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3761
  • 国内刊号:11-4424/R
  • 影响因子:0.89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24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口腔科学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基于光学定位运动跟踪技术的数字化(牙合)架初步研究

    目的:基于光学定位跟踪系统和小二乘误差算法建立数字化(牙合)架实验平台,评价其重复测量精度.方法:将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一副上下颌牙列模型安装于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在上颌中切牙唇侧,两侧磨牙颊侧各粘贴一个Mark球.用光学定位跟踪系统获取开闭口、前伸、左右侧方运动时3个定位球球心的实时空间坐标值.用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获取位于牙尖交错位的上下颌牙列及Mark球的三维数据,软件拟合Mark球球心点.基于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开发运动仿真算法,将两种来源的球心坐标实时配准,驱动牙列仿真上述咬合运动.获取开闭口运动终点一个定位球心的XYZ坐标值,重复10次,用单因素方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光学定位跟踪技术和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建立了一种机械(牙合)架咬合运动的数字化仿真方法,半可调机械(牙合)架多次开闭口运动终点各球心坐标重复测量误差为(0.5247±0.2399)mm.结论:用光学运动跟踪技术可快速、相对准确地获取机械(牙合)架引导的牙列模型三维运动轨迹.用小二乘误差配准算法,可实现基于轨迹点的咬合运动计算机模拟.

    作者:隋华欣;孙玉春;王勇;姜晓通;戴宁;吕培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皮肤真皮来源多能干细胞筛选与鉴定

    目的:克隆培养SD大鼠皮肤真皮多能干细胞,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以期为组织工程再生牙齿探寻一种可靠的成体干细胞.方法:采用贴壁细胞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出生1d的SD仔鼠掌趾部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分别检测其克隆形成能力、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并对其进行分子标志分析.结果:培养获得的SD大鼠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其中7株单克隆来源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克隆形成能力、较高的细胞群体倍增能力;同时,这部分细胞高表达细胞表面分子标志物CD44和CD90;成骨诱导后可形成矿化结节,成脂诱导后可见细胞内出现脂滴.结论:利用贴壁细胞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皮肤真皮成纤维细胞,可获得具有类似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真皮多能干细胞.本实验成功培养并获得了单克隆来源的真皮多能干细胞,为后续实验奠定了基础.

    作者:霍娜;鲁莉英;刘洪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用于3D打印的医用金属研究现状

    3D打印技术是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因其可使修复完全个性化,简便化,制备出以往无法实现的复杂结构,在医学领域前景广阔.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用于3D打印的医用金属、制备技术优缺点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作者:赵冰净;胡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种植体支持的无牙颌套筒冠覆盖义齿研究进展

    近20年来,种植覆盖义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而种植体支持的无牙颌套筒冠覆盖义齿由于灵活的设计、理想的固位和咀嚼功能为无牙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合理设计套筒冠内冠角度,选用合适的套筒冠内外冠材料可使整个覆盖义齿获得佳固位力,同时对种植体套筒冠固位位置的优化设计和力学分析能提供更理想的应力分布,保证义齿的远期成功.本文对种植体支持的无牙颔套筒冠覆盖义齿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汪乔那;汤春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HU-308药物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骨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HU-308药物缓释涂层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骨密度、类骨质形成和骨吸收的影响.方法:60只6月龄未交配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15只,B组45只,A组切除双侧卵巢旁等量脂肪组织,B组通过双侧去卵巢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后B组45只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C、P、H组,每组15只,术后3个月在所有大鼠双侧胫骨骭骺端按组别植入种植体,A、C组植入碱热处理种植体,P组植入肝素/壳聚糖涂层种植体,H组植入携带HU-308的肝素/壳聚糖涂层种植体.分别于种植术后4周、8周、12周随机处死各组大鼠5只,带种植体的胫骨制作不脱钙骨组织磨片,经甲苯胺蓝染色后,光镜观测并计算种植体螺纹内骨密度(BD)、类骨质周长百分数(%O.Pm)和骨吸收周长百分数(%Er.Pm).结果:4周和8周时,A组和H组BD、%O.Pm显著高于C和P组(P<0.05),A组和H组%Er.Pm显著低于C和P组(P<0.05).H组除BD低于A组外(P<0.05),其余指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A组BD显著高于C、P和H组(P<0.05),%O.Pm、%Er.Pm显著低于C、P和H组(P<0.05),而C、P和H组之间BD、%O.Pm、%Er.P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改变可使种植体周骨密度降低,抑制新骨形成,促进骨吸收;HU-308药物涂层在种植体植入早期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密度,促进新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作者:黎永奇;李栋健;冯青;李佳亿;朱雪英;向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钴铬合金、纯钛及全瓷冠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ALP、AST的表达

