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影响因子:0.24
  • 创刊:196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0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2008年2期文献
  •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视神经病变的应用研究

    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已逐步应用到视觉领域,使研究视中枢功能改变成为可能.功能磁共振能反映视神经炎,青光眼等视神经病变患者视觉皮层反应的异常,以及中枢皮层的适应性功能重建,有助于人们加深对视神经病变的认识,并可能研发出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

    作者:沈旭中;叶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钙蛋白酶在视网膜疾病中的作用

    钙蛋白酶(calpain)是一类与细胞凋亡和坏死过程密切相关的蛋白,在包括视网膜在内的人体众多组织中,它的活化均与神经变性和细胞死亡有关,其抑制剂在多种神经细胞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它的特异性和潜在副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综述钙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神经损伤与保护方面的作用,并探讨它在治疗多种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许预;赵世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和神经元病变的细胞病理学基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不仅是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也是神经元病变.在早期糖尿病电生理和心理物理学的改变提示神经元病变出现在微血管病变之前.因此这些手段是目前发现早期DR的方法.DR的细胞病理学基础是凋亡.但是把调控细胞凋亡作为治疗DR的方法却长期以来被忽视.新的研究,应用细胞保护剂可以预防和逆转视网膜神经元凋亡,使这种治疗途径初现端倪.

    作者:李维业;徐国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基因研究进展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是一种遗传性眼病,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近年来对该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现已明确的FEvR致病基因有FZD4,NDP,LRP5基因,且这三个基因均与wnt通路有关.本文对该病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发现,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可能的致病机制等作一综述.

    作者:陈奕烨;赵培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MerTK及其配体在视网膜色素变性中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致盲眼病,与吞噬相关的基因在人类和大鼠中为MerTk,在小鼠中为Mer.该基因编码的蛋白Mer是受体酪氨酸激酶亚家族中的一员,其配体为蛋白S和Gas6.当该基因功能缺陷时,视网膜发生类似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病理性改变,而基因治疗可以恢复视网膜色素上皮吞噬外节盘膜的能力.在吞噬过程中,两个配体均参与吞噬过程,但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陈燕云;卢清君;王宁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视网膜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红细胞生成的重要调节蛋白.EPO受体(EPO-R)属于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近来研究证实,EPO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也有表达,具有神经保护和促进神经元再生的双重作用.在眼科,虽然EPO和EPO-R在晶状体、角膜上皮、光感受器的内段、内核层、神经节细胞层均有表达,但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其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研究表明,EPO可以通过抑制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因此,EPO的神经保护作用对治疗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陈淑娟;柳林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及预防

    白内障术后感染性跟内炎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并发症,预后差,常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白内障手术切口状况、手术时间、人工晶状体种类、手术并发症、患者免疫力、无菌观念的重视程度及致病菌耐药性等因素,均对眼内炎的发生有影响.严格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抗生素的应用等措施对眼内炎的预防有积极作用.

    作者:谢秀雯;崔红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视网膜色素上皮肿瘤

    视网膜色素上皮肿瘤(腺瘤或腺癌)临床十分罕见.其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变异很大,容易误诊.本文就该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病理特征及治疗予以综述.

    作者:莫静;魏文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骨桥蛋白与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骨桥蛋白是一种酸性磷酸化糖蛋白,含有与细胞粘附和侵袭相关的精氨酸.甘氨酸一天冬氨酸序列.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可以与整合素受体和黏附分子CD44受体特异性结合,与炎症、血管形成、免疫疾病、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密切联系.近年来,对骨桥蛋白在眼病中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就骨桥蛋白与眼病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作者:孙威;魏锐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角膜屈光手术后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方法及其比较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一直是难题,其主要原因是人工晶状体计算所采用的角膜屈光度并不是有效的角膜屈光度,以及使用了不适当的计算公式.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方法如临床资料法、Double-K值法、角膜忽略法、回归公式法等,帮助手术医生减少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误差.本文就人工晶状体度数选择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做一综述讨论,并以病例说明,旨在为手术医生选择合适方法进行精确的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提供参考.

    作者:陈旭;卢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TGFβ和bFGF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转分化作用

    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转分化是后发性白内障和前囊下白内障的主要病理改变.目前研究发现有多种调控因素参与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生长因子在此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细胞外基质等一些因素也与之密不可分.本文就近年来关于TGFβ和bFGF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转分化作用、两者的协同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萍;盛耀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ochlin与青光眼

    凝集因子C同源体(coagulation factor C homology,COCH)基因是人类伴前庭功能障碍的耳聋基因,其产物Cochlin蛋白是内耳的细胞外基质中主要的非胶原成分.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组织进行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提示Cochlin很可能与青光眼的病理形成相关.随后,研究者在青光眼患者小梁网中发现了Cochlin蛋白的沉积物,并且年龄较高者小梁网中所含Cochlin水平较高,类似的研究结果在DBA/2J小鼠中也有发现.本文就Cochlin蛋白与青光眼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孙静静;刘旭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

    随着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扩增技术的发展,以及后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技术的兴起,以各种载体培养角膜内皮细胞进行后板层角膜移植替代穿透性角膜移植的研究,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本文就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培养载体的选择及其生长刺激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朱俊英;张凤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阿米巴性角膜炎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阿米巴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角膜病,目前由于缺少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阿米巴性角膜炎的治疗非常棘手.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芳香二脒类、双胍类阳离子消毒剂、咪唑类以及氨基糖苷类.此外,一些新的药物正在实验研究之中.本文对抗阿米巴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琛;孙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术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角膜切削术因其应用优化的切削模式来减少术后角膜像差的增加而受到众多屈光手术医生的青睐,但其实施过程及术后恢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机体自身的影响包括年龄、自身调节、瞳孔直径、术后伤口愈合、生物机械作用及视网膜和神经因素,像差的波动及各阶像差之间的相互作用,像差测量仪以及准分子激光器的限制等.本文就上述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晓艳;王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儿童霰粒肿的病因和治疗

    霰粒肿是儿童常见、易诊断的眼睑疾病,是因睑板腺排泄口阻塞,睑板腺分泌物潴留而在眼睑部形成的无痛性脂肪肉芽肿.常见的病因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由于儿童不易配合治疗的特殊性,目前国外常用保守治疗联合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对于多发的较大的霰粒肿则施行手术治疗.

    作者:樊云葳;晏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