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AIDS)病人急性期、慢性期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干扰素(IFN)及其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中相关分子,以期发现IFN-λs、IFN-λR及相关基因、蛋白在HIV不同感染时期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PBMC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流式细胞术方法分析IFN-α/β R2、IFN-γ Receptor 1、IFN-λ R1、STAT1、STAT2、STAT3、STAT4、STAT5a、STAT5b、STAT6、IRF9、Mx1、OAS1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对20例急性HIV-1感染(AHI)病人、24例慢性HIV-1感染(CHI)病人、22例健康对照(HC)的PBMC标本进行分析,RT-PCR结果显示,在急性HIV-1感染患者中,IFN-αR2、IFN-γ Receptor1、IFN-λ R1、STAT1、MX1的mRNA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6.03、9.89、8.20、7.03、5.89倍)(P<0.01).IFN-λ R1的mRNA水平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403,P=0.009),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43,P=0.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在急性HIV-1感染患者中,IFN-α R2、IFN-γ Receptor1、IFN-λ R1、STAT1的蛋白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HIV-1感染可以提高IFN-λ R1及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并且与疾病进展相关.
作者:赵国宪;刘利锋;李威;粟斌;张彤;吴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2003-2016年基于学校开展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在提升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转变歧视态度和促进行为改变等方面的效果.方法 于2003、2008、2012和2016年,对医学院1~4年级本科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四次共调查5 165名学生.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艾滋病相关认知、态度和安全套使用率等方面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干预工作效果.结果 在2003-2016年间,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率由59.6%逐步上升至94.1%,对家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或同学HIV感染持歧视态度的比例则分别由58.3%和49.4%逐渐下降至26.8%和21.3%,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比例由37.2%上升至54.3%.但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且未见明显趋势变化.在每一个调查时点,艾滋病健康教育均表现出提高认知水平的作用,但仅在2016年的调查中呈现降低歧视的效果.整个调查期间,健康教育与安全套坚持使用间均未发现联系.结论 基于学校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明显提升了大学生对艾滋知识的认知水平,对转变歧视态度也逐渐呈现作用,但在促进安全套使用方面未见明显效果.
作者:田小兵;何川;刘宇丹;张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中国恒河猴猴免疫缺陷病毒(SIV)mac239急性期感染模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淋巴结CD4细胞和血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的变化情况,探索感染早期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病理变化.方法 选用5只健康中国恒河猴,静脉接种SIVmac239病毒株,分别于感染前、感染后2周、4周和10周检测血常规、血浆病毒载量,流式细胞仪分析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淋巴结CD4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MBL.结果 感染后CD4细胞比值较感染前降低27.3% (P<0.05),CD8细胞比值较感染前升高44.3% (P<0.05),外周血CD4细胞绝对数下降23.6%,淋巴结CD4细胞上升14.9%,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MBL在感染后10周内持续下降至感染前水平的24.5% (P<0.01).结论 SIV急性感染期固有免疫破坏显著,适应性免疫主要表现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失衡.
作者:陈剑涛;熊思艺;张清仲;张苗苗;周红燕;符林春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各综合医院2013-2015年非肝病科就诊者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流行情况,为宝安区丙型肝炎(简称丙肝)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宝安区各综合医院2013-2015年非肝病科就诊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就诊类型、丙肝病毒抗体(HCV-Ab)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资料,对非肝病科就诊者HCV感染流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HCV-Ab的阳性率用2010年全区人口普查资料进行标准化.结果 共收集HCV-Ab血清学标志物检测者353 226人,HCV-Ab阳性1 557人,HCV-Ab阳性率为0.44%,调整率为0.53%[95%可信区间(CI):0.50%~~0.55%];男性HCV-Ab阳性率为0.88%,调整率为0.75%(95%CI:0.72%~0.79%),女性HCV-Ab阳性率为0.24%,调整率为0.26%(95%CI:0.24%~0.29%),男性HCV-Ab阳性率比女性高(x 2=705.98,P<0.001).阳性率较高的男性主要集中在35~~55岁组(1.28%)(x2=133.40,P<0.001),女性主要集中在50~70岁组(1.05%)(x2=313.96,P<0.001).结论 HCV-Ab阳性率分布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可考虑在该地区医院就诊人群中针对男性35~~55岁年龄段(1960-1980年出生队列)、女性50~70岁年龄段(1945-1965年出生队列)进行优先筛查.
