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MRI对苗勒氏管囊肿诊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苗勒氏管囊肿患者的临床症状、磁共振表现. 结果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前列腺中线部位,精阜水平上方,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在各个扫描序列上其信号与尿液呈等信号,直径为1.5~3.0 cm. 结论根据囊性病变的临床表现,MRI征象和部位特点可以对苗勒氏管囊肿做出明确诊断.
作者:时惠平;张挽时;鲁晓燕;宋云龙;熊明辉;纪旭东;杨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本研究总结了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控制两例房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 方法两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有心功能不全及劳力性紫绀,心导管检查(PAP)几乎与动脉压相等,前列腺素降压实验无反应,影像学检查肺动脉及右心系统均表现扩张与肥厚,由于考虑患者年龄及静息状态血气,在充分准备下进行了手术处里,术前巯甲丙脯酸6.25 mg口服2/d,西地那非12.5 mg口服2/d,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PGE1),北京泰德公司]40 μg,静滴1次/d,半月后于全麻体外循环(ECC)心脏不停跳下行房缺修补术,术中前列地尔持续泵入.术后持续Lipo-PGE1 1~3 ng/(kg·min)、硝普钠0.01~0.3 μg/(kg·min),术后第4天开始服用西地那非12.5 mg 2/d,巯甲丙脯酸12.5 mg 2/d,前列地尔20 μg VD 1/d. 结果出院后停前列地尔,口服西地那非依次12.5 mg 3/d,25 mg 2/d,25 mg 3/d,50 mg 2/d,各1周.后Lipo-PGE1 20 μg 静滴,1/d,共10 d,用药期间多次出现头痛,随访5~10个月心功能Ⅰ级(NYHA)已经恢复原办公室工作. 结论 Lipo-PGE1和西地那非联合应用是控制先心病合并严重PAH的理想方案.
作者:张红超;于鲁峰;李一粟;李令珂;万士杰;杨玉红;张立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SPN与AO CT增强比值在螺旋CT动态增强薄层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观察证实79例成年患者肺部孤立结节(直径≤3.0 cm)进行研究,其中周围型肺癌47例,结核瘤23例,炎症结节7例,错构瘤2例.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100 ml(3.5 ml/s)前后,对病灶进行一系列薄层扫描,测量增强前后各扫描层面的CT值,计算结节的大增强CT值和SPN/AO值,分析结节的增强类型. 结果肺癌和炎症结节的大增强值(47±15 Hu和45±19 Hu)大于结核瘤的大增强值(18±9 Hu)(P<0.01),肺癌和炎症结节SPN/AO值(40±20%和45±29%)大于结核瘤的SPN/AO值(12±12%)(P<0.01),肺癌和炎症结节的大增强CT值和SPN/AO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SPN与AO CT增强比值在螺旋CT动态增强薄层扫描中能准确判断SPN的增强程度,可提高SPN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刘淑萍;苏秉亮;刘丽芬;贺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强氧化离子水在预防和治疗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HA)后结膜切口裂开的疗效. 方法顺序收集HA植入术后使用强氧化离子水治疗的6例病例,听取患者的主观反应,观察和记录结膜愈合状况,并分析比较应用强氧化离子水的时间和愈合的关系. 结果 6例患者应用强氧化离子水治疗后均无明显不适反应;2例术后全程使用者,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另外4例在术后出现结膜裂开后加用强氧化离子水治疗,均获稳定好转或痊愈. 结论强氧化离子水具有强力杀菌和去腐生肌的双重功效,无毒副作用和刺激性,在HA植入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上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田青;李丹;赵蓉;杨庆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微囊化人嗜铬细胞(ME-HCC)移植入大鼠蛛网膜下腔后治疗慢性神经痛的效果,观察ME-HCC对脊髓组织的影响. 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采用四股结扎法结扎单侧坐骨神经,制作慢性神经痛模型;取ABO同型健康成人脑死亡后的双侧肾上腺进行嗜铬细胞分离和原代培养,培养的嗜铬细胞记为HCC;用2%海藻酸钠(Alginate)包裹HCC并进行体外培养.30只慢性神经痛模型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Alginate空微囊组为A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HCC组为B组;蛛网膜下腔移植入ME-HCC组为C组.观察大鼠自发痛行为的改变以及电痛阈的改变,于移植术后第12周每组随机取5只大鼠制作腰段脊髓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移植物对脊髓组织的影响. 