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比较甲状腺结节(≥4 cm)穿刺后细胞学检查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方法检查甲状腺结节(≥4 cm)中的假阴性率,进而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甲状腺结节(≥4 cm)患者,先后予FNAC检查及手术切除结节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符合条件的143例患者组织学证实21%为恶性,排除细胞学检查标本不足病例,26例肿瘤中有3例细胞学检查显示为良性(敏感性为88.5%),细胞学检查不能确定性质病例(滤泡性肿瘤)29.4%为恶性,其中80%为乳头状癌.细胞学检查为阴性的诊断符合率为96.2%,假阴性率仅为3.8%.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4 cm)患者中,FNAC对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较高,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符合率较好,为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很有价值方法.
作者:叶栋;沈志森;沈晓涵;裘世杰;邬振华;丁华新;汪春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Jab1基因靶向shRNA质粒,观察目的 基因沉默效应及对人喉鳞状细胞癌细胞株Hep-2细胞(简称Hep-2细胞)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以Jab1基因为靶向目标的shRNA,将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l.1中形成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质粒转染至Hep-2细胞,通过WST-8、Western blot的方法对细胞凋亡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进行检测,分析shRNA干扰质粒对喉鳞状细胞癌细胞(简称喉癌细胞)的影响.结果 成功构建了Jab1基因靶向的pJab1以及阴性对照pKB真核重组质粒.WST-8结果显示pJab1重组质粒能显著抑制Hep-2细胞的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ep-2-pJab1细胞Jab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27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01),结论构建靶向Jab1癌基因的shRNA干扰质粒能够下调Jab1基因的表达,上调p27基因的表达,抑制Hep-2细胞在体外的增殖.
作者:李海霞;曹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主观和客观评价相关性,评价手术的主观和客观疗效.方法 41例OSAHS患者,根据阻塞部位采用单一或联合手术,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做多道睡眠图(PSG)监测、OSAHS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魁北克睡眠问卷简体中文版和Epworth嗜睡量表评价.评价术前及术后改变的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相关性,术后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前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在-0.442~0.413,6个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变化值的相关系数在-0.478~0.442,11个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P均<0.001).结论 OSAHS主观和客观评价指标相关性较差,临床疗效分析应该用PSG监测及OSAHS疾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共同完成;手术明显改善PSG监测参数和生活质量,是治疗OSAHS的有效手段.
作者:霍红;李五一;田旭;刘建汉;神平;余蓉;王剑;徐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根据鼓室积液物理特性区别处理伴发于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手术的伴发于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按其鼓室积液物理特性进行区别处理.鼓室积液量多黏稠时,行鼓膜置管术;鼓室积液量少稀薄时,仅行鼓膜穿刺抽液.所有患者同时行腺样体切除术.结果 鼓膜置管组167例255耳.术后2年时,声阻抗A型者76.1%.分泌性中耳炎复发者13.3%;中耳感染流脓者9.8%;取管后鼓膜穿孔未愈者3.9%;置管堵塞10.5%,过早脱落14.5%.鼓膜未予置管组68例88耳.术后2年时,声阻抗A型者92.0%.分泌性中耳炎复发者2.3%;中耳感染流脓者1.1%.未予鼓膜置管者,其治愈率优于鼓膜置管者,分泌性中耳炎复发率、鼓膜穿孔率等则明显低于鼓膜置管者(P<0.01).结论 对伴发于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根据鼓室积液物理特性区别处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向明亮;吴皓;王振涛;黄琦;孟国珍;陈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上颔窦后鼻孔息肉(antrochoanal polyps,ACP)中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的浸润程度以及白细胞介索5(interleukin-5,IL-5)的表达水平,探讨IL-5与ACP形成的关系.方法 对14例ACP及6例鼻息肉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其Eos的浸润程度和IL-5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与鼻息肉相比,ACP中嗜Eos浸润程度与IL-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在ACP中,每高倍镜视野Eos计数为(7.786±0.935)个,而鼻息肉为(62.5±21.517)个;病理图像扫描分析发现,ACP中IL-5平均光密度(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为0.394±0.118,而鼻息肉的AOD为0.679±0.172,两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鼻息肉嗜酸细胞白细胞介素5上颌窦后鼻孔息肉
作者:钱进;李雪盛;李厚恩;刘亮;孙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鼻腔黏膜接触点导致头痛患者的鼻腔解剖异常情况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鼻腔黏膜接触点性头痛患者,经鼻窦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解剖异常情况,通过鼻内镜手术纠正解剖异常,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鼻腔黏膜接触点以鼻中隔偏曲及无偏曲的鼻中隔棘突与中鼻甲、下鼻甲接触常见,嗅裂区接触亦较多,其他解剖异常有鼻甲肥大、气化、反常曲线等.鼻内镜术后随访2~61个月,平均22.7个月,总有效率为70.3%,无效率为29.7%,复发率为8.1%.结论 鼻中隔的各种解剖异常及鼻腔黏膜挤压是难治性头痛的重要原因之一,鼻窦CT扫描和鼻内镜检查能较准确的发现接触点的部位,鼻内镜手术可使大部分头痛患者获得缓解,但需长期随访以评估其真正疗效.