作者:饶展宏;张秋丽;詹志强;孙群露;涂玉山;郝元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广西老年与青壮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住院病人(简称HIV/AIDS住院病人)临床流行病学的异同,为制定对老年病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近4年某医院住院的HIV/AIDS成年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年龄≥50岁者为老年组,余为青壮年组,比较两组之间异同.结果 入组病人2 420例,老年组1 123例,占46.4%;青壮年组1 297例,占53.6%.老年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为82个/μL,青壮年为37个/μL.除男性比率老年为78.8%与青壮年为78.2%无差异外,老年组农民占73.1%,居住农村占68.4%,已婚占75.2%,初中以下文化占89.7%,异性性传播占94.5%,女性配偶检测阳性率84.4%;青壮年组相对应分别为46.9%、47.0%、56.2%、77.7%、79.3%、41.8%.老年组的不良预后为22.0%,其中非HIV相关疾病不良预后占26.7%,青壮年组分别为17.9%和13.4%,两组以上资料对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病人在该组HIV/AIDS住院病人中的比例高,农村男性为主要人群,绝大多数为异性性传播,CD4+T淋巴细胞计数相对较高,但预后较差,非HIV相关病症多.
作者:吴念宁;彭智鹏;董文逸;农影星;赵蕊;邹俊;黄绍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男男性行为者(MSM)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探索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4年,每年4-6月招募2 000名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发生情况,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共监测MSM 10 000人,HIV抗体阳性率为5.21%(521例),梅毒阳性率5.80%(580例),HCV阳性率0.33% (33例).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的比例分别为75.0%、87.2%、90.0%、87.7%、87.6%,发生肛交时一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57.8%、49.3%、38.4%、50.6%、42.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90%左右.梅毒阳性、高年龄组、已婚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高知晓率、有异性性行为、接受过同伴教育是HIV感染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MSM中各种高危行为仍然存在,应加强对MSM的行为干预,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白广义;王伟;马琳;连云霞;左贵锋;赵宏儒;吴纪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贵州省铜仁市2011-2015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晚发现病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2011-2015年新报告病例的报告地为铜仁市的晚发现病例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1-2015年铜仁市新报告HIV/AIDS病人1246例,男性占63.3%(789例),女性占36.7%(457例);平均年龄(43士14)岁(1~83岁),少数民族占67.0%(835例);已婚占50.7%(632例);初中及以下文化占81.6%(1 017例);异性性传播占84.2%(1 049例).1 246例中晚发现病例610例,晚发现比例49.0%.不同流行病学特征的晚发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50岁年龄组、注射吸毒传播、样本来自咨询检测的病例晚发现比例较高,分别为51.0%(402/789)、51.9%(166/320)、58.4%(80/137)、48.9%(325/6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注射吸毒传播、≥50岁年龄组、样本来自检测咨询的病例,是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论 铜仁市HIV/AIDS病例中晚发现的比例较高.应加强对注射吸毒和≥50岁年龄组等重点人群的艾滋病防控力度,加大早期检测重要意义的宣传,全面推进医疗机构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工作,扩大检测覆盖面,提高HIV/AIDS病例的早发现能力.
