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和手工测量的差别,分析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的可靠性.方法:由2名具有一定经验的操作者对30张x线头颅定位片分别应用Winceph6.0头影测量软件和手工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项角度测量中只有FMA和IMPA的测量结果在两种方法间有显著性差异.4项线距测量的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计算机辅助x线头影测量避免了描绘头影图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但标志点的确定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对于大多数测量项目计算机辅助测量和手工测量无显著性差异,具可信性.
作者:封平平;沙海亮;杨力;白玉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动态观察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前后腮腺流率、血常规及血生化变化,为建立小型猪腮腺放射损伤动物模型,及基因治疗涎腺放射损伤奠定基础.方法:试验组8只小型猪,15Gy单侧腮腺放射损伤,对侧腮腺做对照,2只0Gy放射做空白对照.放疗前、放疗后4周、8周和16周,用吸盘法收集唾液,前腔静脉取血,观察唾液流率、血常规和血生化改变.结果:放疗后8周唾液流率下降,16周唾液流率下降明显并与放疗前有显著性差别.随着放射后的时间延长,白细胞计数下降越来越明显,第8周和16周与放疗前有显著性差别.红细胞在放疗后第8周及第16周稍有增加但没有显著性差别,血小板在4周下降,第8周及第16周增高超出放射前水平.乳酸脱氢酶血清含量放疗后呈持续下降趋势,与放疗前有显著性差别(P<0.05).血清淀粉酶在放疗后1周增高,第4周显著下降,与放疗前相比差别有显著性,随后缓慢回升.结论:15Gy放疗16周时放疗侧肋腺唾液流率明显下降,血液常规白细胞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淀粉酶改变.
作者:单兆臣;王松灵;李钧;祁森荣;张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安氏Ⅰ类高角和低角患者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方法:选取骨性安氏Ⅰ类女性高角患者20名,低角患者18名,对其头颅侧位片上的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在安氏Ⅰ类女性错(牙合)患者中,高角病人其上切牙根尖部腭侧,下颌切牙根尖部唇舌侧的牙槽骨厚度较薄,而低角患者相对应处的牙槽骨较厚.结论:安氏Ⅰ类患者上下颌前部牙槽突宽度与垂直骨面型有关.
作者:苏莉;吕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5种动物涎腺造影及解剖形态学特点.方法:选用成年小型猪5只,猕猴2只,新西兰白兔、Wistar大鼠和昆明小鼠各7只,行腮腺和颌下腺造影、解剖学观察,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种动物腮腺腺体在大小、重量上有较大差异,腮腺的重量依次为小型猪、人、猕猴、兔、大鼠和小鼠.5种动物的颌下腺差异较大,其中小型猪颌下腺在大小、重量、导管直径及造影表现上较其它动物更接近于人类.结论:在小型猪、猕猴、兔、大鼠和小鼠5种动物中,小型猪的腮腺、颌下腺在重量、大小、导管直径及造影表现上较其它4种动物更接近于人类.
作者:张昕;王松灵;李钧;董凤英;张春梅;单兆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检查腮腺术后面神经电图,研究其相关指标在评价面神经损伤中的特定意义.方法:选择50例单侧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前24小时及术后3天、10天、20天、60天、80天、100天进行面神经电图检查,记录波幅值(Am)、潜伏值(LT)、动作电位持续时间DT,并计算神经变性率(DR).结果:术后3天起各指标较正常水平有显著改变,并在10天达到高峰,20天后呈现修复状态,80天后修复能力显著下降.结论:多数情况下腮腺良性肿瘤所致的面神经损伤属于可逆性的神经失用.DT、LT对神经变构较敏感,DR、Am、主要显示神经变性和由变性到修复的转变过程.
作者:张军生;魏奉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1组面横裂及附耳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征.材料和方法:我们随访到1组面横裂及附耳家系,家系内随访到共有5代发病,目前存活有4代,家系内共有成员60余人,进行了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的初步分析.结果:家系内有并发面横裂及附耳症状的病例5人,单纯附耳症状的病例7人,在遗传方式上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细胞遗传学水平对家系中成员进行染色体检测,未发现核型及染色体的异常.结论:家族性面横裂及附耳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核型及染色体检测未发现异常.
作者:范志朋;刘惠敏;王松灵;祁森荣;刘青杰;沈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探讨天津市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颅面特征.方法:对天津市72名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进行x线头影测量,采用Downs、Steiner、Tweed分析法进行计算机测量分析.结果:得到天津市替牙期正常(牙合)儿童以上分析法的正常参考值,并与北京、上海、太原、呼和浩特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论:不同地区正常(牙合)儿童的x线头影测量正常值存在一定差异,应当建立天津市替牙期儿童x线头影测量正常参考值,而不宜强求国内标准一致.
作者:王悦;李锦标;李洪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上颌骨LeFort Ⅰ型截骨前移术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该术矫治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术前后分别拍摄正中(牙合)位及发[i]位头颅侧位定位片,通过头影测量分析腭咽部组织的变化;同时采用吹气试验及语音清晰度测听比较术前后腭咽闭合功能的变化.结果:上颌骨平均前移6.53±0.76 mm.结论:上颌骨LeFort Ⅰ型截骨前移对患者腭咽闭合功能有一定的潜在不良影响,但术前腭咽闭合功能良好者前移在一定距离范围内不会引起患者腭咽闭合不全,术后腭咽部软组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变化;术前腭咽闭合不全者,手术可加重腭咽闭合不全程度.
