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3761
  • 国内刊号:11-4424/R
  • 影响因子:0.89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24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口腔科学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年6期文献
  • 改良丽春红三色法在牙本质粘结界面染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应用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染色观察并评价3种粘结剂(Single Bond、ClearfilTMSE Bond,Ad-perTM PromptTM)牙本质粘结界面.方法:选取9颗新鲜拔除的无龋坏人磨牙,用600目碳化硅砂纸在流水冲洗下预备出统一的牙本质粘结面玷污层,分别用3种粘结剂按使用说明进行粘结处理.每颗牙齿标本在流水冲洗下垂直于粘结而切割出3个10×2×2mm3试件,包埋固定后在切片机上切取6μm厚薄片.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牙本质粘结界面.结果:应用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3种粘结剂牙本质粘结界面中暴露的胶原蛋白层.结论:改良丽春红三色法染色可以应用于牙本质粘结界面的观察研究.

    作者:赵三军;陈吉华;王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包含骨缝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利用螺旋CT原始数据建立包含骨缝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数字化方法,建立一个具有生物力学特性的包含骨缝的动态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采用多排螺旋CT对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Ⅲ类患者行常规头部乎扫及三维数字影像重建,利用原始DICOM数据建立颅面复合体三维几何模型,在MSC. Metant前处理软件工具中划分网格.结果:建立了完整的颅面复合体三维体几何模型和包含骨缝的完整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由630,379个单元和148,143个节点组成.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活体的颅面骨合体三维有限元数字化建模方法.结论: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工具MSC.Marc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包含骨缝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彤;刘洪臣;余纲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功能矫形前伸青春期大鼠下颌对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w龄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各分为7个时间段,其中实验组大鼠佩戴可摘式上颌斜面导板功能矫治器.在不同的时间段,分别测定大鼠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结果:自矫治器佩戴第1-42d,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Na+泵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Na+泵活性自第1d开始上调,第21d达到高峰,之后开始回落,在第28d、42d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生长发育对Na+/K+-ATPase功能活性没有显著影响,功能矫形治疗使翼外肌Na+/K+-ATPase功能活性产生了适应性增高.

    作者:倪琳;刘洪臣;徐娟;罗颂椒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唑来膦酸对体外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ZOL)对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骨(osteoclastic OC)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兔破骨细胞,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破骨细胞计数、图像分析计算骨吸收陷窝面积、吖啶橙染色计算破骨细胞凋亡比率观察不同浓度唑来膦酸对细胞影响.结果:随着唑来膦酸浓度增高,TRAP阳性破骨细胞数量减少,骨吸收陷窝数量、陷窝面积亦减少;凋亡OC数目增多,凋亡率亦升高.结论:唑来膦酸通过抑制OC活性而直接抑制OC骨吸收功能,随其浓度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

    作者:张健;张文怡;任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液体转移法评价桩道预备对根管充填后封闭性的影响

    目的:液体转移法评价桩道预备对4种根管充填材料根管充填后微渗漏的影响.方法:32颗人上颌前牙截冠后统一工作长度为16mm,样本随机分组为Endométhasone组、AH-Plus组、Vitapex组和国产组,每组8个样本.根据充填材料不同进行根管预备及根管充填.一周后液体转移法测量桩道预备前根管微渗漏.桩道预备后,再测量根管微渗漏.实验数值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取α=0.05.结果:Endométhasone组、AH-Plus组的桩道预备前和桩道预备后无统计学差别.Vitapex组、国产组的桩道预备后微渗漏下降,与桩道预备前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桩道预备不影响Endométhasone、AH-Plus根管充填后的微渗漏;桩道预备使Vitapex、国产充填剂根管充填后的微渗漏下降.

    作者:李金华;马长柏;张雄;朱国庆;陈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使用模型树脂制作金属烤瓷树脂模型

    模型树脂(Pattem resin)是一种新型常温聚合树脂,不仅具有传统的常温聚合树脂(简称为自凝树脂)的优点,还具有使用简单方便,聚合收缩小,精度高等特点.正确使用模型树脂不仅可以给工作带来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义齿的制作质量.

    作者:邓再喜;张春宝;孙祥;白石柱;王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完全性斜折牙修复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3种完全性斜折裂牙修复的佳治疗方式.方法:对128例龈上冠折、齐龈冠折、龈下冠根折患牙,视牙体缺损分别行全冠、铸造桩核冠、预成桩核冠修复,观察3种折裂类型的修复效果.结果:龈上冠折修复成功率为96.7%,齐龈冠折成功率为90.5%,龈下冠根折为69.6%.对于龈下冠根折,用预成桩树脂核成功率为84.6%,铸造桩核成功率为57.1%.结论:龈上冠折和齐龈冠折修复效果优于龈下冠根折,对龈下冠根折用预成桩树脂核比铸造桩核成功率要高.全冠修复完全性斜折裂牙是保存牙齿的有嫂方法.

