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国际刊号:11-5500/R
  • 国内刊号:11-5500/R
  • 影响因子:0.24
  • 创刊:196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60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国际眼科纵览杂志   2008年4期文献
  •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眼前节的应用

    随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其对眼部药物代谢、眼内结构、血一房水屏障及房水循环等的研究应用逐渐增多,显示出其非损伤、实时、动态等优点.本文就MRI及其造影剂在眼前节的显像特点和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MAO Xiao-chun;张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影响视网膜神经元和色素上皮细胞发育的因子及相关的分子机制

    在眼的发育过程中,视网膜神经元及色素上皮细胞(RPE)先后由同一视网膜前体细胞(RPC)分化而来.RPC的增殖与分化的调节受多种因素影响,涉及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以及细胞内部多种转录因子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本文围绕视网膜的发育,聚焦影响视网膜发育的重要细胞外因子和细胞内调节的分子机制,对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细胞外因子的重点放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而细胞内调节机制的重点则围绕碱性螺旋一环一螺旋(bHLH)和同源框两种模式的转录因子对视网膜细胞定向特化的联合调节作用同时,也讨论了锌指结构、Maf家族、Forkhead家族等其他类型的转录因子如Bm3b、Nrl、Foxn4等在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CUI Lu;徐国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真菌性角膜炎的宿主眼部免疫反应

    角膜真菌感染是真菌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结果,真菌对角膜组织的破坏与宿主免疫反应的相关关系是决定疾病转归的关键因素.本文对真菌性角膜炎中,眼表组织对真菌的免疫识别、免疫反应以及免疫逃避等免疫学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LI Li;孙旭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低氧诱导因子-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低氧诱导因子(HIF)是乏氧应答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α亚基包括HIF-1α、HIF-2α和HIF-3α,其中α亚基因诱导条件不同通过选择性剪接产生不同变体.β亚基包括ARNT、ARNT2和ARNT3.α与β亚基在乏氧等应激反应时形成二聚体HIF,启动靶基因转录表达,参与多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调控.目前,HIF-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有着较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简述HIF-1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意义.

    作者:SUN Guo-ling;孙靖;LI Xiao-rong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外伤性黄斑裂孔

    外伤性黄斑裂孔主要是由眼球钝挫伤所致的黄斑中心凹区的视网膜裂孔,在组织学上是从内界膜到感光细胞层的部分或全部组织缺损.外伤性黄斑裂孔的病因明确,但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议.国内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文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自然病程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LI Xu-wei;卢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Ephrin配体和Eph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在眼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

    在正常发育以及多种疾病过程中血管发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肿瘤血管发生、缺血性修复以及损伤愈合等.近年来,人们逐渐关注到Eph受体和其配体在血管形成以及血管发生中的作用.Eph受体家族是大的受体酪氨酸激酶系统,Eph受体和它们的膜锚定配体Ephrin的特点是能够介导双向信号,传递位置导向信息,作用于发育中的血管系统细胞,控制动静脉非对称地建立,从而起着装配新生血管的作用.Ephrin/Eph系统在眼部血管发生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已在角膜、视网膜以及脉络膜的新生血管上发现Ephrin/Eph系统具有作用.本文介绍Eph-fin配体和Eph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综述其在眼部血管发生中的作用.

    作者:ZHAO Wei;王雨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照明技术的进展

    理想的手术照明在玻璃体手术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是双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必备条件.许多尝试解放医生一只手的方法虽然获得一定效果,但每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抗反射膜角膜接触镜仅能提供眼内的裂隙照明,第四巩膜穿刺口固定导光纤维的方法具有额外眼组织损伤的缺点.目前手术显微镜光源直接照明具有较大的优势,便于双手操作,使剥除视网膜前膜和血管止血等复杂的操作技术更加简单和安全.

    作者:HAO Yong-feng;郭希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进展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方式的选择与年龄有关.1~3个月者选用挤压按摩泪囊法,3个月~1岁患儿可选用加压冲洗法,若治疗失败可选用泪道探通术.3岁以上患儿和泪道探通失败的病例可选用球囊插管扩张术.Ritleng插管系统行硅胶管植入适用于12个月以上患儿.阶梯治疗方案(依次采用泪道探通术、气囊导管扩张术、硅胶管插管法、鼻腔泪囊吻合术)值得推荐.未来手术方式选择应结合患儿年龄选择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低成本的手术.

    作者:LI Fu-sheng;于刚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生物轴与眼部疾病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是近期发现的有趋化活性的细胞因子.它及其受体构成的SDF-1/CXCR4生物轴在介导造血干细胞迁移和归巢、炎症反应、HIV感染、肿瘤细胞迁移及促进新生血管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SDF-1/CXCR4分布于角膜基质细胞及视网膜各层.SDF-1/CXCR4生物轴在眼部炎症、眼内淋巴瘤、新生血管性疾病以及增生性病变中起促进作用,SDF-1拮抗剂具有抗新生血管作用.

    作者:LI Xiang;刘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环氧化酶-2抑制剂治疗眼部新生血管疾病实验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2抑制剂曾广泛用于关节炎、镇痛、抗癌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多个领域.近年来研究显示,它通过抑制白细胞介素以及多种血管生成因子而抑制血管生长,被实验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等新生血管疾病,但其临床应用效果、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ZHANG yan;陆晓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玻璃体内注射Bevacizumab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研究现状

    黄斑水肿是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严重并发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黄斑水肿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的临床研究证实,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Bevacizumab治疗RV0继发黄斑水肿在短期内安全有效;相比其他治疗手段,Bevacizumab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其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证实.

    作者:YANG Wen-zhi;吴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药物的并发症

    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类药物治疗是目前视网膜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研究的热点.临床应用时应重视由于玻璃体内注射本身、药物对眼组织的毒性作用、药物全身吸收后副作用等原因可产生一些眼部(如眼内炎、晶状体损伤、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等)及全身并发症(如血压升高、视幻觉、过敏反应等).

    作者:TU Ying;魏文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