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癌症进展杂志

癌症进展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国际刊号:1672-1535
  • 国内刊号:11-4971/R
  • 影响因子:1.00
  • 创刊:200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37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肿瘤学
癌症进展杂志   2005年4期文献
  • 健择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3周和4周方案的比较

    目的比较健择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周和4周方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8例入选病人均为经病理和细胞学证实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既往未进行化疗和放疗,临床上有可测量病灶(根据WHO标准),ECOG评分为0~2分,肝肾功能基本正常.3周方案组(15例):健择给药时间为第1天和第8天,剂量为125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顺铂给药时间为第1天,剂量为75mg/m2,静脉滴注.4周方案组(21例):健择给药时间为第1天、第8天和、第15天,剂量为1000mg/m2,静脉滴注30分钟;顺铂给药时间为第1天,剂量为75mg/m2或100mg/m2,静脉滴注.结果4周方案组中22例可评价疗效,其中11例PR(50%)、5例SD(22.7%)和6例PD(27.3%);3周方案组中11例可评价疗效,其中5例PR(45.5%)、4例SD(36.4%)和2例PD(18.2%),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4周方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8.6个月(2.7~19.1);3周方案组的中位生存期为9.1个月(2.7~11.1),两组无显著差异.主要不良反应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等血液学毒性,两组间的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健择是有效的抗肿瘤药物,3周方案与4周方案的疗效相似.

    作者:王孟昭;李龙芸;张晓彤;张力;李俊荣;王淑兰;钟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唑来膦酸治疗癌症骨转移疼痛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疼痛患者52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A组(试验组)22例:唑来膦酸4mg溶于生理盐水50ml静滴;B组(对照组)30例:博宁90mg+生理盐水750ml静滴.结果唑来膦酸镇痛效果:显效(CR):4/22,部分缓解(PR):13/22,无效(NR):5/22,总有效率(CR+PR):77.27%(17/22),疗效维持时间16.4天,KPS评分平均提高20分,主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骨痛加重,发热、恶心、呕吐.对照组总有效率(RR):77.33%,疗效维持时间14.8天.结论唑来膦酸对缓解癌症骨转移疼痛有效,安全性好,病人可耐受.

    作者:赵翌;李颖;白松;高亚杰;刘基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低剂量CT扫描对于肺内小结节病变诊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剂量CT扫描(LDCT)对于肺内小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及随访2002~2004年进行LDCT检查的94例病人的特点,比较初次LDCT检查时胸部X线片、CT、LDCT间的差异.结果行LDCT检查者,50岁以上81例(87%);有吸烟史29例(31%);7例(7%)曾经接触有毒物或有害物质;72例因肺内结节待查行LDCT检查,其中27例无任何症状,45例临床症状轻微.结节待查组中35例曾经接受胸部X线片检查,19例(54%)发现肺小结节,共发现结节36个,普通CT发现结节89个,LDCT共发现结节138个.肿瘤组36例病人患肿瘤后行LDCT检查,22例发现肺内小结节,14例诊为原发肿瘤肺转移.结论①LDCT发现肺内小结节较普通胸部X线片敏感;②LDCT与普通CT比较,发现肺部小结节敏感性高,其影像学特点与普通CT一致,且可以通过三维重建自动测量结节体积大小及形态,清晰程度优于普通CT.83.4%肺内小结节≤200mm3.病人所接受的放射量仅为普通CT的1/6;③对不同类型的肿瘤病人LDCT能更早发现肿瘤的肺内转移,成为各类型肿瘤随访转移和复发的方法之一;④结节待查组72例病人在随访中41例确诊为良性结节,9例因结节进行性增大疑诊肺癌(4例已手术确诊),22例目前性质尚不能明确,仍在随访中.因此LDCT对高危人群的监测有较高的价值,有可能更早发现肺癌,使病人得到早期治疗,达到治愈.

    作者:田巍;李龙芸;于桂兰;金梅;孙文舫;王孟昭;宋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fulvestrant临床研究进展

    Fulvestrant是一种新型雌激素受体(ER)阻滞剂,其降低乳腺癌细胞中ER水平的作用明显优于三苯氧胺(TAM).初步研究表明,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fulvestrant与现有的内分泌治疗药物间无交叉耐药,其疗效略优于TAM,至少与阿那曲唑等效且副作用较小,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佳玉;徐兵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尿液检查在膀胱癌诊断和术后复发监测中的现状及进展

    膀胱癌是我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的常见肿瘤.膀胱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后随访的主要手段,但其往往会带给患者痛苦和恐惧.无创性的尿液检查替代膀胱镜诊断膀胱癌、监测复发及判断预后,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除尿细胞学外,目前通过尿液检查诊断和监测膀胱癌复发主要有尿核基质蛋白22、膀胱肿瘤抗原、免疫-细胞检查法、纤维素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方法,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十分理想.检测尿液的端粒酶、透明质酸和透明质酸酶的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但尚未经多中心的研究证实.对膀胱癌尿液中新的肿瘤标志物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微卫星体异常、一些基因启动子的异常甲基化、细胞角蛋白、survivin等在膀胱癌的诊断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目前这些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合理地联合应用上述无创性尿液分析手段,可望推迟或减少膀胱镜检查,但尚难以取代膀胱镜.

