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影响因子:0.24
  • 创刊:196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0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2004年2期文献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抗VEGF治疗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重要的影响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抗VEGF药物可抑制CNV的产生,从而起治疗作用.本文就VEGF及其受体的生理及病理作用,以及近两年来出现的抗VEGF治疗AMD的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王云松;徐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激光治疗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是一种发生于眼后极部的少见的良性血管瘤,无症状者只需定期随访,一旦因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出现症状时,则要进行治疗.激光在眼科的应用为其治疗提供了更准确,更方便的手段.本文就激光光凝、经瞳孔温热疗法及光动力学疗法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士胜;张琼;王康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波前像差在眼科学中的应用

    介绍波前像差的基本概念、分类、评价方法及临床应用.波前像差技术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关注的一项新技术,它不仅可用于检查屈光手术前后眼像差的改变,还可以指导个体化切削,提高屈光术后的视觉质量.另外,该技术还可用于评估白内障、青光眼以及其它角膜手术后的波前像差的改变和用于视光学及视觉研究领域等.

    作者:晏丕松;杜之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波前像差的研究进展

    像差是指某一光学系统与理想光学系统的光学偏差.人眼并非理想的光学系统,组成这一系统的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存在各自的光学缺陷,因此人眼存在像差,而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视网膜的成像质量.本文就人眼像差的概念、测量方法及其与调节、近视的关系等作一综述.

    作者:艾立坤;付晶;李维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生存质量测定在白内障研究中的应用

    生存质量是息者在患病过程中自我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人体机能、心理功能和社会活动等内容.本文就生存质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在白内障研究中的测定和对手术效果的评价、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云波;施玉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研究的进展

    随着实验性近视眼模型研究的发展,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取得一定成果.近年,尤其对形觉剥夺性近视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因为其与人类近视有很多相似之处.本综述就实验性形觉剥夺性近视的诱导方法、不同诱导方法的相应机制、不同物种的动物诱导性近视的异同、及有关形觉剥觉性近视形成中的视网膜、脉络膜及巩膜的作用作一综合阐述,从而对形觉剥夺性近视从诱导方式到其发生机制有一综合认识.

    作者:许军;徐艳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与全身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重要的表现,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有许多全身相关因素影响DR的发生发展.本文就与DR发生发展相关的全身因素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康洁;刘瑜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信号传导的阳离子通道

    在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阳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对其自发放电的产生和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育过程中电压门控性阳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宗华;阴正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遗传学及治疗学研究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常见的、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可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及生物化学的介入,RP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其遗传学及治疗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尹连荣;孙慧敏;袁佳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壳聚糖在眼科的应用

    壳聚糖是一种新型天然生物材料,其生物学特性优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无毒无刺激性,无致炎性、无抗原性、无有害降解产物,且具有止血和抑菌作用.目前,壳聚糖在生物医学领域已被广泛应用,在眼科已被用做药物转运的载体、人工泪液等,本文主要就壳聚糖在眼科的应用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韩少平;吴欣怡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基因研究进展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老年人的主要致盲眼病,病因不明.近年认为该病是一种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疾病,目前治疗效果不理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ARMD的基因研究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就其易感性基因及其基因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盛艳娟;吴乐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星形胶质细胞与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轴突的损害部位在视乳头内的筛板水平,筛板细胞外基质在青光眼视神经病变时发生广泛重构.星形胶质细胞是视神经中的主要细胞类型,青光眼对视乳头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形态及分布改变,产生某些细胞因子增加,促进细胞表面分子表达,并且主动参与筛板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作者:许国忠;吴玲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tickler综合征

    Stickler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胶原结缔组织疾病,又称遗传性进展性关节-眼病.本文就其临床特征、分子遗传学、分类、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郭立斌;叶俊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可溶性因子在视网膜移植中的作用

    视网膜移植是治疗视网膜疾病的一种新方法,通过细胞与局部微环境中的可溶性因子的相互作用,视网膜前体细胞可以发育成特定的细胞类型.本文主要对可溶性因子在视网膜前体细胞诱导分化为感光细胞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姚静;徐格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视神经

    视神经损伤常可导致严重的和永久性的视力损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过去认为,视神经无再生能力,损伤后难以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国外学者研究发现,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与视神经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且可能在视神经损伤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与视神经的关系,特别是其在视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对视神经损伤性疾病的防治,可能有重大意义.

    作者:林再雄;朱益华;朱学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眩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近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引起的眩光引起人们的重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眩光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工晶状体的材料,边缘设计,撕囊口、瞳孔直径的大小,人工晶状体直径的大小.不同类型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有晶状体眼的人工晶状体对术后的眩光有不同的影响.现就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引起眩光的原因作一综述.

    作者:李永华;林振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接触式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难治性青光眼

    接触式半导体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Contact transscleral diode laser cyclophotocoagulation,DLCPC或TSCPC),是一种新型的睫状体破坏术,应用于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了DLCPC的作用机制、手术方法、适应证、并发症及临床疗效.大量临床资料表明,DLCPC相对安全、有效、简便,是一种治疗晚期难治性青光眼的选择性手术.

    作者:李楠;贾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常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的眼底疾病.本文就其发病因素、发病机制、预后因素、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志华;彭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实验性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几种实验性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真菌毒性与角膜溶解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对真菌性角膜炎的研究和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晋秀明;赵云娥;瞿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西龙治疗慢性顽固性人工晶状体眼黄斑囊样水肿

    作者:原丽丽;郑曰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粘膜上皮干细胞培养进行眼表重建

    作者:周丹;吕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眼科学常用英文期刊全称及缩写(三)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