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2006—2009年山西省襄垣县宫颈癌筛查早诊早治结果分析,评价醋酸或碘染色肉眼观察法(visual inspection with acetic acid/Lugol’s iodine,VIA/VILI)宫颈癌筛查方案在农村高发区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06—2009年在山西省襄垣县对30~59岁的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用VIA和VILI作为初筛方法,VIA/VILI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对VIA和VILI阴性、VIA/VILI阳性但阴道镜检查正常、VIA/VILI阳性同时阴道镜检查异常且病理活检结果为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grade 1,CIN1)或正常的妇女一年后用与初筛同样的方法进行复查。结果2006—2010年累计筛查16703人次,其中初筛9618人,复查7085人。4年初筛人群累计阴道镜转诊率、中度CIN及以上(CIN2+)检出率、重度CIN及以上(CIN3+)检出率分别为4.6%(438/9618)、0.9%(82/9618)、0.5%(44/9618);复查人群上述指标分别为3.1%(221/7085)、0.6%(42/7085)、0.2%(19/7085);筛查人群累计(包括初筛和复查)上述指标分别为4.0%(659/16703)、1.3%(124/9618)、0.7%(63/9618)。初筛人群阴道镜转诊率、CIN2+检出率和CIN3+检出率均随方案的持续开展呈升高趋势(P<0.001);复查阴道镜转诊率、CIN2+检出率则呈下降趋势(P<0.001)。结论随着VIA/VILI筛查方案在示范基地的推广,筛查效果越来越显著。VIA/VI-LI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适宜在资源有限、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推广。持续的培训和实践是VIA/VILI筛查方案有效实施的关键措施。
作者:马俊飞;赵雪莲;张莉;向喜娥;王素梅;邱丽芝;张倩;胡尚英;赵方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胺转肽酶(γ-GT)对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γ-GT表达高低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分析明确γ-GT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高危组和低危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75.6%和90.2%,2年生存率分别为56.7%和80.3%,3年生存率分别为43.1%和68.8%,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P=0.032)、肿瘤分期晚(Ⅲ期,P=0.045)、术后无治疗(P=0.017)和治疗前血清γ-GT水平≥22.5 U/L(P=0.022)均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治疗前血清γ-GT水平或可用于预测食管鳞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徐国明;孔磊;董秀琴;满达;李艳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和CA125的卵巢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通过检测92例未经治疗的卵巢上皮癌患者(观察组)和96例健康女性(对照组)血清样本中的MIC-1和CA125水平,分析血清MIC-1和CA125水平与卵巢癌的关系;通过ROC曲线评价MIC-1和CA125单项及联合应用的卵巢癌诊断效能;通过对其中74例卵巢癌患者按术后残瘤大小和首次化疗敏感性结果分组,比较两组治疗前MIC-1和CA125水平,评价MIC-1和CA125的疗效评价价值;并通过分析68例患者的MIC-1和CA125水平与无瘤生存时间(relapse free survival,RFS)的关系评价其预后判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MIC-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MIC-1诊断卵巢癌的ROC(AUC=0.945)与CA125的ROC(AUC=0.9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C-1和CA125联合应用的卵巢癌诊断效能显著提高(AUC=0.966)。术前CA125水平与术后残瘤大小显著相关(P=0.07);术前血清MIC-1水平与化疗敏感性显著相关(P=0.001),并且血清MIC-1水平与患者RFS呈负相关。结论 MIC-1和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卵巢癌的诊断率,MIC-1高水平预示卵巢上皮癌患者存在较大的耐药风险,且MIC-1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指标。
作者:赵丹;田海梅;李艳芬;李茉;吴令英;李斌;赵文雅;张超;王腾;王小兵;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不同术式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的肿瘤根治效果及术后肛门功能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实施TME联合ISR手术的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切除全部内括约肌的ISR者22例作为完全ISR组,切除部分内括约肌的ISR者26例作为部分ISR组,保留部分齿状线的ISR者20例作为保齿ISR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肠管长度、远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目、切缘阴性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3、6、12个月时,部分ISR组和保齿ISR组的肛门功能良好率优于完全ISR组(χ2分别为4.384、4.227、4.654,P分别为0.026、0.018、0.015)。结论 TME联合ISR治疗T1和T2期超低位直肠癌安全有效,在保证根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留部分内括约肌和齿状线对改善术后肛门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卢石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门诊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门诊收治的118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的癌痛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两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后分别采用数字评定量表及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的自我疼痛强度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RS评分为(3.54±1.02)分,对照组NRS评分为(5.11±1.31)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轻度疼痛患者明显增加,而重度疼痛患者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缓解达CR的多于对照组患者,而NR人数则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38.22±1.34)分和(36.88±1.07)分,相比干预前均有明显增长,且组间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我效能干预能有效缓解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灵;张大铮;周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细胞的毒性增效作用及治疗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79例卵巢癌伴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40),对照组仅采用顺铂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热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48 