作者:王海;王亚西;和慧敏;陈思绮;张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中抑郁症状的流行情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于2014年5-12月期间,在广西桂林对400名MSM进行问卷调查,收集MSM社会人口学资料、社会支持、自评抑郁得分及行为因素.结果 400名MSM平均年龄为32.5岁.客观支持得分平均为5.88分,主观支持平均为14.11分,社会支持利用度平均为5.76分.28.3%的自评抑郁得分为≥50分.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MSM自评抑郁得分呈负相关,而客观支持与主观支持对其没有影响.社会人口学特征中大专或以上与MSM自评抑郁得分也呈负相关,其他社会人口学变量以及行为因素对自评抑郁得分没有影响.结论 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受过较高的教育水平,均可减少MSM患抑郁心理的风险,未来的干预可以考虑社会支持因素,同时加强MSM的文化素养以提高MSM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宋丽萍;张振开;汤杰;耿文奎;蓝光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新报告的16~25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毒株的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情况.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传播监测调查方案,2015年收集了来自中国14个省市16~25岁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使用美国斯坦福CPRV 6.0进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 获得序列894条,HIV毒株亚型中CRF01_AE占39.9%、CRF07_ BC占42.6%、B占4.3%、CRF08_BC占2.1%、CRF55 01B占2.9%、CRF59_01B占0.6%、CRF67_01B占0.7%、CRF68 01B占0.6%,其他重组亚型占6.4%.耐药传播率为3.6%,其中经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为3.0%,异性性传播的为5.8%;包含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耐药突变样本分别有10例、9例和13例.NRTI的耐药株中发现有4例携带针对替诺福韦(TDF)耐药的位点.结论 当前流行毒株主要为CRF01 AE和CRF07 BC,同时在多个省份发现CRF55_01B和CRF59_01B新型重组毒株.在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区均发现了主要耐药位点,而且针对TDF耐药的新型重组的传播性耐药株已在中国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扬;张晶;冯毅;卢红艳;臧希卉;徐晓琴;杨介者;余爱玲;孙晓光;贺健梅;陈琳;梁淑家;凌华;肖林;张信辉;马艳玲;常文辉;廖玲洁;阮玉华;邵一鸣;邢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嘉兴市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新发感染的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1-2015年嘉兴市新报告的HIV感染者中,符合BED捕获酶免疫法(BED-CEIA)检测标准的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计算新报告HIV感染者中BED阳性病例所占比例,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嘉兴市新报告HIV感染者1 026例,其中新发感染(BED阳性)223例,BED阳性比例为21.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传播途径和文化程度均是HIV新发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嘉兴市新报告HIV感染者中,青壮年人群和男男性行为者新发感染风险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HIV传播.
作者:葛锐;徐文贤;罗建勇;张倩倩;朱武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防治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6年2月24日至3月11日,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研究资料.结果 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对331名艾滋病防治人员进行调查,其中226人表现出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总体发生率为68.3%,三维度得分分别是:情感耗竭(13.19±10.33)分,去人格化(2.50±4.13)分,个人成就感(20.61士10.29)分;在情感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方面得分低于M氏常模.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包括客观支持AOR=0.09,95%可信区间(CI):0.83~0.99]、支持利用度(AOR=0.85,95%CI:0.73~0.98)、焦虑(AOR=1.07,95%CI:1.03~1.10)、工作在农村卫生室(AOR其他vs农村卫生室=0.06,95%CI:0.01~0.63)等方面.结论 德宏州职业倦怠总体发生率略低,在未来改善防艾人员职业倦怠上仍需关注农村防艾人员及防艾人员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杨跃诚;罗倩倩;叶润华;段松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丽水市艾滋病病毒-1 (HIV-1)阳性人群蛋白印迹试验(WB)的带型分布特征,为制定该市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于HIV确证阳性样本采用WB检测,结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判断,并用SPSS 16.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 697例HIV-1确证阳性标本中,除p55和p17抗体出现率分别为42.49%(296例)和75.61%(527例)较低外,其余带型出现率均在92%以上;带型组合以全带和次全带为主(85.51%,596例).不同性别中p17抗体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7,P=0.026);不同年龄组中p24抗体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998,P=0.046);不同性传播途径中p51和p17抗体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384,P=0.004)和(x2=11.826,P=0.001);不同人群中p17抗体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71,P=0.033).结论 不同性别、人群和传播途径中,p17或p51抗体检出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24抗体在60岁以上老年组丢失显著增多,说明该人群处于艾滋病期较多,应加强该人群监测力度.丽水市处于HIV感染增长快速期,对WB带型特征在不同人群中的分析,为该地区HIV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叶灵;雷永良;梅建华;陈沙彬;陈秀英;刘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唐山市2008-2015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2015年全市各类型VCT门诊工作情况、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5年,全市各类型VCT门诊共为99 969人提供了咨询检测服务,HIV抗体筛查总阳性率为0.25%(249人).全部求询者男女性别比为1.07:1;求询者中15~44岁青壮年占91.13%;有非婚异性性行为史者占87.25%,其构成比近年有下降趋势;其次为有男男性行为史者,占3.84%,其构成比近年上升较为明显.15~24岁组(0.31%)、55~64岁组(0.54%)、65岁及以上组(1.03%)、男性(0.44%)、未婚者(0.32%)、大专及以上学历者(0.62%),HIV抗体筛查阳性率较高;不同类型求询者中以有男男性行为史者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两类人群HIV抗体筛查阳性率较高,分别为4.67%和4.63%,与其他类型人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将有男男性行为史人群作为VCT工作的主要干预目标,早期发现,减少二代传播.同时应积极倡导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的优势.