作者:王佳;尹金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 210例睡眠打鼾患儿,经多道睡眠图监测、新型睡眠检测仪HypnoPTT监测为OSAHS.术前检查扁桃体肥大和(或)腺样体肥大,全部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低血氧饱和度低于85%者,术前采用呼吸机治疗或低流量吸氧治疗3~5 d.结果 所有患儿手术成功安全出院.手术时间平均(30±10) min,平均出血量(20±10) ml,平均住院天数(6.5±1.5)d,术后平均拔管时间(20±10) min.麻醉插管躁动(喉痉挛)4例,支气管痉挛5例,术中气管插管脱落3例,术后出血7例.结论 根据儿童时期解剖生理特点,全麻手术风险较大,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并发症及避免其风险的发生.
作者:王旭平;罗伟;常英展;缪东生;何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简称Hep-2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2细胞,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转染6h,给予化疗药物顺铂低氧培养24 h后,RT-PCR方法检测HIF-1α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HIF-1α蛋白水平及细胞凋亡率,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结果 低氧环境Hep-2细胞对化疗具有明显的抵抗作用,使Hep-2细胞HIF-1α蛋白表达增高.低氧6h时表达已开始升高,36 h时达高峰后表达逐渐下降.化疗药物顺铂对各组HIF-1α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反义寡核苷酸转染明显降低Hep-2细胞的HIF-1α蛋白表达,联合化疗明显增加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反义加化疗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正义加化疗组、脂质体加化疗以及单纯化疗组.结论 低氧条件下Hep-2细胞HIF-1α表达增高,引起喉癌对化疗有抵抗性,HIF-1α反义寡核酸转染降低了Hep-2细胞HIF-1α表达,提高了喉癌低氧条件下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路秀英;李晓明;宋冬梅;韩海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口咽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以手术为主和以放疗为主的两种治疗方式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85年3月~2005年10月期间收治的239例病理确诊的口咽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3例行单纯放疗或放疗加挽救性手术,66例行单纯手术或手术加放疗.Ⅰ期患者15例,Ⅱ期45例,Ⅲ期71例,Ⅳ期108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法.结果 两治疗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5%和5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4.9%和43.8%,两种治疗方法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Ⅳ期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70.4%、54.2%和4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63.1%、47.6%和3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T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是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对口咽鳞癌患者的预后相当,临床分期、T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是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索.
作者:许德斌;陈文宽;郭朱明;张诠;杨安奎;宋明;李秋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颅底手术缺损后重建,提供一种简便可靠的颅底缺损重建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使用带有真皮下血管网脂肪片对19例颅底缺损的患者进行Ⅰ期缺损修复,通过临床观察和MRI检查判断重建效果.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脂肪片修复成功,3例出现轻度脑脊液漏,1例出现严重颅内感染并脂肪片脱落.远期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 带有真皮下血管网脂肪片Ⅰ期重建颅底缺损,显著简化了前中颅底缺损的重建过程,减少手术创伤,降低颅底手术的并发症,对颅底手术的发展特别是经颔面部的颅底手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文胜;祁永发;唐平章;王晓雷;陈默启;李德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耳外科显微技术的提高,对鼓室硬化的认识逐渐加深.高分辨CT在耳科疾病诊断中具有很重要位置,现对鼓室硬化高分辨CT表现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分析.
作者:王燕玲;秦兆冰;李素娟;陈秀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一种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及中耳腔黏膜分泌障碍所引起的以中耳腔负压、积液为主要病理变化,听力下降、耳闷、耳鸣为主要临床症状的常见疾病[1].
作者:张向博;张品;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腺样体切除术患者绝大多是儿童,术中或术后出血对儿童和家长心理影响较大,也是手术医师应尽量避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术中及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方法加以分析,以供读者借鉴.
作者:朱宇宏;王丽;柳忠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是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的、以呼吸暂停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刘勇;崔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耳科常见疾病,以中耳积液、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有报道SOM亦可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本文回顾性研究80例(158耳),探讨SOM对各频率听力阈值的影响.
作者:李孝丰;李霞;王中亮;徐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2 010年6月行扁桃体切除术615例,21例术后并发出血.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14~56岁,平均30岁.
作者:王彩云;王朝山;周立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资料患者,男,55岁,主因颈部弥漫性肿大1年进行性加重,伴打鼾、憋气半年入院.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部膨隆,无发热、疼痛等不适,未予重视.
作者:张志梅;曹文栋;李俊峰;安新山;张玲染;苏淼;李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