h后SKOV3细胞凋亡情况、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总缓解率为58.97%,低于观察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48 h后SKOV3细胞凋亡率为72.5%,高于对照组的4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根据SF-12生活量表评分,观察组患者生活量表相关维度(总体健康、情感职能、躯体疼痛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46%,观察组为3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疗联合顺铂对人卵巢癌细胞的毒性增效作用及治疗卵巢癌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显著。
作者:包秀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肿瘤整形技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的近期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应用周围腺体组织瓣转位修复法或背阔肌肌皮瓣转位修复法行保乳术(观察组)和25例行传统保乳手术(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范围、切缘情况、RTOG美容等级评价、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中21例行周围腺体组织瓣转位修复,4例行背阔肌皮瓣转位修复,切除乳腺体积为26~1105 cm3,中位体积343 cm3;对照组切除乳腺体积为15~504 cm3,中位体积262 cm3。术中冰冻病理示切缘阳性者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4,P=0.478)。观察组和对照组美容等级评定为优或良的分别为22例(88%)和20例(8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1,P=0.737)。随访持续时间为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个月,观察组中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多发骨转移,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在达到切缘无瘤累及的基础上,可获得更好的美容效果,且短期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作者:王文彦;王昕;王阳;高纪东;王靖;宣立学;方仪;王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BV)联合化疗治疗HER2阴性进展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贝伐株单抗治疗的15例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反应事件通用术语标准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每2个月评估疗效,主要观察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每个周期评价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的中位PFS为4个月;治疗10个周期以上的患者为4例,6个周期以上者3例,其余8例均不足4个周期;1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5例(33.33%)PR中4例伴胸壁转移;5例SD(33.33%),5例PD(33.33%);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血压4例、少量鼻出血3例、蛋白尿2例、贫血2例、血小板减少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4例停药。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二线及以上方案治疗进展期乳腺癌仍有一定疗效,对于伴胸壁转移的患者疗效尤其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李惠平;邵彬;梁旭;宋国红;王晶;严颖;刘笑然;尤渺宁;康京京;李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经左胸廓单切口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方法将11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观察组采取经左胸廓单切口切除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住院时间、失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乳糜胸、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胸廓单切口进行食管癌切除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殷优宏;颜云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放疗抵抗依然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放疗敏感性的一个大障碍。多种基因的表达产物影响肿瘤的放射敏感性,而放射敏感性标志物的发现,对于发现放疗抵抗的机制,改善放疗抵抗患者的预后,预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放疗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多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展开综述,为了解放疗抵抗的分子机制,预测食管癌放射治疗预后效果打下基础,并为肿瘤的放疗增敏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胡乐林;王俊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前随着人们对疾病治疗的深入研究,药物载体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载体方面,载体红细胞就是其中一种。国内外因其循环时间长、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优势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载体红细胞抗肿瘤研究及应用进展方面做简要综述。
