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市卫生局
  • 主办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3761
  • 国内刊号:11-4424/R
  • 影响因子:0.89
  • 创刊:1999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424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口腔科学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8年2期文献
  • 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体植入不同部位的骨结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新研制的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体植入犬下颌骨和股骨不同部位的植体骨结合能力差异.方法:选5只成年健康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第一磨牙,愈合3个月建立缺牙模型.按临床种植体植入手术操作步骤,分别于下颌骨和股骨中上段植入钛钽种植体,每只犬双侧颌骨及股骨分别植入各2颗.术后3个月取材,行X线片、Micro-CT扫描及骨密度(BMD)分析、带植体硬组织磨片组织学及Goldner三色法染色检查,ImageJ图像分析新骨形成面积.结果:钛钽人工种植体植入犬体内3个月,X线示两组植体均与骨结合紧密,植体骨界面无低密度阴影.Micro-CT扫描显示:颌骨组种植体与骨结合紧密,界面无低密度透射影,局部微结构、密度变化无显著差异;股骨组种植体-骨界面近髓腔段呈低密度线状透射影,Micro-CT骨形态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颌骨组BMD为1169±86.39mg/cc,股骨组BMD,754.2±129.4mg/cc,颌骨种植体周围BMD显著高于股骨种植体周围BMD(P<0.05);亚甲蓝-酸性品红染色显示:颌骨组种植体周有红色带状深染新骨形成,植体侧呈指状突入黑色植体螺纹之间,颌骨侧呈波浪与蓝染的颌骨组织移行,植体骨界面密合无间隙.股骨组也有红色深染新骨形成,但新骨带较颌骨组较窄,且植体-骨界面部分不密合,见条状纤维结缔组织样结构.ImageJ图像分析显示:颌骨组新骨形成面积294.4±10.18μm2,股骨组新骨形成面积108.4±3.208μm2,新骨形成面积颌骨组显著多于股骨组(P<0.05).结论:钛基钽涂层人工种植体植入下颌骨较植入股骨更能促进种植体骨结合,本研究为种植体骨结合动物实验模型选择提供了依据.

    作者:张绍清;蔡洪桢;王飞翔;王东胜;刘洪臣;贺慧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FGFR1在雌激素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明确Ⅰ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1)在雌激素促成骨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在雌激素作用下采用抑制剂PD166866抑制FGFR1的活性,(四唑甲基噻唑)MTT、(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活性;Western Not比较各组成骨细胞Runx2和OCN表达水平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关键因子ERK1/2,JNK,P38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结果:雌激素作用下,加入抑制剂后,成骨细胞中MTT值明显降低,ALP值明显增高(P<0.05),且Runx2,OC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雌激素作用下,ERK、JNK和P38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但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加入抑制剂后,仅ERK磷酸化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提示FGFR1对成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抑制分化的作用,且介导雌激素调控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此外,多条MAPK信号通路中,仅ERK通路参与了该过程.

    作者:魏霆;肖国宁;孙惠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种植体表面涂层制备技术及其对骨质疏松下骨结合的影响研究进展

    口腔种植治疗被认为是修复牙齿缺失的理想治疗手段,而骨质疏松患者的种植治疗常伴发并发症.针对这一问题,人们采用种植材料表面涂层方法以促进种植体周围骨再生.随着材料学以及包被技术的发展,种植体表面涂层材料由初的羟基磷灰石和磷酸三钙等无机材料,发展为可包被有机生物分子或运载药物的功能性涂层,可于较长时间内在局部实现缓释控释,显著促进骨形成,增加骨质疏松骨密度,同时修复其受损的骨再生能力.各种表面涂层材料间各有优缺点,其作用机制也不尽相同.本文在分析骨质疏松口腔种植体周围骨再生能力降低机制的基础上,对表面涂层处理在骨质疏松状况下种植应用中的生物学作用及效果做一分析综述.

    作者:张戎;刘洪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平台转换设计在人工种植牙临床应用现状与前景

    伴随着种植技术的成熟及种植义齿所独有的优点,临床上越来越多的牙列缺损与缺失患者选择了种植义齿修复,然而种植义齿也存在着不足.种植体由于无牙周韧带的附着,和周围的骨组织直接发生紧密的骨结合.当咀嚼发生时,依靠其颈部周围的牙槽骨为支点,发生微动和位移完成咀嚼过程.在咀嚼过程中受力的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组织更易被重新改建.就此有学者研究了种植体-基台界面的骨吸收情况,并将研究重点集中到影响咬合力传导的各个方面,如颌骨骨质、种植体形态、上部结构设计、咬合力和材料种类等.本文就平台转换(PS)设计在种植义齿临床运用的现状与前景综述如下.

