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62-322
  • 国内刊号:1673-5250
  • 影响因子:1.51
  • 创刊:2005
  • 周期:
  • 发行:
  • 语言:中文
  • 邮发:210003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妇产科学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电子版)杂志   2010年3期文献
  •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聚焦超声(focused ultrasound)治疗外阴白色病变(white lesion of vulv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本院接受聚焦超声治疗的186例确诊为外阴白色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13~72岁,病程为2.5个月~30.0年.治疗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本研究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以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本组186例患者中,22例(11.8%)失访.接受随访的164例中,治愈为128例(78.0%),其中64例为鳞状上皮增生型,46例为硬化性苔藓型,18例为混合型;有效为35例(21.3%),无效为1例(0.6%),总有效率为99.4%.所有随访病例中,未发现复发者.不同病理学类型及不同病程外阴白色病变患者对聚焦超声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安全、有效、无创.

    作者:王以锋;庹庆艳;宁凌;王华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儿童脑损伤康复治疗65例

    目的 探讨脑损伤(brain injured,BJ)患儿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4月至2010年1月在本院临床诊断为脑损伤,并接受康复治疗6个月,且病历资料完整的65例(脑瘫为39例、中枢性协调障碍为26例)患儿的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为37例,女性为28例,年龄为100 d~5岁.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其综合性康复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分析.综合性康复治疗(提供脑代谢营养物质和功能训练)过程中,定期进行症状、体征改变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下一阶段康复方案,以6个月疗程后患儿发育商提高、运动功能改善作为本次观察疗效判定标准.结果 65例接受康复治疗患儿中,显效率为43.07%(28/605),进步率为29.23%(19/65),无效率为27.69%(18/65),总有效率(进步率+显效率)为72.31%(47/65).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明显.结论 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损伤患儿发育商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有明显效果.

    作者:梁雪泥;陈丽萍;熊家玲;范德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昆明市官渡区社会人群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昆明市官渡区社会人群中妇女宫颈癌流行病学情况,为本地区宫颈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9月,昆明市官渡区常住人口中,25~55岁自愿参加全免费宫颈癌筛查的2506例有性行为妇女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8.7岁.将其按文化程度、年龄和年经济收入进行分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宫颈癌的筛查采用传统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法、醋酸肉眼检查(visual inspection assay,VIA)法,对结果呈阳性患者,进行13种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并取病变组织活检,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瘤(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对本地区不同经济收入、年龄和文化程度妇女的宫颈癌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506例受检妇女中,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为3.91%(98/2506),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阳性率为0.52%(13/2506),宫颈癌检出率为0(0/2506),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病理学诊断为≥CIN Ⅰ者)为0.199%(5/2506).文化程度越高妇女的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检出率越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经济条件越差妇女的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检出率越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39~55岁妇女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阳性率高于年龄小于39岁妇女,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对39~55岁、文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的妇女,应重点加强定期宫颈癌筛查,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宫颈癌的危害.

    作者:赵曼丽;张华;王丽萍;施夜;李霞;禹文娟;李春梅;张丽;钟乳青;吕琴;邓继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工通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人工通便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4月至2009年2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需行鼻饲奶粉喂养早产儿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人工通便组(n=15)和对照组(n=1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胃泌素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 人工通便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较对照组低(26.67% vs. 66.67%),达全胃肠喂养及恢复出生时体重时间短[(10.21±2.81) d vs. (16.59±3.37) d, (9.39±3.62) d vs. (14.17±2.54)d ],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人工通便可促进早产儿胃泌素分泌,可有效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作者:孙鸿燕;董文斌;张连玉;熊安芳;卢佑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预防

