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泵是定期定量地给患者持续输注止痛药物的医疗器械,又名镇痛泵,种类很多,一般由阻尼管、加药口、贮液器、保护外壳、过滤器、控流管、保护套等组成(如图1),其内贮有止痛或麻醉药物,用完后可以补充.止痛泵主要用于手术后镇痛、无痛分娩、慢性疼痛治疗、癌痛,以及其他需要持续输注微量药液的治疗.医生根据治疗需要设定合适的药液,选好镇痛泵的型号,就可为患者治疗.近年来已出现患者自控装置(PCA),可由患者在必要时自行控制追加药液的输注剂量,以达到个体化用药的目的.
作者:张秉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多数疾病都有疼痛的症状,有了疼痛,人就会自然地躺下来休息,给身体一个自我调节和修复的机会,也给人一个求医治病的信息,所以,疼痛是人类生存和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重要信号.癌痛是疼痛的一种,早期癌症多无疼痛.癌细胞有浸润性生长的特性,可蔓延到邻近组织器官,并扩散或转移到远隔部位.当癌组织压迫和侵入神经、血管、肠管、骨骼和实质性脏器的被膜时,即可产生疼痛.
作者:张秉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癌痛患者的止痛治疗,除了心理治疗、让患者放松外,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因此,如何为患者选择药物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对药物止痛治疗时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怎样判断该不该给麻醉药癌痛患者必须得到适当的治疗,以享受无痛人生的待遇,那么,医生应该给他开什么样的止痛药呢?有的人得知亲属或朋友患了癌症,怕以后出现癌痛时麻醉药不易弄到,于是先下手为强,想方设法,希望弄到一张供麻醉药的诊断书,先把麻醉药准备好,争取多储备一些,有备无患.其实这是多余的行动.当前,我们国家已经完全做到了对癌痛患者麻醉药能够充分供应.
作者:张秉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骨转移癌痛综合征癌症晚期出现疼痛的常见原因是因癌细胞侵蚀或转移至骨骼,约占癌痛的85%.产生骨转移癌痛综合征的原发癌依次为乳腺癌、支气管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食管癌、颈部癌等.癌性骨痛的性质多为中度至重度胀痛、刺痛、撕裂痛,持续或阵发性加剧.癌细胞转移至骨骼后,分泌前列腺素等物质使癌细胞周围骨质破坏、吸收,致敏神经末梢而疼痛.因此,尽管骨浸润灶或转移灶尚很小,但临床已出现剧烈疼痛.癌细胞生长迅速可牵涉骨膜也是致痛原因.骨转移癌还可并发病理性骨折.因血运丰富,颅骨、椎骨是癌浸润和癌转移的常见部位,可产生相应的头痛、腰腿痛和根性脊神经痛.
作者:张秉琪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现代应用慢性胃炎 患者有胃痛史3年余,近几日胃痛加重,干呕,手足厥冷,吞酸,食入欲吐,口淡,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投以吴茱萸汤加味治疗.处方:吴茱萸5g,人参10g,大枣6枚,生姜12g,陈皮10g,半夏9g,砂仁10g,海螵蛸10g,水煎2次昏合并药液,分3次口服.服药5剂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且干呕消失,手足转温.续服上药10剂,诸症悉平.后随访2年,未再见复发.梅尼埃综合征 采用吴茱萸汤加味治疗梅尼埃综合征,效果颇佳.处方:吴茱萸5g,人参6g,大枣4枚,生姜10g,制半夏9g,夜交藤15g,茯苓15g,炙甘草6g,水煎服,1剂/日,分3次口服.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高血压病患者每天第1次服药时间过晚老年人常习惯早饭后才服药,一般在7:00~ 8:00之间,如起床晚,则服药时间就更晚,甚至拖到10:00以后.而人体在清晨觉醒同时伴随交感神经兴奋,会出现生理上血压晨峰现象,血压在5:00~8:00左右出现明显升高,这时患者如果8:00来诊所复查血压,因吃药时间晚,药物还没有发挥作用,会显示血压偏高,而10:00以后或下午来检查,服用同样剂量和品种的药物,血压却是正常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医生的误判.