作者:魏学前;毛立超;张志坤;张庆娟;赵国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不同性角色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行为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现状,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分类滚雪球法招募MSM,开展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行为学等信息,并进行HIV、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结果 共调查MSM 2 377人,根据近6个月肛交时的性角色分为三组:插入组800人(33.66%)、被插入组615人(25.87%)和双向组962人(40.47%),三组在平均年龄、文化程度、在婚比例、同性恋自我认同比例、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第一次肛交年龄、近6个月与同性肛交的频率、男性性伴总数、与同性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与异性性行为频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梅毒感染率分别为7.63%、8.29%和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9,P=0.41);HIV感染率分别为7.00%、13.50%和1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7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被插入组感染HIV的风险是插入组的1.98倍[95%可信区间(CI):1.38~2.85],双向组感染HIV的风险是插入组的2.13倍(95%CI:1.53~2.97).结论 南京市不同性角色MSM具有不同的人口学、行为学特征,插入组、被插入组和双向组感染HIV的风险依次增高,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郭璐;张敏;刘黎;徐园园;吴苏姝;李昕;朱正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2011-2015年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其相关行为特征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1-2015年哨点监测期内,采用连续性采样方法,对陕西省7家性病门诊中符合条件的男性就诊者开展问卷调查,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梅毒抗体,并估算HIV新发感染率.结果 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哨点监测结果:2011-2015年,HIV抗体阳性率为0.64%(90/14 001),各年的阳性率依次为0.25%、0.43%、0.75%、0.86%和0.93%,梅毒阳性检出率为2.42%(339/14 001),各年的阳性率依次为0.96%、1.11%、1.57%、2.43%和6.04%,均呈显著的上升趋势(x2=34.677,P<0.001;x2=116.796,P<0.001);HCV阳性检出率为1.45%(203/14 001),各年的阳性率依次为1.96%、1.71%、1.43%、0.82%和1.32%,保持在2%以下,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5年来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新发感染率为0.40%.结论 陕西省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和HCV的流行情况不容乐观.提示在下一步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该人群,深入探讨不同亚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积极利用性病门诊开展HIV抗体筛查、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及行为干预.
作者:胡婷;张梦妍;贾华;董丽芳;常文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参灵扶正胶囊和清毒胶囊两个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制剂,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HAART(A组)、HAART联合参灵扶正胶囊(B组)和HAART联合清毒胶囊(C组)治疗分别达6个月以上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病人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并比较不同治疗组HIV核糖核酸(RNA)、T淋巴细胞亚群和HIV耐药性突变.结果 在A、B、C组中,HIV RNA< 100拷贝/mL者分别占91.76%、83.52%和86.55%,HIV RNA达100~1 000拷贝/mL者分别占4.12%、7.95%和4.68%,≥1 000拷贝/mL者分别占4.12%、8.52%和8.77%.3组CD4+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370.68±1.77)个/μL、(345.60±1.71)个/μL和(327.67±1.85)个/μ.L,HIV耐药性突变发生率分别为1.18%、3.41%和4.68%.HIV RNA等级分布、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HIV耐药性突变发生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参灵扶正胶囊和清毒胶囊未对HAART的疗效产生不利影响.
