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国际刊号:11-5330/R
  • 国内刊号:11-5330/R
  • 影响因子:1.72
  • 创刊:1953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8
  • 全年订价:4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双效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年9期文献
  • 不同体位下颈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特点

    目的 获得健康青年人不同体位颈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的特征参数,探讨测试体位与cVEMP各参数的关系,为选择较适宜临床应用的测试体位提供参考.方法 50名健康青年人(男、女各25名,共100耳)在相同的声刺激参数和记录条件下,采用随机函数确定测试顺序后分别于坐姿转颈体位和仰卧抬头体位进行cVEMP测试,记录不同体位条件下cVEMP的引出率,P1、N2潜伏期、幅值、波间期等参数.结果 坐位转颈体位和仰卧抬头体位的cVEMP引出率均为100%;坐位cVEMP阈值为(93.5±4.3) dBnHL.坐位cVEMP的P1、N2潜伏期长于卧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1-N2幅值则小于卧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位测试中P1、N2潜伏期左侧长于右侧(P值分别为0.013和0.015);卧位测试中P1、N2潜伏期左侧与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坐位耳间幅度比及耳间不对称率较卧位更明显(P值分别为0.009和0.016).坐位条件下P1-N2幅值男性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31);卧位条件下P1-N2幅值男性小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43)结论 测试体位会对cVEMP的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临床上可根据受试者条件及测试目的选择更适合的体位.

    作者:傅新星;刘博;亓贝尔;姬晨;关静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低频感音神经性聋(acute low-ton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ALHL)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96例成人单侧ALHL患者,男82例、女114例,平均年龄(43.1±14.3)岁.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并观察记录疗效,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耳聋分级、前庭功能、耳蜗电图及甲状腺功能等因素对听力预后的影响.结果 196例患者中痊愈124例(63.3%),显效5例(2.6%),有效42例(21.4%),无效25例(12.8%),总有效率为87.2%.15例(12.1%)痊愈患者在随访中出现听力波动,其中2例确诊为梅尼埃病.听力无效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其他疗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听力疗效分布无统计学影响(P>0.05).不同病程组间,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14 d、14 d<病程≤6个月、6个月<病程≤2年三组患者间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患者间比较,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中度和重度聋患者(P值均<0.05);轻度聋中病程≤3个月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病程>3个月者(P<0.05);中度聋中病程≤7 d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病程>1个月者(P<0.05).患侧前庭功能异常者130例(66.3%),听力疗效显著差于前庭功能正常的患者(x2 =15.1,P<0.05).患侧耳蜗电图异常者17例(8.7%),均伴有前庭功能异常,其听力疗效均为无效.甲状腺功能血清学异常者45例(23.0%),显著高于正常人群(5.9%)(x2=7.26,P<0.01),但甲状腺功能血清学异常对ALHL预后无明显影响(x2=2.51,P>0.05).结论 ALHL预后与病程密切相关,治愈率与听力损失程度相关,年龄增长、前庭功能和耳蜗电图异常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性别和甲状腺功能与预后无关,但甲状腺功能血清学异常可能与其发病相关.