    目的 探讨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和预防.方法 利用维普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1989至2009年国内文献报道的425例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治疗时间为(1~90)d,平均为24.3 d,按本组患者发病时间, 将其分为孕早期组(n=12,2.82%),孕中、晚期组(n=90,21.18%)及产后组(n=323,76.00%)[三组患者年龄、住院治疗时间、治疗采取措施及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程度等比较, 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三组患者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和预后,探讨该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措施.结果 425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孕产妇的高危因素中,以子痫前期、剖宫产术、产后出血常见;孕早期和孕中、晚期组误诊率分别高达100%和65.63%;产后组误诊率及死亡率分别为 29.80%和 8.63%.CT 检查和 MRI/MRV 检查阳性率分别为54.42%和 94.04%~100.00%.结论 产前和产后2周是孕产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高发期.该病产前误诊率极高,孕早期不容忽视.重视高危因素、及早干预是预防该病的关键,对产前疑似患者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王彦;袁碧波;李增彦;岳天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性(cytomegalovirus, CMV)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本院住院确诊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并在本科治疗的90例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2例(A组):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和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更昔洛韦治疗组30例(B组):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C组,n=28):常规保肝治疗(本研究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三组患儿肝功能各项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以A组改善更显著[TBIL:(186.78±20.93)μmol/L vs. (27.29±7.62)μmol/L ;ALT:(84.85±17.88)U/L vs. (34.35±8.21)U/L ];三组患儿TBIL和ALT降至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以A组所需时间短[TBIL:(9.81±3.22)μmol/L ;ALT:(22.54±9.54)U/L ].A,B组抗CMV-IgM转阴率(96.9%,90.0%)明显高于C组(3.6%,P<0.05);B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6.7%,23.3%)明显高于A组(9.4%,6.3%)和C组(3.6%,3.6%;P<0.05),而三组心肌型肌肝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升高和皮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林少勇;王波;唐远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发育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均值的变化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儿童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信号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均值变化.方法 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采取3.0T磁共振检查的100例正常新生儿及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年龄分为A1组(n=7,<1个月),A2组(n=18,1个月~1岁),A3组(n=6,1~2岁), A4组(n=23,2~5岁),A5组(n=24,5~10岁),A6组(n=22,10~15岁).为观察从儿童到青年过渡时期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表观弥散系数,另将14例15~20岁青少年纳入B组进行研究(本研究遵循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监护人或本人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用3.0T磁共振机进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扫描,在脑室周缘脑白质取6个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 ROI)进行表观弥散系数测量,并取表观弥散系数均值进行分析.结果 ①新生儿及儿童的顶叶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均值与年龄增长呈明显负相关,其降低趋势在2岁前较明显,2岁后仍持续下降,但下降趋势明显减缓.②相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正常新生儿及儿童侧脑室周缘脑白质表观弥散系数均值比较,仅A4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43),其他5组及总体男、女儿童的表观弥散系数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114例正常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的侧脑室周缘脑白质左、右两侧表观弥散系数均值(左侧为1039.319×10-5 mm2/s,右侧为1026.295 ×10-5 mm2/s)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0.613, P>0.05).结论 表观弥散系数均值作为磁共振成像的定量指标,其变化可反映脑白质发育过程变化.表观弥散系数均值变化,可早于常规磁共振成像变化.

    作者:邹松;余庆华;沉东挥;陈春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儿热性惊厥23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FC)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2月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36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36例热性惊厥患儿经治疗后,未再次出现惊厥症状,其中86例惊厥难以完全控制患儿,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钠联合治疗,疗效满意.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5 d.出院后随访1年,复发为45例,其中复发1次为32例,2次以上为13例,共6例(2.5%)确诊为癫痫.结论 小儿热性惊厥的发作与高热密切相关,感染性疾病为主要基础疾病.对该病进行积极的综合治疗,预后一般较好.对于极少数有发展为癫痫的高危热性惊厥患儿,可采取适当干预措施,但不能随意对其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作者:薛慧敏;卢宪梅;李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7年烟台市农村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山东省烟台市2007年农村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的流行病学特征,明确该病在本地区的患病状况,为该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1月至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式,随机抽取烟台蓬莱市的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5个自然村,每村按户主花名册进行系统抽样,对各自然村内的18岁以上女性7832例进行<烟台市农村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流行病学特征调查表>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该病与年龄及从事职业间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本次填写合格问卷为7798份,有效率为99.57%.在所有接受调查受试者中,共查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368例,患病率为4.72%.就年龄而言,25~45岁受试者该病患病率较高;就职业而言,脑力劳动者较体力劳动者患病率高.不同年龄组、不同职业受试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年龄集中在25~45岁女性,脑力劳动者患病率较高,建议对相关个体定期进行筛查.这对于该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方世兰;时艳梅;张永欣;严倩;王萧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调控的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宫颈癌细胞株的选择性杀伤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启动子驱动的含胞嘧啶脱氨酶(cytosine deaminase,CD)基因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对宫颈癌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 将自行构建复制的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hTERTp-CD,由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调控的携带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分别感染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研究组)及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lung fibroblast cells, hELF)(对照组),采用不同滴度重组腺病毒及不同浓度氟胞嘧啶(5-flurocytosine,5-FC)作用于Hela细胞(研究组)后,通过MTT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受染细胞的存活率,观察分析腺病毒载体对两种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MTT法检测到研究组细胞存活率随病毒滴度和氟胞嘧啶浓度的增加,不断降低;而同样处理,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对照组)也有部分杀伤作用,但远较Hela细胞(研究组)弱,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本实验构建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hTERTp-CD对Hela细胞具有靶向杀伤作用.

