三叶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7例,右半肝+左外叶切除1例,第二肝门及右下叶肝段切除各2例;术中出血量为50 ml~600 ml,26例行输血治疗.本组患儿于术后第1~第3天进水, 平均住院时间为15.2 d;术后无肝衰竭、胆漏、消化道出血和肠梗阻症状.对右半肝、左外叶内和左内叶均有一肿块的患儿(1例),行左三叶切除,仅保留右肝Ⅵ,Ⅶ段,术后出现肝功能不足、黄疸,2周后恢复正常,肝大.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目前随访已有2例死亡(肝母细胞瘤患儿).本组9例良性巨大肝肿瘤患儿术后随访7个月至6年,目前均健康,无肿瘤复发;30例肝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常规化疗,已随访6~65个月,无瘤生存27例,其中,存活2年以上18例,肝功能正常.结论 巨大肝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术者熟练的肝脏解剖知识和肝切除技术,术前可靠的影像学技术支持,术中正确处理肿瘤相关血管,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刘树立;李龙;侯文英;黄柳明;贾钧;张军;王淑芹;马丽霜;雷宇;余奇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武汉市青山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观察武汉市青山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 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7年2月在本院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1 702例患儿取静脉血,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 结果 2年间青山地区170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的总检出率为36.9%,其中2005年12月至2006年2月,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的检出率分别为47.8%,61.3%.此期该地区正值暖冬气候,空气质量差,并证实存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本研究发现,该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年龄前移,1~3岁儿童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的检出率为44.3%,小于或等于1岁婴儿的检出率为25.6%,无新生儿发病病例. 结论 肺炎支原体已为该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暖冬气候、空气质量差的季节,尤为明显.本病的发生及流行,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作者:舒兆秋;廖蕴宏;任风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胎儿三尖瓣下移并肺动脉狭窄1例

    患者女性,26岁,孕1产0,孕31+3周于2006年7月14日入院.病史采集: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否认家族遗传史.孕期无患病、用药史,无不良接触史.孕期常规超声心动图胎心检查见:心房正位,心室右袢,大动脉连接及位置正常,左心房横径为11 mm,左心室横径为10 mm,右心房横径为

    作者:毕红丽;林彩莲;付世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简称为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的哮喘患病率有所上升.在英国,学龄儿童哮喘患病率1964年为4.1%,1989年为10.2%,1994年为19.6%[1].美国10%~15%的男孩和7%~10%的女孩曾有哮喘发作史[2].我国2000年进行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3].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迄今尚未阐明,现被较多学者接受的理论是气道慢性炎症学说.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s,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外周免疫耐受机制发生缺陷的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工诱导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iTreg)与哮喘炎症和在外周维持机体自身免

    作者:郑礼林;潘家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以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外的身体其他部位,并且继续生长和浸润为特点.经血倒流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原因.90%妇女可见此现象,大多数却未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因此,尚有其他因素促使异位内膜病变的种植和生长[1].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期妇女中发病率高达8%~10%[2],60%~80%伴有慢性疼痛症状[3],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躯体上的痛苦,也降低其生育能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经证实,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都不能改善该病患者的生育率,目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目的是减缓疼痛[4].全面考虑患者的年龄、症状、病变部位和范围及对生育要求等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5].本文对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治疗的国内外临床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郭娜;刘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前景

    药物单独治疗或联合手术治疗,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方法,口服避孕药、雄激素合成剂、孕激素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已成功用于临床,并以GnRHa常用.这些药物可有效降低雌激素水平,但不能治愈该病,且因不良反应多,而限制其长期使用.GnRHa的药物作用暂时,恢复排卵后,异位病灶易复发.因此,有学者提出,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方向,应为药物作用于局部异位病灶,而非抑制卵巢功能.本文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时,作用于局部异位病灶的药物治疗方案综述如下.

    作者:曾莉;陈洪琴;牛晓宇;石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气道高反应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是支气管哮喘(哮喘)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几乎所有哮喘患者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而且哮喘病情越重,其气道反应性越高[1].但AHR者并非全是哮喘,也可见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GRE),支气管扩张,过敏性肺泡炎,结节病,囊性纤维化,移植肺,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等疾病[2].目前,AHR在哮喘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1 气道高反应性的定义及其病理基础

    作者:苏苗赏;李昌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8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新生儿消化系统的严重疾病,也是早产儿常见并发症.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早产儿及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增多,NEC患儿也随之增多.对NEC的早期诊治,对预后十分重要.本组研究对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48例早产儿NEC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克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重复异位妊娠27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急腹症,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重复异位妊娠也随之上升(尤其在未生育者中),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7例重复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珍花;陈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母乳性黄疸306例临床分析

    母乳性黄疸(breast milk jaundice, BMJ)由美国Arias等学者于1960年首先报道,其临床主要特征是母乳喂养后不久,新生儿即出现黄疸[1].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42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306例被诊断为母乳性黄疸(306/428,71.50%),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温广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糖耐量异常,包括孕前已存在但未被认识及产后延续发展的Ⅱ型糖尿病.GDM受种族因素和诊断标准不统一的影响,文献报道的发病率差异很大,为0.15%~15.00%[1].除已熟知的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病、早产和死产等并发症外,GDM的远期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GDM患者所生孩子患肥胖症及Ⅱ型糖尿病的几率更高[2].Rizzo等[3]报道,GDM患者的后代发生神经精神疾患的风险更高.由于GDM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识别GDM 的高危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曾蔚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为了每一位母亲和孩子(关于妇幼卫生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者:毛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妊娠期胎儿染色体异常母血清生化指标的筛查(下)

    作者:刘俊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电子版)》简介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导致我国妇女宫颈癌的病因找到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文献引用本刊文章的规范格式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研究进展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一组由自身产生的抗红细胞抗体所造成的溶血性贫血.虽然对AIHA的认识已经很久,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阐明,对不少病例的治疗仍很困难.现将近年来有关AIHA的一些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李文益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