    作者:王明明;韩月臣;陈成芳;吕亚峰;侯志强;樊兆民;王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中隔偏曲患者精神心理特征初步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方法 对2015年5-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的鼻中隔偏曲患者(44例)及同期住院的声带息肉患者(37例,对照组)进行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并收集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鼻阻力值,分析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及其与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的相关性.以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中隔偏曲组SCL-90总分为(130.4±48.3)分,总分及总均分与中国常模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69、0.112,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75、1.564,P值均>0.05),但躯体化、抑郁、焦虑项目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80、2.133、1.969,P值均<0.05);两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三个项目中异常患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1.585、9.610、5.429,P值均<0.05).鼻中隔偏曲组SDS、SAS评分分别为(46.0±10.6)、(43.0±10.2)分,高于中国常模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342、6.236、1.476、3.013,P值均<0.05);其中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分别有9例(20.5%、20.5%),同时具有焦虑、抑郁状态患者5例(11.4%).SDS得分与SCL-90抑郁项目得分呈正相关(Z =0.415,P=0.005);SAS得分与SCL-90焦虑项目得分呈正相关(z =0.445,P=0.002);SDS与SAS得分呈正相关(Z=0.392,P=0.008).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塞VAS评分为(6.0±3.2)分,吸气相总阻力为(0.202±0.140)kPa·S/cm3,呼气相总阻力为(0.230±0.161)kPa·S/cm3.VAS评分与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项目得分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30、-0.052、-0.026,P值均>0.05).SDS得分与吸气相总阻力值呈正相关(Z =0.332,P=0.045).鼻中隔偏曲患者呼气相总阻力值与SCL-90总分及抑郁、焦虑项目得分、SAS得分、SDS得分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107、0.185、0.066、0.160、0.203,P值均>0.05).结论 鼻中隔偏曲患者具有轻度心理健康损害,存在明显抑郁、焦虑情绪障碍,SCL-90评分与SAS、SDS具有一致性.除SDS得分与吸气相总阻力值呈正相关外,SCL-90总分及焦虑、抑郁项目得分、SAS得分、SDS得分与主观VAS评分、客观鼻阻力值均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文婷;陈贤珍;涂为娟;黄子真;常利红;王君;张革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hOGG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人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uman 8-oxoguanine giycosylase 1,hOGG1)基因多态性与喉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空军总医院及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喉癌患者86例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门诊体检的健康人86名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基因的测序分型技术行hOGG1基因多态性分析,分析其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携带hOGG1杂合型(Ser/Cys)及突变型(Cys/Cys)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hOGG1杂合型(Ser/Cys)基因型的个体较野生型(Ser/Ser)基因型个体患喉癌的风险升高至2.97倍,而携带hOGG1突变型(Cys/Cys)基因型个体较携带野生型个体患喉癌的风险升高至8.09倍,按吸烟与否进行分层研究,发现吸烟人员中杂合型和突变型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的hOGG1基因型为杂合型(Ser/Cys)或突变型(Cys/Cys)会增加罹患喉癌的风险,且与吸烟具有交互作用,其作为分子标志物对预测喉癌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大鹏;黄辉;柴伟;何苗;邓洁;张红蕾;郭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分别应用pH<4或pH<5作为24h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诊断咽喉反流事件阈值的比较

    目的 研究分别应用pH <4或pH <5作为判定咽喉反流事件的病理阈值时,24h多通道腔内阻抗(multichannel intraluminal impedance,MII)联合pH监测与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 index,PSI)、反流体征评分(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入海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可疑咽喉反流的1 10例患者行24 h MII-pH监测,并填写症状体征量表.统计咽喉部pH <4的反流次数、pH <5的反流次数、PSI、RFS.将应用pH <4或pH <5作为判定咽喉反流事件的病理阈值时的pH监测诊断结果,与RSI、RFS的诊断结果行一致性分析.并以RSI、RFS为参考,分别统计应用pH <4或pH <5作为判定阈值时pH监测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各项反流参数用M[P25,P75,P95]表示.结果 110例患者中咽喉部pH <4反流次数为0[0,3.0,5.5]、pH <5反流次数为0[0,4.0,8.5].应用pH <4作为判定阈值时阳性率34.5%(38/110),与RSI、RFS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中等(κ=0.483).应用pH <5作为判定阈值时阳性率41.8%(46/110),与RSI、RFS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中等(κ=0.540),一致性高于应用pH <4时.以RSI、RFS为参考,应用pH <4时pH监测诊断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7%和93.4%,应用pH <5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5.6%和91.3%.结论 应用pH <5反流次数≥3次作为判定咽喉反流事件的病理阈值时,24 h MII-pH监测与PSI、RFS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在分析pH监测结果时参考pH <5反流次数,或可提高其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敏感度.