    作者:寿建忠;马建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晚期胃癌治疗:紫杉醇类药物应用新发现

    胃癌,是常见癌症之一,也是常引起癌症相关死亡的原因之一.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胃癌,特别时晚期胃癌的预后仍然很差.不能手术或转移了的胃癌,给予化疗联合佳支持治疗与单纯佳支持治疗相比,在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方面均有益处.紫杉醇类药物,临床证实是有潜力的细胞毒药物之一,在单用或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早期临床试验中亦显示出较好的疗效.近来,一项比较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与顺铂+氟尿嘧啶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已经报告.含多西紫杉醇的方案在有效率、TTP及延长生存期方面均比不含多西紫杉醇方案好且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Eric VC;陈奕贵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与肺癌的侵袭和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是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酶类,与多种病理过程尤其是肿瘤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因此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MMPs、TIMPs的生物学作用,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及MMP合成抑制剂的开发研究情况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于学燕;王永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软组织肉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

    软组织肉瘤(STS)是一种来源广泛、组织学各异、罕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的基础依赖于光镜下的形态表现,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是其病理诊断的有益补充,结合临床如年龄、肿瘤大小、部位、生长方式等,以综合判断从而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外科手术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主要方式,辅助放疗能控制肿瘤的局部复发,现代治疗软组织肉瘤,尤其病灶位于四肢者,崇尚综合治疗.辅助化疗的作用仍有争议,但有Meta分析证实辅助化疗能提高无病生存和总生存率,特别是位于四肢者.化疗对晚期STS有一定作用,以ADM、IFO为主的强化治疗能产生较好的疗效,但选择标准更为严格.开发新的靶向治疗药物是改善STS预后的关键.

    作者:李勇;张湘茹;孙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防治肿瘤化疗毒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倦怠乏力,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使体质衰弱,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以至于部分病人不能按计划完成治疗方案.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临床的应用,为化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我科从2002年5月~2003年5月,应用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研制的纯中药剂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各种肿瘤患者60例,并设单纯化疗作为对照组56例,进行对比观察,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桂芝;李纯正;袁霞;岳莉;哈敏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长灶食管癌新辅助化疗32例报告

    食管癌临床就诊时多属于中晚期,手术治疗困难,疗效差,利用手术、化疗、放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以期提高食管癌的疗效已成为当前临床研究的热点.我科2001~2003年对32例长灶食管癌(>7cm)患者采用顺铂+5-FU联合方案进行术前化疗,并全部进行手术治疗,近期效果满意.

    作者:张文山;潘开云;方艺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脊柱是骨转移瘤常发生的部位.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难题.对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不论采取何种治疗方法,在患者出现明显的神经和功能障碍之前做出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医师对脊柱转移瘤的了解和恰当地运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放疗仍是脊柱转移瘤主要的治疗手段.放疗、化疗和手术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着各自在治疗脊柱转移瘤中的地位,并使治疗效果不断提高.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多,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更加明显.

    作者:孙宇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与治疗

    骨巨细胞瘤是一高侵袭性良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年轻人中,骨端发病.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是骨端完全溶骨的膨胀性改变,多不伴有骨膜反应及软组织包块.CT及MRI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的侵及范围,X线平片具诊断意义.圆形及卵圆形基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是骨巨细胞瘤的基本组织构成成分.刮除术是治疗骨巨细胞瘤的基本外科手段,但其复发率较高,应加用物理及化学的方法扩大至边缘或广泛的外科治疗边界.放疗可用于治疗难以手术的病例,但可致肉瘤变.化疗对于骨巨细胞瘤基本无效.骨巨细胞瘤的转移及恶变可能与以往治疗有关.

    作者:牛晓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肢体骨转移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骨转移癌是骨骼系统中常见的肿瘤.随着对原发癌的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转移癌患者的生存较既往有了延长.骨转移癌的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肢体长骨转移癌的诊断、外科治疗的目的、术前评估、适应证及影响肢体骨转移癌外科治疗疗效的因素等进行阐述,希望为肿瘤内科、放疗科医师对癌症患者随诊时发现肢体骨转移是否行外科治疗提供参考,为肿瘤骨科医师对肢体骨转移患者选择手术方法提供依据.

    作者:张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肉瘤诊断与治疗的进展

    骨肉瘤是儿童、青少年中常见的原发恶性骨肿瘤.历史上,仅行手术和/或放疗的骨肉瘤患者2年生存率为15%~20%,但随着大剂量多药联合化疗的应用,目前5年无瘤生存率已可达60%~70%.本文综述骨肉瘤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及特点、骨肉瘤治疗和处理的新方法、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病因学因素、对骨肉瘤的生物学研究和治疗的进展.

    作者:蔡槱伯;孙宇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殖细胞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2004年ASCO文献综述

    生殖细胞肿瘤是15~35岁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使大多数患者得到了治愈,人们正试图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治疗带来的远期毒性.2004年ASCO年会收录的关于男性生殖细胞肿瘤的研究报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术后辅助化疗的地位、基于预后因素的个体化治疗、新药和新的化疗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策略和长期生存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石远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男性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是15~35岁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但仍有少数患者死于该病.多项临床研究应用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或预后不良的男性生殖细胞肿瘤,以期提高疗效.本文综述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男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治疗、安全性及病例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杨晟;何小慧;石远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