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 国际刊号:1672-5662
  • 国内刊号:11-4818/R
  • 影响因子:1.29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912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2001年2期文献
  • 中国大陆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二)

    (续上期)表3 与男性发生性关系时的安全套使用情况

    作者:张北川;刘殿昌;李秀芳;胡铁中;史同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疆伊宁市武警医院1例AIDS合并肺结核报告

    2000年5月25日,在我院住院部病人中发现1例AIDS,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男,29岁,已婚,维吾尔族,新疆伊宁县人,有长期吸毒史.患者病情为肺结核、脾脓肿伴腹膜炎.患者2000年4月1日以来无明显原因感间歇性腹痛、恶心、纳差、有吞咽疼痛,进食后感胸骨后烧灼、梗阻,易感冒,病程中有咳嗽,咳白色粘液伴胸痛,发热、盗汗、腹泻等症状.

    作者:刘永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胸腺肽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68例观察

    尖锐湿疣(CA)是我国仅次于淋病的第二位性传播疾病(STD)[1].它不但传染性强、复发率高,而且乳头状瘤病毒(HPV)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根除病毒、预防复发是消灭此病的目的.我们自1998年11月~2000年6月试用胸腺肽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孙勇;赵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疣体内注射干扰素α-2b治疗尿道尖锐湿疣17例临床观察

    尿道尖锐湿疣,因生长在狭窄的特殊解剖部位,用常规的物理及化学方法治疗,不易使感染病毒的组织完全被清除而复发,造成久治不愈.我们采用尿道疣体内注射干扰素治疗17例,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晓东;王德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免疫荧光法检测衣原体新改进

    免疫荧光法检测衣原体是准确率高,便于普及的好方法,但在我们使用的过程中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结合发现阳性检出率不尽人意.经过反复实践,我们对原法进行了新改进,不仅使操作更简便,用时少,同时提高了阳性检出率,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玉平;赵小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联邦赛乐欣治疗非淋病性尿道炎效果分析

    近年来非淋病性尿道炎(NGU)在我国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本文就1999年3月以来使用联邦赛乐欣(联邦制药)治疗NGU的疗效分析如下,供临床参考.

    作者:赵少坚;安蜀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联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79例临床观察

    目前尖锐湿疣(简称CA)的治疗方法颇多,单一疗法疗效不满意.我们采用白介素-2、阿昔洛韦片、针剂配合二氧化碳激光联合治疗CA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强;巴哈古丽·尤努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对5种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笔者从不同人群中调查了解性知识的来源及对性病、艾滋病的态度及相关知识.从中了解到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员,对所提问题的理解程度及需求不同,对今后开展宣传教育有一定的启发.

    作者:刘大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加强艾滋病宣教工作的思考

    我国处于防治艾滋病的关键时刻,如防治措施不力,将会出现艾滋病大流行.艾滋病宣教工作作为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艾滋病宣教工作急需加强紧迫感,立即积极行动起来,加大领导重视支持力度,认真确立工作重点,制定全面有效的工作计划,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活动.在宣教工作中,同时注意研究艾滋病宣教工作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改善宣教工作质量.为促进宣教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提出了对艾滋病宣教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和评价指标,望在进一步的探讨中完善和实施.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诱导免疫应答消失的机制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致病过程中,宿主体内的CD+4 T细胞数量会缓慢地逐渐减少,当免疫系统崩溃和病毒生长失控时,便产生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综合征(AIDS).HIV感染开始时,从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HIV群在序列上并无明显区别.而感染期间,HIV通过抗原的变异,进化为复制率更高且对TH细胞更具有致病力的表型,使TH功能的丢失或凋亡会减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的效率,这就意味病毒负荷量也随着不断增加,终导致AIDS.

    作者:李振;蔡小嫦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MBP基因突变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相关性

    1概述宿主抗感染能力取决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防御功能.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免疫应答又受到宿主的遗传因素控制,换言之,遗传因素直接与机体对某些病原体的遗传易感性有关.甘露糖结合蛋白(mannose-binding protein,MBP)是人体肝细胞产生的一种血清凝集素(或调理素opsonin),作为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组成部分,可能发挥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作用[1].如果血浆中的MBP浓度过低,导致机体的相关免疫功能缺陷,常常发生病原体感染.目前已初步阐明它们与MBP等位基因突变有关[2,3].近年来还发现,MBP基因突变可以影响机体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易感性[4],现将有关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福生;施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AIDS病因及病理研究进展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引起,它是80年代初在美国发现,迄今尚无有效疗法的致命性传染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本文就AIDS病因及病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有关女用避孕套问题

    作者:李思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当对所有结核患者实施HIV检测

    作者:孔朝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向性病门诊患者宣传女用避孕套干预措施的效果

    作者:李思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泰国控制HIV-1传播的强力措施已见成效

    作者:孔朝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关于召开2001年全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学术会议的通知

    作者: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皮肤病分会;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中的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一)

    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xic T Lymphocyte,CTL)是一类可以杀伤表达特异性抗原靶细胞的T细胞亚群.CTL是抗细胞内感染(病毒、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等)、急性同种异型移植物排斥反应和杀伤肿瘤的重要效应细胞[1].

    作者:胡小芸;李太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