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3761
  • 国内刊号:11-4424/R
  • 影响因子:0.89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24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口腔科学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年3期文献
  • BMP-2和地塞米松联合诱导大鼠牙囊细胞与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以BMP-2和地塞米松诱导的大鼠牙囊细胞作为种子细胞,β-磷酸三钙作为细胞支架材料,体外构建细胞生物材料复合体,观察大鼠牙囊细胞在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材料的贴附、增殖情况.方法:收集培养的第3代RDFCs,血清饥饿同步化后,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BMP-2、Dex、BMP-2+Dex诱导组及空白对照组.诱导3d后,将密度为4×106/ml的细胞悬液0.1ml均匀接种到预制好的β-TCP支架材料上,分别于体外培养3d、7d取细胞材料复合体,通过细胞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贴附、增殖情况.结果:细胞计数发现,7d时BMP-2+Dex诱导组细胞数量显著高于BMP-2诱导组、Dex诱导组(P<0.01).扫描电镜观察,β-TCP表面呈多孔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细胞接种3 d和7d时,单位面积内BMP-2+Dex诱导组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BMP-2诱导组、Dex诱导组、对照组.结论:β-磷酸三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利于大鼠牙囊细胞的贴附和生长,证明BMP-2和地塞米松联合作用促进大鼠牙囊细胞的增殖、分化的协同效应,为进一步使用BMP-2和地塞米松诱导大鼠牙囊细胞,并与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复合后体内移植实验提供依据.

    作者:徐璐璐;刘洪臣;王东胜;鄂玲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下颌后牙种植固定桥不同桥体长度和连接体面积时受载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探寻种植固定桥桥体长度及连接体横截面积变化时种植体-骨界面和连接体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在建立下颌单侧后牙游离端缺失种植固定桥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选取不同桥体长度和不同连接体面积,施加相同大小轴向载荷,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计算并绘制各种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图像.结果:在载荷相同的情况下,桥体长度及连接体横截面积分别对种植体-骨界面和连接体的应力分布有一定影响.结论:应尽量缩小桥体长度以减小对种植体-骨界面的影响,应增大连接体横截面积以减小对连接体的影响.

    作者:丁旭;丁毅;章加宇;汪大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机械应力对大鼠成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大鼠成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Caspase-3凋亡通路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体外加力装置将不同强度的周期性牵张力施加于体外培养的大鼠成肌细胞,24h后,立即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各组凋亡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内Caspase-3表达变化.同时采用Caspase-3抑制剂对照检测,进一步明确Caspase-3的具体作用.结果:随周期性牵张力强度的增加,细胞凋亡比例也随之增加,当牵张力达到20%细胞表面拉伸率时,凋亡细胞比例由不加力时的4.18%增加到7.78%,细胞内Caspase-3含量也呈强度依赖性升高,相对OD值由0.027增加到0.081,这一凋亡过程可被Caspase-3的抑制剂所阻断.结论:周期性张应力可以导致大鼠成肌细胞凋亡,并呈强度依赖性,该过程是由Caspase-3凋亡通路介导的.

    作者:刘加强;刘洪臣;房兵;李晋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XTT减低法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的影响,结晶紫含量测定法检测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生物量的影响,并以结晶紫染色观察生物膜形态.结果:在0.62mg/ml抗菌剂应用液中,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活性及生物量分别减少(96.1±3.0)%和(95.4+2.7)%,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生物膜没有形成.结论:纳米载银无机抗菌剂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作者:李哲;蓝菁;亓庆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与比色板在前牙铸瓷修复中应用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和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选色法在前牙铸瓷修复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和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分别对235例前牙牙体缺损选择铸瓷全冠修复的病例进行比色.修复后,用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对各组修复体和比色参照的天然牙进行测色,计算每组修复体与天然牙的总色差(△E)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与试验组(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的△E分别为(4.58±0.45)NBS SH(1.25±0.68)NB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医、患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ystaleye分光光度比色仪与Vitapan 3D-Master比色板相比可以为铸瓷全冠修复体提供更佳的比色参考.

    作者:石涛;李振春;陈小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后牙病理性磨损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观察用直接树脂充填法和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后牙(牙合)面有病理性磨损且具有充填空间的患者48例,患牙144颗,其中有牙本质过敏症状者38例98颗牙.患者按门诊顺序随机分为直接法修复组和间接法修复组2组各24例,在不备洞的情况下分别采用可乐丽菲露复合树脂直接或间接修复,比较治疗3个月及1年后树脂充填的临床效果、牙本质敏感情况和咀嚼效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时复查,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无显著性差异(卡方检验,P>O.05);治疗1年后复查,间接法组患牙树脂充填体A级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间接法组牙本质敏感治疗总有效率优于直接法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治疗3个月及治疗1年后,间接法组的咀嚼效率高于直接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检验,P<0.01).结论:间接树脂法比直接树脂充填法修复后牙病理性磨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江琴;童锦发;戴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种植体周围炎的易感因素研究现状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致使种植体松动导致种植失败.目前比较统一的意见认为口腔卫生不良,牙周炎的患病史,吸烟,糖尿病,酒精摄入和遗传因素是种植体周围炎的主要易感因素.了解易感因素并积极控制将提高种植手术的成功率.本文将对上述易感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吴昊;刘洪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跨牙弓桥在牙周-修复联合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严重的牙周病经常会导致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需修复重建来恢复患者口颌的美观和功能.牙周病患者剩余的牙齿基本松动,患牙的牙周支持力严重下降.当牙周病控制良好,通过牙周夹板将松牙固定在一起,剩余的牙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行使功能,特别是跨牙弓弧形设计时[1].本文针对这种修复方式在牙周-修复联合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周君;孙迎春;高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纳米非晶金刚石膜镀覆对镍铬及钴铬烤瓷合金离子析出的影响

