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基层医院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78例,按照围手术期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ERAS组(44例)和传统处理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ERAS组患者的术后总体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对照组(7.6 vs 9.7天,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传统处理组相比,ERAS组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6 vs 2.2天)、首次排便时间(2.8 vs 3.2天)、下床活动时间(1.2 vs 2.6天)、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1.3 vs 3.7天)均明显缩短(P<0.05);ERAS组住院总体平均费用亦明显小于对照组(50946.0 vs 56935.0元,P<0.001),术后第1天和第3天疼痛评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和传统处理组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8%和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ERAS理念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具有较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吴永亮;刘德伟;湛文龙;韦娟丽;刘伯念;云文耀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双视免气腹腔镜辅助下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疗效,探讨双视免气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应用双视免气腹腔镜手术设备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208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传统开腹行直肠癌根治术1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吻合口漏发生率及直肠癌复发率.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切口长度更短(52.0 mm vs.129.6 mm)、术中出血量更少(81.0 ml vs.146.5 ml)、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更早(59.5 h vs.83.6 h)、住院时间更短(11.天3 vs.15.6天)、切口感染率更低(0.96%vs.5.06%)、早期肠梗阻发生率少(0.48%vs.4.4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肠癌复发率、手术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双视腹腔镜设备辅助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并具有手术视野好、切口短、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胡斌;陈声飞;邓剑;倪新建;阙剑锋;刘跃强;黄嘉俊;邓守庭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囊外左侧入路在中上部胃后壁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针对中上部胃后壁cT3或cT4胃癌患者实施囊外左侧入路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囊切除术12例,分析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术后结果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完整网膜囊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无脏器损伤及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无腹腔出血、胰瘘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295.2±47.9)分钟,术中失血量为(105.7±39.4)ml,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为(32.1±9.4)枚,其中淋巴结阳性数目为(4.2±2.3)枚,网膜囊淋巴结数目为(3.2±1.2)枚,未见阳性淋巴结,肿瘤分期:ⅡA期1例(8.3%),ⅡB期2例(16.7%),ⅢA期4例(33.3),ⅢB期3例(25.0%),ⅢC期2例(16.7%).术后1例(8.3%)切口感染和1例(8.3%)炎性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22月,中位随访时间17月,1例发生术后腹腔、腹膜转移,其余11例均无瘤生存,无一例出现吻合口复发.结论 囊外左侧入路在中上部胃后壁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网膜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为实现腹腔镜下完整网膜囊切除提供新思路.
作者:罗立杰;熊文俊;叶善翱;郑燕生;王伟;万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FOLFIRI方案的时辰化疗对比常规化疗治疗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FOLFIRI方案化疗,随机分成时辰化疗组和常规化疗组(各组40人),化疗2个周期后评估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对比常规化疗组,时辰化疗组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更高,但结果无显著差异.时辰化疗组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贫血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化疗组(P<0.05),而其他毒副作用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FOLFIRI方案的时辰化疗近期疗效略优于常规化疗,但主要毒副作用显著减轻,可作为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替代方案.
作者:肖毅频;钟晓华;熊璐琪;陈超;凌旭坤;胡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结直肠黏膜上皮在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常见恶性肿瘤第3位,预后差,病死率较高. 早期CRC的五年生存率可达90%,而晚期CRC则降为5%. 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CRC的关键,可显著降低其死亡率[1-3]. 理想的CRC筛查方法应具备精确、方便、无创、便宜、快速等特点. 目前,肠镜检查是筛查诊断CRC的重要手段,特异性可达95%,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对肠道准备的要求较高,且有发生肠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患者依从性较低,对易感人群行大规模筛查受限,难以完全实现CRC的二级预防. CRC筛查指南为易患人群提供了多种筛查方法,除肠镜外,还有粪便潜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粪便DNA检查、癌胚抗原(CEA)等临床常用方法,但上述方法均存在敏感性低、假阳性率高的缺点,难以作为CRC早期筛查的金标准[4,5].近年来,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外周血SEPT9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用于CRC的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陈德望;陈君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在腹部和盆腔的恶性肿瘤手术后发生率较高.如何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指导下减少腹部肿瘤手术后VET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现就其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与同行分享ERAS应用时有效减少VET发生的经验及进展.
作者:张敏;黄炯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与靶mRNA的序列互补配对的方式调节靶mRNA的翻译.microRNA多导致靶mRNA翻译受抑,甚至导致靶mRNA降解而失去功能,从而使相应的基因表达受影响.miR-409-3p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并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本篇综述重点阐述其在胃癌的增殖、侵袭、转移的过程中出现的变化和相应发挥的作用,以期为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冯金鑫;张相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手术仍是目前直肠癌治愈的唯一方法. 然而,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患者术后恢复期长,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则因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渐成为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常规术式. 达芬奇机器人(或机器臂)系统是传统腹腔镜手术的进一步提升,其设计初衷是为提高远程医疗质量,后来逐渐演变为高端微创治疗措施.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主要优势包括:高清放大图像10~15倍的三维视野提供了真实的距离感,便于定位,减少非必要动作和操作失误,学习曲线也比传统腹腔镜术式更短;机器人专用手术器械可在7个方向540°自由旋转,灵活性远超过术者双手,可自由实施各种精细缝合和打结;计算机系统智能滤除术中抖动,更可能保护精细结构和强化淋巴结清扫(甚至可以做到鞘内清扫). 然而,高昂的开机费和耗材费用以及相对较长的设备准备时间也是其不可回避的缺点.
作者:何裕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5例临床标准遗传性弥漫型胃癌综合征(HDGC)病人外周血细胞CDH1基因测序,探讨粤北地区HDGC形成与CDH1种系突变可能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手术治疗胃癌病人425例,通过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筛选出符合国际胃癌联盟制定的临床标准HDGC病例5例.采集病人外周血提取DNA,对CDH1基因全部外显子编码区进行测序.结果 5例病人外周血细胞CDH1基因外显子测序未检测到明确致病性突变.结论 粤北地区HDGC形成与CDH1种系突变关系仍不清楚,有待更多大样本检测的进一步探究.
作者:周学付;陈国星;彭晓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胃肠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对病区快速康复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统计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以患者饮食情况知晓率、饮食执行正确率、活动情况知晓率、活动情况执行正确率、管道固定合格率、疼痛评分知晓率为评价指标,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在改进措施实施后所有评估项目都得到显著改善(P<0.05),其中患者饮食知晓率、活动情况知晓率、管道固定合格率、疼痛评分知晓率在改善后均提高到100%.结论 品管圈可持续提高我区外科快速康复病人护理质量.
作者:胡丽君;熊伟昕;伍淑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肝癌的介入术前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间在两院接受介入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的48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观察组实施介入术前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介入术前护理干预的目的在于使中、晚期肝癌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上达到佳状态,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利于接受和完成治疗过程.本研究提示在介入术前对上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春茹;陈娜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一、概述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 2015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 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 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 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