    作者:竹娜;曹庆堂;王宏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口义齿采用软衬材料联合义齿稳固剂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全口义齿患者下颌牙槽嵴低平伴顽固性咬合痛一直是临床医师较难解决的问题,本实验使用硅橡胶软衬材料联合义齿稳固剂缓解了全口义齿压痛,提高了患者咀嚼效率及满意度.方法:选取下颌牙槽嵴过窄而致固位不良产生压痛的42例全口患者,用吸光度法测定患者使用软衬材料联合义齿稳固剂前及使用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咀嚼效率,通过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义齿的固位、稳定、咀嚼功能、舒适度情况的主观评价.结果:使用后患者的咀嚼效率明显改善,主观评价也较为理想;3个月时各项指标达高峰,12个月后指标略有下降.结论:硅橡胶软衬材料联合义齿稳固剂可明显提高此类患者义齿的固位、稳定效果,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压痛状况,提高患者的咀嚼效能、满意度,提升总义齿配戴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慧;张海兵;周慧;刘渊君;昭日格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Cercon与In-Ceram全瓷底层材料相对透明率的对比测定

    目的:Cercon base氧化锆、Cercon base color氧化锆、Vita In-Ceram Z21色瓷沉积氧化锆、AL2色瓷沉积氧化铝陶瓷材料相对透明率的对比测定.方法:应用分光测色计在标准黑白背景下分别测量4组全瓷底层材料的表面光反射率,计算得出相对透明率数值.结果:Cercon base氧化锆的相对透明率为0.950,Cercon basecolor氧化锆0.937,Vita In-Ceram Z21色瓷沉积氧化锆1.000,Vita In-Ceram AL2色瓷沉积氧化铝0.869.结论:4种全瓷系统底层材料中Vita 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和AL2色瓷沉积氧化铝的相对透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较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透明,其余组间的相对透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李胜丹;凌丽娟;孟武;刘一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Nano-ZnO改性复合树脂抗菌性能的缓释性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添加剂量的nano-ZnO改性复合树脂的锌离子释放规律及浸泡1个月后的抗菌活性.方法:制备不同添加剂量(1wt%,5wt%,10wt%)的nano-ZnO改性复合树脂试件,充分光固化后浸泡于无菌三蒸水中,分别于24h,1周,2周,1个月时使用锌(Zn)测定试剂盒对各组试件浸析液的锌离子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浸泡1个月的试件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不同时间点检测的各组试件的锌离子释放量均随nano-ZnO添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0wt%的nano-ZnO添加组改性复合树脂在1个月时仍保持较高的锌离子释放水平,并且其同期抗菌活性也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结论:10wt.%的nano-ZnO添加组改性复合树脂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的锌离子释放水平,从而达到更加长效性的抗菌作用.

    作者:梁蓓蕾;逯宜;李蕴聪;刘瑞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两种桩核系统修复剩余不同数目侧壁残冠的抗折性研究

    目的:比较牙冠不同剩余壁数对纤维桩和金属桩修复磨牙后抗折性能的影响.方法:将因牙周病拔除的40颗上颌磨牙随机分为A、B、C、D四组,分别制作成牙冠剩余壁数为1-4的牙体缺损模型,每组又分为铸造金属桩核(A1、B1、C1、D1)和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A2、B2、C2、D2)两个亚组.采用静态加载实验测试修复后牙齿的抗折强度,并观察其折裂模式.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0.05).结果: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组,断裂载荷均为D>B>A、C>A,B和C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各亚组间比较,断裂载荷A2>A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铸造桩试件中可修复性折裂占11.1%,所有纤维桩试件中可修复性折裂可达95%.结论:随着牙冠剩余壁数的增加,牙齿的抗折强度增加;当剩余壁数较少时,磨牙的桩核冠修复更宜采用纤维桩.

    作者:刘林;甘抗;王艺婷;杜田丰;朱娟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浙江健康成年汉族人外鼻形态的初步测量

    目的:对浙江省健康成年汉族人群外鼻形态进行测量,为鼻缺损患者的修复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290例患者颌面CT数据,三维重建后对外鼻形态进行测量,统计数据、分析.结果:除鼻深(P=0.8766)、鼻额角(P=0.6124)男女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外形线性距离测量数据男性均明显大于女性,而角度测量数据女性均明显大于男性(P<0.05).结论:浙江健康成年汉族人群外鼻形态存在性别差异,初步建立浙江健康成年汉族人群外鼻形态数据库.

