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6-673X
  • 国内刊号:11-3639/R
  • 影响因子:0.60
  • 创刊:199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708
  • 全年订价: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 北京市期刊最佳编辑质量奖(04)
  • 口腔科学
北京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1期文献
  • 体层厚度对Ceramage聚合瓷树脂修复体颜色的影响

    目的 研究体层树脂厚度的变化对Ceramage聚合瓷树脂修复体颜色的影响.方法 制作遮色层厚度为0.2mm、体层厚度分别为0.8、1.0、1.2、1.4、1.6mm的A2色Ceramage聚合瓷树脂试件,同时制作厚度10mm无遮色层的体层树脂试件作为对照组.使用Vita Easyshade电脑比色仪测定各组试件的L*、a* 、b* 值,并计算各厚度组与对照组之间色差值⊿E.结果 随着体层厚度的增加,试件的L*值、a*值与b*值均逐渐降低,1.4mm和1.6mm厚度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色差值⊿E小于1.5NBS.结论 在临床适用范围内,体层树脂厚度变化对聚合瓷修复体的颜色有影响.当遮色层厚度为0.2mm时,体层树脂在1.4~1.6mm左右的厚度范围内,A2色Ceramage聚合瓷修复体能较理想再现选定的颜色.

    作者:王文玲;李雅娟;孟令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K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K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不同浓度的牙龈蛋白酶K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24h,对照组为无牙龈蛋白酶K作用的人牙周膜细胞.浓度为12.5μg/ml牙龈蛋白酶K分别作用于人牙周膜细胞24、48、72、96h,对照组也培养相同的时间.采用MTT法检测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变化,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牙龈蛋白酶K浓度在6.25~50 μg/ml时,作用24h,实验组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低于对照组;牙龈蛋白酶K浓度为12.5μg/ml,作用24~96h,实验组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K可抑制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冯琴;张凤秋;孙正;张辛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国产陶瓷托槽与金属弓丝间滑动摩擦力的研究

    目的 检测体外条件下国产多晶体氧化铝陶瓷托槽与金属弓丝在不同夹角时的滑动摩擦力,为其改良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利用摩擦力测量装置检测弓丝与槽沟的夹角分别为0°和5°时,国产陶瓷托槽分别与0.016、0.016×0.022、0.019×0.025英寸不锈钢丝和镍钛丝间的滑动摩擦力,每组样本量为10.对照组为临床常用多晶体氧化铝陶瓷托槽(Crystaline IV).结果 国产陶瓷托槽的摩擦力显著高于Crystaline IV,且除0°夹角、0.016英寸不锈钢圆丝和镍钛圆丝及0.016×0.022英寸不锈钢方丝外,其余情况下两种陶瓷托槽间摩擦力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镍钛丝产生的摩擦力高于不锈钢丝,弓丝尺寸增加,摩擦力增加,弓丝与槽沟夹角为5°产生的摩擦力高于0°.结论 国产陶瓷托槽的摩擦力性能不能满足临床使用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良.

    作者:杨力;封平平;白玉兴;王邦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不同品牌正畸用热压膜材料吸水性能的比较

    目的 通过比较临床上常用的4种品牌的热压膜材料的吸水量,评价其性能在口腔环境下的稳定性.方法 选择Erkodur、Biolon、DR和Scheu 4种压膜片,厚度均为1.0 mm.测试并比较4种材料在模拟口腔环境下3周内的吸水量.比较不同品牌热压膜材料吸水量的差异.结果 4种品牌热压膜材料的吸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初48h,材料的吸水速度较快,2周后吸水基本饱和.Scheu的吸水量大(8.78 mg/g),Erkodur低(8.03mg/g).浸泡1d后,4种材料的吸水量没有明显差别(P>0.05);2周后,Erkodur的吸水量显著低于Scheu和DR (P<0.05).结论 Erkodur膜片具有较低的吸水量,水分对Erkodur膜片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张宁;方东煜;白玉兴;丁雪佳;张雨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小型猪拔牙创愈合的组织学研究

    目的 了解小型猪拔牙窝愈合的基本特征,观察愈合过程中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分布规律.方法 拔除小型猪相邻的两颗前磨牙,分别于拔除后即刻、4、7、14、30及60天处死动物,获取标本后脱钙,制作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的拔牙窝组织学变化.采用Image-Pro Analyzer 7.0图像分析系统对颊、舌侧骨板的成骨、破骨细胞进行计数分析.结果 拔牙后第 4天拔牙窝底部可见较多的破骨细胞;拔牙后第7天骨板内外侧已经有类骨质形成,破骨细胞向方迁移;拔牙后第14天成骨活动十分活跃,仅舌侧骨板还可观察到少量破骨细胞;拔牙后30天拔牙窝内已充满板层骨,哈弗氏系统丰富;60天后拔牙窝内组织学形态接近正常牙槽骨.结论 小型猪拔牙窝愈合过程中组织学特征与人类及其它种属相似,但愈合速度更接近人类,小型猪是研究拔牙窝愈合及牙槽突改建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黄种波;孙玉洁;汤晓飞;单志钢;葛丽华;李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含氟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复合物对酸蚀牙釉质显微硬度的影响