    作者:王嘉森;李进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红外线激光刺激豚鼠耳蜗诱发听性脑干反应作用靶点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红外线激光刺激豚鼠耳蜗诱发听性脑干反应(optical evol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oABR)的作用靶点,探讨激光刺激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正常听力豚鼠及急性耳蜗损伤豚鼠耳蜗植入直径200μm的光纤(NA =0.22),光纤末端对准鼓阶不同部位进行激光刺激,记录并比较不同刺激角度下oABR的反应情况及正常听力与急性耳蜗损伤豚鼠oABR阈值和波幅之间的差异.刺激结束后,取耳蜗分别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给药后7d内、外毛细胞的改变及螺旋神经节细胞的改变,并比较与oABR改变之间的相关关系.以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急性耳蜗损伤豚鼠在给药后7d,耳蜗底圈、中圈内、外毛细胞损伤,顶圈内、外毛细胞仍残留.当光纤对准Rosenthal's管方向刺激时,无论正常听力豚鼠或是毛细胞损伤豚鼠,均可得到稳定的oABR,当光纤偏离Rosenthal's管方向刺激时,如指向基底膜方向或指向鼓阶纵深时,均无法引出oABR.结论 红外线激光刺激耳蜗诱发oABR是通过直接作用于螺旋神经节细胞产生的.

    作者:谢冰斌;李华伟;戴春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改良颞肌瓣对上颌骨切除后眶底合并硬腭缺损的Ⅰ期修复疗效

    目的 探讨改良颞肌组织瓣对不能用游离瓣修复的全上颌骨切除术后眶底合并硬腭同时缺损的Ⅰ期修复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5例上颌骨区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从外形恢复、口腔及眼功能方面观察改良颞肌对合并眶底壁和硬腭缺损的疗效.结果 全部15例患者随访12~81个月,改良颞肌瓣均未发生坏死,其中3例患者术前放疗,12例术后放疗.4~6周颞肌瓣上皮化完成,所有患者均吞咽、语言功能良好.外鼻无继发性畸形发生.所有患者眼位正常,且未出现患眼复视、视力下降和视力丧失.结论 对于不能用游离组织瓣修复的患者,改良颞肌瓣在全上颌骨切除术后遗留的眶底壁及硬腭缺损的Ⅰ期修复可以获得满意的功能效果.

    作者:钟琦;黄志刚;房居高;陈学军;陈晓红;侯丽珍;李平栋;马泓智;何时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Dx-pH检测系统在咽喉反流性疾病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总结分析Dx-pH检测系统在有咽喉反流性疾病临床症状的患者中的初步使用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54例有咽喉反流性疾病症状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咽喉pH检测(Dx-pH)、纤维喉镜检查、反流症状指数(reflux symptoms index,RSI)和反流体征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评分.结果 54例患者中,Ryan指数阳性者26例,阳性率48.2%.Ryan指数阳性主要表现为直立位Ryan指数阳性(24/26例),占Ryan阳性的92.3%.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周后症状未能完全缓解的22例患者中,13例Ryan指数阳性,阳性率59.1%.Ryan指数阳性与RSI和/或RFS量表评分阳性结果不一致(κ=-0.013).结论 尽管与RSI/RFS评分不一致,但是Dx-pH检测系统能检测出咽喉反流事件,帮助临床医师明确诊断咽喉反流性疾病,减少误诊.

    作者:韩红蕾;赵建辉;张艳丽;王淼;王慧芬;程靖宁;冯云;罗克强;吕秋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物质调控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实验研究

