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紫杉醇、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膜转移的疗效.方法 对60例晚期胃癌合并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试验组患者采用恩度联合紫杉醇、卡培他滨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RR)为6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23,P<0.05);试验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81.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5,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56.3% (18/32)和71.4%(20/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7,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 (CA72-4)的含量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72-4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度联合紫杉醇、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合并腹膜转移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好,DCR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芳芳;郭茜;齐秀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流式细胞仪优化Hoechst33342染料浓度,检测肝细胞癌(HCC) MHCC-97H细胞中侧群(SP)细胞与非侧群(NSP)细胞中微小RNA-21(miRNA-21)的表达情况.方法 常规制备MHCC-97H单细胞悬液,采用不同浓度(5、6、7、8、9、10、11、12 mg/L)的荧光染料Hoechst33342染色,以维拉帕米拮抗组为对照,优化适合的Hoechst33342染料浓度,通过流式细胞仪分离SP、NSP细胞;采用RT-PCR法检测SP、NSP细胞中miRNA-21的表达情况.结果 优化Hoechst33342浓度为10 mg/L,活细胞比例较高,是适染色的浓度,此时MHCC-97H中SP细胞比例为(8.4±0.7)%;从SP、NSP细胞中提取的总RNA纯度为1.8~2.0,其中没有DNA和蛋白质混杂;SP细胞的miRNA-21表达水平是NSP细胞的(7.30±0.7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的Hoechst33342浓度可以提高SP细胞的纯度,同时miRNA-21表达可能与HCC干细胞分化有关.
作者:吕洋;杨珮珮;叶龙;赵平;姜经航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补体C3和C4的关系.方法 选取4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患者,25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患者,2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患者,另选取1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WT1基因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组研究对象的血清IL-6、C3、C4水平,分析WT1基因与IL-6,C3、C4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患者的WT1 mRNA、IL-6、C3、C4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髓系白血病缓解组患者的WT1 mRNA、IL-6、C3、C4表达水平均低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组患者的WT1 mRNA、IL-6、C3、C4表达水平均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系白血病初治组患者的外周血WT1 mRNA与血清IL-6、C3、C4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21、0.406、0.454,P<0.05).结论 WT1 mRNA、IL-6、C3、C4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呈高表达,提示WT1、IL-6、C3、C4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可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何玲;吴红卫;谭大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细胞(MDS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95例外周血标本进行检测,其中健康体检者40例,直肠增生型息肉患者45例,直肠绒毛状腺瘤患者52例,直肠癌患者58例,检测其外周血MDSC、T淋巴细胞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 直肠癌组MDSC比例及Treg比例高,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直肠增生型息肉组及健康对照组依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直肠增生型息肉组及健康对照组依次下降;直肠癌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及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低,直肠绒毛状腺瘤组、直肠增生型息肉组及健康对照组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外周血MDSC比例与Treg比例呈正相关(P<0.05),与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 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外周血MDSC比例的升高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可能在直肠癌发生发展的肿瘤免疫逃逸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张勇超;李潜;谢建国;王家祥;韩广森;张永磊;张金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8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及其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C-met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C-met蛋白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的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00%,高于癌旁组织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浸润深度为T3~4期、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的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浸润深度为T1~2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P<0.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病灶直径的食管癌患者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组织中的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并且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陈焱;宋小平;汤小虎;叶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调强放疗的照射剂量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调强放疗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50例三维适形放疗宫颈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所需要的照射总跳数、10 cm×10 cm的射野外散射线与漏射线的剂量率、野外正常组织受到的照射剂量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肿瘤照射剂量为46 Gy,射野数量分别为6、7、9时,调强放疗的平均总跳数分别为(9452±873)次、(11 013±1148)次、(12 004±1067)次,明显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的(6513±416)次、(6894±483)次、(7091±56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射野距离为5 cm时调强放疗的剂量率低于三维适形放疗,其他距离的调强放疗的剂量率均高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强放疗患者阴道、膀胱、直肠和靶区的平均照射剂量均明显低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调强放疗患者阴道的大照射剂量明显高于三维适形放疗,膀胱、直肠、靶区的大照射剂量均明显低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强放疗出现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恶心呕吐、腹泻和白细胞水平降低的例数少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调强放疗对保护宫颈癌患者正常的组织、器官有明显的优势,放射性损伤小,不良反应少.
