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4-5760
  • 国内刊号:11-5797/R
  • 影响因子:0.74
  • 创刊:1994
  • 周期:季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744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国家科委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源期刊
  • 口腔科学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8年3期文献
  • 唇、舌侧正畸中上颌中切牙转动中心的研究

    目的 从牛物力学的角度,分析比较唇侧和舌侧正畸中的上中切牙转动中心与M/F的关系方法通过有限元法技术,建立较理想的上颌骨、卜切牙及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而分析唇、舌侧正畸中的上中切牙转动中心与M/F的关系,比较两者的异同.结果 1.建立了较理想的上颌骨、上切牙及牙周膜的三维有限元模型2.本研究,上中切牙阻力中心在距_牙槽嵴顶0.43倍根长处.3.唇舌侧正畸中,上中切牙在相同的M/F加载下,转动中心的位置不同.若要产生牙齿的整体移动的效果,唇舌侧正畸所需的M/F比值分别为-8.87和-12.38.结论 舌侧正畸中,内收切牙的同时要加大根舌向转矩,不能根据唇侧加力的经验米做判断.

    作者:梁炜;林久祥;徐宝华;荣起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正畸病例治疗结果的初步评价

    目的 通过对一批治疗完成病例的回顾件研究,初步建立一套客观的正畸治疗满意度评价标准.方法 按照错(牙合)畸形的分布比例随机选择各类完成治疗的错(牙合)畸形病例48个,分成4组并编号.由不同职称的医师19名对每组患者治疗的满意程度按主观评价排出顺序.19名参与主观评价医师排出的平均值为主观评价结果.3名不参加主观评价的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对48个病例分别从牙齿排列、覆(牙合)、覆盖、咬合关系、中线关系、牙根平行、侧貌变化等方面按照拟定的客观测量方法进行评分,并取3人测量的平均值并将客观评价结果进行排序.将主观和客观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判断主观和客观评价的一致性.结果 将19名医师的主观评价结果和3为医师的客观评价结果对比发现.应用初步建立的客观评价标准对48名患者治疗结果满意度的评价结果与19位医师的主观评价结果一致性好.评价结果高度一致的是满意和不满意的病例.主客观评价顺序相差大值为2.结论 初步建立的正畸疗效客观评价标准是一个能够反映客观效果并且能被正畸临床医师接受的.

    作者:李巍然;胡炜;谷岩;许天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微型支抗种植体即刻负载的组织形态学研究

    目的 微型支抗种植体在即刻负载不同力值、不同时间的条件下,研究种植体一骨界面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微型钛金属螺钉及SPF级雄性大耳白兔,种植体负载力值分别为20 g、100 g及0 g空白对照.种植后2周、4周、8周应用光学显微镜及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种植体骨磨片进行纵断面观察.结果 三个力值组种植体均形成了骨性结合界面,20 g组种植体的骨性结合状态在三个时间点均优于其它两组;种植体的骨结合率与负载时间呈正相关,持续负载2周、4周、8周时,20 g组种植体的骨结合率大于另两组.结论 即刻持续负载20 g力可加强界面骨结构,有利于种植体稳定.

    作者:张晓艳;吕婴;王邦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涉及正畸拔除病变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前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涉及正畸拔除病变第一磨牙矫治牙列拥挤、伴牙弓前突的方法及没计原则.方法 选自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牙列拥挤病例24例,男性9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21.3岁.其中单纯牙列拥挤15例,拥挤伴牙弓前突9例,拔除病变第一恒磨牙或残根、残冠来替代拔除健康的前磨牙矫治.所有病例均使用标准方丝弓技术进行矫治.结果 矫治时间为16-25个月,平均22.5个月,矫治后患者前牙覆猞、覆盖正常,后牙咬合关系良好,第三磨牙均已萌出并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牙弓间隙全部关闭,面部侧貌协调.结论 通过正畸治疗涉及拔除病变第一磨牙的错(牙合)病例,重建完整健康的牙列,达到了功能、美观及稳定的目标.