    目的:探讨3种不同材料的全冠修复体在种植体周围组织龈沟液(GCF)、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龈龈沟探诊深度(gingival crevice depth,GCD)变化及GCF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评价不同烤瓷内冠材料对种植体周围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选择临床病例90颗,平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纯钛烤瓷冠,全瓷冠作为种植体上部修复材料,每组30颗.在修复前,后1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CGF量、GI、GCD、AST和ALP水平的测定和分析.结果:钴铬合金组、纯钛组、全瓷冠组术前龈沟液中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钴铬合金组,纯钛组,全瓷冠组修复术前、后1个月,3个月龈沟液中GCF量、GI、GCD、AST、ALP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LP、AST在钴铬合金组、全瓷组及纯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别(P<0.05),而GCF、GI、GC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钴铬合金组、全瓷组、纯钛组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CF、GI、GCD、AST、ALP分别进行三组间两两比较,GCF、GCD、AST、ALP各对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I三组间两两比较全瓷组与钴铬合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对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钴铬合金烤瓷冠可导致修复患牙的GCF量及其中酶的变化,对牙周组织有不利影响,纯钛烤瓷冠和全瓷冠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缪羽;杨慧;李佳;于蕴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四种粘接剂粘固不同材料核与镍铬合金全冠时粘接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以四种粘接剂分别粘接三种材料制作的核与镍铬合金全冠时,各组粘接强度间的差异.方法:将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粘接剂用于粘接镍铬合金全冠和银汞合金核、复合树脂核、中熔合金核.各组试样进行500次5℃-55℃水浴循环后,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拉伸实验,获得不同粘接剂、核材料配对使用时与镍铬合金冠间的大拉应力值.结果:银汞合金核使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时的大拉应力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复合树脂核使用四种粘接剂后的全冠固位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磷酸锌水门汀获得高全冠固位力;中熔合金核使用四种粘接剂后的全冠固位力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汞合金核使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后的全冠固位力大于其他三种粘接剂;中熔合金核使用四种粘接剂所获得固位力相当;复合树脂核使用磷酸锌水门汀粘接获得较好的固位力.

    作者:安钰;朱智敏;党平;赵华丽;孙贺;孔磊;施生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HyC对不同粘接剂与牙本质间剪切强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劲润牙本质保护膜(HyC)对4种粘接剂与牙本质间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通过剪切实验检测应用HyC组与空白对照组玻璃离子水门汀(GIC)、聚羧酸锌水门汀(ZPCC)、自粘结树脂水门汀(SRC)、全酸蚀树脂水门汀(RC)四种粘接剂与牙本质间剪切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判定断离类型.结果:使用HyC使GIC、ZPCC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减小,使SRC、RC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组均未见牙本质小管结构,对照组可见牙本质小管结构.结论:HyC可降低GIC、ZPCC的剪切强度,增强SRC、RC的剪切强度,其涂层不会因粘接剂的使用而破坏.