作者:宋瑜;王艳艳;邓嘉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干扰微小RNA-183(miRNA-183)表达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食管癌组织及细胞中miRNA-183的表达情况.以加入脂质体和miRNA-183 inhibitor的细胞为miRNA-183 inhibitor组,以加入脂质体和miRNA-183 inhibitor negative control的细胞为阴性对照组,以加入等量脂质体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转染效果.转染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食管组织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比较,miRNA-183在食管癌组织和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均上调(P<0.05).脂质体转染细胞48 h后,miRNA-183 inhibitor组细胞的miRNA-183相对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miRNA-183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NA-183 inhibitor组的细胞凋亡率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对照组,Bcl-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p53蛋白、Bcl-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NA-183在食管癌组织和食管癌细胞中呈高表达,抑制其表达可促进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p53蛋白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作者:常国涛;杨玉伦;宋国趁;万清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小RNA-214(miRNA-21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PTC患者和46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患者的血清miRNA-214表达水平,分析其与PT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PTC患者的血清miR-NA-214表达水平为3.798(1.856,5.094),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1.272(0.711,2.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1,P=0.003).血清miRNA-214表达水平与PTC患者的肿瘤大径、被膜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及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血清miRNA-214诊断PT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2(Z=5.328,P<0.01,95%CI:0.664~0.843),当Youden指数为0.478时,cut off值为3.778,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为97.83%;血清miRNA-214诊断PTC淋巴结转移的AUC为0.825(Z=4.228,P< 0.01,95%CI:0.692~0.918),当Youden指数为0.639时,cut off值为4.865,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2.05%;血清miRNA-214诊断PTC被膜侵犯的AUC为0.757(Z=3.649,P<0.01,95%CI:0.615~0.867),当Youden指数为0.427时,cut off值为4.103,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67.65%.结论 miRNA-214在PTC患者的血清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可反映PTC的进展情况,可作为术前评估PTC淋巴结转移及被膜侵犯情况的一项辅助指标,并对PTC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郭辉;张斌;胡利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术中维持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使用右美托咪定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组)和75例未使用右美托咪定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1.0 μg/kg,维持0.5 μg/(kg.h)的速率至手术结束;对照组患者给予1.0 μg/kg的0.9%NaCl溶液,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药物使用情况、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VAS及Ramsay评分、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量、维库溴铵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瑞芬太尼、异丙酚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60 min、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VAS、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8h的Ramsay评分低于术后2h,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Ramsay评分高于术后2h,而对照组患者的Ramsay评分低于术后2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术中维持麻醉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无不良影响,同时对患者的T细胞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
作者:杨红星;贾国丛;王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上调miRNA-335表达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对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空转染组(转染空载体)、过表达组(转染miRNA-335 mimics)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miRNA-335的mRNA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的蛋白表达.结果 空转染组与对照组miRNA-335的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过表达组miRNA-335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空转染组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过表达组的细胞存活率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上调miRNA-335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通过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高立伟;兰守丽;闫江涛;左一凡;武素芳;张晖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治疗难治性脑转移瘤瘤周水肿的疗效.方法 分析20例难治性脑转移瘤瘤周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甘露醇联合地塞米松常规剂量治疗5d以上,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根据5 mg/kg的标准计算每次贝伐珠单抗的使用剂量,每2周重复一次.所有患者至少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1次,治疗后3d停止常规脱水及激素治疗.使用头部MRI增强扫描来评估瘤周水肿的程度,记录患者使用贝伐珠单抗前后的瘤周水肿程度、KPS评分以及使用贝伐珠单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6例患者颅压增高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例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全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2个月的水肿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贝伐珠单抗治疗难治性脑转移瘤瘤周水肿有良好的效果,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研究病例数较少,尚需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论证.