    目的 利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获得的高纯度肥大细胞(mastceⅡs,MC),探讨白细胞介素(IL)4参与诱导获得的MC中神经激肽受体1(neurokinin receptor 1,NK-1R)和Fc段受体Ⅰα(FcεR Ⅰ α)的表达情况;建立神经肽p物质(substance P,SP)介导的MC脱颗粒模型,初步探讨SP除通过其特异性受体NK-1R调控MC脱颗粒外,是否还存在FcεR Ⅰ α介导的途径.方法 从BALB/c小鼠股骨提取骨髓细胞于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中,分不同浓度IL-4诱导组即100 μg/L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15 μg/L IL-3以及0、10、15、20、25 μg/L IL-4中进行体外培养.每周换液,将悬浮细胞移入新的培养体系.倒置显微镜观察并记录细胞生长情况.4周后收集各组细胞及上清液,进行甲苯胺蓝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7鉴定MC,流式细胞术以及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分析不同组骨髓MC中FcεR Ⅰα和NK-1R的表达情况.经鉴定培养成功的骨髓MC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SP(0、0.01、0.1、1.0、10.0 mg/L)孵育0.5h,检测上清液和细胞内组胺含量,计算组胺释放率.结果 不同浓度IL-4(0、10、15、20、25 μg/L)诱导获得MC表面CD117的阳性率分别为(94.8±1.3)%、(95.7±2.5)%、(94.1±1.3)%、(96.6±1.0)%、(96.6±1.1)%,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8.51,P>0.05);FcεR Ⅰ α的阳性率分别为(81.5±2.6)%、(84.2±1.8)%、(91.8±2.0)%、(91.6±1.6)%、(93.0±2.6)%,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76,P<0.05).不同浓度SP(0、0.01、0.1、1.0、10 mg/L)刺激,20 μg/L IL-4诱导组MC释放组胺含量分别为(20.08±1.50)%、(32.76±2.99)%、(42.90±3.36)%、(50.21±1.29)%、(56.10±3.60)%,对照组分别为(19.37±2.02)%、(19.50±1.50)%、(21.77±1.91)%、(32.00±2.50)%、(33.56±1.2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0 μg/L IL-4诱导组MC表面FcεR Ⅰα和NK-1R表达为佳状态.此时低浓度SP(0.01 mg/L)激活进而发生脱颗粒,其组胺释放率与SP浓度呈正相关;0μg/LIL-4诱导组表达FcεR Ⅰα,几乎不表达NK-1R,此时在高浓度SP(1.0 mg/L)作用时MC仍可产生应答.结论 骨髓细胞在SCF、IL-3或SCF、IL-3和IL-4诱导下均可定向分化为MC.而经IL-4参与诱导时可促使骨髓MC高表达FcεR Ⅰ α和NK-1R,成功建立SP介导的MC脱颗粒模型.SP调控MC脱颗粒存在其特异性受体NK-1R介导的菲免疫性及FcεR Ⅰ α介导的免疫性双途径.

    作者:程冯丽;李秋婷;赵长青;安云芳;祁雪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复杂耳源性颅内脓肿四例诊治分析

    随着医药卫生条件的发展,耳源性颅内脓肿的发病率已逐年下降.但因部分病例病情复杂,误诊误治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仍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对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例复杂耳源性颅内脓肿的患者进行总结,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8~6l岁;耳流脓病史2周至30年.4例患者均伴有间断发热、耳痛或头痛症状,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查体见外耳道肿胀、狭窄2例次;耳道肉芽组织堵塞3例次.全部患者入院时均无偏瘫、肌张力减弱及失语等症状,2例有寒战、呕吐;l例伴精神萎靡及表情淡漠.术前常规行颞骨CT及头颅MRI检查.

    作者:李素娟;张帆;秦兆冰;孟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血管肉瘤一例

    全部人群中约20% ~ 75%存在甲状腺结节,其中良性病变90% ~ 95%,甲状腺癌占5%左右[1-2].我们首诊一“甲状腺肿物”患者,为临床较罕见的甲状腺血管肉瘤,报道如下.患者女,63岁,因颈部肿胀30年余,呼吸困难伴发热2个月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患者30多年前发现颈部肿胀,无其他不适.颈部肿胀逐渐加重,近2个月出现呼吸困难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高体温达38.9℃,无声音嘶哑,无饮食呛咳,当地医院给予抗炎及对症治疗后效果欠佳.2014年10月29日患者在当地医院行颈胸部平扫+强化CT检查示:甲状腺右侧叶截面积8.5 cm×6.2 cm的软组织肿块,密度尚均匀,其内见斑点状钙化灶,与左侧叶甲状腺组织分界不清;病灶外缘模糊不清,临近气管受压向左移位,增强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性强化.另见甲状腺左侧叶密度不均,见小圆形弱强化灶,符合甲状腺恶性肿瘤CT表现.颈部彩超提示甲状腺肿物,探及囊性回声区.