    目的:观测纳米非晶金刚石膜对镍铬及钴铬两种非贵金属烤瓷合金在人工唾液中金属离子析出的影响.方法:制备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圆片形试件各24个,镍铬及钴铬合金试件随机分成a1、b1及a2、b2各两组,a1、a2组试件表面不镀膜,b1、b2组试件表面完整镀膜膜厚60nm,将a1、a2、b1、b2每组试件平分两半,分别置于pH值为6.8和4.0的人工唾液中浸泡7天,检测各组试件的金属离子析出量.结果:a1、a2组试件在两种人工唾液中表现出其所含各种金属离子的析出,在pH=4酸性人工唾液中浸泡后的离子析出量显著高于其在pH=6.8中性人工唾液中浸泡后的离子析出量(P<0.05);b1、b2组试件在两种人工唾液中浸泡后,其离子析出量分别比a1、a2组试件显著降低(P<0.01).结论: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在中性和酸性人工唾液中表现出其所含各种金属离子的析出,在酸性人工唾液中其金属离子析出量显著增加;纳米非晶金刚石镀膜能显著降低镍铬、钴铬合金在中性和酸性人工唾液中的金属离子析出量,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作者:刘志功;黄翠;张德贵;谢恩求;卢云;王文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两种常用碘制剂引起口腔铸造用银铟合金表面腐蚀的初步研究

    目的:研究两种常用碘制剂对口腔铸造用银铟合金的腐蚀影响.方法:制作口腔修复铸造用银铟合金测试件,对照组不与腐蚀介质接触,实验组分别浸入浓台氏液及碘甘油发生腐蚀反应,腐蚀时间设定为5sec、10sec、15sec、30sec、1min、5min、10min、30min,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银铟合金表面腐蚀产物.结果:两种常用碘制剂均引起银铟合金腐蚀,腐蚀层含有银、铟、锌、钯、碘离子.浓台氏液组不同腐蚀时间银、铟、锌、钯质量百分比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实验组间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甘油组不同腐蚀时间银、铟、锌、钯质量百分比结果显示:10sec组及其以后所有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sec组及其以后各实验组之问两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腐蚀时间碘甘油组银、钯、铟、锌、碘各离子质量百分比与浓台氏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常用碘制剂均引起银铟合金的腐蚀;腐蚀与腐蚀时间不呈线性增长关系:具体表现为浓台氏液组腐蚀层银、铟、锌、钯离子含量在5sec显著减低,而碘甘油组腐蚀层银、铟、锌、钯离子含量在10sec显著减低,后随时间的增加各离子含量基本稳定;浓台氏液引起银合金表面的腐蚀变化大干碘甘油.

    作者:聂敏媛;党平;崔三哲;迟豪军;杜风贞;施生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种树脂桩核粘接系统在冠方微渗漏的研究

    目的:了解在桩核修复中3种不同树脂粘接系统粘接应用后不同时间水侵袭条件下牙冠周的边缘微渗漏情况.方法:选用90颗上颌单根管牙,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随机分为3组:DULINK、DC CORE和LUXACORE树脂粘接系统进行纤维桩核修复,每组样本分别采用1周和6个月水侵袭后进行染色法实验观察冠周微渗漏情况.结果:3种树脂粘接使用后冠周边缘均出现边缘微渗漏现象,DCCORE树脂粘接系统的样本和其余两种树脂粘接剂样本冠周微渗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ULINK树脂粘接剂和LUXACORE树脂粘接剂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长时间的水侵袭对冠周微渗漏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DCCORE树脂粘接系统在冠方微渗漏方面显示优越性,其样本冠边缘微渗漏小.而长时间的水侵袭后,3种树脂粘接剂样本冠边缘微渗漏都无明显改变,说明无咬合条件下的水侵袭老化实验对树脂粘接剂的性能并无显著影响.