    作者:彭娟红;刘学恒;郝艳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义齿黏附剂与线性(牙合)在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义齿黏附剂和线性(牙合)在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例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为每位患者制作解剖式(牙合)和线性胎2副全口义齿,3个月后更换使用.每副义齿于戴用3个月时检测其使用义齿黏附剂前后的咀嚼效率,并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获取患者的主观评价.结果:使用义齿黏附剂后,线性骀和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均较使用前得到改善(P<0.05,P<0.01).义齿黏附剂使用前后,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咀嚼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义齿黏附剂使用前,线性(牙合)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和舒适程度满意度高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P<0.05,P<0.01);使用义齿黏附剂后,两种(牙合)型全口义齿的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和舒适程度满意度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对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应用线性(牙合)全口义齿和义齿黏附剂均可改善义齿的治疗效果.

    作者:邓敏;苏晓晖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桩核冠修复后影响牙体折裂的因素

    桩核冠修复作为牙冠大面积缺损时的一种修复方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修复后长期的疲劳载荷及集中在牙本质内部的应力,往往导致牙体的折裂.本文主要从应力分析的角度对桩核冠修复后牙体折裂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并提出以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

    作者:都佳寅;张文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颞下颌关节区炎性疼痛时受体改变的研究进展

    受体的激活在痛觉过敏以及异常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人员指出颞下颌关节区的炎症会引起三叉神经有关受体改变,相应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也发生改变,因此引起患者颌面部疼痛.近年来很多学者针对炎性疼痛时三叉神经相关受体做了大量研究,其中主要包括NMDA受体、NK1受体、P2X受体、辣椒素受体等.

    作者:徐俊萍;汲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种植体表面形态与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的相关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表面形态种植体周围炎症的病变程度,探讨种植体表面形态与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将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和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植入Beagle犬下颌,并建立犬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3个月后测定各组种植体周探诊深度、观察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程度、组织切片分析其炎症程度.结果:临床检查见非螺纹圆柱彤种植体周缺损深度大于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探诊深度小于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周探诊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形态学检查表明螺纹圆柱形组种植体颈部牙槽骨吸收不如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组明显.结论:种植体表面形态与实验性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非螺纹圆柱形种植体比螺纹圆柱形种植体的周围炎更明显.

    作者:柳忠豪;卢志山;唐洪霞;孙爱杰;许胜;于旭红;肖慧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辅助种植牙手术20例

    目的:探讨采用64排CT进行缺牙区颌骨精细扫描指导医生术前设计和术后评估.方法:利用我院放射科64排CT(GE light speed VCT)对我科近3年20例种植牙患者行术前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及术前分析设计,术后再次扫描和图像重建,分析种植术后效果.种植系统采用法国安多键(anthogyr)种植系统.结果:通过软件分析2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CT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图像重建,骨量,密度分析,能清晰地显示出种植区颌骨及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及术后种植体三维空间位置.结论:利用CT技术辅助临床种植牙手术及术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光;孙振宇;张明睿;王道富;冯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广西地区29900颗金属烤瓷修复体选色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Vita 3D-Master比色板与人体牙冠颜色的适合性;方法:对29900颗金属烤瓷修复体的比色记录进行调查统计.采用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金属烤瓷修复体颜色在Vita 3D-Mas-ter26色比色板中的分布频率,比较性别对牙冠颜色选择的影响.结果:牙冠颜色分布主要集中在2L-2M-2R、3L-3M-3R两个区,占86.88%.其他颜色所占比例很少,其中特殊配色占1.04%.牙冠颜色与性别有密切关系,5个色调区间男女牙色的选择有非常显著差异,男性较女性选色较深.结论:Vita 3D-Master26色比色板和Vita经典16色比色板相比颜色范围有所增宽,对于人体牙冠颜色来说更适合.

    作者:朱志超;苏晓晖;邓敏;刘兴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国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耳垂形态学研究

    目的:研究耳垂形态与性别、年龄的关系,为耳垂整形手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抽查了800名18岁到81岁西北籍志愿者,将耳垂分为3种类型:锐角型、直角型、钝角型,统计学分析三型耳垂在男女人群分布情况以及各型耳垂长宽比;另测了男女不同年龄组双侧耳垂长度及宽度,分别将男女耳垂、左右侧耳垂以及不同年龄段耳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型耳垂各占比例:男性锐角型耳垂32.0%,直角型耳垂29.8%,钝角型耳垂38.2%;女性锐角型耳垂30.3%,直角型耳垂30.5%,钝角型耳垂39.2%;男性耳垂长度19.02±2.52mm,宽度19.76±1.07mm,女性耳垂长度18.52±2.01mm,宽度19.62±1.08mm;左耳垂长度18.78±2.28mm,宽度19.71±1.07mm,右耳垂长度18.79±2.30mm,宽度19.68±1.08mm.结论:耳垂分型与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左右耳垂长度无差异(P>0.05),左右耳垂宽度有显著学差异(P<0.05),耳垂长度随年龄增长而变长(P<0.05),这对耳垂整形手术方案的设计以及手术佳时机选择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博;赵铱民;董岩;白石柱;吴国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