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1年,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滴丸合用硝酸异山梨酯治疗8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冬梅;牛秀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于1995年12月~1999年11月检测观察了938例健康人及154例恶性肿瘤病人的血清唾液酸(SA)水平变化情况,现就临床意义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全德;刘桂芝;刘元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癌,临床很容易被忽略,尤其是X光片呈慢性支气管炎改变,而无明显球形影及毛刺样改变者,而延误了手术治疗时机,为此特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平;张艳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临床中并不常见,近年来由于患者接受大量广谱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和介入性医疗操作等,使此菌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了探讨S.m的感染分布与耐药性,对我院分离出的40株S.m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卫;张民;宁敏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利福平(下称RFP)为临床常用的抗结核药,近年发现本品对非结核性疾病亦有满意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英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从1998年7月~2002年4月,我院共收治狂犬病人236例.通过抗狂犬病血清皮试的结果分析,对皮试的判断标准体会如下.
作者:杨维彬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1995~2001年间经内镜吸引涂片、活检确诊的霉菌性食管炎3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良;张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恙虫病在1997年以前我县未见报道,经查阅相关的史料记载也无恙虫病之记录,自1997年9月~2002年6月我院首次收住恙虫病58例.现就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误诊情况简要分析如下.
作者:王勇;代雪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以下简称结胸)及时清除胸腔积液,减少或减轻治愈后胸膜粘连肥厚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采取了不同的抽液方法,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淑香;索春秀;马丰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科门诊自2000年8月~2002年4月用穿琥宁治疗急慢性颈淋巴结炎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尤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毒性心肌炎(VMC)发病率逐年增高,危害性大,迄今为止尚未找到特效治疗药物,大多医生在开处方时就像在未知领域中旅行.我们从1998年1月~2001年6月,对120例VMC门诊和住院病人采用心先安(MAC)和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王树平;彭建;李学军;刁兴元;赵长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矛盾反应是初治肺结核病人在强化期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伴有或不伴有排菌,X线表现有一过性病灶增大增多、胸膜炎等临床表现.我所从1996年8月~2001年10月发生5例出现矛盾反应肺结核病人,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徐宝祥;周国林;董少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由于近年来耐药菌株增多,细菌性肺炎治疗难度增大.为选择一种有效抗生素以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教学医院随机选取急性细菌性肺炎50例,用利迈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设对照组对比分析,旨在评价利迈先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仲品;林桂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科自1999年6月~2002年7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30例,治疗效果好.
作者:王友杰;袁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6个月~5岁小儿,以夏秋季多见,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文采用三氮唑核苷、利多卡因治疗此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白晓龙;杨学武;李彩芳;刘鹏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脾结核较为少见,我院自1998年6月~2001年6月共收治脾结核20例.
作者:张建英;晋树亮;王俊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自1998~2001年采用酚妥拉明救治肺心病心衰64例,均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云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自2000~2002年应用古拉定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肝损害40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红专;李玉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重叠综合征为慢性阻塞肺疾患(COPD)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存在的疾病.重叠综合征比单一的COPD或OSAS有更为严重的夜间睡眠相关的低氧血症,而且白天也有严重的动脉血气异常.OSAS患者可出现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黏度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合并有COPD的病人更容易出现上述情况.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能有效消除由于上气道阻塞引起的睡眠呼吸紊乱、纠正睡眠低氧血症,但对重叠综合征患者血黏度的影响,国内尚未见相关研究.本组研究的目的即探讨经nCPAP治疗后,重叠综合征患者血黏度的变化.
作者:毕见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96例患者均为妇产科门诊女性患者,全部病例经临床和病理检测诊断为尖锐湿疣.诊断依据:①外阴部痒痛,分泌物增多.②有典型外生疣状物.③取活泥检送病理检查证实.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18~50岁,多在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32.8±10.7岁,病程7天~6个月.对照组46例,年龄19~52岁,多在24~45岁之间,平均年龄31.7±9.8岁,病程7天~6个月.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李建团;王新杰;张学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痢特灵属硝基呋喃类药物,口服吸收少,肠道浓度高,常用于菌痢、肠炎,近年也用于胃溃疡病人.不良反应较轻,可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也可有外周神经炎及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多见于先天性GS-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偶见肝损伤患者.近几年来此药在临床上已渐少用,但在基层医院应用仍广泛,个别病人也会购药自用.现将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5例服用痢特灵致溶血性贫血的患者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李苏;潘正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输液的普遍应用,输液反应时有发生.本组两例输液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并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现将病例介绍如下.
