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影响因子:0.24
  • 创刊:196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0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2006年4期文献
  • 体外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移植重建眼表的研究

    采用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角膜缘干细胞重建眼表已在临床应用获得成功,而采用体外培养的自体口腔黏膜上皮重建眼表,国内尚鲜见报道.本文就体外培养口腔黏膜上皮移植重建眼表的研究进展,作一较为详尽的综述.

    作者:陈轶卉;盛敏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囊袋张力环抑制后囊膜混浊的研究进展

    后囊膜混浊是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可有效降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本文就囊袋张力环的发展、囊袋张力环对后囊膜混浊的作用机制、张力环使用的局限性及其改良、术中张力环的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作一综述.

    作者:王丽娜;王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研究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以视网膜感光细胞凋亡为主要病理特点,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的致盲眼病.目前对该病的治疗及预防仍是眼科界棘手的问题之一.细胞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干细胞以其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成为构建各种细胞、组织、器官的重要来源.骨髓干细胞不仅来源丰富、容易获取,并且自体移植还避开了伦理学和免疫排斥两大问题,体现了更好的临床应用性.本文综述利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杭荟;朱承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糖尿病对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的影响

    视网膜Müller细胞在结构上与视网膜神经元、血管关系密切,其主要功能是调节细胞外间质中的离子浓度、参与谷氨酸代谢、调节视网膜内酸碱平衡、支持视网膜内各种细胞代谢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Müller细胞功能的损害可引起K+离子通道功能的损害,影响视网膜的血管功能;谷氨酸载体活性的损害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功能降低,可影响神经元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改变GFAP和occludin的表达与分布,使血-视网膜屏障受到损害;向成纤维细胞转化产生收缩力,参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碳酸酐酶功能受到影响,引起视网膜内酸碱平衡失调.

    作者:沈玺;徐格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窝及其在眼科中的研究进展

    小窝是细胞质膜上的特异化区域,在修复角膜上皮损伤、抵抗氧化应激对晶状体的影响、调控视网膜光信号转导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小窝还介导病理情况下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血管渗漏,参与朊病毒感染视网膜和视神经细胞.

    作者:张志勇;姚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弱视中的应用

    功能性磁共振基于血管内血氧浓度的变化,可以无损伤地反映活体大脑功能,其在脑功能相关的视觉问题中的应用,使人们有机会从整体水平了解弱视患者脑功能的损害特点,还能通过它观察眼优势柱转移,比较不同类型弱视的脑功能改变,以及药物治疗的监测等.本文就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基本原理特点、实验设计、技术要求及其在弱视中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安喜艳;赵堪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虹膜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虹膜血管造影(IA)主要包括虹膜荧光素血管造影和虹膜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对于阐释虹膜病变是一项有价值的技术.IA的临床应用国外较为广泛,主要涉及监测眼底缺血性病变继发的虹膜新生血管、葡萄膜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房水屏障功能的评价、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早期诊断及判定虹膜肿瘤和虹膜发育异常等.

    作者:崔颖;罗光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视网膜下腔免疫赦免研究进展

    视网膜下腔是免疫赦免部位,能诱导免疫偏离,产生免疫耐受.血-视网膜屏障的隔离作用、TGF-β和IFN等免疫因子的调节作用;CD95L、可溶性因子、Galectin-Ⅰ和TRAIL等所介导的RPE对T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均参与了视网膜下腔的免疫赦免机制.RPE、小胶质细胞以及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等相关APC均参与了移植物的免疫排斥反应过程.视网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过程中,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和免疫耐受状态的产生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作者:田洁;李根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先天性无虹膜的角膜病变

    先天性无虹膜是一种少见的先天异常,病变不仅涉及虹膜,还包括角膜、晶状体、视网膜及视神经.先天性无虹膜的角膜病变(ARK)可导致角膜基质瘢痕形成,视功能丧失.本文就ARK的特征、发病机制及治疗做一综述.

    作者:赵晓彬;晏晓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的视功能改变

    玻璃体手术自1991年以来已成为治疗黄斑裂孔的主要手段,而手术后的视功能改善情况成为评价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指标主要表现在手术后远、近视力有所提高,视物变形有所减轻,中心暗点有所减轻,色觉敏感度有所提高,多焦ERG、立体视觉以及对比敏感度有所改善.

    作者:孙光丽;黄时洲;吕林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大麻素及其在抗青光眼方面的作用

    目前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控制眼压和保护视神经,而大麻素有降低眼压和保护视神经的潜在作用,有可能成为抗青光眼的药物.

    作者:陈丽;张德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角膜缘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迄今为止尚无明确的鉴别角膜缘干细胞的标记物,而角膜缘干细胞的标记物对研究角膜上皮及眼表十分重要.本文就代谢酶、生长因子受体、细胞骨架蛋白以及其他成分包括p63、整合素、ABCG2等对目前角膜缘干细胞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旭明;史伟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自适应光学技术的眼科应用

    自适应光学技术是一种能够实时校正光学系统随机误差并使系统始终保持良好工作性能的新技术,它在眼科领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相应检测设备的分辨率,为从细胞水平上研究活体眼底结构等提供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作者:张士胜;王玲;王康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光动力疗法(PDT)是目前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适于PDT治疗的CNV的特点和PDT的并发症.其中CNV的类型、病灶大小、位置及活动性对治疗效果影响较大,而对于AMD特殊类型如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和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症的治疗方案尚需进一步探索.

    作者:俞慧燕;邵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具有切口小、手术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较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已广泛开展.但超声乳化手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本文对超声乳化术的发展、完善及其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吴峥峥;瞿佳;樊映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眼部放线菌感染研究

    放线菌种类繁多,而由其所致的眼部感染并不常见,主要的致病菌包括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临床上,病变发展缓慢,表现与真菌类似,常因误诊而贻误治疗.发生在眼部的放线菌感染包括角膜炎、巩膜炎、泪管炎及眼内炎等.治疗以药物为主,可局部或全身使用敏感性药物.当病变进展、药物不能控制时,需行局部手术,以去除病灶促进愈合.

    作者:周玉梅;孙旭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研究进展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多于青中年时期发病,表现为进行性夜盲和视野缩小,眼底及角膜缘结晶样脂质小体沉积.其致病基因为CYP4V2.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长臂,其基因突变形式不一,特点各异.该基因编码蛋白为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作者:单明华;李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界膜剥除后继发旁中心视网膜裂孔

    近年来,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剥除已成为一项被广为接受的黄斑裂孔或黄斑水肿治疗技术,它对黄斑结构的解剖复位和功能恢复起重要作用.目前对该技术的争论主要集中在所用染色剂可能引起的视网膜损伤.尚无证据表明ILM剥除本身也有可能损伤视网膜.

    作者:张士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新方法——脉络膜上腔引流术

    对于难治性青光眼,目前已有数种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房水由引流阀周围形成的纤维囊吸收,并通过后部的静脉和淋巴回流.

    作者:刘伟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临床分级系统的评估

    八十岁以上的白种人有25%发生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RM),其中1/10因老年性黄斑变性而视力丧失.根据出现的体征对ARM进行临床诊断和疾病分期,对评估疾病的预后、选择临床治疗措施以及进行科学研究至关重要.

    作者:屠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结膜瓣遮盖术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混合感染性角膜炎

    报告一例结膜瓣遮盖术联合冷冻疗法后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棘阿米巴和嗜麦芽糖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混合性角膜炎.

    作者:戴汉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