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口腔医学教研室
  • 国际刊号:1672-2973
  • 国内刊号:11-5010/R
  • 影响因子:1.16
  • 创刊:2003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2-633
  • 全年订价: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口腔科学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1年6期文献
  • 肿瘤微环境中的相关免疫细胞

    癌细胞发生和存在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过程,包括正常细胞的遗传变异也包括癌细胞的生理学改变以及人体防御机制的改变.我们都知道细胞性质的改变,例如癌基因功能放大,抑癌基因功能缺失,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人体的正常防御机制也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既往研究已经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着免疫细胞.然而这些免疫因素对于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尚无定论.在此对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和肿瘤的关系做一初步综述.

    作者:任仪鹏;步荣发;张蕾;黄雪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硫酸软骨素在促进成骨中的研究与应用

    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如何促进骨形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关注焦点.硫酸软骨素是结缔组织中蛋白聚糖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本文仅就硫酸软骨素在促进成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任光辉;徐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蛋白质组学在骨疾病及成骨细胞分化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是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大规模分析的一门新兴学科,对于寻找骨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志物、筛选药物作用靶点,以及对探讨成骨细胞分化的相关机制等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方法.本文对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其在骨疾病和成骨细胞分化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颖;刘洪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菌株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变形链球菌gcp基因突变菌株,以便研究变形链球菌gcp基因功能.方法:厌氧培养变形链球菌UA159,以前期研究中pMD 19T-gcp为模板,PCR扩增gcp基因内部序列,连接自杀载体pVA8912,酶切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转化变形链球菌UA159,挑取阳性克隆,提取基因组DNA,用PCR结合酶切鉴定.结果:发现PCR产物及插入片段大小与预期值相符,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VA8912/gcp;经PCR鉴定:gcp基因失活株基因组中gcp基因内部成功插入了重组载体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变形链球菌gcp基因失活株,为该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闫文娟;杨德鸿;吴补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低强度超声对放射线损伤的犬下颌骨微血管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对放疗后犬下颌骨微血管的修复作用,为临床防治放射性骨坏死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建立下颌骨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免疫荧光观察实验Ⅰ组、实验Ⅱ组与对照组CD34的表达.运用低强度超声对其进行治疗,并通过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实验Ⅰ组(超声治疗10d,20d,30d)、实验Ⅱ组(未用低强度超声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微血管密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的建立了放射线损伤的动物模型;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对照组CD34呈强阳性表达,实验Ⅰ组呈阳性表达,实验Ⅱ组呈弱阳性表达;MVD检测结果显示实验Ⅱ组呈弱阳性表达,实验Ⅰ组的微血管密度为:10d组(4.04±0.77),20d组(6.22±0.65),30d组(7.13±0.43);实验Ⅱ组为3.85±0.89;与对照组为7.41±0.45.统计结果显示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结论:低强度超声对放射线损伤后骨组织内的微血管具有较好的修复作用.

    作者:陈磊;吴高义;王昭领;朱国堆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四种防脱片剂在不脱钙骨组织切片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不脱钙骨组织切片因组织有机及无机钙较多,其与普通石碏切片有较大差别.一种良好的防组织脱片剂是制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效果良好的防组织脱片剂以减少组织的损失,提高制片成功率.方法:选择目前组织病理制片中常用的三种防组织脱片剂对捞取切片的载玻片进行处理,防组织脱片剂分别为:3-氨丙基-3-乙氧基甲硅烷(APES)、铬明矾-明胶、多聚赖氨酸;另一种直接用已涂好防组织脱片剂(SUPERFROST(R) PLUS)的进口玻片.组织切片经Goldners’三色法染色,比较分别使用上述四种防组织脱片剂的不脱钙骨组织切片组织保存的效果.结果:载玻片经3-氨丙基-3-乙氧基甲硅烷(APES);铬明矾-明胶;多聚赖氨酸;SUPERFROST(R)PLUS等四种防组织脱片剂处理后,镜下观察:防组织脱片效果好即组织保存完整的是经铬明矾-明胶处理的玻片,完整贴片率为75%;多聚赖氨酸与SUPERFROST(R) PLUS玻片两种基本相当,完整贴片率为30%;四种中效果差的防组织脱片剂是3-氨丙基-3-乙氧基甲硅烷(APES),完整贴片率为15%.结论:通过对上述四种防组织脱片剂的应用比较,我们认为铬明矾-明胶作为不脱钙骨组织切片用防脱片剂是理想的.

    作者:王东胜;赵征;吕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人心理因素对种植牙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针对老年人在临床种植牙修复过程中的心理准备进行研究,探讨其心理因素对种植牙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临床采用调查表对246例平均年龄为65岁的老年种植牙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措施.结果:老年种植牙患者大部分为被动接受,主动接受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被动接受,经统计学分析P< 0.01,有显著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对种植修复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虽然心理接受情况各有差异,但其担心的是种植过程中的疼痛,因此需要种植的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消除患者的疑虑,使患者以正常的心态对待种植牙,提高种植修复的满意度.

