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道炎的关系.方法回顾我院1997年2月至2003年2月接受胃镜检查7230例患者,年龄30~65岁,选择符合入选条件6885例,分为4组:(1)对照组:胃镜检查无明确病变者(肉眼与病理检查仅示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298例;(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odenal ulcer,DU)组:胃镜诊断DU活动期病例588例;(3)反流性食道炎(reflux esophagitis,RE)组:由167例无继发情况的RE病例组成;(4)DU并RE组:26例,进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率的对比研究,各组平均年龄、性别比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P=0.20).Hp检测分别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warthinstarrry银染色,两者均阳性或阴性判断为Hp阳性或Hp阴性.统计方法采用软件包SPAAFORWINDOWS 12.0,用x2检验比较各组间Hp阳性率差异.结果4组Hp检出率分别为45.64%,71.77%,36.52%和38.46%.Hp检出率RE组比对照组低(x2=3.638,P=0.35),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E组低于DU组(x2=70.087,P=0.000),DU组高于DU+RE组(x2=13.246,P=0.00),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不能否认Hp感染对食管的保护作用,Hp感染可能减少RE的发生.
作者:郑真;江立红;储湘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技术的成像影响因素,评价MR扫描序列对颈动脉狭窄硬化斑块的应用价值,探讨颈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临床症状的联系.方法颈动脉狭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36~78岁,平均56岁.病人首先经多普勒超声(DUS)检查,然后行MRA及CE-MRA.22例同时采用亮血(Bright-blood)、黑血(Black-blood)技术、3例行血流测量分析(Flow measurements).10例于磁共振检查后1周内接受颈动脉狭窄内膜剥除术.扫描技术:(1)MRA及CE-MRA:MRA:二维时间飞跃法MRA(2D TOF MRA);CE-MRA:快速梯度回波扫描技术,冠状位采集.佳扫描延迟时间主要采用造影剂团注试验(test-bolus)法.3例采用时间分辨回波分享血管成像技术(TRATE).(2)斑块检查序列:亮血与黑血技术及增强前后T1序列.(3)血流测量分析:横断位心电门控2D相位对比序列,Argus系统分析血流方向、流速.结果血管覆盖范围:34例CE-MRA,23例良好显示颈部血管起始段至入颅段.2D TOF法11例.动脉狭窄评估程度:10例手术患者中,CE-MRA正确诊断血管狭窄者9例,低估狭窄程度1例.2D TOF正确诊断血管狭窄程度6例,高估3例,低估1例.22例亮血、黑血技术结合CE-MRA清晰显示血管壁及动脉硬化斑块.颈动脉单独成像24例中,Test-bolus法团注造影剂佳扫描延迟时间为峰值时间-1 s,且监视层面定于主动脉弓者18例.4例眩晕患者,颈动脉狭窄侧后交通动脉(PCOA)显示2例;PCOA粗大1例.狭窄侧未显示PCOA,同侧大脑后动脉主干增粗1例.2例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血流方向异常,1例无名静脉狭窄,同侧颈静脉血流方向异常.结论(1)CE-MRA能完整、全程显示颈部血管,准确诊断颈动脉、椎动脉狭窄.(2)Test-bolus法确定扫描延迟时间为峰值时间-1s,并将监视层面定于主动脉弓时,可保证造影剂在动脉内达到高峰浓度时采集K空间数据,获得颈动脉单独成像的佳图像.(3)亮血、黑血技术结合CE-MRA有助于显示颈动脉狭窄硬化斑块.(4)分析、测量颈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全面评价狭窄后血流改变与临床症状的联系.
作者:鲁晓燕;张挽时;毕永民;宋云龙;时惠平;方红;祝红线;熊明辉;王东;喻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甲基强的松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家犬12只,随机分为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n=6)和对照组(C组,n=6),两组动物均在全麻和机械通气下开胸建立心肺转流(CPB),冠脉灌注冷晶体停搏液使心电静止,主动脉阻断120 min后开放进行心脏复苏,循环稳定后停止CPB,继续观察至开放90 min;M组在麻醉后经静脉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 mg/kg,其余同对照组.CPB前(T0)、主动脉开放前(T1)、开放后30 min(T2)、90 min(T3)各时间点分别采取动脉血和右室前壁心肌组织,用125I标记的放免试剂盒测定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的含量,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NF-κB P65的活性及其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动物T1、T2、T3各时点TNF-α、IL-1β、IL-6、IL-8水平和NF-κB活性均较T0显著升高(P<0.01),并且T1、T2、T3各时点M组较C组显著降低(P<0.01).病理显示两组在T1、T2、T3各时点心肌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增加,且T2、T3较T1时更明显;T1、T2、T3各时点M组较C组显著减轻.结论CPB可引起心肌细胞的NF-κB活化和细胞因子显著增加,产生心肌损伤,甲基强的松龙可抑制NF-κB的活性和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杨改生;张国荣;张晋东;姜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空军中老年干部体检人群增设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PSA异常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活检,明确病理诊断.结果增设PSA检测后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结论在对男性中老年人群体检中,PSA是一重要肿瘤检测指标,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作者:邵芙玲;黄美良;田蕊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高聚生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量增多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例开胸术后胸腔引流量增多的病人进行胸腔内注射高聚生治疗. 结果20例病人治疗前1d胸腔引流液平均306 ml/d;治疗后第1天胸腔引流液平均188 ml/d;治疗后第2天胸腔引流液平均112 ml/d.治疗前1 d的胸腔引流液平均值分别与治疗后第1天及第2天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差异(x2分别为27.08和29.75,P<0.01).结论高聚生能有效治疗开胸术后胸腔引流量增多.