    作者:李茂才;李文明;魏东敏;王娟;潘新良;雷大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异位胸腺囊肿一例

    患者女,32岁.主因发现左颈部肿物2个月就诊于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体格检查:患者颈部不对称,左颈部可触及—2.0 cm×1.5 cm× 1.0 cm大小的肿物,边界不清,活动度欠佳,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B超示:甲状腺左叶囊实性肿物2个,大小分别为:2.5 cm× 1.5 cm×1 cm、1.5cm×1.0cm×0.5 cm,考虑甲状腺(左叶)囊腺瘤.临床诊断:甲状腺(左叶)腺瘤.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行甲状腺左叶肿物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示:软组织2块,大小2.0 cm×1.0 cm×0.5 cm和1.5 cm×1.0 cm ×0.3 cm,灰红、淡黄色,部分似囊壁样,囊内容物已流失,囊内壁尚光滑,壁厚0.1 cm.实性区切面灰白、灰红色,未见异常.镜检:囊壁内衬柱状上皮、复层鳞状上皮,并有灶状鳞状上皮增生呈乳头状(图1,2),囊壁内衬皮下可见胸腺组织,由含胸腺小体的淋巴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

    作者:刘洪博;刘树荣;张晓娟;王胜合;华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腔-鼻窦IgG4相关硬化性疾病一例

    患者男,75岁,主因左眼肿痛1年余,视力下降6个月于2015年11月6日入院.患者于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肿痛,6个月前出现左眼视力下降,曾于当地眼科医院就诊,予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无缓解.入院前1个月,患者出现流脓涕及喷嚏症状,无头昏、头痛,无咳嗽、发热、周身不适,遂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考虑为鼻-鼻窦炎、眶占位.患者既往体健.鼻腔检查:外鼻无畸形,鼻中隔基本居中,双侧下鼻甲不大,左侧总鼻道见脓性分泌物,左侧中鼻道见少量荔枝肉样新生物.眼科检查:左眼红肿,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左眼压增高,上睑弥漫性肿胀,左眼球活动受限.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左眼眶内下方泪腺区皮肤颜色正常,可触及一类圆形肿物,约3.0 cm×2.0 cm大小,移动度(+),边界清楚,压痛(-).

    作者:时文杰;张雅娜;林鹏;彭鑫;张圣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声门下软骨瘤一例

    患者男,46岁.主因渐进性声嘶1年加重伴呼吸困难6个月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患者约于就诊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症状,声嘶呈持续性,感冒、饮酒后明显,无疼痛、咳血等不适,未行任何治疗.就诊前6个月,患者声嘶加重,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伴有喘鸣,在体力劳动时显著.无咳嗽、咳痰、心慌、吞咽障碍等发生.患者既往局部无外伤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我院门诊电子喉镜示:右侧声带下方基底较宽半圆形肿物,包膜完整光滑,右侧声带活动略受限(图1).喉部CT示:环状软骨下端新生物,考虑气管内软骨来源肿瘤(图2).颈部MRI示:右侧环状软骨可见大小约2.0 cm ×2.0 cm的等T1、混杂长T2信号影,边界较清晰病灶内信号混杂,右侧杓状软骨受推上移,病灶突入喉腔至官腔狭窄,其周围软组织可见少许片状液体渗出信号影(图3).入院诊断:声门下肿物性质待查.

    作者:王茂鑫;马贤;李晓东;王运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侵犯喉气管的甲状腺癌治疗研究进展

    甲状腺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甲状腺的特殊解剖学位置,一旦癌变侵犯喉、气管则预后较差,手术治疗仍然是侵犯喉气管甲状腺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具有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解除气道梗阻等症状、改善术后生活质量等优势.在手术治疗之外,还存在放化疗、131 I及分子靶向等治疗手段.本文就侵犯喉、气管的甲状腺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丽娅;易红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WFS1基因相关Wolfram综合征和非综合征型低频感音神经性聋的遗传学和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