    作者:杨翼;戴宜君;徐忆;董研;朱剑;何传鑫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种不同修复材料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修复材料对牙列缺损的修复效果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35例采用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修复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修复材料随机分为钴铬合金组、纯钛组和Vitallium 2000组,每组各45例.三组患者入院前进行检查和记录口腔情况,患者牙列修复后,分析对比三组患者修复后的疗效、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在患者进行修复后使用自主问卷从舒适度、语言能力和美观度等方面评估.结果:Vitallium 2000组患者咀嚼效率、就位率、的舒适度、语言功能、咀嚼力度和美观度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Vitallium 2000组患者的牙周袋指数和牙齿菌斑均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Vitallium 2000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基托受损、基托不良、牙周病、发音不良和咀嚼功能不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Vitallium 2000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可有效修复牙列受损,保证患者舒适度、美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刘娟;李宇崚;邓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全程数字化新型全锆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2例报告

    目的:探讨全程数字化扫描、设计和制作不加饰瓷的新型全锆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结合2例要求前牙修复的患者,1例常规牙体预备,分别采用不加饰瓷的全程数字化新型全锆冠和传统的数字化切割二氧化锆内冠加人工饰瓷方法制作全瓷冠,对比两种修复体在口内的修复效果差异.1例采用微创牙体预备,保存牙髓活力,全程数字化设计制作完成新型全锆冠,唇侧冠厚度仅为0.6 mm.结果:新型全锆冠可通过在唇侧上透明釉方式,或在冠唇侧厚度仅为0.6 mm情况下,获得较为自然的仿生美学效果.结论:新型数字化全锆冠在获得较为良好的美学效果的同时,能完成微创修复和咬合关系不良等一些复杂病例的修复.

    作者:黄江勇;罗有成;石安迪;杨双;沈志坚;吴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重度磨耗伴深覆(牙合)患者的腭侧瓷贴面修复1例

    患者,男性,63岁,2017年5月因全口牙龈肿痛、咀嚼功能不佳数年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特诊科.数年来全口牙龈反复肿痛,上前牙及左上后牙肿痛更为明显,8年前于外院行下颌活动义齿修复.既往无特殊史.颌面部基本对称及无畸形,颞下颌关节区无压痛,关节动度一致,开闭口无弹响,前牙覆盖正常,深覆(牙合),下前牙切端咬在上前牙腭侧牙龈,全口牙龈红肿,探易出血,PD:2-9mm,SBI.4,CI-S:2.

    作者:尹晓宇;李恬恬;刘天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大会会议纪要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承办,江苏省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第十一次全国口腔修复学学术大会于2017年10月22-2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俞光岩教授,名誉会长赵铱民教授,南京市卫生计生委王静副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韩晓冬教授,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南京市口腔医院院长胡勤刚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口腔医学会会长王林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修复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刘洪臣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口腔修复学专委会候任主任委员陈吉华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修复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王贻宁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作者:李鸿波;魏煦;孟翔峰;王东胜;骆小平;刘洪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郑州市三家医疗机构5年义齿制作情况调查

    目的:评估近年来口腔临床常用的修复体类型及变化趋势.方法:选取郑州市3家大型医疗机构为调查对象,收集样本单位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修复体制作、加工数据,按义齿制作类型和材料分类,进行描述性总结和分析.结果:固定修复体占比59.1%,但活动修复体仍有较大需求.5年间氧化锆全瓷增长4.9倍,铸瓷增长2.7倍,金属烤瓷修复体数量逐渐降低,金属全冠(尤其是非贵金属)的数量大幅减少或降低为0.活动修复体中铸造支架可摘义齿为主要应用形式.结论:固定修复成为主流,无金属修复成为发展趋势.

    作者:王志刚;吉雅丽;毕慧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双曲唇弓的预成化制作探索

    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矫治后需做保持器患者(上颌)210例石膏模型,其中男性100例,女性110例,年龄14-15岁.所有实验组内模型,模型由同一技术人员采取同一种方法测量.采集双曲唇弓应达到的弧长,取唇弓弧度与牙弓弧度相一致,宽度两侧尖牙近中2/3,U形曲宽0.5cm.一般使用直径0.08cm的不锈钢丝弯制.用拇指弯曲唇弓之弧度,使之与牙弓弧度相一致,弓形要平,与水平面一致(可放置在玻璃板上检查).两侧U型曲,其宽度约为尖牙近远中宽度2/3,并离开移行皱襞0.3-0.4cm,不可压迫或远离软组织.根据210例实验采集数据,以弧长(cm)为x轴,以例数为y轴,并根据图1的数据设计3种型号,见表1.

    作者:韩晓希;李靖桓;张宝茹;刘畅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