作者:董文静;宫满成;萧剑军;江小梅;殷兆锋;李慧芬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肥胖对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2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收集患者术前的身高、体重、月经状态、既往病吏等临床数据,同时采集术后组织病理分级、分期及免疫组化各指标的情况等信息.根据中国体重指数(BMI)参考标准将患者分为超重肥胖组(n=134)和非超重肥胖组(n=91),分析BMI与女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 22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平均BMI为24.94 kg/m2.超重肥胖组患者的平均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多于非超重肥胖组(P=0.047).两组患者的腋窝淋巴结平均切除数量及淋巴结转移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超重肥胖组与超重肥胖组已绝经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9.2%、7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肥胖组患者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发病率均较非超重肥胖组高(P<0.05);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有肿瘤家族史比例、病理分级、病理分期、肿块大小及脉管癌栓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组化指标中,两组患者的ER、PR、HER2、P53及Ki-67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超重肥胖乳腺癌患者相比,超重肥胖患者的平均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偏多,因此超重肥胖可能影响乳腺癌的疾病进展.
作者:张晓静;杨磊;樊翠珍;严冬;安广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初诊宫颈癌患者的磁共振(MR)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特征,分析其诊断价值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择90例初诊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平扫及DWI检查,分析初诊宫颈癌患者的MR图像特征.比较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分析ADC值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结果 MR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4.4%.不同FIGO分期宫颈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50,P=0.016),且Ⅲ期宫颈癌患者的ADC值低于Ⅰ期和Ⅱ期患者(P<0.05).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40,P=0.002),鳞癌患者的ADC值高于腺癌和腺鳞癌患者(P<0.05).不同分化程度宫颈癌患者的ADC值及MV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499、4.623,P<0.05),宫颈癌患者的ADC值与MVD呈负相关(r=-0.692,P=0.017).结论 宫颈癌患者的MR平扫及DWI具有典型特征,且ADC值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密切关系,可用于术前评估.
作者:向科;曲别雪蕾;关鉴;张巍;张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β (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原发性乳腺癌综合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4例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阴性、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全部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检测所有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β的表达水平,并分别给予患者化疗序贯内分泌治疗或单独内分泌治疗,并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与ERβ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对204例患者均术后随访至少1年,患者的1年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1%、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年复发和死亡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β的表达评分均高于1年未复发和生存的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Ⅲ期的乳腺癌组织中ERβ的表达评分高于临床分期为Ⅱ期的乳腺癌组织中ERβ的表达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经与未绝经患者乳腺癌组织中ER[3的表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存患者的OR值<0,复发患者的OR值>0;乳腺癌组织中ERβ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及复发具有相关性(P< 0.05).结论 ERβ高表达与ER阳性、HER2阴性、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复发和死亡呈正相关,可能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雪宁;朱明慧;纪增辉;王晓伟;徐翠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80例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癌组)和4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对照组),检测两组标本中HIF-1α与TGF-β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前列腺癌组中的HIF-1 α蛋白、TGF-β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25%、65.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1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的HIF-1 α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PSA水平升高、Gleason评分增高、临床分期增高、发生骨转移有关(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的TGF-β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增高、组织学低分化、发生骨转移有关(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的HIF-1α蛋白、TGF-β蛋白阳性表达率升高,并且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学特征有关.
作者:郝强;王涛;宗焕涛;周永建;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易患因素.方法 选取87例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病历资料(观察组)和87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对照组),对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易患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活动后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心悸、胸痛、咯血和肢体疼痛等.两组患者在有无化疗、有无合并基础疾病及病理分期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有无手术治疗、有无肿瘤转移及是否为腺癌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APTT、P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PLT、Hb、WBC、FIB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活动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心悸、胸痛、咯血和肢体疼痛等,D-二聚体、APTT、PT较高,同时合并基础疾病、化疗和病理分期为Ⅲ~Ⅳ期是肺栓塞的易患因素.
作者:帖晓静;郎波;申凤乾;刘培杰;李宁;弋振营;徐志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肝细胞肝癌(HCC)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肿瘤血管生成指标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经病理学证实的45例HCC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 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然后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45例HCC组织中,HIF-1α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52,P=0.000);HIF-1α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s=0.718,P=0.000);VEG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s=0.816,P=0.000).HIF-1α及VEGF阳性表达患者的MVD值分别明显高于HIF-1 α及VEGF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肿瘤直径患者HIF-1 α、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包膜欠完整或无假包膜、侵袭转移高危患者HIF-1 α、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完整假包膜、侵袭转移低危患者(P< 0.05):MSCT增强扫描动脉供血型患者HIF-1α阳性表达率低于双重供血型及少供血型患者(P<0.05),动脉供血型、双重供血型与少供血型患者VEGF阳性表达率和MVD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的MSCT征象与HIF-1α、VEGF和MVD值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断HCC侵袭、血管生成和患者预后的依据.
