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330/R
  • 国内刊号:11-5330/R
  • 影响因子:1.72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8
  • 全年订价:4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年10期文献
  • 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内在膜特性及其对前庭模拟传入信号的反应

    目的 观察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膜特性及其对前庭外周模拟传入信号的放电反应,探讨前庭系统生理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红外微分干涉相差技术,可视状态下对前庭内侧核神经元进行全细胞记录,按平均动作电位形状对神经元分型,比较不同类型神经元膜特性的差异.向胞内注入刺激电流以模拟头部作直线加速和匀速旋转运动时外周前庭的传入信号,观察神经元的放电反应.结果 在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可记录到放电活动,在低钙高镁人工脑脊液中放电活动仍然存在.神经元可被分为有单相后超极化及A样整流的A型(33%),有双相后超极化的B型(63%),以及同时具有或不具有以上特征的其他型(4%);A、B型神经元的部分主动膜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对同样的模拟传入信号可作出不同的反应.结论 大鼠前庭内侧核神经元的放电基于其内在膜特性的自发活动;大部分神经元的放电表现为典型的A型或B型,但仍有少量非典型放电存在;A、B型神经元膜特性和放电反应特性的差异是它们执行不同生理功能的基础.

    作者:夏交;孔维佳;朱云;周彦;张宇;郭长凯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听骨链重建中自体砧骨搭桥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自体砧骨搭桥术在听骨链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自体砧骨搭桥听骨链重建患者,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9.75个月.将自体砧骨塑形后桥接于完整的锤骨和完整活动的镫骨之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并行听力学疗效分析.结果 术后无1例自体砧骨脱出,2例移位.平均纯音听力(pure tone average,PTA)的气导由术前(46.69±18.32)dB提高到(30.21±9.46)dB,骨导由(24.72±10.63)dB提高到(18.15±8.91)dB,气骨导差(air-bone gap,ABG)由(21.97±10.32)dB缩小到(12.06±9.46)dB.手术成功率(术后PTA-ABG≤20 dB)为75%,术后骨导听力改善阳性率为66%(0.5、1、2、4 kHz中至少有2个频率提高10 dB).筛选出随访在1年以上的50例患者,术后6个月PTA-ABG≤20 dB占78%,1年为74%,近1次为72%.结论 当修复完整、活动的镫骨和完整锤骨之间的听骨链缺损时,采用自体砧骨搭桥因为操作便利,费用低廉,效果稳定,并发症少,听力恢复理想,在自体砧骨可以利用时应当视为首选.对其手术效果的听力评价除以术前、术后气骨导差的闭合程度为依据外,也应考虑术前、术后气导、骨导.

    作者:李皓谆;龚树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氧化还原因子1对体外培养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表达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urinic/apyrimidimicendonuclase/redox factor 1,APE/Ref-1)的重组腺病毒感染对H2O2所致体外培养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APE/Ref-1腺病毒表达载体感染48 h后,加入不同浓度H2O2(0、10、25、50、100及300 μmol/L)干预1 h,更换正常培养液后继续培养24 h,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别检测感染后螺旋神经节细胞APE/Ref-1蛋白表达、细胞活力以及凋亡情况.结果 通过腺病毒感染实现了APE/Ref-1基因在体外培养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过表达,H2O2浓度为50~300 μmol/L时,APE/Ref-1组同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提高、凋亡率降低(P值均<0.01).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APE/Ref-1过表达对H2O2所致螺旋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姜振东;张学渊;袁伟;魏运军;钟诚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鼻咽血管纤维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处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NA)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处理应予注意的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1年10月至2007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5例NA患者的资料,分析其病理特征、好发部位、术中出血原因和诊疗的经验教训.按Fish分期:Ⅰ期6例,Ⅱ期8例,Ⅲ期17例,Ⅳ期4例.手术方式:经鼻内镜2例,经腭入路2例,经上颌窦面中部翻揭入路19例,经鼻侧切开9例,颅内外联合进路3例.结果 NA在鼻腔鼻窦有鳞状或柱状上皮被覆;伸入到翼腭窝、颞下窝等处则有纤维性假包膜覆盖.NA主要原发于鼻腔后部的外侧壁,本组35例中有15例在蝶腭孔附近.蒂部粗而密的血管是术中出血的主要部位.31例全部切除,4例未全切除.6例术前曾有视力受损,4例术后好转.3例术后有干眼并发症.结论 NA表面均有上皮或假包膜覆盖,并不浸润周围组织,紧靠肿瘤表面分离可减少术中出血,而又利于肿瘤切除.根据NA的实际大小及影像检查的评估,采用不同的进路手术,尽量使颜面外观保持正常,同时注意视力受损和干眼症等并发症.