    作者:黄淑华;彭芝兰;王和;陈晓芸;冯炜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8例

    患儿男性为29例,女性为9例;年龄<1岁为6例,1~3岁为 26例,4~6岁为6例.2009年4月至10月,本院门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手足口病治疗指南>(2008年版)诊断标准诊断手足口病患儿991例,其中44例收入院治疗,38例(3.83%)为重症患儿.

    作者:陈霞;曹素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儿童性早熟的病因及诊断进展

    儿童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的疾病,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前出现,严重影响儿童的成年身高和心理健康.本文在回顾性早熟的定义、发病机制及分类有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不同类型性早熟在发病机制、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和辅助检查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目前,对儿童性早熟较多采用子宫及卵巢超声检查,迄今对于这种性早熟类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尚存在争议.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如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等骨骼定量检测指标诊断儿童性早熟,但其诊断价值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作者:朱帝玲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治疗进展

    早产儿视网膜病(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首要因素.随着早产儿存活率的增加,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也逐年上升,但现有的治疗方法不能对其进行早期有效干预和治疗,而一些新的研究进展,则为早产儿视网膜病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新近发现的靶向药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在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的机制和应用上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刘罡;伍金林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98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LAVH)为微创手术,但对于较大子宫、有盆腔粘连或合并盆腔肿物患者而言,手术均有一定难度.为探讨LAVH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分析398例在本院行LAVH患者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史博宏;郭爽;梁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与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听力障碍是新生儿常见的出生缺陷.正常足月新生儿中,重至极重度听力障碍发病率约为0.1%,若将轻、中度听力障碍包括在内,则听力障碍发生率可达1.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中高危儿听力障碍发病率则高达2.0%.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残联等10部委联合下达通知,首次把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常规项目[1,2].

    作者:郝贵竹;胡红霞;翟淑芬;张瑞敏;阎俊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左旋门冬酰胺酶不良反应及危险因素分析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 是一种蛋白制剂,对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诱导缓解及维持长期无病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L-ASP被广泛用于儿童ALL治疗中,已成为儿童ALL联合化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1].然而,L-ASP不良反应较多,包括急性胰腺炎、药物性糖尿病、变态反应、凝血功能障碍、肝功能损害等. 本研究对2005 年1 月至2009 年8月在本院应用L-ASP 住院治疗的262例ALL患儿(21例发生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颖;高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改良手助腹腔镜在妇科应用12例分析

    手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 HALS) 因其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中转开腹率低和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腔镜外科医师所接受.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共施行改良[无hand-port或蓝碟(LapDisc)等装置]HALS复杂妇科手术12例,疗效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叶丽华;韦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兔中的表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生期窒息所致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停止而导致的胎儿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常因慢性宫内缺氧所致[1].

    作者:林迳苍;朱世泽;杜翠琼;黄煌;许相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管瘤治疗的进展及普萘洛尔临床应用问题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10%[1].由于血管瘤发病率高,可能造成个体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多种危害,其治疗方法也众多,但均存在一定不足或不良反应,尤其是对部位特殊、类型特殊血管瘤的治疗处理,一直是临床和研究的热点.自从法国医师Léauté-Labrèze等于2008年在<新英格兰医学>上首次介绍普萘洛尔(propranolol,心得安)用于血管瘤的治疗后[2],开创了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先河.本文就血管瘤的治疗及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临床应用等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述评如下.

    作者:刘文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妇科肿瘤腹腔镜诊治存在的若干问题及争论

    1 关于腹腔镜手术的彻底性和淋巴结切除效率问题的争论 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能否彻底切除盆腔淋巴结,是目前颇具争议的问题.近年来多位学者对腹腔镜腹膜后淋巴结切除的有效性和彻底性进行比较,并有学者在腹腔镜下进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后,再开腹重新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发现,约100%腹膜后淋巴结能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再次行开腹手术,虽仍可清扫部分淋巴结,但均为无肿瘤转移的良性淋巴结.

    作者:梁志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医学科技论文论著栏目英文著录项的要求

    高质量医学科技论文的英文摘要,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提炼和浓缩,是论文确切概念、论点、关键数据等主要信息的集中体现,是全文的精华.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医学科技论文中结构式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原则,分别从文题撰写,作者姓名及其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国别及通讯作者的著录,结构式英文摘要(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时态、语态、语言风格的撰写要求,以及关键词选择原则和基金资助项目的正确翻译等方面,详细阐述医学科技论文中论著栏目论文使用英文著录项的要求,尤其是结构式英文摘要的撰写原则及要领,旨在为医学科技论文作者提供标准化与规范化著录的参考.

    作者:孙激;杨洋;毛萌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