    作者:王大铭;邵金龙;汲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玻璃纤维增强新型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的研究

    目的:研究高强度玻璃纤维增强新型不饱和聚酯基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UP)桩核的制作方法及机械性能的测试.方法:①合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后注入连续高强度玻璃纤维,合成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②制作出长度19mm,直径13mm的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9支.③测试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的机械性能,包括弯曲强度、弹性模量.结果: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的弯曲强度1060MPa,弹性模量27.7GPa,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相近似.结论: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再进一步的临床生物安全检测后,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桩核将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高虹;张振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二矽酸锂基铸瓷贴面修复氟斑牙的美学效果

    目的:评价二矽酸锂基IPSe.max铸瓷贴面修复氟斑牙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对于中重度氟斑牙患者23例,共计178颗牙齿行IPSe.max铸瓷贴面修复.贴面粘接后0.5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48个月,参照改良Ryge评价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根据改良Ryge评价标准,不同复查时间A级的贴面百分数均在80%以上,A级+B级达99%以上.结论:使用IPSe.max铸瓷贴面修复氟斑牙IPSe.max铸瓷贴面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能满足人们对美的更高的要求.

    作者:刘晶;曾妃菲;李莺;周君;肖凌浩;孙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可变方矩形脉冲Er∶YAG激光在牙龈黑色素脱色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可变方矩形(variable square pulse,VSP)脉冲Er∶ YAG激光在牙龈黑色素沉着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VSP脉冲Er∶ YAG激光治疗23例牙龈黑色素沉着患者,选择激光波长2.94μm,脉冲宽度100ms,脉冲能量60mJ,频率10Hz,光斑直径1mm,1次Er∶ YAG激光治疗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1、6、12个月随访观察效果,依据牙龈颜色和形态变化两个客观体征和患者主观评价对牙龈黑色素沉着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2个月回访结果显示,牙龈色素沉着消退明显,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满意率达到90.0%.结论:VSP脉冲Er∶ YAG激光在口腔临床去牙龈色素沉着手术过程中疗效显著,感染几率低,激光仪器操作简单,安全,是一种理想的牙龈黑色素脱色治疗方法.

    作者:栗洪师;李冬霞;冯岩;冉岸;柯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单侧弹响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双侧关节锥形束CT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仅有单侧弹响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上存在差异的参考层面,为TMD诊断和对比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一侧TMJ仅有弹响的TMD患者10例,通过CBCT三维成像和重建,观察同一患者两侧TMJ重建后横断面的水平角;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关节间隙、髁突长轴径值、髁突垂直角;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与矢状位的关节结节斜度、关节窝深度和关节间隙,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每位患者上述各测量指标做两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上述横断面的水平角;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关节间隙、髁突长轴径值、髁突垂直角;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与矢状位的关节结节斜度、关节窝深度和关节间隙等观察指标在同一患者中,左右两侧测量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单侧TMJ仅有弹响的TMD患者,锥形束CT不具有对比研究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岩峰;吕源;郭晓倩;王照五;张建强;王宁;董欣明;胡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正畸托槽厚度对患者初戴后口腔舒适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初戴超薄正畸托槽和普通托槽对成年患者牙齿、口腔黏膜以及对睡眠情况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固定正畸治疗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超薄托槽组和普通托槽组,对戴用固定矫治器后7d内患者的牙齿疼痛程度,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发生部位,口腔不适程度以及疼痛对睡眠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60份,有效回收率100%.各组均2h左右开始出现牙齿酸痛,第7d牙齿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超薄组与传统组病人在初戴矫治器7天内牙齿疼痛强度,溃疡发生率,口腔不适度,对睡眠的影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患者使用超薄托槽与普通托槽后牙齿与黏膜的不适与疼痛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韩晓艳;刘加强;谢瑞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第二磨牙龈下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评价

    随着现代根管治疗和桩核冠修复技术的发展及牙科材料的改进,大量牙体缺损的残根残冠得以保存….相对前牙,磨牙牙体缺损更为多见.本文选择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在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口腔科因磨牙牙体缺损进行修复患者125例,共174颗牙齿.其中男性61例,女性64例.年龄45-55岁,平均年龄50岁.第二磨牙龈下残根一壁位于龈下2mm内,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的长度不少于牙根长度2/3,髓室底正常,牙周健康,无松动,经完善根管治疗观察2周后,无临床症状,X线片示无异常.第一磨牙为牙冠中度缺损(2壁缺损),剩余牙体组织有一定的抗力形,牙周健康,无松动,行完善根管治疗,玻璃离子修补缺损后,无临床症状.X线片检查无异常.

    作者:宋红艳;律银华;何荣荣;白军令;邵元霞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