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心率150~250次/分.在治疗上采取解除病因,根据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张瑞岩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抗感冒药一般为非处方用药,患者可不通过医生自行购买.近年药品市场上抗感冒药品种不断增加,大多为复方制剂.多种抗感冒药所含成分相似,或仅部分功效不同,或仅某些成分含量有别,因生产厂家不同而商品名不一,给医生及患者在处方或自选药物时带来了一定困难,有时甚至因盲目合用抗感冒药造成了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蔡志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采用发展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对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6.7%,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颖新;许广里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芪连知桂汤治疗青少年习惯性鼻出血,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 ①患者年龄在15~20岁.②有反复发作的鼻出血病史1年以上.③专科检查鼻部无异常.④实验室检查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等在正常范围.⑤排除外伤性和全身性疾病、血液病病因.
作者:海瑛;席芳侠 刊期: 2007年第09期
《金匮要略》在湿病篇、中风历节病篇及痰饮病篇等对风湿病的成因、病机、脉证论治辨证方面,已有全面的论述.如在湿病篇中,将湿病分为外湿、内湿和内外俱湿三种类型.发汗与利小便为治疗湿病的两大法则.外湿用微微发汗,照顾阳气,使风湿俱从汗而解,禁用大汗、攻下、火攻.内湿用利小便法,使湿从尿去.常用通阳化气利小便和健脾除湿法.在历节病篇中提出肝肾气血不足,再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流入筋骨关节,阻碍气血运行,引起四肢关节肿大,不能屈伸,局部出黄水;其治法,偏风湿历节者,用乌头汤温经散寒,化湿止痛.
作者:武秀杰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心身疾病,患者常伴有餐后饱胀、上腹胀痛、早饱、嗳气、失眠多梦、心悸不宁、郁郁寡欢、焦虑烦躁等症状,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心理、食疗、理疗等多种方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60岁,病程2天~1个月.发病前均有明显的外感史,扁桃体1型Ⅲ度肿大,其中扁桃体化脓12例.40例均经应用多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改用中药治疗.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夏天无注射液跟骨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方法:将2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针灸、理疗配合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组采用夏天无注射液跟骨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夏天无注射液跟骨注射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足跟痛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鲁新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自拟复方大黄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此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傅宇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治疗上也无满意的方法,笔者自2001~200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93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白伟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中医、西医治疗脑中风各有所长.但因脑中风病因复杂,致残率、致死率高,因而各取中西医之所长,运用于脑中风的预防、治疗、抢救、康复等各个环节中,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程国星;陈宇;刘永忠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以小儿、老人罹患为多,多因起居不当、感受外邪所致.笔者近几年运用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所致剧咳、久咳之症,每获良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顾文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辨证分型根据慢性肠炎的病因及其表现,可将本病分为4型进行治疗.食滞肠胃型 腹痛,肠鸣,便有恶臭,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腹满,不思饮食,舌苔垢浊厚腻,滑脉.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除湿.方用保和丸加减:焦山楂15g,焦神曲13g,炒莱菔子13g,陈皮10g,制半夏10g,茯苓10g,连翘12g.
作者:张永红;王慎计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结合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血脂和脑血循环的影响.结论:脑心通胶囊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血脂水平,效果比单纯用药好.
作者:陈旗;王彤;王红星;单春雷;王翔;朱奕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患者,男,25岁,某糖厂保安人员.为防顽童偷窃甘蔗,时常高声嚷叫,长年累月,酿成失音,曾就诊于某市级医院,胸片、血、尿常规均示正常.西药消炎抗菌及中药润肺生津之品不间断调治月余,但病情反复难愈,于1999年12月4日求治于余.
作者:卢艺远;黄连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我院哮喘门诊开设以来共诊治56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现总结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6例患者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14~70岁.病程2个月~10年.其中25例有中重度吸烟史.误诊为支气管炎47例,慢性咽炎9例,肺炎3例,胸膜炎2倒,冠心病2例,神经官能症3例.误诊时间2个月~10年.