结果移植后第1~9周与移植前相比,A组大鼠自发痛行为无明显改善,B组和C组大鼠自发痛行为显著改善;移植后第10~12周,B组大鼠5 min离地时间为103±20 s,C组大鼠5 min离地时间为72±15 s,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大鼠电痛阈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和C组大鼠疼痛明显减轻,电痛阈由(0.26±0.05)mA升至(0.68±0.12)mA(P<0.05),B组和C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10~12周B组电痛阈降至(0.36±0.04)mA,C组电痛阈为(0.66±0.05)mA,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移植术后第12周,A组和C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少量淋巴细胞浸润,B组脊髓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大量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 ME-HCC有良好的镇痛效果,Alginate微囊有较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作者:杨晓明;刘珺;毕好生;江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为了做好发热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预防和避免SARS这样的疫情悲剧在医院内重演,探讨发热病人在综合医院内一个科学、合理的诊疗流程. 方法在认真总结防治SARS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发热性疾病的病因学、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分别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门诊发热病人的诊疗流程和住院发热病人的诊疗流程,指导发热病人在医院内的临床诊疗工作. 结果所制订的门诊发热病人的诊疗流程和住院发热病人的诊疗流程在近一年的临床工作实践中,发热病人均得到了及时的、科学的、合理的诊断和治疗.院内交叉感染发生明显减少. 结论一个科学、合理的发热病人诊疗流程对发热病人在综合医院内科学、合理的诊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对预防和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周平;杜海;司慧远;李晓娟;刘春灵;张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佳治疗定位技术. 方法用CT模拟定位、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加速器两个等中心、适形射野设计治疗计划并用于患者的放射治疗. 结果靶区整体剂量分布为处方剂量的113%~97%, 野之间衔接处剂量可控制在处方剂量的±5%,临床初步疗效及放射反应观察表明效果良好. 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使用CT模拟定位治疗技术靶区整体剂量分布满意,照射技术简便.
作者:范乃斌;孙庆选;李平;崔纪青;刘翠兰;夏廷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囊肿性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囊肿性痤疮患者33例做为治疗组,给予口服大黄(庶虫)虫丸治疗,观察并记录结果. 结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P<0.05). 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对囊肿性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史飞;尹娇;王向荣;蔡瑞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哺乳期母亲补充含碘药物对其自身及其婴儿碘营养水平的影响. 方法 2003年11月~2004年5月间对105名哺乳期妇女及其婴儿补碘前后尿碘及(或)乳碘水平进行检测、比较,其中65名乳母普通膳食加服含碘制剂(150 μg/d)连服1个月,40名乳母及婴儿作为对照. 结果补碘组、非补碘组乳母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06 μg/L、128 μg/L,两者有显著差异,前者高于后者(P<0.01);乳碘中位数分别为256 μg/L、 210 μg/L,补碘者较非补碘者高,显著差异(P<0.05);补碘与非补碘组婴儿尿碘中位数分别为 220 μg/L 、 190 μg/L,前者高,显著差异(P<0.05). 结论普通膳食不能满足乳母碘需求,适度补碘能显著改善乳母碘营养状态,并间接提高婴儿碘营养水平.
作者:张俊红;徐华;宋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征、诊断方法. 方法在临床表现、诊断方面就作者在非洲工作2年间,收治的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病人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病人均有发热、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惊厥等.不同程度存在艾滋病相关表现.全部病例HIV,CSF墨汁染色法查隐球菌均阳性. 结论艾滋病并发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目前脑脊液墨汁染色法,仍不失为简单、可靠的手段.血隐球菌多糖夹膜抗原测定,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作者:刘晓宇;李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临床验证补肾通络疏肝方对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研究方法,81例勃起功能障碍病人,41例服用补肾通络疏肝方,40例服用对照药物,30 d后观察疗效及年龄、病程、病情轻重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补肾通络疏肝方对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有效率为80.49%,尤其对轻度病人效果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补肾通络疏肝方是目前临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尤其是功能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药物.
作者:胡海翔;马建伟;支艳;陈宝;马新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1.1 患者,男51岁,农民.因反复中腹部胀痛半年入院,查体:右中下腹触及10 cm×10 cm肿物,轻压痛,活动度好,边界不清楚.腹部CT示:腹腔肿物,考虑畸胎瘤.