作者:苏齐鉴;梁冰玉;刘振威;石德贤;梁爱华;陆珍珍;张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运用直接测序法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试剂盒两种方法,诊断HCV基因型并比对它们的结果,以评价HCV基因分型试剂盒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购买的2套商业HCV基因型血清盘和收集的45份HCV核糖核酸(RNA)阳性临床样本,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CV CORE区、NS5B区,对扩增的序列进行测序以确定基因型别;再通过HCV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样本以确定基因型,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CV NS5B区、CORE区检测商业HCV基因型血清盘,分别检测出16例(16/19)、15例(15/19);对于HCV基因分型试剂盒检测中国常见的五种型别1b、2a、3a、3b、6a的样本,HCV基因分型试剂盒的准确性为7/7.45份HCV RNA阳性的临床样本中,所检测出的基因型有1a(4份)、1b(6份)、2a(5份)、3a(5份)、3b(14份)、6a(7份)、6n(4份),测序法结果属于五种亚型(1b、2a、3a、3b、6a)的有37份标本,试剂盒检测的结果与测序法一致的有29份,8份标本未检出,一致率为29/37.五种亚型以外的8份标本,测序法与试剂盒检测结果均不一致.结论 通过此次对比结果可以看出,所用HCV基因分型试剂盒能够准确检测出国内常见的基因型,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兵;马仲慧;常浩;裴丽健;蒋岩;邱茂锋;肖瑶;邢文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我国是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高发国之一,在普通人群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10.0%[1-2].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指HBsAg阳性母亲将自身的HBV传染给子女,包括宫内传播、产时传播、产后传播[3].本文对晋江市医院HBV母婴传播的现状及对HBV母婴传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美虹;许幼仕;许荣海;陈萍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黔南州199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截至2015年12月30日,累计报告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共计3 671例,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其中死亡病例报告数亦呈现上升趋势.为了解黔南州HIV/AIDS病人中死亡病例的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黔南州1997-2015年疫情资料,使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艾滋病相关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伍芳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中山市2012-2014年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流行的特点及变化,为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病例报告模块下载的历史卡片,对2012-2014年经同性性行为传播的艾滋病(AIDS)病例进行分析;通过MSM哨点监测,分析人口学、行为学、血清学等流行特点;1型艾滋病病毒(HIV-1)新发感染率采用BED-CEIA方法进行估算.结果 2012-2014年,中山市“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病例报告中,经同性性传播的病例230例,其中21.3%(49例)自我报告有过异性性伴侣,人均异性性伴数为3.0人;83.0%(191例)自我报告有过2个以上同性性伴侣,人均同性性伴侣数为6.4人.MSM哨点监测共调查MSM 816人,其中26岁及以上者占60.0%(490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为71.1%(580人),未婚或离异/丧偶者占74.0%(604人).2012-2014年,MSM HIV抗体阳性率为13.4%(109/816).单因素分析表明,文化程度和本地居住时间是HIV感染的影响因素(均P<0.01).MSM近半年发生肛交的比例从83.6%(234/280)增加至94.4%(237/251),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62.5%(10/16)上升至100.0%(13/13)(均P<0.05);估算HIV-1新发感染率从9.6%降至3.1%(线性趋势R2=0.985);梅毒感染率从17.9%(50/280)降至8.0%(20/251)(趋势x2=12.686,P<0.001).结论 中山市MSM防控措施初见成效,但仍有流行风险,需继续加强防控;存在知识行为分离现象,有待进一步调查弄清原因.
作者:来学惠;李雷;陈楚莹;王曼;孙映梅;陈建海;李晓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贵州省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6个县(市、区),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孕产妇中梅毒检测、梅毒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儿童的抗梅毒治疗及干预结局.结果 2012-2014年,26个抽样县孕产妇梅毒检测率、确诊梅毒感染孕产妇数及阳性率分别从87.32%、255人、1.62‰增加至95.62%、426人、2.42‰(P<0.001);梅毒感染孕产妇规范治疗率及所生婴儿预防性治疗率从30.43%、70.60%增加至37.94%、83.30%(P<0.05);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梅毒母婴传播率从7.84%、6.24%下降至6.10%、4.77% (P>0.05).结论 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效果显著,但尚需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研究.