作者:温旭智;杨觅;胡静;任伟;刘宝瑞;钱晓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双磷酸盐是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中被广泛应用的药物。体外实验表明双磷酸盐对乳腺癌、肺癌、肾癌、黑色素瘤、结肠癌、胰腺癌有直接或间接抗肿瘤作用。临床研究显示双磷酸盐联合内分泌治疗或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可对乳腺癌起协同抗肿瘤作用,但对绝经期女性使用双磷酸盐预防乳腺癌尚存在争议。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患者使用双磷酸盐可减少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发生风险,但在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预防中未能显示出优势。双磷酸盐能够减少肺癌患者SRE发生概率,但其对患者总生存期无明显改善。对肾癌、膀胱癌骨转移患者使用双磷酸盐治疗可减少SRE发生风险,双磷酸盐可延长膀胱癌延长患者生存期。肾癌患者在双磷酸盐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中获益与否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小林(综述);侯建全(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基因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可使其表达沉默,从而抑制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在不同肿瘤类型或关于同一类肿瘤的不同报道中,DAPK基因甲基化数据相差很大。此外,大多数DAPK基因甲基化研究缺乏相应mRNA或蛋白表达数据。因此,规范DAPK甲基化及表达检测手段,明确其作用机制,对肿瘤中的DAPK研究至关重要。
作者:李水琴;黄义德;林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硫氧还蛋白系统是一类很重要的氧化还原系统,由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ase,TrxR)和NADPH组成。它在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包括机体氧化还原调节和抗氧化防御、细胞生长和凋亡调节、器官发育调控等多种功能。大量研究表明,Trx系统的Trx和TrxR在肺癌、胰腺癌、肝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展进程。本文综述了肺癌和Trx系统的各自特点以及相互间的联系。
作者:刘倩倩;张磊;曾慧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淋巴瘤中常见的发病部位,该病总体临床罕见,可以原发,也可以继发,原发者通常双侧受累,伴有腹腔积液,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5%,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5%,而文献报道的继发性淋巴瘤的发生率约为7%,较原发者更常见[1-2]。本文报道1例继发性卵巢淋巴瘤患者,并复习文献报道,以探讨其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
作者:韩肖燕;金影;吴珊珊;周小鸽;张彦宁;付丽;郝增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类药物不仅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直接用于化疗方案,还可治疗肿瘤合并症,并在抗肿瘤用药的预处理以及肿瘤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防治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糖皮质激素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以便为临床医师准确把握适应证及合理选择药物提供帮助。
作者:姜运昌;李峻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皮质激素预防含顺铂化疗引起呕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一线使用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皮质激素预防含顺铂化疗引起呕吐的初治肺癌患者43例,观察单周期、多周期化疗中急性和延迟性呕吐完全缓解率,完全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43例患者均完成含顺铂的相同方案2个周期,其中31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的疗效观察。治疗第1周期的总体观察期CR率为72.1%,CC率为65.1%;急性期CR率86.0%,延迟期CR率79.1%。连续4个周期化疗的患者中,总观察期CR率依次为74.2%、64.5%、54.8%、48.4%。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食欲缺乏、乏力、便秘、失眠、呃逆等,均为0/Ⅰ级。结论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皮质激素预防含顺铂化疗引起的急性呕吐及延迟性呕吐均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耐受性良好。
作者:邢镨元;李峻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便秘是化疗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常常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和粪便硬结。便秘会对肿瘤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概述了化疗相关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并总结了针对化疗相关便秘的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案,以便为临床医师规范化治疗该症提供帮助。
作者:王月峰;李峻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化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肺癌为例,化疗主要用于以下几种情况:①术前诱导化疗,期望能够通过化疗使得肿瘤缩小,甚至降期,有助于手术的切除;术前诱导化疗还可以指导术后的治疗,如果术前诱导化疗有效,术后可以继续原方案治疗;如果术前化疗疗效不理想,术后需要调整治疗方案。②术后辅助化疗,希望能够通过术后的辅助化疗,清除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病灶从而提高治愈率,或者通过大幅度减少残存的微小转移病灶的数量而推迟肿瘤的复发。③局部晚期肺癌放疗与化疗联合可治愈部分患者。④治疗转移性肺癌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化疗在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也会带来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伤害。极少数情况下会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
作者:李峻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癌症进展》(ISSN1672-1535,CN11-4971R,双月刊)是国家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系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网上期刊。本刊为反映肿瘤学研究和肿瘤临床研究以及探索其学术前沿的进展性杂志,主要介绍当前肿瘤学领域的新成果及国内外肿瘤诊疗技术的新进展、新动向和新成果,努力为肿瘤学术交流及学科发展服务。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专栏、综述、论著、基础研究、临床报告、流行病学、短篇报告、个例报告、经验交流、中西医结合和继续教育讲座等。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