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73X
  • 国内刊号:11-3639/R
  • 影响因子:0.60
  • 创刊:199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08
  • 全年订价: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北京市期刊最佳编辑质量奖(04)
  • 口腔科学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4期文献
  • 头颈部放疗对口腔微生态的影响

    放疗是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三大方法之一.但放射线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组织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并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状的出现,口腔微生态系变化就是其中之一,已为越来越多学者重视.

    作者:张昕;王松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氢氧化钙在根管消毒中的应用

    氢氧化钙作为活髓保存及诱导根尖硬组织形成的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近年来,由于氢氧化钙具有优良的抗菌性且对牙本质渗透力强,现已在临床上用于感染根管的消毒.本文对氢氧化钙在感染根管消毒封药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指导实际应用.

    作者:纪海;谢建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颅面部发育的基因调控第二部分

    Hox基因调节因子的作用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在Hox基因的正确空间和暂时性调空中起到一定的作用[1],从理论上讲其抑制子的变异是造成Hox基因异位表达的主要机制.果蝇polycomb基因是homeotic基因的抑制剂,用以控制其在不应表达的区域关闭作用.当它们发生变异时homeobox基因则会发生异位表达.

    作者:胡冰;王松灵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病例分析法在口腔正畸本科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口腔正畸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对其理论及方法的演释和讲解应密切结合临床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因此,病例分析法是该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但是,由于口腔正畸学不是口腔医学本科教学中的临床主干课程,受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进度与教学时数的影响,病例分析法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作者:吕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髁突骨折手术复位固定的临床评价

    髁突颈部是下颌骨骨结构中薄弱的部位,髁突骨折大多发生于此,其发生率约占颌面部骨折的20~50%[1].当髁突遭受不同方向和力量的暴力打击以及受翼外肌牵拉的影响,常造成不同类型的髁突骨折移位或脱位,并产生局部疼痛,错合畸形及下颌运动障碍等症状.本院髁突骨折占颌面部骨折的21%.以往对于髁突骨折是否采用手术治疗争议颇多[2].现将我科手术治疗的11例髁突骨折病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手术疗效.

    作者:沈海平;周建国;沈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口腔白斑伴上皮异常增生与念珠菌感染初步分析

    口腔白斑病是口腔黏膜常见病,也是癌前病变之一,其癌变率约为3%-5%,癌变原因较为复杂,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更具有癌变倾向.本文对在我院就诊的44例口腔白斑患者的念珠菌感染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以期对预防和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戴青;孙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第三磨牙急性冠周炎两种局部用药的疗效比较

    有关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急性冠周炎的各种治疗方法已有很多报道.本文就派丽奥软膏和2%碘甘油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作用进行临床观察与比较,旨在探索派丽奥软膏对下颌垂直阻生牙不同龈瓣所致急性冠周炎的疗效.

    作者:潘恒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治疗牙本质过敏的新型脱敏剂

    牙本质过敏(dentine hypersensitivity),是由于温度变化、机械磨损、渗透压变化和化学刺激等因素作用于牙齿而发生的一过性、以疼痛感为主的临床症状.多数学者认为: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是导致该症状的主要原因.即外界刺激促使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间接使其中的游离神经末梢兴奋,传入冲动,产生痛觉.另外,分布于牙本质小管内的各类化学物质、牙齿的电流变化,也可直接刺激牙髓神经纤维,从而在牙齿处于特定的状态时(如牙本质暴露,牙髓兴奋性亢进等),出现牙本质过敏的症状.根据液体动力学说,对牙本质过敏的有效治疗是封闭牙本质小管,以减少或避免牙本质内的液体流动.本文就极固宁对牙本质过敏的治疗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周璿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青少年恒磨牙患龋情况调查

    为了对青少年恒磨牙患龋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龋病防治工作的对策,我们于1999年对北京市怀柔县2982名7、9、12、15岁4个年龄段的中小学生进行了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韩永成;张辉;陈薇;胡万启;宋彩虹;胡萍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预成带环在磨牙折裂治疗时应用

    磨牙在咀嚼过程中承担着大部分(牙合)力,临床上常见咀嚼时咬到砂石、碎骨等硬物时,磨牙发生折裂;死髓牙及牙体大范围充填的牙折裂发生率更高.随着人们对牙齿功能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尽量保存自体牙.笔者自1998年以来对17例磨牙折裂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预成带环固定,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崇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电监护拔牙若干问题讨论分析

    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的拔牙,一直是牙科医师比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而其在临床又很常见.一般认为这类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拔牙是有危险性的,属于拔牙的相对禁忌症[1],主要考虑是麻醉和手术产生的刺激可能诱发危象.

    作者:胡征;张耀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小基托平导在固定矫治重度深覆(牙合)的临床运用

    对前牙深覆(牙合)的矫正治疗,近年来,临床医生采用多种方法,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但这些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对部分病人缺乏更理想的治疗效果.作者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小基托平面导板矫治15例Ⅲ°前牙深覆(牙合)患者,作者感到此法简单、有效,且易接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仪平;陈雪芬;许辉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髓腔穿通保守治疗的临床分析

    在临床治疗中偶有发生髓腔穿通的病例,本文分析了髓腔穿通的原因和类型,总结了穿通部位、修复方法与疗效关系.对46例牙观察2年,疗效较满意.

