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显示前额叶-边缘系统(杏仁核)情绪加工环路异常是抑郁症主要的病理机制,主要表现为前额叶皮质网络如背外侧前额叶皮质、腹外侧前额叶皮质、背侧前扣带回活动异常降低,以及边缘系统如海马、下丘脑、杏仁核、腹侧前扣带回活动过度激活[1].该神经环路的异常导致抑郁症患者对负性刺激过度注意和认知偏倚[2],主要受5-羟色胺能递质的调节,与情绪低落和焦虑有关[3].抗抑郁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一线治疗方案,已有研究显示抗抑郁药通过修复该环路信息加工中的负性偏倚而起效[3],且该环路的神经活动也可以预测抗抑郁药治疗的效果[4].我们将抗抑郁药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加工神经环路的影响,以及该环路对抗抑郁药治疗疗效的预测进行介绍.
作者:安静;苏允爱;孔庆梅;司天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早发精神分裂症(early-onset schizophrenia,EOS)是指发病年龄<18周岁的一类精神分裂症,其中<13周岁起病又称为早早发精神分裂症(very early-onset schizophrenia, VEOS),其发病率低于0.04%[1].EOS多为隐匿性起病,其临床表现与成人精神分裂症相似,诊断标准相同[2].郭兰婷等2003年发表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的文献归纳EOS临床表现有以下特点:以幻觉、思维形式障碍、缺乏现实检验能力等症状多见,典型的一级症状、情感平淡、妄想、思维贫乏、紧张症状少见,且幻觉和妄想内容简单,妄想常为非系统性.与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较,EOS患者较少受成年后环境因素的影响,以EOS为研究对象有助于精神分裂症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我们对近年来EOS患者大脑影像学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以明确目前EOS患者大脑影像学研究难点及热点问题,以期总结目前研究结果异同点,为寻找EOS的病因及将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作者:蔡佳;李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疾病负担等特点[1-2],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已成为中国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的第二大主因[1],由抑郁症导致的疾病负担正逐年增加,据估计至2030年,抑郁症所占伤残损失健康生命年将达到全球第1位[2].抑郁症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可能增加诊断难度,也为精准化治疗带来挑战[3].将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整合为症状维度(symptom dimensions),不仅能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患者整体特征,更有助于提高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效应[3-4].此外,进一步探索症状维度与生物学改变的关联,有望为抑郁症诊断方式的优化及治疗手段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崔旅纯;吴志国;方贻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师角度下双相障碍强化门诊干预项目(intensive outpatient program for bipolar disorder,IOP-BD)的疗效相关因素.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招募新近缓解的双相障碍患者进行IOP-BD干预,共有3组团体治疗,每次团体治疗结束后对10名治疗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录音.采用主题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将访谈录音转录为逐字稿并进行编码分析,再将结果反馈给治疗师以确定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团体成员个体因素和治疗过程相关因素会影响双相障碍患者IOP-BD的疗效.治疗师认为那些积极参与并能有所反馈,内心真正接纳自己罹患双相障碍且病程短、家属调节能力强的患者获益更多;治疗过程中治疗师节奏的把握和引导也会影响疗效,而这些与其专业背景有关.结论 治疗师需要有足够的经验掌握好治疗节奏,并对参与程度低、病程长、不接纳自己患病等的患者加以引导,增加IOP-BD疗效.
作者:吴丹萍;苑成梅;孙霞;卢卫红;叶尘宇;王勇;吴志国;洪武;王宇;宋蕊;薛莉莉;方贻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脑功能成像是对大脑神经功能活动进行测量的技术[1],其中,fMRI技术由于其安全无创、兼具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以及设备得到广泛普及等特点[2-3],在临床研究中被寄予厚望,期待能够找到临床实践中可用的疾病影像学生物标记物.fMRI技术又分任务态fMRI技术和静息态fMRI技术.在临床应用上,任务态fMRI目前在术前功能区定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4].然而,由于任务态fMRI需要比较复杂的实验设计,需要患者能够非常主动的配合,对于MRI兼容反应刺激仪也有较高要求,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使用.而静息态fMRI只需要被试者在MRI扫描仪中安静平躺5~10 min,具有设计简单、便于积累大数据、临床易实施、患者易配合等独特优势[5],因而成为fMRI技术在临床诊疗应用研究中的一大热点.
作者:严超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在我国,各类精神疾病罹患总人数超过1亿,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3%,到2025年预计将达到23%,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然而,精神疾病目前的临床诊疗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疾病诊断和治疗评估主要依赖临床症状,迫切需要客观可靠的生物标记物指导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近年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等脑成像前沿技术快速发展,能够非侵入性地检测活体人脑结构和功能活动特征,为研究精神疾病的脑功能和结构异常提供了重要手段,促进了精神影像学的发展[1].Insel和Cuthbert[2]指出,需要摒弃精神失常的说法,应该从脑连接组紊乱的角度来理解精神疾病.基于精神影像的人脑连接组学通过系统刻画人脑网络连接模式[3-4],为揭示重大精神疾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技术[5-7].