作者:林丽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患者,女,19岁,左上臂内侧肿物15年余,肿物渐增大,近2年来伴压痛,伸肘受限.在其他医院诊断为左上臂脂肪瘤未行治疗.来我院后,查体:左上臂内侧皮肤颜色无改变,无明显隆起.肱二头肌内侧沟处可触及条索状肿物,稍压缩后膨胀.肿物内可触及多个硬结,并有挤压痛.伸肘只达140°左右,肿物无血管杂音.X线:左上臂内侧软组织内多个静脉石.诊断:左上臂蔓状血管瘤伴静脉石.查心电图正常,备鲜血400ml,手术治疗.术中见该瘤呈红蚯蚓状,于肱二头肌起点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肱桡肌和旋前圆肌,与肌束粘连较重.
作者:卜凡罡;杨清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头孢唑啉钠是临床上常见的抗菌药物,但该药致腮腺肿大较为少见,1999年3月~2002年2月,我院诊治头孢唑啉钠引起的腮腺肿大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薛越;王坤;靳朝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自1985年8月~2000年8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385例,其中有6例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误诊率为1.57%,现就误诊教训分析如下.
作者:陈金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几年来在肛肠门诊中曾遇以腰痛为主症而误诊为腰椎病的晚期直肠癌;以下腹痛、黏液便为主症而误诊为慢性结肠炎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肛门坠胀为主症而误诊为肛窦炎、直肠黏膜下垂的腰骶椎病9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艾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笔者自1995年6月~2000年8月,遇到小病灶脑出血误诊误治8例,均曾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而无病情恶化或加重,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房明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医学院校开设了社区医学教育课程,60年代后,社区医学的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澳大利亚的纽卡索大学医学院等著名的大学,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医学教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而社区医学这一名词出现于我国的80年代,它使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社区卫生服务的道路,医疗卫生服务以社区为定向.医学教育改革的活跃局面,出现了社区医学、社区医师、全科医学、全科医师等新颖的学术名词,我们如何去认识这些名词、学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妨探讨一下这些学科发展的过程.这里首先谈一谈社区、社区医学.
作者:王改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溃疡病的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为:①幽门螺杆菌感染;②胃酸分泌功能紊乱;③胃肠蠕动功能障碍;④胃壁及供应胃和十二指肠的血管痉挛;⑤胃的屏障功能下降.
作者:肖平田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跌扑损伤及劳累或负重过度为其主要发病原因.笔者近年来应用鼻针配合患者自身运动及腰部拍打扳拿手法治疗腰扭伤,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何敬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依据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的标准.临床资料:106例肺心病心衰患者均为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单纯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32例,女24例,年龄46~80岁,平均62.23岁;病程6个月~23年,平均3.5年;心功能Ⅱ级15例;Ⅲ级19例,Ⅳ级22例.对照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3~78岁,平均63.25岁;病程10个月~9年,平均3.3年;心功能Ⅱ级1 3例,Ⅲ级20例,Ⅳ级17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心功能级别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0年9月~2002年11月,我科采用云南白药、山莨菪碱、氯丙嗪三药混合配成止泻合剂,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1999年3月~2002年4月本诊所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8~64岁,平均36.70±11.86岁,病程1~25年,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37例,复合性溃疡5例.对照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19~62岁,平均35.90±10.29岁,病程1~23年,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31例,复合性溃疡4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P>0.05).
作者:朱希鹏;王利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原用于治疗伤寒误下致寒热交结的心下痞证.是方辛开苦降寒温并施.泻中有补,善清化下焦湿热,恢复结肠升降功能,凡湿热内蕴、气机不降、结肠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皆可变化使用.现将运用本方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190例介绍如下.