作者:张文;杨军民;王桂洪;李玉华;伍青;毕建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杂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complex partial status epilepticus,CPSE)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例CPSE患者的临床发病过程、脑电图及抗癫痫治疗等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两例女性患者,均为成年起病,发作持续时间为数小时至数日,均有意识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及行为异常.发作间期脑电图表现为广泛的慢波活动及局灶性慢波发放,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均完全控制发作.结论意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是CPSE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脑电图异常及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有助于CPSE的确诊.
作者:张卫清;石进;吕强;张英谦;宋东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建立心肺转流(CPB)后肺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健康家犬22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6)、部分CPB组(n=8)、完全CPB组(n=8):三组动物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和机械通气下经胸骨正中入路行开胸手术,对照组经动脉缓慢放血10 ml/kg,同时经静脉输入液体30 ml/kg进行血液稀释;部分CPB组经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和心脏并行的部分CPB;完全CPB组经主动脉根部和右心房插管建立CPB,心脏停搏后行完全CPB.三组动物均行全身肝素化,全程监测血气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气道压、肺的顺应性、血液动力学改变(CVP、PCWP、CO、PVR和CI)、细胞因子、肺组织的核因子-κB、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及其它相关性监测. 结果三组动物均顺利完成实验全过程,通过血气、PA-aDO2、气道压的监测和相关的反映肺损伤的检测指标表明,CPB和肺的缺血再灌注对肺功能的影响明显而手术创伤和麻醉则影响轻微.结论本实验模型的建立可以探讨CPB下心脏手术后肺损伤产生的机制,同时可以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其防治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张国荣;杨改生;张晋东;姜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复习有关文献资料,回顾分析、总结78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类型、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阵发性腹痛9例,恶心呕吐54例,腹部包块48例.引起套叠主要原因是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28例)、炎性水肿(12例)及不明原因(7例).71例接受手术治疗,7例行钡灌肠复位.78例均康复出院.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腹部包块、恶心及呕吐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腹部B超、CT检查,结合腹部钡透、肠镜等辅助检查,可提高术前诊断率,确诊主要依据术中探查.治疗以手术为主,加强营养支持,注意维持水电平衡等围手术期处理,术后疗效显著.
作者:顾春林;霍中华;宋博;侯乐伟;尹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55例高位胆管癌手术治疗方法和生存时间.方法回顾分析空军总医院1995年1月至2005年4月收治的55例高位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有37例(37/55)行胆管癌切除,21例切除后生存24个月以上,4例死于15个月内,其余生存4~18个月,未切除者行胆汁内或外引流术并进行放射治疗,未接受手术者行经皮内或外引流.结论高位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内外引流手术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作者:张洪义;张宏义;何晓军;张辉;刘承利;赵刚;肖梅;张希东;冯志强;李捷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治疗对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糖尿病14例、非糖尿病慢性肾功能衰竭26例,均采用标准碳酸氢盐无糖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于餐后立即开始HD治疗,HD期间不进食,分别于透析0h、1h、2h、3h、4h、4.5h检测血糖;于第2次透析2.5 h静脉推注30 g葡萄糖,HD结束前检测血糖.结果共有21例患者HD期间血糖低于3.5 mmol/L,其中10例无任何自觉症状;年龄偏大者、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P<0.05),性别、体重指数、血浆白蛋白水平对低血糖的发生无影响(P>0.05).于透析2.5 h给予30 g葡萄糖后,HD结束时未出现低血糖,也无血糖明显增高.结论HD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糖尿病及高龄患者在HD过程中更易发生低血糖,于透析2.5 h给予30 g葡萄糖可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刘东;伦立德;刘杰;田伟;张赤兵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手段.由于病情与治疗的需要,常常需要进行留置导尿.随着医疗床位的增多,临床上导尿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在我们科常年收治患有各系统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尿潴留、尿失禁的病人需要导尿的比较多见.每年在收治的300多名老年男性病人中,需要进行留置导尿的人在30~40例.但是由于导尿是一种有创性操作,会给老年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有时还会由于这种不良刺激使病人的病情受到不利的影响,导致某些短期与长期的不良后果.为了给病人减轻痛苦,减少由于导尿给病人带来的恐惧,减少由于导尿对病人的病情产生的负面影响,我们自1999年开始,结合临床实践,摸索出了一种导尿方法.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宝军;关小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安络血为肾上腺色素的缩氨脲水杨酸钠盐,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缩短止血时间.临床主要用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1].近,我们在临床上将该药用于1例因支气管扩张而咯血的病人时发现,该药在注射部位形成一个硬结,热敷后,整个大腿外侧皮肤迅速出现紫癜.为此,我们开展了该药对豚鼠肌肉的局部刺激性实验,试图模拟出前述的临床现象,为探索更好的护理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董淑华;李忠东;潘庆莲;李平;乔爱珍;张玉珍;程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一般资料从2001~2005年,我院接受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555名,其中大学本科生22名,大专生130名,中专生403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19.7岁.