    作者:周峰;聂蓉蓉;孟祥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激光表面处理对树脂粘接剂与Y-TZP陶瓷冠粘接强度的影响

    目的:为评估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对树脂粘接剂和Y-TZP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直径10mm,厚度0.7mm的盘状Y-TZP氧化锆试件60个,并在其表面上饰瓷,Vita VM9饰面瓷的厚度为1.5mm.所有试样分为6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涂层组-烧结前进行化学硅烷涂层(30-μm SiO2);打磨组-烧结前使用50-μm A1203进行空气打磨;激光组-Er:YAG激光组,Nd:YAG激光组,CO2激光组.试样制作完成后将复合树脂粘接到陶瓷上.应用万能试验机测量全瓷修复体与树脂的平均剪切粘接强度(MPa).使用one-way ANOVA对表面处理方法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Tukey HSD检验进行多重比较(μ=0.05).结果:各组的平均剪切粘接强度(MPa)分别:对照组=14.3±0.8;涂层组=14.9±0.9;打磨组=20.6±1.0;Er:YAG激光组=26.1±1.5;Nd:YAG激光组=27.2±1.3;C02激光组=26.6±1.2.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复合树脂与全瓷修复体的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组、打磨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涂层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硅烷涂层处理不能提高复合树脂与Y-TZP间的剪切粘接强度.空气打磨和激光照射能提高复合树脂与Y-TZP间的剪切粘接强度.

    作者:马永刚;先锋;杨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铸模的冷却方式对牙科纯钛铸件的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的铸模冷却方式对牙科纯钛铸造后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在冷水和自然冷却两种铸模冷却方式下,对牙用纯钛铸件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3种力学指标进行测试;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铸件的显微组织结构及断口形貌.结果:牙科纯钛在铸造后冷水组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高于自然冷却组,而延伸率低于自然冷却组.显微组织结构显示冷水组和自然冷却组中均可见晶粒粗大的片层状组织,冷水组的晶粒相对细小,但条索状α相交错排列.断口扫描电镜分析显示自然冷却组与冷水组相比韧窝大而深.结论:为使牙科纯钛铸件拥有更好的塑性,铸造完成的铸模宜采用自然冷却方式.

    作者:闫澍;张玉梅;施生根;牛忠英;卢怡;史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补偿曲线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的应力分布状况

    目的:研究补偿曲线对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的影响,为预防上颌全口义齿基托折裂和上颌全口义齿修复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法研究不同补偿曲线时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及其分布状况.结果:前牙加载时,Ⅳ号模型切牙乳突区压应力大;单侧后牙加载时,Ⅲ号模型腭顶、腭皱襞区压应力大;双侧后牙加载时,Ⅰ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切牙乳突区压应力大;全牙列加载时,Ⅰ号模型唇系带切迹区压应力大.结论:在(牙合)力作用下,正常补偿曲线较异常补偿曲线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水平较低.提示补偿曲线正常的上颌全口义齿基托应力分布更加合理,义齿修复前应对下颌天然牙进行调骀、重建正常的(牙合)曲线.

    作者:安晓飞;熊伯刚;牛光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口义齿腭皱对语音恢复的作用

    目的:研究金属基托全口义齿腭皱对修复后辅音声学特征的影响.方法:30例无牙颌患者分别戴入光滑面金属基托全口义齿(第一组)和有腭皱金属基托全口义齿(第二组),应用Minispeech lab测量并分析患者在初戴前,初戴时,初戴后1周、2周、4周、8周时汉语拼音/j/、/q/的第二强频区(F2)值、带宽(B2)值和嗓音起始时间(V.O.T.).结果:第一组中,与初戴前相比,/j/、/q/的F2值从初戴后2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的B2值在初戴后8周,/q/的B2值在初戴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中,与初戴前相比,/j/、/q/的F2值从初戴后1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的B2值从初戴后2周开始,/q/的B2值从初戴后4周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基托全口义齿的腭皱能够缩短金属基托全口义齿初戴后患者语音恢复的时间.

    作者:崔磊;曹荣荣;邵丹;王燕一;柴桂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有效沟通对全口义齿满意率和纠纷率的影响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在邯郸市口腔医院就诊患者160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86例,年龄56-78岁,具备一定文化程度,思维清楚,无语言、听力障碍.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80例,男性38例,女性42例.对照组80例,男性36例,女性44例.两组的临床操作和义齿制作由同一医师、技师组完成.

    作者:张力;陈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吉林通化地区朝鲜族中学生前磨牙畸形中央尖调查

    目的:揭示畸形中央尖在朝鲜族人前磨牙中的分布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吉林通化市部分朝鲜族中学生人群(3819人)进行口腔检查,记录畸形中央尖在前磨牙上的发生情况.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双侧同名牙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Kendall检验,计算相关系数tau及双侧共同发生率.结果:畸形中央尖的个体发生率为3.82%,女性组(4.47%)显著高于男性组(3.15%)(P<0.05).畸形中央尖在下颌第一磨牙的构成比(1.45%)高于上颌第一前磨牙(0.41%),在下颌第二前磨牙(1.88%)要高于上颌第一前磨牙(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畸形中央尖在上颌第一、二前磨牙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的双侧共同发生率依次为93.75%(15/16)、55.17%(16/29)、63.24%(43/68)和47.42%(46/97),双侧相关系数tau依次为0.968、0.710、0.771和0.640.结论:掌握掌畸形中央尖的发生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人类学意义.

    作者:马龙;宋长健;徐迈;吴方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