    作者:陈晓玲;陈作良;陈宏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不同种类着色牙漂白效果的临床比较

    自1989年以来,Haywood等[1]首次报道了活髓牙夜间漂白技术(nightguardvitalbleaching,NGVB),因其方便、有效、安全而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到牙医和患者的认可.国内很多研究者对漂白剂的临床使用做了一些报道,但尚未见到对不同种类的着色牙进行临床效果及治疗时间的比较.本文采用美国NiteWhite漂白剂对不同种类的着色牙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期客观地反映漂白剂在临床的使用效果.

    作者:李华;张华;王志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计算机对X线颅颌面影像的自动定点

    目的:进行X线颅颌面影像的计算机自动定点研究.方法:使用计算机提取出的X线颅颌面硬、软组织图象,对一些标志点在符合原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定义以适应计算机的处理,采用图象处理技术进行标志点识别.结果:共判别出31个标志点.结论:初步建立了计算机对X线颅颌面影像的自动定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邵金陵;林珠;李冬;赵荣椿;任金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义齿基托聚合物的溶出特性

    目的:对我院临床常用的三种基托材料进行溶出物质的检测及溶出特性研究.方法:将基托材料(自凝基托一种,热凝基托两种)浸提在37℃的0.9%生理盐水中,于不同时相收集浸提液.利用HPLC对溶出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①自凝基托的主要溶出成分是MMA,热凝基托的主要溶出成分是BA和MMA.②溶出主要发生在第一个24小时.③自凝基托的溶出性明显高于热凝基托.结论:义齿加工完毕后对其进行早期浸泡处理,特别是自凝基托材料,可望明显减少随后的溶出,进而减少或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李群;方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人工种植牙的龈下菌群分析

    目的:了解种植牙龈下菌群的构成状况,探索早期诊断以及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方法:检查了30名患者的47颗种植体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及骨质吸收情况.选用多种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培养基,对探诊出血和无探诊出血的种植牙进行了龈下菌斑标本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种植牙龈下的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与种植牙的临床和X线指标具有相关性.出血组种植牙龈下的产黑菌、牙龈卟啉菌和中间普氏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出血组.结论:与种植牙周围软组织炎症和骨组织吸收密切相关的菌种是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和具核梭杆菌.应当在种植患者的定期复查中加入微生物学检查的内容.

    作者:李梅;杨圣辉;王者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能量Nd:YAG激光照射离体牙及牙石光热现象的初步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讨高能量Nd:YAG激光对牙体硬组织及牙石的光热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其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从临床取得带有牙石的患牙5颗.Nd:YAG激光辐照附着牙石的牙体组织及同一牙的正常牙体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及高速动态摄影技术记录整个光热作用的过程.激光参数:脉冲功率密度10000MW/m2、脉冲宽度30μs、光斑直径1mm、幅照次数20次,每次间隔时间1s.结果:①Nd:YAG激光自上而下穿透正常牙体硬组织,未见有明显的光热现象发生.②Nd:YAG激光作用于有牙石的牙体硬组织,牙石迅速气化,表面喷射出具有脉动性的火焰,高度大达到4mm.终大块牙石消失.结论:①Nd:YAG激光通过光热效应可以却除牙石.②Nd:YAG激光对牙石的光热效应形成强烈气化作用,喷出大量溅射物,产生火焰,可能造成邻近组织的损伤,在临床应用中必须引起重视.③Nd:YAG激光对正常牙体组织的穿透作用,很可能造成牙体深部组织牙髓的损伤,这使得今后关于Nd:YAG激光对牙髓的热损伤作用的研究成为必要.

    作者:季瑾;胡学功;黄洁;张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北京地区正常(牙合)成人颞下颌关节形态特点的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形态正常(牙合)人群颞下颌关节的形态特点.方法:自3700人中筛选出正常(牙合)成人75例,(其中男34例,女41例,年龄17-24岁)通过严格的TMJ临床检查将之分为健康关节组和TMD患者组,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ICP位颞下颌关节标准薛氏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正常(牙合)成人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性别差异不明显,双髁突位置及关节窝形态基本对称,使用张震康法时,健康关节组1n(P/A)均值为0.1639,TMD组1n(P/A)均值为0.0522;使用Cohlmia法时,健康关节组1n(P/A)均值为0.1939,TMD组1n(P/A)均值为0.0079,且两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关节窝形态在健康关节组与TMD患者组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有TMD症状的正常成人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比具有健康颞下颌关节的正常(牙合)成人显著偏后.前者髁突多接近居中位,而后者的髁突多为稍偏前位.但两者均存在较大变异.

    作者:安薇薇;纪昌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自体牙移植术后牙根继续形成1例报告

    自体牙移植成功的报道不少,但移植术后牙根继续形成的报道却不多见,作者曾移植一例,术后牙根继续发育完整,追踪观察达十年.报告如下:

    作者:罗顺云;于宏跃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腮腺嗜酸细胞腺癌1例报告

    嗜酸细胞腺癌是WHO涎腺肿瘤组织学1991年分类中提出的一种罕见的肿瘤.我科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作者:朱岳;陈娜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