作者:张君;陈桂华;卢彩霞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326例,成年男性130例,女性102例;儿童54例,婴幼儿40例.发病年龄1~66岁,其中14岁以下94例,14~35岁者190例,35岁以上者42例.病程1个月~1.5年,潜伏期14~50天.
作者:曲增君;曲志敏;盛芳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分为无胸前导联ST段下移组(A)、胸前导联V4~6ST段下移组(B)、胸前导联V1-6ST段下移组(C).结果:C组较A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增加,临床心脏事件增加.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后胸前导联V4~6ST段下移合并左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低,胸前导联V1~6ST段下移多存在左前降支或回旋支病变,预后差,左室功能差,并发症多.
作者:狄巨岚 刊期: 2007年第09期
2004年10月~2005年8月,笔者采用全甲拔除后加用患侧趾侧腹楔形切除法[1]治疗复发性嵌甲及慢性甲沟炎患者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光好;孙大华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肺结核与肺癌的临床特点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市肿瘤医院1990~2000年间确诊的肺癌患者临床特点.结果:肺癌患者中合并肺结核的有218例,其中130例原有肺结核病史,后发现患有肺癌;43例是在确诊肺癌后发现亦有肺结核.结论:临床肺癌与肺结核常合并发生,在确诊过程中应提高警惕,避免漏诊、误诊.
作者:马丽影;金琴喜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对照观察咪唑斯汀与维生素B12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结论:咪唑斯汀与维生素B12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较好且使用安全.
作者:王文真;罗艳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李寿山,生于1922年,山东省平度市人,现为大连市中医医院顾问、主任医师、教授,并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等职.出生中医世家,40年悬壶于大连,长期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其痹证的临床诊疗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李晓春 刊期: 2007年第09期
网上看病不科学求医看病是一项严肃认真的事情,整个看病过程要求周密细致,勤查勤防,及时调整诊疗方案,这就要求患者医患之间有密切的接触和互动,仅仅通过网络联系是难以做到全面细致的,例如一个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重病人,需要及时进行胃镜下观察和止血,通过胃镜了解出血规模和部位,医生必须现场操作,动态观察;而通过网络对话,难以形象再现真实情况.又如过年的时候,暴饮暴食引起呕吐、腹泻的病人大量增多.从症状来看大同小异,实际可能是不同的病因所致.暴饮暴食有可能引起胰腺炎、胃黏膜损伤、急性胃炎等,这些都可以引起上吐下泻,如果得的是胰腺炎,吃的却是治急性胃炎的药,那怎么治得好呢?不借助仪器,不当面诊断就有可能导致误诊.
作者:刘士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案情回放2003年7月,患者刘某误食农药中毒,被家人发现后送至某医院进行救治.入院后诊断为:除草剂或有机磷中毒,无法确诊.医院给予刘某清水洗胃、输液、抗感染、保护胃黏膜、吸氧等治疗后,将其转到病房进行观察.第2天,刘某病情加重,该医院对其进行了双胸腔闭式引流术,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刘某病情仍进一步加重,终发展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张宇峰;张宝伟 刊期: 2007年第09期
单味中药常用络病治疗药物按照功能分类方法,可分为流气畅络、化瘀通络、散结通络、祛痰通络、祛风通络、荣养络脉等不同类别.现分别简述之.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肝肾综合征(HRS)是严重及晚期肝病如肝硬化、肝衰竭等常见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HRS是功能性肾功能不全,肾脏病理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引起肾外全身动脉扩张和循环血量不足,导致肾血管显著收缩和肾小球滤过率(GFR)骤然下降.该症出现后,病情发展较快,患者死亡率高达80%~100%,故早期诊断与及时有效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就近年来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弢;刘士敬 刊期: 2007年第09期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指腹腔内无明确感染灶或脏器破裂,也无直接污染途径,病原菌经血液、淋巴途径或经肠壁、女性生殖器或因侵入性操作而进入腹腔发生的急性、亚急性细菌性腹腔感染.19%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SBP,死亡率达36%~70%.
作者:刘红虹 刊期: 2007年第09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胆管的出血.肝硬化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大多数由胃-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还有急性胃黏膜出血即所谓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等.
作者:刘士敬 刊期: 200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