    目的 研究含氟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复合物(CPP-ACP)在体外对酸蚀牛牙釉质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鲜拔除的牛下切牙60个,制成60个5mm×5mm正方形釉质开窗区,其余部分由抗酸指甲油涂抹封闭,将釉质块样本完全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个,分别进行4种不同处理(A组为阴性对照组;B组为阳性对照组,使用碳酸饮料酸蚀处理;C组为碳酸饮料酸蚀后使用CPP-ACP进行再矿化;D 组为酸蚀后使用含氟CPP-ACP(氟浓度为900ppm)再矿化.使用显微硬度仪测定样本显微硬度,比较各组显微硬度的差别.结果 D组显微硬度较C组高,C组及D组显微硬度均高于B组但低于A组,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含氟酪蛋白磷酸肽-磷酸钙复合物可以提高酸蚀牙釉质的显微硬度.

    作者:刘烨;陈溯;张振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变形链球菌磷酸转移酶在不同蔗糖浓度下的差异性表达

    目的 检测变形链球菌不同毒力株的致龋性与磷酸转移酶(pts)系统各编码基因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高毒力株临床分离株502与低毒力株标准株UA159,以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在1%和2%蔗糖浓度下,变形链球菌磷酸转移酶系统各编码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1%蔗糖浓度,高毒力株和低毒力株的scrA、scrB、ptsH、ptsI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而ptsK的表达受到抑制;2%蔗糖浓度,各基因的调节方向与上述相反.结论 磷酸转移酶系统可能增加变形链球菌在低糖浓度环境下的致龋力.

    作者:陆玉;刘天佳;杨锦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缺氧对口腔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目的 检测口腔癌细胞中缺氧情况及缺氧/复氧对口腔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立对照组和不同时间缺氧/复氧6个实验组,采用细胞培养、缺氧探针、MTT法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SCC15口腔癌细胞中缺氧情况及缺氧/复氧对口腔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SCC15细胞均呈现缺氧状态,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活细胞数减少,细胞形态呈现细胞凋亡改变.缺氧12h组、24h组、缺氧12h /复氧2h组、缺氧24h /复氧2h组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随缺氧时间延长,SCC15细胞生长抑制的比例逐渐加大(P<0.01).缺氧对不同实验组SCC15细胞均能促进细胞凋亡.随缺氧时间延长,SCC15细胞发生凋亡的比例逐渐增高.除缺氧4h组外,其它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氧与口腔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密切相关,缺氧程度影响着口腔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张敏;侯敏;汤晓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热休克蛋白在人舌癌细胞株和癌前病变细胞株的差异表达

    目的 检测热休克蛋白(HSPs)27、70、90α在舌癌细胞株及癌前细胞株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人舌癌细胞株SCC-15,SCC-6和癌前细胞株DOK.采用RT-PCR测定人舌癌细胞株SCC-15、SCC-6及癌前细胞株DOK中HSP27、HSP70、HSP90α的mRNA表达情况,并作对比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人舌癌细胞株SCC-15、SCC-6和癌前病变细胞株DOK中的HSP27、HSP70、HSP90α的蛋白表达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HSP27、HSP70、HSP90α在舌癌细胞株中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前细胞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休克蛋白在舌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前细胞株,热休克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舌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阳扬;张辛燕;王甝;黄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早期口腔癌扩大切除颈部淋巴结处理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口腔癌扩大切除颈部淋巴结观察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45例早期口腔癌患者,男性20例,女性25例,其中舌癌18例,下颌牙龈癌8例,上颌牙龈癌7例,口底癌6例,颊癌3例,软腭癌3例.对本组患者均采用原发灶外1cm扩大切除术,不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随访,长5年,短1年.结果 3例患者1年后失访.在随访期内有1例舌癌患者扩大切除原发灶后2个月复发,41例患者随访期内原发灶控制良好.有6例舌癌患者,术后3个月内出现颈部以及颌下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并且伴有疼痛,1例下颌牙龈癌的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颌下淋巴结肿大,均行治疗性颈清术,病理证实均为颈部转移淋巴结,其余35例患者在随访期内颈部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早期口腔癌患者可以单纯行原发灶扩大切除术,术后进行密切随访,如有颈部肿大淋巴结,应给予积极的手术治疗.

    作者:韩正学;李华;李金忠;苏明;李建华;邢汝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曲面断层片上测量上颌前牙临床根冠比的可重复性及准确度

    目的 评价在数字化曲面断层片上,利用灰度曲线辅助测量上颌前牙临床根冠比的可重复性及准确度.方法 采用同一个体同时期CBCT临床根冠比数据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测量者曲面断层片上临床根冠比数据.测量方法采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利用灰度曲线辅助定点和计算.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相关分析.结果 临床根冠比在不同测量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曲面断层片临床根冠比数据和CBCT临床根冠比数据相关系数为0.922和0.883,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数字化曲面断层片灰度曲线辅助测量临床根冠比,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及可重复性.

