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是一过性意识丧失(TLOC)常见的病因,反复晕厥发生危害患儿身心健康,部分患儿还有猝死的风险.然而,由于晕厥病因复杂,涉及多系统疾病,长期以来,儿童晕厥的诊断存在诊断周期长、检查冗杂、病因诊断率低的局面,因此儿童晕厥的诊断效率亟待提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根据多中心的长期研究,于2009年提出了《儿童晕厥诊断指南》,明确了儿童晕厥的诊断思路(见图1)和方向.结合该指南,儿童晕厥的诊断程序主要包括4个阶段.
作者:廖莹;杜军保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晕厥治疗的总原则是预防晕厥复发,降低死亡率.晕厥治疗的选择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即晕厥的病因,对晕厥反复发生、有猝死风险、晕厥导致精神及情绪问题、反复晕厥严重影响学业和课余活动时应积极治疗.所选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不良反应也需要考虑并向家长说明.在患儿晕厥发作时,应先稳定生命体征,尽快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在发作间歇期,应尽量查找病因,防止晕厥发作.
作者:廖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例1 患者,男,19岁,诊断为左小腿挫伤.处方:5%葡萄糖250ml,红花黄色素100 mg,静滴,1次/日,连用4天.例2患者,男,41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处方:5%葡萄糖250ml,红花注射液20 nl,静滴,1次/日.用药分析红花黄色素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于心血瘀阻引起的Ⅰ、Ⅱ、Ⅲ级的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心慌、气短等.红花注射液的功能主治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脉管炎,对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症、月经不调、类风湿关节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对抗凝血,抑制血栓形成,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对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稳定血管内膜,可治疗血管增殖性疾病.
作者:黎春辉;吴红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剂量长期应用外源性激素,可引起肾上腺功能萎缩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反应抑制.现已证实,连续应用强的松5~13天(20~30 mg/日),即可致HPA轴反应迟钝.若骤然停药不仅可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的反跳现象,甚至还可出现恶心、呕吐、低血糖、低血钠、低血氯、高血钾、心律不齐、低血压等撤药反应或撤药危象.尤应警惕的是,如遇感染、手术或其他应激情况时骤然发生的撤药反应或撤药危象,往往更令人猝不及防.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出现反跳现象和撤药危象又能平稳顺利地撤停激素呢?本文将对激素的减量时机与方法进行阐述.
作者:刘湘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临床上,面对感染患者特别是对危重感染、难治性感染不能满足于选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而应针对致病菌尽可能选择较为理想的抗感染方案,这样才能争取到宝贵的抢救和治疗时机.从药物的抗菌谱判断其独特的抗菌特点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针对耐药革兰阳性菌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对各种革兰阳性菌,特别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肠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其作用优于其他常用品种.国内至今未出现确实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故临床上治疗严重的葡萄球菌或肠球菌感染,包括MRSA、MRCNS所致的各种严重感染,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应列为首选药.
作者:张永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由于糖尿病是胰岛素的绝对和(或)相对缺乏所导致的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病情的发展终都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起始治疗普遍较晚,胰岛素的使用比例还很低.临床医师应当熟练掌握胰岛素的作用特点和使用方法,使患者血糖得以良好控制,从而避免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耀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慢性房颤治疗目标:控制心室率慢性房颤经复律治疗无效者,称为永久性房颤.房颤的治疗目标为控制心室率,使静息时心室率维持在60~70次分,稍活动后心室率≤90次/份.意在改善症状和运动耐量,防止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发生.地高辛为控制心室率的常用药物地高辛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控制心室率,且半衰期长,每天只需服用1次,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心室率用地高辛不能满意控制者,可加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需要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在控制运动时心室率均优于地高辛,也是指南推荐的首选药物.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规范化治疗可使哮喘得到控制,本文以案例形式介绍哮喘治疗.
作者:张翔;邢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川崎病(KD)为小儿时期好发的原因不明的血管炎性综合征,不完全川崎病(IKD)的临床症状更为隐蔽,其发生冠状动脉异常的危险性与典型KD患儿相同,但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极易误诊.IKD确诊后,其治疗与典型川崎病治疗方案相同.不主张应用激素常规治疗.严重冠状动脉病变采用外科及介入治疗.