    WFS1基因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均可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Wolfram综合征(Wolfram syndrome,WS),该基因的杂合突变可导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低频感音神经性耳聋(low frequency sensonneuralhearing loss,LFSNHL).此外,WFS区域基因突变与糖尿病及精神系统异常有一定关系.本文主要就WFS1不同基因位点突变与WS和LFSNHL不同表型相关的遗传学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史夙铭;韩宇航;王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口入路机器人辅助咽喉部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

    目的 总结经口入路机器人辅助咽喉部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至2015年7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耳鼻咽喉科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的6例经口入路机器人手术(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TO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野暴露平均用时35(30 ~ 40) min,调整开口器2~5次,平均手术完成时间72(30~130) min.手术出血量平均约15(5 ~3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0(6~14)d,恢复经口进食平均需要6(2 ~10)d,出院时均可经口进食,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病理学检查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残留,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均未有肿瘤复发.结论 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应用TORS手术切除下咽部肿瘤,功能保留好,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进程明显快,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许风雷;陈琰;张勇;吴昆旻;程友;季俊峰;郑宏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突发性聋患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患者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因单侧突发性聋就诊的495例患者(失访34例,失访率为6.87%),其中20例因出现复发而再次入院治疗,分别从年龄、性别、伴随症状、基础疾病、病程及突聋分型等角度对影响突聋复发及其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例复发患者中,19例为同侧耳复发,1例为双侧复发.男7例,女13例;年龄24 ~ 77岁,中位年龄39.5岁.听力分型:低频下降型8例,高频下降型2例,平坦型8例,全聋型2例;17例复发分型与首发相同,1例由全聋型变为平坦型,1例由平坦型变为高频下降型,1例由平坦型变为全聋型.两次发病间隔时间1 ~ 36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经全身口服和(或)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痊愈3例、有效3例、无效14例,痊愈率为15%,总有效率为30%,明显低于首次发病的痊愈率(X2=8.640,P<0.05)和总有效率(x2=12.379,P<0.01).伴眩晕和(或)头晕、病程>7d、伴基础疾病及突聋分型为非低频下降型者复发治疗均为无效.年龄≤34岁的患者和> 34岁的患者复发后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及是否伴耳鸣和(或)耳闷突聋患者复发后治疗的总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听力分型的突聋患者间复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744,P<0.05),而性别、年龄、是否伴随基础疾病、伴随症状、病程等对突聋复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突聋复发多见于低频型和平坦型患者,复发疗效较首次发病差、预后不佳,其疗效可能与年龄及分型等因素有关.

    作者:梁华;钟时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浅谈甲状腺外科医师专科化培训

    甲状腺外科医师的专科化培训既是甲状腺外科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外科质量控制的现实需求.近年来甲状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每年增长率达4%,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甲状腺癌尤为高发,渐成为近20年女性癌症谱中上升速度快的几类之首[1].快速增加的甲状腺肿瘤患者迫切需要大量的甲状腺专科医师施行规范化诊疗.不仅如此,治疗质量控制是外科的生命线,Birkmeyer等[2]学者在一项美国患者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外科医师专业化程度高的医院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且手术费用低.回顾专科医师培养制度的历史,自20世纪初美国首先实施专科医师准入管理制度后,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亦逐步建立并推行该项制度,上海市亦于2013年正式开展实施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评审和认定工作.目前,外科学的其他亚专科如胃肠外科及疝外科的专科化培训已经开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甲状腺外科医师专科化培训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作者:嵇庆海;史荣亮;渠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第29届Barany协会会议热点简介

    Barany协会会议每四年举办一届,是前庭及内耳相关疾病领域重要的会议之一.为表彰及推动韩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第29届Barany协会会议于2016年6月6-8日在韩国首尔召开.会议迎来了46个国家及地区719位参会者,其中100余位中国代表参会.大会238名讲者来自27个国家及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地区讲者11位.本届Barany协会会议的主题是“Acceleration&Harmony(加速与和谐)”,通过全体会议、教学课程、专题报告、口头发言和壁报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前庭及内耳疾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现就会议相关热点内容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朱学伟;汪芹;伍伟景;杨新明;朱冬冬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