作者:顾国利;王石林;魏学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主要是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以致引起皮肤、黏膜黄染.由于间接胆红素具有亲脂性,易透过血脑屏障,引起核黄疸,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损害.因此降低胆红素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关键.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般采用蓝光及药物治疗,而蓝光治疗是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患儿家长往往不易接受,顺从性差,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们观察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现在蓝光治疗中护士的健康教育及家长的密切配合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建平;郑春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老年人患病往往不止一种,临床用药也常涉及数种.这可导致药物配伍不佳和疗效下降.老年病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用药光靠医生和临床药师很难实现,护士在这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为医师和药师拟定的各种诊疗方案终是通过护士实现的.另外,护士日夜工作在病人身旁,对病人的病情了解清楚,可及时地向医师、药师提供重要的诊疗依据.因此,重视护士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和地位,意义重大.护士要实现自己在合理用药中的价值,除了要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外,可能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张莺;李忠东;邱金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可并发细菌感染.感冒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鼻部的卡他症状为主,表现为鼻塞、鼻痒、打喷嚏和流鼻涕.
作者:李忠东;刘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我院2000~2003年共收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54 例,对每一例报告中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刘延;张华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原发性痛风(简称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中含嘌呤食物明显增多,生活习惯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提高对痛风的认识,探讨痛风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现将2年来我院收治痛风的58例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光;杨浔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从诊断、治疗到监护,各种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医疗设备的配置和安装过程中,有的是厂商提出必须配置交流稳压器,有的是临床医生凭经验要求配置,但实际应用中配上这些设备后,并不一定能很好地解决供电中的问题,而且由于配置不当或缺乏必要的维护,还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影响了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下面结合几个应用实例的分析来提出我们的观点:要针对不同医疗设备对电网的适应能力,以及电网供电的具体问题,并综合考虑成本、可靠性和运行风险来决定是否配置或配置的具体方案.
作者:李国栋;季家红;田晓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骤然加重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用常规方法治疗有时不能及时阻止病情的继续恶化.我们近年来采用小剂量肾上腺素分次皮下注射治疗急性中、重度支气管哮喘22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罗南辉;关小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于心电图(ECG)有明显ST-T改变者,易引起医生和患者的注意而行进一步检查(如平板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心肌灌注扫描和冠状动脉造影等).而轻微ST-T改变,常易被忽视而漏诊.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集69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而平静ECG轻微ST-T改变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ECG变化特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建民;郄晓红;喻梅;孔冬梅;张建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本文对5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使中间综合征作有关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救治措施.
作者:张景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以累及脊柱中轴关节为主的一种慢性风湿性致残性疾病.以脊柱及韧带骨化和骶髂关节病变为主,部分病人可只累及双髋关节[1].由于该病缓解期较长, 其临床症状的特异性不强,影像学在早期缺乏典型表现,易被误诊为椎间盘突出.现结合一组病例就误诊原因和如何早期诊断做一分析:
作者:朱克顺;伍骥;潘庆联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石骨症,为一种少见的泛发性骨质硬化病.现报告我院偶尔发现的一例.
作者:孙鹏;黄鹤;杨兆建;周华;初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忠者男性,37岁,突发剧烈头痛、伴意识不清1 d入院.
作者:程刚戈;董连强;马宏伟;武琛;黄永安;张宝国;尹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概述Creutzfeldt-Jakob病(克-雅氏病)是较为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其发病率约为每年每百万人口1~2例.现被证实它是由一种传染性朊蛋白所造成的.该病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1920年,Creutzfeldt和Jakob两位医生就报道共6例不明原因的进行性痴呆,肌阵挛,小脑共济失调的病人,他们病程多短于1年[2].后经病理解剖发现这6例病人大脑都有不同程度的海绵状变的共同病理改变.当时就以这两位医生姓名来命名本病.随后的数年中又陆续有本病的报道.直到1997年美国学者Prusiner发现导致克-雅病的元凶是一种朊蛋白,因此他也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人类朊蛋白(Prion Protein, PrP)是位于第20号染色体短臂上PRNP基因所编码的膜结合蛋白[3].这个PRNP基因的突变已经被证实可导致家族性克-雅病的发生[4].
作者:张天玲;陈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玻璃化(vitrification)是指液态转变为非晶态(玻璃态)的固化过程.其本质是液体在冷冻固化过程中,形成高度黏稠状态,其内部无晶体或仅少量结晶形成.在此状态下,由于分子的运动受到高度的束缚,物质的结构、成分可长期保持稳定不变[1].
作者:胡成栋;张伯勋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