作者:夏明睿;贺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我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的创始人和领路人、南京脑科医院陶国泰教授于2018年4月25日19时36分仙逝,享年102岁.陶国泰教授是江苏无锡人,1916年5月出生,1980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主任医师,教授,1990年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陶国泰教授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医疗系,随后去华西协合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神经精神科任教,1945年晋升为甲级讲师.1947年协助程玉麐教授创建南京精神病防治院.1948年获WHO奖学金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医学研究所攻读儿童精神医学.1949年10月回国投身到祖国的儿童精神卫生事业,成为我国儿童精神卫生事业的创始人和带路人.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担任南京第五批医疗队总队长,并荣立沈阳军区二等功.
作者:中华精神科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双相抑郁发作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自发神经活动特征.方法 对双相抑郁组(26例)和健康对照组(26例)的静息态功能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并计算比率低频振荡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值,分析各脑区自发神经活动的变化;对2组被试者fALFF均值进行两样本t检验,fALFF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定义为P<0.01(AlphaSim校正,体素个数>13,P<0.001).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相抑郁组f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为右侧后扣带回(t=-4.49)、左侧顶下小叶(t=-4.29)、左侧楔前叶(t=-5.05)及右侧额上回(t=-5.04,t=-3.86);fALFF值显著增强的脑区为左侧枕中回(t=3.92)、双侧舌回(t=5.04),均P<0.01.结论 双相抑郁患者存在默认网络及视觉认知网络相关脑区的自发神经活动异常.
作者:沈婷;应时辉;David Mellor;黄悦琦;王金红;张建业;邱美慧;彭代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患者脑灰质体积与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改变.方法 选取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患者20例(强迫思维组),混合型强迫症患者20例(混合型组),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20名(对照组),分别进行头部磁共振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检测受试者大脑灰质体积;将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患者异常灰质体积脑区作为种子点,进行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患者全脑功能连接与临床资料的相关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强迫思维组右侧苍白球灰质体积减小(0.17±0.02与0.10±0.01);右侧舌回(0.39±0.04与0.47±0.07)、右侧顶下小叶(0.22±0.02与0.30±0.05)灰质体积增加(t=-25.37、5.03、7.79,GRF校正,均P<0.05);混合型组左侧苍白球灰质体积减小,右侧舌回、左侧颞下回灰质体积增加(t=-24.87、6.17、11.37,GRF校正,均P<0.05).强迫思维组右侧苍白球内部,右侧苍白球与右侧小脑、左侧苍白球之间功能连接显著降低,与左侧辅助运动区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t=-7.44,-4.03,-4.30,3.93,GRF校正,P<0.05).强迫思维组右侧苍白球与右侧小脑之间的功能连接与病程存在正相关(r=0.488,P=0.029).结论 以强迫思维为主的强迫症患者脑灰质结构及静息态脑功能出现异常,其异常改变不仅局限于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小脑可能也参与了强迫思维的发生.
作者:吕丹;李平;王立红;陈云辉;王玉花;赵阿勐;李成冲;闫凤武;宋运娜;王文林;张亮堂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异常情况,寻找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的影像学标记.方法 结合病例同胞对照设计和传统病例对照设计,对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与其相匹配的28名未患病同胞对照和40名健康对照进行脑静息态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分析,采用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3组间ReHo的差异,将得到的差异脑区进行基于体素的事后t检验两两比较组间差异;使用PANSS量表进行精神症状严重程度评定,并将有差异的脑区ReHo值与精神症状进行偏相关分析.将患者组与不同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的重叠区域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 与2组对照相比,患者组右侧额中回ReHo值均增高;右侧梭状回/小脑Ⅳ、Ⅴ区ReHo值与阳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459,P=0.014);当以0.0079为分界点时,右侧额中回ReHo值将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同胞对照中区分的敏感性为78.57%、特异性为82.14%、曲线下面积为0.866;当以0.1271为分界点时,右侧额中回ReHo值将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健康对照中区分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80.00%、曲线下面积为0.780.结论 首次发病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静息态前额叶脑功能活动ReHo增加,右侧额中回ReHo的异常改变有望作为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的候选影像学标记.
作者:王莹;王肖依;龙雨君;苏琴基;刘风;吴仁容;郭文斌;赵靖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一个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分类模型,以鉴别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behavioral variant of frontotemporal dementia,bvFTD)患者,旨提高鉴别诊断正确率.方法 分别对医生诊断的47例很可能AD患者和39例很可能bvFTD患者进行头颅MRI扫描,对结构MRI数据进行预处理后,根据AAL2模板和Harvard-Oxford模板提取全脑不同脑区的灰质体积特征,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构建分类模型,并对构建的模型进行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对比试验、主要差异脑区的分类试验和年龄差异探讨试验.结果 卷积神经网络基于AAL2模板和Harvard-Oxford模板数据的高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2.6%和83.7%,明显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的75.6%和76.7%,2个模板的26个和31个可能主要差异脑区的高分类正确率分别为79.1%和80.2%.结论 AD与bvFTD可以通过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获得较高的分类正确率,提示该模型可用于辅助鉴别诊断.
作者:杨剑;刘宁;熊凌川;王晓;孙志羽;王志江;王华丽;于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