作者:黎素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长期以来,作为一类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主要甶内分泌科或糖尿病科医生诊治,有关血糖管理的基本理念与学术动向也主要由该领域专家主导.术业有专攻,这种模式无可厚非.然而,糖尿病不仅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更是心血管疾病的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7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事件.因此,从心内科医生角度而言,糖尿病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同样值得关注、也应该关注.由于立场不同,所接触的患者不同,心内科医生与内分泌代谢科医生对于血糖管理的认知也可能有所不同.从不同侧面思考同样的问题,对于进一步完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策略也许会有所帮助.基于笔者对降糖治疗的理解,将体会简要汇总整理如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看法.
作者:郭艺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喘息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之一,任何因素引起的气道痉挛、分泌物增加、水肿,使气流受阻,都会出现喘鸣音.不同病因引起的喘息其临床表现不同,包括起病的时间、发作的频度、喘息终止的时间和对治疗的反应,这也提示儿童喘息性疾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
作者:赵德育;钱璐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高处坠落伤是指从自身身高2倍以上的地方掉落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加速度,可造成头部、颈部、胸部、四肢、脊椎等部位的严重外伤,伤员预后很差,非死即残.近几年,这种意外事件屡有发生,如果能正确进行现场急救,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死亡和伤残.
作者:温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病历摘要患者,女,20岁.心悸3年.体格 检查:BP 110/70 mm Hg,心界不大,心率112次份,心律齐,第一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本图为心悸发作时12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
作者:庞加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类,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高血压的急、慢性并发症,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治疗原则,高血压一、二、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作者: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读者来信]我近期曾读过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比喹诺酮类还低,不用做皮试.那么,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什么青霉素类药物用前必须做皮试,而头孢菌素类不需要皮试?但院领导在大会上说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这又是否合理?总之,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应用前究竟需不需要做皮试?如在未做皮试的情况下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医生是否需承担责任?[专家指导]问题一: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应用前需皮试,而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什么不用皮试?
作者:王树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案例回放2012年5月9日,怀孕9个多月的齐某在丈夫李某的陪同下,来到某县医院做产前检查,医生告诉齐某明天来取多项血检结果.第二天,医生查看了齐某的化验结果后,发现齐某的艾滋病抗体初筛HIV血检呈阳性,诊断齐某为艾滋病.得知这一检查结果的齐某当即昏迷,经抢救虽未对待产婴儿造成明显的影响,但齐某精神状态一直受到严重影响.5月14日,当地疾控中心得知齐某患艾滋病后,主动上门为齐某做专项复检.其检查结果排除了齐某患艾滋病的诊断.安全分娩出院时,齐某提出因医院误诊,给患者及家人造成极大的创伤,患者及婴儿是否留下不良后果尚不可知,要求医院承担住院期间的费用及精神损害赔偿金.医方则认为,医方尽管存在过错,但毕竟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不存在赔偿问题.
作者:杨学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2012年12月24日,高人民法院对外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据了解,这部共24章、548条、7万余字的司法解释,是高人民法院历史上条文多、篇幅长的司法解释,它将自2013年1月1日起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同步施行.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概述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按病因分类:①细菌性肺炎(常见,约占80%);②非典型病原所致肺炎;③病毒性肺炎;④真菌性肺炎;⑤其他病原所致肺炎.按环境分类:①医院外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为常见.其次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和呼吸道病毒等.②医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致病菌依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当前,甲流进入高峰期,患者也渐渐多起来,其中,咳嗽的患者较多.本来咳嗽是人体的一种正常保护性反射动作,它可以将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呼吸道的异物,借助咳嗽排出体外.但是,频繁、剧烈的咳嗽,不仅影响工作和睡眠,还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比如气胸、咯血、咳嗽晕厥等等).此时,咳嗽已经失去了其保护意义,需要用药物来制止和矫正.很多患者都认为咳嗽随便用点常用的药物就可以,事实并非如此.
作者:刘耀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营养治疗原则胃食管反流病营养治疗目的在于减轻胃肠负担,帮助黏膜修复,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纠正营养不良.能量 减轻体重可减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症状.能量供给以维持理想体重或适宜体重为目标,三大产能营养素配比合理.患者能量摄人(104.6~146.4) kJ/(kg·日)[(25 ~ 35) kcal/(kg·日)],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应实施减重饮食.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培训项目办公室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