作者:李新华;苏迅;程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基层部队的医疗、保健是保障部队战斗力的重要环节,随着对基层官兵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视和加强,越来越多的基层单位卫生部门开设了口腔科,但由于口腔治疗和口腔医疗设备的特殊性以及人员方面的因素,在口腔医疗活动中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其他的医疗行为.作者就口腔治疗中交叉感染的病原学特点、传播媒介、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希望对预防和减少基层部队官兵由于口腔治疗造成的交叉感染有所帮助.
作者:郭晓峰;寇制卫;赵新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脏器移植技术的发展和接受器官移植患者数量的增多,免疫抑制相关性肺感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肾脏移植是常见的脏器移植,患者接受肾移植后均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甚至致命的肺感染,极大影响了肾移植患者的生存率.由于肾移植后肺感染病情进展迅速、很多患者迅速发展为严重的呼吸衰竭,加之患者死亡后尸检率低等原因,临床医生难以了解肾移植相关性肺感染的病理生理改变,特别是对导致感染的病原学、急性肺损伤的发生过程及对应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缺乏深入和全面了解,在治疗肾移植后肺感染时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使肾移植后肺感染的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近来,我们成功救治了2例临床过程、影像、病理及病原学资料完整的肾移植后重症肺感染患者,通过对这2例患者的成功救治,使我们对肾移植后肺感染的临床及病理生理过程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为该类疾病的治疗积累了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波;刘一;樊再雯;王东;刘颖;高和;纪树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有效控制或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行为,是口腔诊疗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4000名受检者腹部彩超检查结果做一综合分析,旨在探讨肝、胆、胰、脾、肾等脏器超声检查下各种疾病在各年龄段的发病规律及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徐欣;姚克纯;邵波;龙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除了通过娴熟精湛的技术完成护理任务外,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知识,并运用到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了解小儿及其家属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反应,这对患儿疾病的治愈及身心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是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但活泼好动,情绪情感表露直接,单纯,适应力较强,难以发挥在疾病中的能动作用.因此,儿科病人的心理护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作者:李平;徐华;高燕红;李新华;郑春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根据医院临床医务人员更新较快、流动较大的特点,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工件,我们于2005年9月对两所三甲医院的医师和护士进行了临床输血及科学合理用血知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洪波;林园;周菁;刘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主动脉弓中断(IAA)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1,2],本例患儿在体外循环下做了一期根治术,现将其体外循环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俊梅;李卫红;宋志鸿;张晋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0岁,非洲喀麦隆籍飞行员.因持续高热伴有畏寒、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和轻咳2 d于2004年9月6日入院.患者一周前刚从喀麦隆来京.病后体温持续在39℃~40℃,无明显寒战、大汗、腹痛、腹泻等,大便和小便正常.门诊予以克林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胸片示:双下肺野纹理增粗,模糊,可见斑片状影.门诊以双下肺肺炎收住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后查体:T 39.8℃、R 25次/min、P 96次/min、BP 120/60 mm Hg,急性热病容,神志清楚,精神较差,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未见皮疹和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扁桃体未见明显充血和肿大;双下肺呼吸音减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脏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局限性压痛.
作者:谢仁江;杨健;周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胸廓出口综合征一般是指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静脉在胸廓出口和斜角肌止点之间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比较少见.作者在工作上遇到1例,现将其影像学表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近年来,弥漫性肺泡出血综合征(diffuse alveolar hemorrhage srndrome,DAHS)屡见于临床,多数病例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误区,甚至延误诊断.此症大多来势凶险,危及生命,症状复杂,基础病往往被忽视.不典型的多系统受累,迷惑了不少临床医生.及时诊断,正确抢救治疗,才能挽救病人生命.因此,此病已为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其研究较前有长足进步.
作者:纪树国;张波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