作者:黄萍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适应证不适宜例1 患者,女,34岁,门诊眼科.临床诊断:鼻炎(急性).处方:头孢克洛胶囊0.25 g,3次/日;泛昔洛韦分散片0.25 g,3次/日;维生素C片0.1g,3次/日.均口服,连用4天.分析 急性鼻炎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若合并细菌感染或可疑有并发症时建议诊断予以明确,如补充第二诊断,常规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枝端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甲状腺相关眼病是成年人常见的眼眶病之一,是引起单眼或双眼突出的常见原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可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查表现,绝大多数甲状腺相关眼病伴有甲亢,而且多发生在出现甲亢后18个月以内或接近18个月,眼眶病变与甲亢的性质和治疗有一定的关系.在一些典型的眼眶病患者身上,可发现处于亚临床状态下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不同患者存在病理、生理上的差异,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广义地说,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控制活动期病变,防止眼部及精神生理损害、矫正眼运动异常、改善患者外观.本文主要从对甲状腺相关眼病概念的认识、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日常防护3个方面常见的误区进行阐述.
作者:魏锐利 刊期: 2013年第26期
高热是内科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正常人体温为36~37.4℃,各种疾病或其他原因使体温升至39.1~40.9℃时称为高热.当体温>39.0℃时,人体会对疾病做出强烈的反应,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烫手,口渴咽干,精神不振,饮食不佳,恶心呕吐,呼吸和脉搏加快,身体的消耗明显增加,并损害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严重者甚至意识不清,出现惊厥等一系列症状.常见的致呼吸系统感染性高热疾病有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腺咽结膜热、疱疹性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常以对症退热治疗为主,但一般的解热药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作用,因此,只能暂时降低发热者的体温,不能对因治疗.
作者:刘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诊断标准具有以下情况可判断为淹溺 病史:淹没于淡水或海水中.临床表现特点:①症状:淡水淹溺者可有头痛或视觉障碍、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溺人海水者口渴感明显,初数小时可有寒战、发热.②体征: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泥污.常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烦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和肌张力增高.呼吸表浅、急促或停止.肺部可听到干湿哕音.心律失常、心音微弱或消失.腹部膨隆,四肢厥冷,可伴有头颈损伤.
作者:胡振杰;朱桂军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正确的诊断往往都是所掌握的医学知识与临床实际恰当结合,并进行正确临床思维的结果.临床思维决不是脱离实际的冥思苦想,它的正确与否,当然与医生本人具备的知识有明显的关系,但在具体用于一个病例的诊断时,则首先取决于他通过询问病史和查体等方式所得到的信息是否确实可靠.通过联系实际病例的长期积累锤炼,才能逐渐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要从以下几个不同层次的基础入手.
作者:曾昭耆 刊期: 2013年第26期
病例1: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被误治患者,男,31岁.数小时前抬重物时,突觉腰部一闪,马上腰部就不能直起,活动受限,并伴有腰部疼痛,就诊于社区医院,接诊医师触诊到患者腰4~5棘间韧带压痛,有少许牵涉痛,诊为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以常规(扌衮)法、揉法放松后,在痛点上弹拨,点委中、承山等.结束治疗后患者疼痛加重,反而不能起床.分析 棘上棘间韧带是腰背肌、背阔肌、多裂肌的肌腱延伸部分紧密交织而成,附着于棘突之间,韧带损伤在急性期时,损伤点周围组织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此时宜轻柔缓和的手法消肿止痛.可接诊医师却在损伤点处施以较重的揉法和(扌衮)法,增加了伤点局部的出血量,特别是使用弹拨法,在已有断裂损伤韧带上加以横向作用力,反而加剧了损伤程度,更会使韧带剥离,故而造成医源性再次损伤,使病情加重.