    作者:林昶;李志春;程金妹;林功标;周爱东;易自翔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O2激光在声门型喉癌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CO2激光治疗声门型喉癌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间应用CO2激光治疗的60例无转移的声门型喉癌(T1期52例和,12期8例)的疗效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声音嘶哑都比较明显,随着患侧声带切除后的逐渐修复,发音逐渐响亮,1年左右接近正常发音或轻度嘶哑.术后无气管切开、误吸和呼吸困难患者,除2例双侧声带癌行双侧声带切除后发生前连合粘连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60例喉癌病例中,54例术后随访2~5年无瘤生存.术后复发4例,1例再次激光手术,随访至今2年无瘤生存;3例改为喉全切除术,其中1例随访2年无瘤生存,2例再次复发死亡.术后4年和5年各失访1例.以Kaplan-Maier法统计累积生存率,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和91.5%.结论 激光作为一种微创技术,在喉癌的外科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激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且能保留较为满意的发音功能,是治疗T1、T2声门型喉癌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周梁;吴海涛;黄维庭;李筱明;陈小玲;李采;李柯南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CO2激光手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

    目的 总结CO2激光手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至2005年6月CO2激光手术治疗的32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T1N0M0 20例,T1N1M0 2例,T2N0M0 8例,T2N1M0 2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诊3年以上.喉部肿瘤均经口行激光手术,同期行择区性(Ⅱ-Ⅳ区)颈清扫术12例,改良全颈清扫术4例.结果 KaplanMeier法统计5年生存率为90.6%,其中T1病变5年生存率为95.6%,T2病变为78.2%.喉的局部控制率为96.8%;喉局部和颈部区域5年控制率为90.3%,其中T1病变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0.9%,T2病变为89.0%.喉部局部复发2例,1例再治疗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1例行喉全切除术.颈部区域复发2例,其中1例喉部复发伴颈淋巴转移,再治疗后存活;1例颈部复发,治疗后再次颈部复发并伴肺转移死亡.4例患者出现较轻并发症,保守治疗后好转.除1例患者因局部复发行喉全切除外,其余存活患者喉功能良好.结论 激光治疗早期声门上型喉癌创伤小、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黄志刚;韩德民;倪鑫;房居高;陈晓红;于振坤;陈学军;周维国;黄俊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兔VX2舌癌颈深淋巴转移模型建立及其转移特性观察

    目的 建立兔VX2舌癌颈深淋巴转移模型并研究颈淋巴转移特点.方法 新西兰白兔16只,分别于左舌腹黏膜下接种VX2瘤,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每组4只,分别在接种VX2瘤后第7、14、21和28天分4批处死动物,观察舌癌形成和颈深淋巴转移情况.结果 VX2舌肿瘤成瘤率100%.接种后第7、14、21和28天,舌肿瘤大平均直径分别为(0.74±0.06)cm(x±s,以下同)、(1.62±0.06)cm、(1.82±0.04)cm和(2.52±0.07)cm.接种后第7天组、14天组和21天组,所有兔双侧颈部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第28天组,4只兔同侧均触及肿大颈淋巴结.病理结果显示,接种后第7天组4只兔无颈淋巴转移,第14天组、21天组和28天组,同侧颈深淋巴转移率均为100%,该淋巴结位于喉气管旁;第28天组4只兔中有2只兔出现对侧颈深淋巴转移.接种后第7天组、14天组、21天组和第28天组,同侧颈深淋巴结大平均横径分别为(0.52±0.03)cm、(0.78±0.04)cm、(0.82±0.03)cm和(1.42±0.08)cm.颈浅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未发现肿瘤转移.结论 兔舌腹接种VX2肿瘤后,只有颈深淋巴结出现转移,接种后第2周起可以建立VX2舌癌颈深淋巴转移模型.