作者:郭金生;李忠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六神丸是驰名中外的良药,其方由牛黄、麝香、蟾蜍、雄黄、珍珠、冰片等6味中药组成,主治咽喉肿痛、化脓性扁桃体炎等.近年来发现其有许多新用途,总结如下.
作者:殷世忠;刘红樱;张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对症治疗,多可获效,但要根治,往往困难.1996~1999年我院采用中医辨证用药,并以西药治疗作为对照,对60例腹泻型IBS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全章;李剑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因黄疸、周身乏力1年入院.患者于入院前无明确诱因出现皮肤轻度及巩膜轻度黄染,伴尿黄、乏力,无食欲不振、厌食,无恶心、呕吐,无腹痛及瘙痒等.门诊多次检查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学指标均阴性,丙氨酸转氨酶(ALT)180U/L,天冬氨酸转酶(AST)125U/L,总胆红素(TBIL)60μmol/L,总胆汁酸(TBA)180μmol/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1220U/L,碱性磷酸酶(AKP)580U/L,总胆固醇(Tch)15.8mmol/L.B超示胆囊壁毛糙,腹部CT示慢性肝损害,脾略大.服保肝利胆药无效.既往身体健康,无烟酒嗜好,无药物过敏史.查体:神志清晰、营养中等,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及黄色瘤,心肺正常,肝肋下2cm,质软稍韧,无触痛,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入院后查:血红蛋白11.2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尿胆原(+),尿胆红素(+).
作者:盛传伦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抗惊厥和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是临床常用的抗惊厥和抗癫痫药,癫痫又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据报道,约每200名妊娠妇女中就有一名癫痫患者,其中约50%的癫痫患者妊娠后发作频率与妊娠前相同,40%患者妊娠后癫痫发作更加频繁.因此,绝大多数患癫痫的孕妇在妊娠期间需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
作者:王怀良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龙胆泻肝丸含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诸药.方中龙胆草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有清热燥湿、导热下行之效,为臣药.泽泻、木通、车前子清热利湿,可使湿热从小便而解.生地、当归有滋阴养血之功.柴胡有疏肝解郁和引经之用.甘草调和诸药.龙胆泻肝丸泻肝而不伤肝,利湿而不伤阴,其配伍相辅相成,疗效为医家和患者所称道.
作者:雷波;张国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作者:健卫工作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卷一个纸捻轻搔你的外耳道,你会感到喉头作痒,或引起几声干咳,这就是耳咳反射.这一发现始于19世纪德国解剖学家阿诺德的研究,所以又叫阿诺德反射.它像膝腱反射、眨眼反射一样,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如果因此而发生干咳病,临床上将之称为耳咳反射综合征.
作者:秦士德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本病例有如下特点:①中年男性,病程3个月.②以间断性发热、黄疸、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③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④查体见巩膜及皮肤黏膜轻度黄染.⑤实验室检查发现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甲、乙、丙、丁、戊、庚型病毒肝炎标志物均为阴性.⑥胆管造影示弥漫性肝内肝管狭窄及胆总管、肝总管中度狭窄.
作者:盛传伦;王江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任何一种治疗疾病的疗法,除了有它的理论基础之外,还必须有其实践基础.具有悠久历史的暗示疗法之所以能够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因,目前普遍认为是暗示与暗示作用的结果.
作者:健卫工作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一位母亲来到心理门诊,伤心地流着泪诉说,她那14岁的女儿近半年来突然变得很古怪,常常一个人在房间里呆呆地坐着,不言不语,懒懒散散,学习成绩直线下降.近3个月来常自言自语,称耳朵里有人在与他讲话,听到表扬她,很得意,甚至笑出声来;听到讲她不好,很气愤,甚至与之对骂,还说有人在她的饭里放毒药.在医生直接接触并检查了这个女孩之后,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作者:翁晖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基本理论(1)绪论:概念;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2)心理活动:定义与分类;认识过程;情绪构成;意志过程;行为.2心理卫生(1)慨述:概念;心理健康标准.(2)不同年龄的心理卫生:儿童阶段;青少年阶段;成人阶段:老年阶段.
