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395/R
  • 国内刊号:11-5395/R
  • 影响因子:0.22
  • 创刊:196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10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8年3期文献
  • 糖皮质激素抵抗性慢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抵抗性慢性鼻-鼻窦炎(CRS)是指CRS患者经过规范化鼻内GC治疗,随访3个月以上,病情未控制,表现为患者鼻塞、流脓涕、面部不适、头痛症状无改善或无明显改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鼻内镜检查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水肿,息肉组织仍存在,窦口狭窄或闭锁,有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因其致病因素复杂及CRS中GC抵抗机制未明,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因此在深入研究其致病因素及GC抵抗机制的基础上,以手术治疗为基础,实施系统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赵彤彤;皇甫辉;韩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unt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Hunt综合征(Ramsay-Hunt syndrome)是外周性面部麻痹的第二大常见原因,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在Hunt综合征领域的相关文献,并总结分析Hun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探讨Hunt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对Hunt综合征的认识和治疗.同时,在临床中应注意表现为多发性颅神经炎的Hunt综合征,减少误诊,尽早给予合理治疗,提高治愈率.

    作者:樊晓娜;王建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老年性聋病因分析及防治进展

    老年性聋的病因是多种生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较早识别老年性聋并着手治疗改善听力,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性聋状况的恶化.近年来在助听器、人工中耳、人工耳蜗等听力辅助装置应用临床实践方面发展较快,在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老年性聋提供了治疗方向和手段.本文对老年人耳聋的病因分析、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高险亭;卢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血管通透性和血管生成的调节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炎症反应.已有多项研究在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及儿童患者中均检测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本文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为分泌性中耳炎病因的进一步研究及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叶梦晓;李希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爱耳日——全球对听力言语的关爱

    国际爱耳日/世界听力日是每年3月3日举行的宣传活动.此节日的创建源于2007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际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会议,旨在提高和促进全球对耳及听力保健的认识和水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听力学发展落后30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Audiology”的概念到我国的改革开放),但是爱耳日这个源自中国大陆的节日成为国际爱耳日(International Ear Care Day),现已更名为世界听力日(World Hearing Day),每当提及于此作为中国人我都会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是中国政府、残疾人联合会、卫生事业各界和全国专业以及非专业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中国对全球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

    作者:张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鼻咽癌的研究进展

    鼻咽癌在广东省等华南地区多发,晚期患者生存率低.血管生成与鼻咽癌的生长、转移和侵袭密切相关,鼻咽癌的全部外显子和基因组测序研究报道了几种可行的治疗靶点,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鼻咽癌也逐渐成为众多研究的热点.特异高效阻断血管生成,将是未来用“精准医学”策略治疗鼻咽癌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因此,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其他抗癌策略如化学疗法联合的个性化疗法对鼻咽癌患者的佳治疗及结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王宇洋;段鸿芳;聂国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ATM-CHK2信号通路调控头颈鳞状细胞癌研究进展

    DNA损伤修复受损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ATM-CHK2信号通路在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阻滞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头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过程中,ATM/Chk1/2/p53信号通路的调控失调与喉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上游分子SMG-1、NF-κB、ERS以及下游分子Cyclin B1、Bcl-2、Bcl-xL、caspase3等通过参与ATM-CHK2信号通路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ATM-CHK2信号通路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作用和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梁晓奔;林柏键;郎军添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复发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虽然其预后较好,但易复发转移.对于复发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相当重要.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复发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丽林;赵留芳;李晓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HOT转录反义RNA在头颈肿瘤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 RNA,lncRNA)的异常调节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HOX转录反义RNA (HOT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是第一个发现的具有反式调控作用的lncRNA.多个研究表明HOTAIR在头颈部肿瘤呈上调表达,并且通过募集染色质修饰复合体(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或组蛋白去甲基化酶1(lysine specific demethylas 1,LSD1)蛋白复合体,对Wnt、Akt、p53等信号通路进行调控,其异常调节终影响头颈部肿瘤的细胞周期、凋亡、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过程.本文将结合HOTAIR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头颈部肿瘤新的研究进展,讨论HOTAIR在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预后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杨果;骆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微小RNA-125b在头颈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 (micro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参与基因表达调控作用的非编码小RNA.microRNA-125b(miR-125b)的异常表达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其中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为密切.头颈部肿瘤是指原发于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在全身的发病率较高.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旨在就目前miR-125b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头颈部常见肿瘤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何佳;骆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一代测序技术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

    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应用开拓了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领域,已在包括头颈鳞状细胞癌在内的人体多种肿瘤研究中成果显著.头颈鳞状细胞癌是一类恶性程度及异质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其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迄今未明.本文主要从关键突变基因、风险因素、基因作用途径、靶向药物进展、放化疗疗效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综述NGS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研究现状.

    作者:范翠;叶斌;王全;向明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鼻咽癌放疗后的挽救性治疗研究进展

    鼻咽癌是来源于鼻咽黏膜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与其他癌症类型相比,鼻咽癌有非常独特的地理分布模式,在我国较为常见,以南方尤其是广东和广西地区发病率高,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5%~26.0%.鼻咽癌的治疗首选放疗,随着先进检查及放疗技术的应用,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但由于乏氧、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microRNA组学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目前治疗后复发率及转移率仍可达10% ~30%,治疗后局部残存、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将无远处转移鼻咽癌经足量放疗后局部残存,5年内复发、转移的称为难治性鼻咽癌.对于难治性鼻咽癌选择适当的挽救治疗至关重要,而目前在治疗上尚无统一定论,再程放疗、挽救性手术是目前运用广的治疗方案,但也存在疗效不确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等问题.故本文就难治性鼻咽癌目前国内外的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刘倩;邓安春;赵力;李谦;张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耳科副主任医师培养思考

    耳科副主任医师代表掌握耳科诊疗技术的新一代.针对日益增长的对听力的需求,耳科副主任医师在数量、质量方面均面临挑战.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成长经历思考一名耳科副主任医师培养的体会.

    作者:王杰;李永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头颈鳞状细胞癌疾病关键功能——组学研究策略及热点

    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因原发部位较多,病理类型复杂,易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是一类危害较为严重的肿瘤.近年来,随着基因芯片、高通量测序、高精度质谱技术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在多个水平进行HNSCC疾病功能“组学”分析成为可能,并逐渐成为深度解析肿瘤发生与转移的分子机制、早期诊断、开发新型靶向治疗分子靶标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综述HNSCC关键功能组学的分析研究策略及新进展,同时对外泌体、环状RNA、循环肿瘤细胞等基于组学分析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于丹;金春顺;文连姬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过敏性鼻炎指南的更新与变迁

    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升高趋势,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指南是指导过敏性鼻炎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已先后三次修订,2016版ARIA指南重点解答针对中重度过敏性鼻炎治疗的六个核心问题,期望对各级医院在过敏性鼻炎临床诊疗过程中提供帮助.

    作者:锡琳;王向东;张罗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