    作者:应海岳;吴海涛;周梁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Z形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Z形腭咽成形术(Z-palatopharyngoplasty,Z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34例OSAHS患者扁桃体大小为1~3度,后气道间隙(posterior airway space,PAS)≥11 mm,Friedman分型为Ⅱ、Ⅲ型,行ZPPP.术后6~12个月复查,对手术成功及失败患者的术前可能影响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按杭州会议标准,治愈12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10例,治愈率35.3%,累积显效率64.7%,累积有效率70.6%.将治愈与显效病例计为成功,其余以失败计,成功与失败患者两组间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血氧饱和度低于0.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time with oxyhemoglobin saturation below 0.9,CT90)、下颌骨平面角、下颌体长度、舌位及Friedman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SaO2、CT9O、下颌骨平面角及下颌体长度等判断手术成功的佳临界点分别是0.72、22.8%、29.4°及69.4 mm.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riedman分型和下颌骨平面角进入方程,设Friedman分型为X1,下颌骨平面角为X2,则Y=ln[P/(1-P)]=-122.85+31.57X1+1.01X2.结论 ZPPP应用于PAS≥11 mm的FriedmanⅡ、Ⅲ型OSAHS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影响ZPPP手术疗效的因素包括LSaO2、CT90、下颌骨平面角、下颌体长度、舌位及Friedman分型,其中主要因素是Friedman分型和下颌骨平面角.

    作者:易红良;殷善开;张玉君;陈斌;鲁文莺;孙晓强;曹振宇;吴红敏;关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小儿石灰粉吸入性异物致呼吸衰竭救治成功一例

    患儿男,1岁8个月.因咳喘、气促半天于2007年11月5日入院.入院前1天患儿不慎跌入石灰池中,半天后出现咳喘,气促伴呕吐,并渐进性加重,急来我院.入院时主要临床表现:头面部见紫红色淤斑点,神志模糊,精神萎糜,呼吸困难,吸气性三凹征明显;体温39℃,呼吸40~50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可闻湿啰音,右肺呼吸音减低,心率150~170次/min,律齐,无杂音.

    作者:王洁;刘大波;黄振云;仇书要;谭宗瑜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原发性声带曲霉菌病四例分析

    耳鼻咽喉科真菌感染多见于鼻窦、外耳道,发生在喉的真菌感染少见.原发于声带的真菌病还没有被广泛认识和报道,发现时易误诊为喉部其他疾病而延误治疗.本文就声带的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特征报告如下.

    作者:胡颖;何英;王路;刘友利;李湘平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颈外动脉转位替代颈内动脉手术一例

    颅外颈动脉瘤可引起患者血管破裂出血、脑梗塞甚至致残和死亡,所以治疗颅外真性颈内动脉瘤一直面临着挑战.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手术治疗1例颅外颈内动脉瘤,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杰;周晓;黄文孝;喻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先天性中耳畸形

    先天性中耳畸形是耳科常见畸形之一,发病率为1/15 000,男女比例为3:1,单侧比双侧多3~5倍,以右侧多见[1].近年来随耳显微外科的广泛开展和颞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应用,国内外有关报道日益增多.我们就先天性中耳畸形作一综述.

    作者:朱赟;张艳;龚树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并发甲状旁腺危象的诊治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并发甲状旁腺危象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并发甲状旁腺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依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术后经病理结果证实;6例均行甲状腺区B超及颈部CT扫描,3例次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 isobutylisonitrile,MIBI)甲状旁腺核素扫描检查进行定位诊断,5例次在积极内科治疗3~5 d后进行手术,1例次在内科治疗7 d后进行手术;术中6例均行冰冻切片检查,5例行快速甲状旁腺素测定.结果 6例患者中有5例经及时甲状旁腺探查切除手术加内科治疗后痊愈,随访1个月至3年无并发症及复发,中位随访时间19.5个月;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经过短暂的内科治疗后及时行甲状旁腺探查切除术是抢救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并发甲状旁腺危象患者的有效方法.术前明确诊断及准确定位、术中进行冰冻切片和快速甲状旁腺素测定是手术成功的有力保障.