作者:康霞;张斯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c-Myb和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从而为临床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判断颈部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108例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石蜡标本,包括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24例甲状腺腺瘤石蜡标本和2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Myb和PCNA的表达,并对c-Myb和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Myb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组织中c-Myb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甲状腺腺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Myb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包膜是否完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 0.05),PC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仅与患者的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 0.05).结论 c-Myb和PCNA的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且PCNA蛋白与甲状腺肿瘤的恶性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张寅;刘军;苏磊;桑剑锋;姚永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健脾益胃汤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以探讨健脾益胃汤治疗胃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服用健脾益胃汤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对健脾益胃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67%(23/30),高于对照组的50.00%(1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40.22±9.28)分、(34.17±8.55)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益胃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改善了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治疗胃癌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菲;娄静;赵雷;侯留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影响胃癌肺转移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168例胃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部位(上、中、下)、分化程度(高、中、低、未分化)、肺部相关症状、肺转移时间、肺转移类型(单、双侧)、肺转移数目、有无胸腔积液、有无纵膈淋巴结肿大、是否合并肺外脏器转移、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原发灶是否切除、有无化疗.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果 胃癌肺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95%CI:6.2~7.8),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0.6%和1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有无肺部相关症状、肺转移时间、肺转移数目、有无胸腔积液、有无纵膈淋巴结肿大、血清CEA水平、原发灶是否切除对胃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无影响(P>0.05),原发部位、肺转移类型、是否合并肺外脏器转移和有无化疗对胃癌肺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有影响(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肺外脏器转移(RR=2.533)、双肺转移(RR=1.902)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化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RR=0.828).结论 双肺转移及合并肺外脏器转移是影响胃癌肺转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化疗是保护因素.针对胃癌肺转移患者,临床上要加强重视,完善定期复查和随访工作.
作者:张凡勇;方亮;张娜;肖海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依据.方法 收集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患者共31例,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如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激素受体状态、肿瘤初诊方式等.结果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第二原发癌的初诊肿瘤大小(T)较第一原发癌偏小(P< 0.05),TNM分期较第一原发癌更早(P<0.05);第二原发癌的TNM分期以0期或Ⅰ期较为多见.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的激素受体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第一原发癌与第二原发癌通过自检发现的比例分别为64.5%、41.9%,由临床医师手诊、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发现的比例分别为35.5%、58.1%,其中有2例(6.5%)对侧乳腺癌漏诊,通过MRI检查发现.结论 对于已罹患乳腺癌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对侧乳房检查并结合钼靶、超声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对可疑病灶予以积极处理,从而提高对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进而提高双侧乳腺癌的诊疗效果.
作者:吕淑贞;李艳萍;吕大鹏;郭怡晖;赵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肾细胞癌的发生是机体内外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10年来,靶向药物的问世使得肾细胞癌的治疗进入了靶向时代,同时腹腔镜技术的普及和达芬奇机器人的临床应用,使肾细胞癌手术方式更趋于微创,本文在此背景下总结了国内外肾细胞癌的诊断、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的状况及相关进展.
作者:刘长城;孙冠铎;刘云力;李学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分泌型糖蛋白Slit通过结合跨膜受体Roundabout(Robo)发挥生物学活性.Slit/Robo信号通路除了在神经系统中发挥轴突导向作用外,还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本文侧重于从Slit/Robo结构、Slit/Robo信号在肿瘤中的表达,Slit/Robo信号对肿瘤新生血管、肿瘤细胞生长及迁移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Slit/Robo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梁刚;马清涌;王智翔;何盟国;郑康;谭栋;沈乃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鼻咽原发性腺癌非常少见,相关报道很少,临床治疗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结合文献复习对鼻咽原发性腺癌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萌;罗京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