作者:李春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黄疸的识别要在充分的自然光线下进行,首先应和假性黄疸鉴别.假性黄疸见于过量进食含胡萝卜素食物或服用某些药物如米帕林、新霉素等,此时只见皮肤黄染,尤其是手掌足底,而巩膜正常.老年人球结膜有微黄色脂肪蓄积,巩膜黄染不均匀,以内龇明显,此时称睑裂黄斑,皮肤无黄染.所有假性黄疸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均正常.
作者:王宵伟;盛传伦;王江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为孕28周前后出现的以瘙痒和轻度黄疸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是常见的妊娠特有的肝脏疾病,对孕妇和胎儿影响较大.一般预后较好,但黄疸久者,因缺乏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Ⅱ、Ⅶ、X,产时可发生大出血.本症对胎儿影响较大,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早产和死胎的危险性相对较高.胎儿窘迫和死胎的原因不明,可能与急性缺氧有关,与慢性胎盘功能不全无关,因为ICP孕妇所生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并不多见.亦可能与胆酸刺激胎盘绒毛静脉收缩,以致胎盘滋养层细胞肿胀和绒毛间质水肿,造成胎儿供养不足有关.亦有人称母体胆盐增高,刺激胎儿肠蠕动而使羊水混浊而引起胎儿窘迫和死胎.
作者:王宵伟;盛传伦;王江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实验室检查(1)肝功能检查①胆红素代谢试验:正常人血清结合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比率<20%~35%.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时,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比率>35%,有时可达50%~80%.肝细胞性黄疸时,尿内可出现尿胆红素,尿胆原也可增加;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尿胆原形成减少,因此,尿胆原减少或缺如,尿中尿胆红素呈阳性反应.溶血性黄疸时,非结合胆红素增高,因此,尿胆原可增加,而尿胆红素仍为阴性.
作者:赵平;盛传伦;王江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初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进而发展为肝炎、肝纤维化,终导致肝硬化黄疸是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作者:焦健;盛传伦;王江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肝内胆汁淤积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或肝内胆管弥漫性梗阻所致.黄疸和皮肤瘙痒是肝内胆汁淤积的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人还可出现黄色瘤、吸收不良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的症状,晚期可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肝功能衰竭.临床上依据其临床表现及病因不同可分为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复发性胆汁淤积、慢性胆汁淤积及特殊类型的胆汁淤积.目前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治疗上也缺乏满意的方法.治疗包括利胆药物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及对症治疗等.
作者:盛传伦;王宵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梗阻性胆汁淤积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胆管梗阻引起的组织及血中胆汁潴留.临床上以黄疸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皮肤瘙痒和心动过缓.根据病因可分为肝外梗阻性胆汁淤积和肝内梗阻性胆汁淤积.
作者:焦健;盛传伦;王江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肝内胆汁淤积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和(或)毛细胆管胆汁分泌障碍,或肝内胆管弥漫性梗阻所致.其形态学表现为肝内胆管的胆汁淤积或淤滞.药物是引起肝内胆汁淤积尤其是急性胆汁淤积的常见原因,称为药物性胆汁淤积.药物性胆汁淤积与急性肝细胞性黄疸不同,胆汁淤积一般以ALP(高于正常3倍以上)、γ-GT和5'核苷酸酶升高为主,反映肝实质损害的转氨酶仅轻度或中度升高(低于正常值的8倍),极少发生爆发性肝衰竭.药物性胆汁淤积常表现为胆管损伤样临床症状.其类似肝外胆管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硬化性胆管炎,但预后较好.
作者:盛传伦;王宵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黄疸是指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正常血液总胆红素浓度不超过17μmol/L,当其超过34μmol/L时,临床上出现黄疸.如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肉眼未能察见时,称为隐性黄疸.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多见于肝、胆系、胰腺及血液系统的某些疾病,但其他系统疾病也可出现.
作者:王江滨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