    作者:舒广;陈桦;许天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携带情况的研究

    目的 研究口腔修复门诊戴用和不戴可摘义齿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携带情况及常见的念珠菌菌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不戴可摘义齿患者54人(A组),戴上颌可摘义齿患者84人(B组),年轻学生51人作为对照组(C组).采集唾液培养并初步鉴定菌种,分析相关因素.结果 A组念珠菌检出率为51.9%,白念珠菌占82.1%.B组念珠菌检出率为82.1%,白念珠菌占73.9%.C组念珠菌检出率为17.6%,白念珠菌占55.6%.A、B、C 3组间及每两组间的念珠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戴用可摘义齿的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率显著高于不戴义齿中老年患者;中老年患者口腔念珠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年轻对照组.白念珠菌仍是口腔中主要念珠菌种.

    作者:范彬;邓旭亮;冯海兰;李若瑜;万喆;王新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两种不同联合支抗形式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横腭杆与Nance弓以及横腭杆与滑动杆两种不同口内联合支抗系统矫治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1~29岁双颌前突患者30例,分为两组:横腭杆与Nance弓联合支抗组、横腭杆与滑动杆联合支抗组,各组均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两步法关闭拔牙间隙,使用MBT直丝弓固定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横腭杆与Nance弓联合支抗组磨牙前移量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横腭杆与滑动杆联合支抗组无显著变化;横腭杆与滑动杆组切牙牙根后移量大于横腭杆与Nance弓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横腭杆与滑动杆联合支抗在矢状向控制及切牙整体移动方面较好,优于横腭杆与Nance弓联合支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非依赖性口内强支抗矫治双颌前突拔牙的病例.

    作者:杨庆慧;祖彬彬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Nrf2/Keap1通路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和它的胞质接头蛋白Keap1是细胞抗氧化反应的中枢调节者,Nrf2通过与抗氧化反应原件(ARE)相互作用,调节编码抗氧化蛋白和Ⅱ相解毒酶的表达.Nrf2-Keap1/ARE通路在抗肿瘤,抗凋亡,抗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Nrf2-Keap1/ARE通路在抗癌作用方面的新研究.

    作者:王晓昆;孙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二膦酸盐药物在口腔正畸中的研究进展

    二膦酸盐( bisphosphonates,BPs) 是人工合成的焦磷酸盐类似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进而可以在正畸治疗中起到抑制支抗牙的移动等作用,现就二膦酸盐的性质、药物作用,以及在正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吕荟;王旭霞;张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PACS系统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越来越离不开医学图像的信息,医学图像在临床诊断、教学科研等方面正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络的不断完善,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PACS) 已开始对医学影像学教学产生巨大影响[ 2].我们自2007年引进并正式应用PACS系统,是国内首家应用该系统的口腔专科医院.在应用该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除体会到PACS对影像诊断工作的带来的便捷,也深深体会到PACS给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教学工作带来的变化.

    作者:沙晓雁;祁森荣;王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构建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为了给患者提供及时便捷的口腔医疗服务和适应医院临床业务的发展,我国各口腔医院急诊科应运而生[1].口腔急诊科是一个综合性诊疗科室,急诊科医生应具备和掌握一般急诊医学以及口腔综合临床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急诊医学和口腔临床各学科知识处理和治疗急性口腔疾病.因此,构建口腔急诊医学教育体系十分必要.

    作者:鲁大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在楔状缺损露髓基牙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刷牙方法不当、应力集中等多种因素常导致牙体楔状缺损.当牙髓暴露后,经过完善根管治疗,需要做全冠修复或成为修复缺失牙的基牙.为防止其折断,本研究利用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核加强其牙体强度,防止楔状缺损牙根管治疗后折断,临床效果较满意.

    作者:李向荣;邱建平;郭爱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下颌第二前磨牙异位阻生至第三磨牙远中1例

    患者,男,29岁,要求拔除右下后牙来我院外科就诊.患者数月来右下后牙牙龈反复胀痛,大张口时疼痛加重,影响进食,自服消炎药可以缓解,现症状明显减轻,于2011年7月5日来我院外科要求拔除右下后牙.自述替牙期间右下一颗乳牙脱落后无恒牙萌出.口腔专科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开口度、开口型正常.

    作者:李英文;张红利;刘洪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组合桩嵌体冠的制作体会

    临床上当牙体缺损程度较大、龈距离过短时,需要设计桩核和冠一体的桩冠修复,但由于磨牙为多根牙,牙根方向常不一致,技工制作时无法取出蜡型或铸件不易就位,调磨后影响嵌体冠的固位力.组合桩的使用可解决这一问题.组合桩嵌体冠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固位桩插入根管内获得固位,恢复牙体解剖形态和咬合功能的修复体[1].由分体桩和嵌体冠两部分组成,利用两部分的制锁作用和粘接剂的粘接力获得稳定的固位力[2].可用各种铸造合金制作,适用于牙冠缺损范围大, 龈距离过低,牙根分叉度大的磨牙.

    作者:刘晓鹏;李靖桓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