    作者:白艳霞;马清涌;闫利英;施秉银;李随勤;张少强;邵渊;姚小宝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喉显微外科激光技术治疗喉癌

    激光(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mdiation,Laser)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异常迅速的新兴科学技术.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1960年Maiman制造的红宝石激光器,几十年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有CO2、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磷酸钛氧钾(KTP)、染料、半导体等多种激光应用于医学临床.

    作者:黄志刚;韩德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领悟肿瘤微创外科内涵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S)源于传统外科不断发展而日渐丰富的微创观念.系借助于现代技术(如影像技术、CO2激光、显微技术、内镜和腔镜技术等),要求以简捷的外科径路,小的外科创伤,在维系身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达到手术治疗目的的外科技术,即具有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1].

    作者:韩德民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全国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微创外科专家论坛

    微创外科新技术给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受到广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激光手术、内镜手术等微创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良性疾患的治疗;恶性肿瘤由于侵袭广泛且易转移和复发,这些肿瘤能否采用微创技术,成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者: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咽喉头颈组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后半规管和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进行复位治疗,20例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治疗的患者中第1次治疗后有17例(85%)治愈,3例经过第2次治疗痊愈;采用手法复位的患者中第1次治疗后有16例(80%)治愈,4例经过第2次治疗痊愈.应用x2检验二者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三维滚轮耳石复位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可靠,弥补了手法复位的缺陷,效果直观,可重复性强.

    作者:单希征;孙勍;龙顺波;马丽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内镜鼻窦手术后Rhino凝胶填塞效果的观察

    目的 前瞻性比较新型鼻腔填塞材料Rhino凝胶与传统填塞物用于内镜鼻窦手术后填塞的效果.方法 对双侧病变基本对称,手术范围基本相同的2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内镜鼻窦手术,术后右侧鼻腔以Rhino凝胶填塞(观察组),左侧鼻腔以藻酸钙+油纱条填塞(对照组).术后1日抽取对照侧填充物,观察侧凝胶保留至术后1周第1次内镜复查时清理,鼻腔冲洗、鼻喷糖皮质激素等其他局部处理双侧鼻腔相同.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记录两侧鼻腔术后当天(填塞期)、术后第1天(抽取左侧填充物时)、术后第2天(抽取左侧填充物后)患者鼻痛、鼻堵程度,分泌物、渗血、流泪量,以及术后内镜复查术腔恢复情况(干痂、分泌物、反应膜、黏膜水肿、囊泡、窦口阻塞),并对两组上述11项观察项目评分和上皮化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苏醒时因血压过高,凝胶侧鼻腔出血改用纱条填塞1例;外地患者失访2例.余21例完成2~20个月的随访.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鼻痛,术后当天流泪评分,Rhino组<对照组(Z值分别为-3.575、-3.546、-2.736,P值均<0.05);术后第1天渗血评分,Rhino组<对照组(Z=-3.075,P<0.05);术后1周术腔干痂评分,Rhino组<对照组(Z=-2.103,P<0.05);其余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胶侧术腔平均上皮化时间为(10.7±2.6)周,对照侧为(10.6±2.9)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6,P=0.886).结论 Rhino凝胶可减轻患者鼻腔填塞期的不适,并可避免专门撤除填充物造成的痛苦和出血,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在促进术腔恢复方面与传统方式相当.

    作者:沈泓;肖水芳;李天成;赵恩民;王军;高为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2008年全国耳鼻咽喉头颈肿瘤微创外科专家论坛纪要

    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为耳鼻咽喉头颈肿瘤的外科治疗带来了一场革命,受到广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医师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并且随着认识的深入,提出了一些关于开展微创外科手术新的思考.

    作者:李静;黄晓明 刊期: 200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