作者:牟鸿江;王伟人;杨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结果与蛋白印迹试验(WB)结果,评价2种HIV抗体筛查试剂的检测性能.方法 对2012-2016年送到确证实验室的标本,用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伯乐(简称酶标)和雅培硒标(简称硒标)测定,同时对于一阴一阳或双阳性的标本进行WB确证实验.结果 总标本数3 557份,酶标阳性2 947份(82.9%),阴性610份(17.1%);硒标阳性2 838份(79.8%),阴性719份(20.2%);初筛双阴性565份,2 992份进行确证实验,确证阳性2 710份(90.6%),阴性131份(4.4%),不确定151份(5.0%).两种HIV初筛试剂酶标阳性率比硒标高(x2=10.99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除不确定标本,三种方法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0.031,P>0.05).酶标、硒标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9.74%、99.96%;酶标、硒标的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4.5%、95.0%.确证阳性组S/CO值(13.5)明显高于阴性组(2.95)(x2=2 84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伯乐试剂特定阈值为8.结论 两种初筛试剂检测性能良好,对于高浓度的标本,两者的检测结果比较一致,与确证试验的阳性符合率也升高;但对于低浓度或特殊标本,与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相对较低,仍是检测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建议对于四代伯乐初筛阳性,确证阴性的标本,应进行随访.
作者:吴可可;虞成超;钭慧芬;吴矛矛;郑文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2010-2015年南宁市部分重点县艾滋病(AIDS)自愿咨询检测(VCT)开展情况及检测结果,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南宁市部分重点县2010-2015年的《检测咨询个案登记表》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南宁市部分重点县累计咨询22594人次,其中有22 512人次检测了艾滋病病毒(HIV),阳性率为10.41%;梅毒检测21 078人次,阳性率为2.76%.咨询者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男女比例1.25:1,但20~29岁男女比例倒置.6年内因非商业非固定异性性行为来咨询的人次由250人次快速上升到1 922人次,商业异性行为咨询量由370人次上升并维持在1 000人次左右,二者占总量的50%.配偶/固定性伴阳性的求询者的HIV阳性率平均为23.81%.结论 非婚异性性行为、配偶/固定性伴传播是南宁市部分重点县VCT门诊求询者HIV传播主要的两种方式,需加强针对性的干预工作.
作者:姚敏;徐永芳;徐红;杨晓钊;陈世海;农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联合3种快速试剂用于HIV感染诊断的可行性.方法 对所有筛查阳性的样本同时使用6种快速检测试剂和蛋白印迹法(WB)检测,WB不确定者进行随访和核酸检测.以WB阳性,或WB不确定、核酸阳性为HIV感染的判断标准,比较分析3种快速试剂组合与HIV感染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在20种组合中,16种组合与HIV感染状况的一致性为100%,4种组合与HIV感染诊断结果一致性为99.81%.结论 联合3种快速试剂可用于HIV感染的诊断.
作者:陈会超;冯瑞琳;杨朝军;董莉娟;胡斌;廖斌;戴洁;陈敏;金晓媚;马艳玲;贾曼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大的彝族聚居区,同时也是中国艾滋病的高流行区.世代繁衍的彝族人形成了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影响着艾滋病流行和防治的方方面面.文章从彝族的性文化和婚姻文化、价值观和宗教文化等方面,探讨凉山州彝族相关文化习俗与艾滋病病毒流行的关系,并针对性地提出基于当地文化习俗的防控策略和建议.
作者:杨淑娟;罗敏;张素华;姚永娜;王启兴;廖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一、艾滋病(AIDS)疫情报告情况截至2017年1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673 220例,报告死亡210 695例.现存活HIV感染者391 010例,AIDS病人282 210例.本月新发现HIV感染者/AIDS病人9 565例,既往HIV感染者本月转化为AIDS病人980例.本月报告死亡1 399例中,本月死亡725例,既往死亡674例.本月新发现的HIV感染者/AIDS病人中,HIV感染者男女之比为3.7∶1,AIDS病人男女之比为3.9∶1;15岁以下HIV感染者42例,AIDS病人9例.
作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控制中心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