作者:刘兴娜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医师总结]726001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西荆街香菊诊所 牛银朋病历摘要不久前接诊了一位3岁患儿,4小时前高热39.7℃,家长用白酒于患儿颈部、双侧腋窝、前胸后背以及双侧腹股沟区擦浴,2小时后热退,但小儿精神萎靡,嗜睡并烦躁不安来诊.患儿查体不配合,T 35.5℃,P 68次/分,R 24次/分,异常烦躁,哭闹不安,见咽部红肿并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散在湿哆音,询问家长得知患儿没有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疾病,根据经验,初步诊断为:①支气管肺炎;②急性酒精中毒.
作者:牛银朋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诊断标准中以心脏血清生化标志物肌钙蛋白(cTnⅠ)升高为主要条件,如果不能检测前者,应该以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为主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可诊断.出现典型的胸痛,起病急骤,疼痛持续时间长,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颈、左臂放射,疼痛呈压榨性,常伴有濒死感.这是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中比较典型的.
作者:齐国先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基本药物]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氨氯地平病历摘要患者,男,61岁.近5~6天以来,自觉无任何诱因感疲劳、乏力、头晕、心悸,颈项僵硬,经休息不见好转.家人提醒是否患有高血压?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量血压,果然较高.次日同时间点再次复查,血压仍然较高.初步诊断为高血压,建议转诊到大医院行进一步检查,以利制定完整治疗方案.既往史 1年前因尿多、口渴、食量大增,诊断为糖尿病(2型),先用饮食控制疗法,未服用降糖药.2个月前发生心绞痛,后经24小时连续心电图观察,证实为冠心病.
作者:刘玉芳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正常时,光滑的脏层与壁层胸膜间有少量浆液起滑润作用,相互滑动,不会引起振动.在胸膜炎时两层胸膜面因纤维蛋白沉积变得粗糙,呼吸时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在胸壁上即可触及,形成胸膜摩擦感.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早期,也可见于胸膜间皮瘤的早期.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案例回放]33岁的李某于2009年4月17日在区妇科医院住院分娩女儿桐桐,经医生检查羊水为Ⅱ度浑浊,婴儿呼吸有些不自然,为防止呼吸不畅引发缺血缺氧,医护人员立即为小桐桐清理呼吸道,吸氧后,呼吸很快转为正常.4天后,李某决定出院,医方建议李某再住院观察几日.但李某坚持出院,然而,回家后的第3日,桐桐出现间歇性不明缘由的烦燥症状,儿童医院诊断为间歇性癫痫病.
作者:杨子 刊期: 2013年第26期
(接上期)[A3型试题](28~29题共用题干)患者,男,58岁.肝硬化患者,有腹水.不规律服用利尿剂治疗,2天来出现嗜睡.体检:轻度黄疸,测血钠120mmol/L,血钾2.6 mmol/L,氯化物92mmol/L,BUN 10 mmol/L,血pH 7.5.28.患者出现肝昏迷的诱因是A.黄疸B.酸中毒C.低血钾D.低血钠E.氮质血症[答案]C[解析]不规律应用利尿剂可引起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引起血氨增高,诱发肝性脑病.29.此时佳的治疗措施是静滴A.谷氨酸钠B.谷氨酸钠+左旋多巴C.谷氨酸钠+谷氨酸钾D.谷氨酸钠+精氨酸E.谷氨酸钠+精氨酸+10%氯化钾[答案]E[解析]低钾低氯可引起碱中毒,是肝性脑病的诱因,应纠正,并同时改善碱中毒及降低血氨.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26期
基本情况 患者,男,37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12小时,伴恶心、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问题1:当接诊患者时,应了解哪些相关病史?根据初步资料判断患者为急性腹痛腹痛是临床极其常见的症状,特别是急诊患者,常以突发腹痛就诊.多数腹痛是由于腹部脏器疾病引起,但也有一部分是由于腹部外科疾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因腹痛涉及多科室疾病,常使正确的诊断受到干扰,所以说腹痛的诊断过程非常复杂.临床上一般将腹痛按起病缓急、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此患者为青年男性,突发腹痛12小时来诊,故为急性腹痛,那么在诊断时就要围绕急性腹痛的病因进行病史采集.
作者:刘凤奎 刊期: 2013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