    作者:刘天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套简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体修复老年人肿瘤术后单侧上颌骨缺损

    目的:随访观察1-5年套筒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体修复老年人肿瘤术后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门诊60岁以上老年人肿瘤术后的单侧上颌骨缺损伴牙槽骨缺失,口鼻相通伴发音差,健侧余留牙严重磨耗致咬合间隙小.采用套筒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体修复26例,随访观察1-5年复查修复体的密合性,美观与舒适,固位及稳定性,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基牙牙周组织等.结果:随访观察1-5年套筒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体修复后效果:满意61.5%,基本满意34.6%,差3.8%,总满意率96.1%.结论:套筒冠固位加中空式赝复体修复老年人肿瘤术后的单侧上颌骨缺损效果较满意.

    作者:余盛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频次牙周洁治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高频次的牙周洁治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名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按照性别、年龄匹配的原则分配到A组(高频次牙周洁治组,20例)和B组(单次牙周洁治组,20例),并于基线检查和治疗完成后6个月进行复查,A组在此过程中每月复诊一次并进行牙周龈上洁治,B组基线时洁治后无处理,比较两组牙周检查指标及血糖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A组各项牙周指标及血糖指标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对两组间差异进行协方差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协变量)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次的牙周洁治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炎症状及血糖水平.

    作者:易文;王璇;贾洪诚;刘静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TLR2/TLR4基因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TLR2/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性.方法:从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638例和对照组143例,其中中度牙周炎组196例,重度牙周炎组442例.抽取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TaqMan MGB探针法对TLR2rs13150331, rs1898830, rs3804100;TLR4 rs10759930, rs10983755, rs11536879, rs1927907, rs11536889,rs7873784共9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规律和单倍体型,探讨TLRs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牙周炎基因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TLR4 rs11536889 (GG)基因型频率在重度牙周炎组患者中显著高于中度牙周炎组(P<0.05).单倍型G-C-G (rs1927907- rs11536889- rs7873784)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之一,OR=1.449;95% CI [1.052-1.995].结论:TLR4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的易感性有密切相关性,rs11536889(C/G)的变异与之相关联.单倍型G-C-G(rs1927907-rs11536889-rs7873784)可能是牙周炎进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于慧;林梅;林婷;张菁;王左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和血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牙周基础治疗+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与对照组(单纯常规糖尿病药物治疗)各30例,在牙周基础治疗的第6周,第12周,第24周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牙周临床指标和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对两组结果分别进行t检验.实验组治疗后6周各项牙周指标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12周及24周与治疗后6周的牙周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6周变化不明显,治疗后12周及24周开始明显下降,对照组各项牙周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在入选时与入选后24周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牙周炎伴Ⅱ型糖尿病的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作者:谷静;林松杉;周明;裴延平;陆怀秀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在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研究2005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治疗的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患者86例,其中,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患者37例,采用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患者49例;所有患者随访1-5年,对比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组面部畸形明显,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20.4%(10/49),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40.8%(20/49),涎瘘发生率4.1%(2/49):采用改良腮腺部分切除术组患者术区面部畸形较轻,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为5.4%(2/37),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率为8.1%(3/37),P<0.05,本组无涎瘘发生;2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肿瘤复发.结论:腮腺部分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面部畸形小等优点,是老年腮腺下极良性肿瘤治疗的理想术式.

    作者:吕晓智;李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30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诊断,旨在对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患者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方法:复习2000-06——2011-06我院口腔科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皮疹首发2例,28例以疼痛为首发,误诊12例,误诊率40.00%.疼痛后1-3天出现皮疹8例,4-6天16例,>1周4例.被误诊的疼痛有三叉神经痛、头部肿瘤、牙髓炎、偏头痛等4种疼痛.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后一般于2周治愈,遗留神经痛3例.结论:老年人颌面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早期复杂、多样,正确的诊断,有赖于提高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对于发生在颌面部单侧沿神经放射痛又缺乏阳性体征者,应想到带状疱疹的可能.

    作者:毛治芳;易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老年人根面龋的体会

    在口腔疾病中,尤其老年人唾液分泌少,牙龈萎缩容易患根面龋.其诊断标准:(1)在牙龈退缩的根面上有浅黄色或褐色染色,探粗涩为活动龋,光滑的为静止龋,(2)在牙龈退缩的根面上有黄褐色或棕黑色龋洞[1].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根面龋的特别有效的处理方法.除了用冠龋的方法外,还需结合根部的状况加以处理.根面龋沿颈缘线的位置呈环形向根部、近远中发展,如处理不当会发展很快,甚至冠折.

    作者:裴立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