作者:张继生;唐友盛;卢晓峰;李青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修复根面龋较理想的材料.方法:选择192颗根面龋患牙,分别采用银汞合金、光固化复合树脂和银粉玻璃离子充填修复.随访观察2年.结果:三种材料修复成功率分别为53.23%,75.86%和88.89%.银汞合金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两种材料修复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银汞合金与银粉玻璃离子两种材料修复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银粉玻璃离子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两种材料修复成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粉玻璃离子是修复根面龋较为理想的材料,其疗效优于银汞合金与光固化复合树脂.
作者:李莉;黄洋;周春华;陈芮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纤维增强义齿基托是提高义齿基托材料机械性能的一项新技术,也是近年来基托树脂材料改性研究的一个较活跃领域.本文简要介绍纤维增强义齿基托的研究发展与现状以及展望.
作者:高虹;张振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吸烟与牙周病的关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的研究表明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但目前其损害牙周组织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吸烟与牙周病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吸烟损害牙周组织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孙晓强;刘晓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舌癌发病率高且易向淋巴结转移,研究舌部淋巴管分布有助于了解舌癌的转移和预后,毛细淋巴管的形态学研究比较困难,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在形态学上与毛细血管相似,常规染色在光镜水平难以区分,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核苷酸酶(5'-Nase)活性明显高于血管,在血管内皮细胞则具有高度活性的碱性磷酸酶(Alpase),应用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染色法,可有效地显示舌部的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的分布和走向.在肿瘤和正常组织交界区域的丝状乳头内含有丰富的毛细淋巴管,并与黏膜固有层内的毛细淋巴管汇合,结缔组织乳头内毛细淋巴管和黏膜固有层的毛细淋巴管,核苷酸酶活性有减低倾向.在肿瘤的中央部,结缔组织乳头及乳头内毛细淋巴管的分布,随上皮基底层形态的不规则变化而变化,且核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毛细淋巴管口径增大,舌部肿瘤组织周围的口径增大的新生淋巴管网,可能与舌癌易发生早期转移有关.
作者:张壁;胡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副肿瘤性天疱疮(paraneoplastic pemphigus,PNP)是一种少见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口腔粘膜、皮肤病损呈多形性表现,同时伴有多种良性或恶性肿瘤.本文从该病的临床表现、免疫组织病理及诊断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闫志敏;华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口腔正畸学是我国是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极有发展前途的一门学科.尽管近年来口腔正畸学在我国发展很快,但与目前国内医疗市场对口腔正畸专业人才及技术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目前我国口腔科医师与人口总数之比还在1∶4~5万之间,正畸专科医师更少,尚不足700人[1].尤其是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各医学院校培养的正畸专业医师在数量上极其有限.因此,面对需求量很大的市场,许多普通口腔科医师希望学习口腔正畸知识、掌握正畸专业技术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这在一些偏远地区更为显著,所以如何培养普通口腔科医师成为合格的正畸医师是关系广大错(牙合)畸形患者切身利益的极为现实的问题.
作者:厉松;白玉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十余年来,各大口腔专科医院陆续建立了口腔急诊科,加强了口腔急诊医疗服务工作,提高了急诊医疗质量.急诊医务人员的来源也由原来的全院各科医生大轮班制度,逐步转变和形成了一支专门从事口腔急诊专业的专职医疗队伍.此种改革,无疑对患者、口腔急诊专业的发展和医务人员自身的提高都很有好处.但是,由于专职队伍的出现和发展,就会逐步显现出其知识结构与医疗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方面,是由于患者对医生的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是口腔急诊专业本身就是边缘学科,知识面与各口腔临床专业有较大差别,并且大部分口腔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在体制上有所不同,在距离上相差很远,会诊、转院不很方便,甚至是不可能的.随着首诊负责制的贯彻实施,口腔急诊医务人员更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医疗任务的需要.而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也迫切需要被提上日程.
作者:龚怡;张昕;曾祖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儿 女 8岁 被乌龟啄伤下唇,出血、红肿,来医院就诊.检查全身:神志清醒,无发烧、畏寒、过敏等症状.局部所见:患者下唇被啄伤处唇红黏膜正中部位充血、肿胀,约1×0.5cm.触之质软,轻微疼痛,无活动出血,无裂伤.
作者:龚怡;张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2002年9月,为了解我校入学新生口腔健康状况,并使今后的口腔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进一步为相应的宣教提供依据,我科对2002级新生进行了口腔健康调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庄润涛;罗京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儿童发生多生牙,常影响其邻近恒牙的替换、萌出或造成恒牙列的错颌畸形,故及时发现、治疗是十分必要的.现收集、整理自2002年3月至8月期间,儿科门诊中38例共55颗埋伏多生牙的临床资料,就其性别、年龄、发生位置、数目、错(牙合)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及时发现埋伏多生牙,准确定位并拔除.
作者:邓蓉;杨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正畸临床上,焊接工艺一直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类矫治器的制作方面,其中银合金焊接技术历史悠久,且目前仍是国内外口腔正畸临床常用的一项基本操作技术,也是教学实习常规示范内容之一.
作者:韩晓希;周洁珉;张继成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疼痛、恐惧是阻止患有口腔疾病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随着就医环境的改善,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患者的恐惧心理逐渐下降.但是,减轻疼痛,使患者轻松治疗,一直是医生关注的问题.慢性牙髓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开髓引流治疗也是口腔科医生每天都要进行的常规治疗.本文对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患者在开髓治疗前是否使用利多卡因,开髓时的疼痛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开髓前使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治疗中的疼痛.
作者:曾红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洁治术是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的有效方法.由于洁治后牙面粗糙或有划痕,所以必须抛光.采用喷砂洁牙,不仅可以去除色素,而且可以使牙面光滑,以延缓菌斑和牙石的附着.
作者:张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