    作者:徐琳;段银钟;谭家莉;陈巧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使用一种低摩擦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

    目的 发应用低摩擦矫治器(Synergy矫治器)矫治错(牙合)畸形,研究其矫治疗效和临床疗程.方法 选择37名患者(其中安氏Ⅰ类16名;安氏Ⅱ类8名;安氏Ш类13名),使用synergy矫治器进行止畸治疗.矫治中选择不同类型的结扎方式以减小矫治器系统的摩擦阻力.结果 全部患者矫治结束,获得正常覆(牙合)覆盖和后牙尖窝相对关系,平均疗程26.2个月.托槽脱落率为2.7%.结论 临床应用Synergy矫治器可根据牙齿移动和控制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结扎方式,既有利于牙齿的移动,又町对牙齿移动进行有效控制.

    作者:胡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Incognito舌侧矫治器的初步临床应用

    很多正畸患者,尤其是成人正畸患者对矫治器的美观性要求很高,为此出现了几种隐形或者部分隐形的矫治技术,如陶瓷托槽矫治器、Invisalign矫治器、舌侧矫治器等,但既能做到真正隐形又能治疗各种错(牙合)畸形的矫治器只有舌侧矫治器.舌侧矫治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但很快由于其复杂的操作,难于精确控制牙齿移动等问题被大多数临床医生所放弃.近年来,德国Wiechmann医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技术开发的Incognito舌侧矫治器,很好地解决了舌侧矫治器以往存在的大多数问题,使舌侧矫治器再次受到了重视.本文通过一个完整的病例米介绍使用该技术的体会.

    作者:辜岷;Ricky WK Wong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伴有上颌多数牙齿缺失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早期矫治

    患者毛××,女,10岁10个月,主诉:上唇塌陷希望改善.1.病史:无正畸治疗史和无全身系统性疾病;乳牙列时所有乳切牙均先天缺失;其弟上颌乳侧切牙先天缺失;父亲及弟弟前牙反(牙合).

    作者:王明锋;刘琳;蒋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攻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先天缺牙所致中线偏斜

    患者梁某,女,19岁.主诉:左上颌侧牙齿缺失,上前牙间隙,上中线偏,要求正畸治疗.

    作者:张苗苗;冯冬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下颌磨牙埋伏阻生的Herbst及Edgewise联合矫治

    患者,男,15岁,身高1.2 m.主诉:右下后牙未萌求治.无不良习惯史,全身状况良好;其父亲下颌后缩,下颌平面斜度较大.临床检查(图1)

    作者:伍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维数字化牙颌模型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测量可靠性

    石膏(或人造石)模型可以很好的反映牙列的三维形态,为正畸医师的诊断没计提供重要信息,同时可以记录患者的治疗进程,是正畸医师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资料.

    作者:刘松林;许天民;林久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正畸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正畸治疗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过程,会带给患者的进食、口腔清洁、工作学习及社会交往等日常行为带来不便,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关注正畸过程中患者的主观感受、心理活动及社会行为的变化[1],进而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助于消除对生活质量的消极影响,有助于取得患者配合、顺利实施治疗计划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陈沐;王大为;冯志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打开咬合在安氏Ⅱ类错(牙合)矫治中的作用

    在安氏Ⅱ类错(牙合)中,很常见的(一组错(牙合)表现)症状组合是这样的:磨牙呈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伴深覆(牙合),上下牙弓不同程度表现拥挤.医生在制定Ⅱ类病例的矫治目标时,(也)常常是这样的:纠正矢向关系不调,建立中性磨牙关系,改善前牙深覆盖深覆(牙合),解除拥挤.所以,回忆和总结临床经验时,正畸医师会发现深覆(牙合)是安氏Ⅱ类错(牙合)中很常见的伴随症状、也足其重要的矫治目标之一.

    作者:高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温州市正常(牙合)人群硬组织X线头影测量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颅面结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正畸治疗中简单套用中国人正常(牙合)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可能会造成误差.本文针对温州地区正常(牙合)人群样本进行头影测量,并比较与全国测量值的差异,以期对温州地区正畸、正颌外科成人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更有临床意义的参考依据.

    作者:王光耀;何帅;王生;祝萍;丁毅;王文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