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植入效果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评价其言语识别能力的改善程度.本文介绍了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听觉言语识别评估方法学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儿童言语识别动态评估方法,重点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比较典型与常用的儿童言语识别组合测试法.
作者:刘莎;韩德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皮肤试验和血清学检测特异性IgE是诊断变应性鼻炎的一线方法,但却是间接的诊断方法.直接方法是将鼻黏膜暴露于可疑变应原中,观察鼻黏膜是否出现高反应性,即鼻黏膜激发试验(nasal provocation test,NPT).由于NPT能够直接确定变应原,明确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故已应用于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的鉴别诊断,鼻炎的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以及药物治疗学的研究中.本文将就NPT的操作特征和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刘承耀;张罗;韩德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TMC1基因突变具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显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相对应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听力表型特征,正逐渐为听力学家、遗传学家和耳科学临床工作者所关注,本文对TMC1基因的基因学和遗传学特点进行综述.
作者:鲍晓林;郭玉芬;王秋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P-糖蛋白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是临床肿瘤耐药的主要原因.RNA干扰技术可有效降低细胞中P-糖蛋白含量,为解决临床耐药难题带来了希望.本文就该方面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黑虎;房居高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变应性疾病即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属多基因病.近年来,关于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旨在对变应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策略、内在困难及遗传学模式等做一综述.
作者:张媛;张罗;韩德民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嗅觉系统主要由嗅上皮、嗅球和嗅皮层三部分组成.由于解剖位置特殊,嗅上皮中的嗅觉受体神经元是唯一直接与外界环境相接触的双极神经元,对这种特异性感觉上皮生理学及病理学基础的认识将加深人们对于嗅觉的了解.
作者:关静;倪道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组织蕈塑是组织损伤后组织结构的重新构建,近年来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了慢性鼻及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组织重塑,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慢性鼻及鼻窦炎和鼻息肉组织重塑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杨春平;李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变应性鼻炎、鼻及鼻窦炎常常并发哮喘,其间的关系探讨已久.在解剖生理、病理生理、免疫病理等方面三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一致性和系统性.这种共同性的揭示及进一步探索为三者的共同治疗,改善其预后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对变应性鼻炎、鼻及鼻窦炎、哮喘治疗及预后的相互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上官诚芳;王士礼;蔡昌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近年来鼻窦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有增无减,甚至占到全部鼻窦手术的10%.文献曾报道100%的正常人和96%的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中可检出真菌.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原来既包含细菌也包含真菌的正常菌群间比例失衡,从一定程度上导致鼻窦的真菌过度生长而引发疾病.本文就抗生素滥用现状与真菌性鼻窦炎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辛忠海;王宁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三叉神经感觉根是周围神经系统向中枢移行的区域,也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和梳理电凝术治疗三又神经痛的手术目标区域,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深入了解三叉神经感觉根的显微解剖,对于选择更具针对性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三叉神经感觉根显微解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剑宁;李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鼻阻力异常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casyndrome,OSAHS)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确切机制尚不清楚.鼻阻塞可能在正常人中引起睡眠呼吸障碍,通过应用药物、鼻腔扩张器和鼻部手术降低鼻阻力的方法对OSAHS的影响尚未有一致结论,但鼻阻力降低对持续正压通气的压力水平有正面效应.
作者:程晨景;叶京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是一组以胃食管反流为病因而产生的咽喉部病变及其相应的临床症候群,目前LPR和胃食管反流之间关系日益受到耳咽喉科医师的重视.本文简要综述了咽喉反流的解剖学发病机制、检查手段、临床诊断和治疗.
作者:蔡小剑;梅晓峰;郑亿庆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CO2、Nd:YAG、Er:YAG、Ho:YAG、半导体激光等常用医用激光的作用原理、优缺点及在其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比较了激光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及全切除术与传统手术在手术精确性、术后疼痛感、术后出血率、创面的愈合等方面的优缺点.
作者:蔡勋华;乔艺;倪关森;陈文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la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由于上气道通气受阻及机体缺氧导致的全身多系统损伤.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逐渐深入,从分子水平研究其发病机制将为OSAHS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吴小松;陈鸿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声带粘连是由于损伤和炎症后被覆上皮的瘢痕组织桥连了两侧声带而形成的,常发生于前后联合.近几十年来随着嗓音外科学的发展,许多声带病变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疗,但是声带瘢痕粘连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本文将重点介绍近年来国外声带瘢痕粘连治疗进展.
作者:方锐;孙敬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由睡眠引起的反复上气道塌陷为特征的常见疾病.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为异常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引起各种症状及食管黏膜损害.很多报道显示OSAHS患者GER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故有假设认为,呼吸暂停时跨横膈压力增加,胸廓内负压加大直接导致胃食管反流.但也有研究不支持两者存在因果关系.本文从症状、pH值监测、食管测压、内镜检查及治疗效果等角度研究两者的关系.
作者:王林;刘吉祥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胃食管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可造成局部损伤,是目前临床上难治性慢性咽喉炎的常见原因.现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作者:王路;李湘平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