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抗反流治疗对胃食管反流(GERD)所致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方法:选取经规范抗支气管哮喘治疗,症状无缓解或反复复发的哮喘58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并经24 h食管pH监测确诊存在GERD.在规范哮喘治疗(口服氨茶碱、β受体激动药、吸入皮质激素及抗感染等)基础上,加用抗GERD药物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口服.疗程4周,比较治疗前后食管pH环境、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4 h食管内pH<4.0占总时间的百分比、直立位及卧位pH<4.0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反流次数、≥5 min的反流次数及持续长反流时间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少(短)于治疗前(P<0.05,P<0.01);患者FEV1、PEF均显著增加(P<0.05);咳喘、胃灼热及反酸情况周平均日次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对于经规范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哮喘患者,应考虑存在GERD的可能,积极进行24 h食管pH监测;对于确诊存在GERD者,联合给予抗反流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作者:陈洁;寇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报道了淋巴母细胞瘤白血病患儿因留置针输注浓氯化钠致穿刺处皮肤坏死1例.经抬高患肢、皮肤肿胀处贴康惠尔透明贴减轻肿胀;0.5%碘伏消毒、清创,0.9%氯化钠冲洗创面,待干后给予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覆盖创面,外覆康惠尔透明贴等处理渗出;新鲜肉芽生长后,在继续清创的同时,给予汇涵术泰喷涂等处理,第8天创面基本愈合,10天后穿刺处接近正常皮肤.
作者:蔡平平;曹秀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86例,采用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1)火针治疗取穴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一般必取肾俞、关元俞、膀胱俞(均双侧),临证时根据病变累及部位再选取3或4对穴,行常规消毒后用酒精灯烧红中粗火针速刺,点刺不留针: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2)中药汤剂以熟地黄、黄芪、仙灵脾、补骨脂、肉苁蓉、葛根、党参、当归、白芍、焦杜仲、附子、桂枝、鸡血藤、乌梢蛇、水蛭、土鳖虫、蝉衣、全蝎、僵蚕、蜂房、焦神曲、炒麦芽、炙甘草等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症型及诊断分级加减;每天1剂,早晚2次温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其中显效60例,占69.8%;有效26例,占30.2%;总有效率100.0%.结论:火针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王丽萍;张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评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Google scholar等数据库,收集1980年1月-2015年11月发表的关于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5.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TMS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文献8篇,涉及患者36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rTMS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SCT)完成分类数增加量非常显著高于伪刺激组(1.17,95% CI 0.73~1.62,P<0.01);rTMS组正确应答数增加量非常显著高于伪刺激组(4.86,95% CI 2.10~7.61,P<0.01);rTMS组错误应答数(4.57,95% CI-8.46~0.67,P<0.05)和持续性错误数改善(2.49,95%CI-4.44~0.54,P<0.05)显著优于伪刺激组.结论:rTMS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作者:成芝花;曾干;刘迎雪;梁伟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成人Still病(AOS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发热、皮疹、关节及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因该病缺乏特异性确诊方法,临床以排除性诊断为主,极易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就1例妊娠合并AOSD误诊过程和治疗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醒业内同行注意.
作者:梁军;石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石氏伤科三步正骨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桡骨远端骨折143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采用石氏伤科三步正骨法进行复位;整复成功后,采用石氏伤科“三色敷药”加金黄膏外敷和前臂可塑性夹板固定;手法整复后当天即进行指问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部活动等功能锻炼;临床检查及X线片证实骨折临床愈合后,解除外固定.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并比较复位当天、复位后42天及6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改善情况,背伸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情况.结果:本组143例中,优46例,良87例,差10例,总体优良率93.0%. Lidstrom分型Ⅰ型和Ⅱ型优良率显著高于Ⅲ型和Ⅳ型(P<0.05).与手法复位后当天比较,复位后42天及6个月随访,背伸角及尺偏角均差异不显著(P>0.05);复位后42天及6个月,桡骨短缩显著长于复位当天(P<0.05);复位后42天及6个月Cooney评分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复位当天(P<0.05,P<0.01),复位后6个月Cooney评分分值又显著高于复位后42天(P<0.05).结论:石氏伤科三步正骨法联合夹板外固定等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腕关节功能,但存在桡骨短缩风险.
作者:曹贺;刘笑迎;孙宏伟;郑春伟;詹红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数字化印模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全瓷单冠固定修复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数字化印模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印模法.观察比较两组取模护理操作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查修复体的完整度和边缘密合度,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结果:(1)两组均顺利完成取模,观察组取模护理操作总时间(5.58±1.28) min,著短于对照组的(17.08±5.68)min(P<0.05).(2)对照模组出现异物感14例,恶心不适9例,疼痛6例,牙龈出血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7%;观察组出现异物感4例,恶心不适2例,疼痛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5%;观察组异物感、恶心不适、疼痛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3)两组共制取104件修复体,均无边缘破损、无裂纹.临床试戴后,观察组52件修复体均就位良好,邻接、咬合关系恢复良好,边缘密合度为A级或B级,无一件C级,合格率100.0%;对照组52件修复体中,边缘密合度为A级和B级45件,C级7件,合格率86.5%0;观察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印模较传统印模制作方便快捷,可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修复效果.
作者:惠秀丽;刘卫宁;唐圆;裴延平;黄飞;林松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老年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择高龄老年直肠癌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8 h盆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2年、3年以上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8 h盆腔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少(早)于对照组(P<0.05,P<0.01);手术时间非常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淋巴结清除数目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1年、2年和3年以上生存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老年直肠癌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王春喜;卢灿荣;刘庆;赵允杉;夏绍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我院眼科收治的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儿50例,根据白内障发病原因分为先天性单眼白内障组18例、先天性双眼白内障组9例和外伤性单眼白内障组23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佳矫正视力等级(光感~0.1、0.1~0.4和0.5~1.0)分布情况,观察所有病例双眼视功能(三维视功能、周边融合能力、近立体视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手术前,先天性单眼白内障组、先天性双眼白内障组和外伤性单眼白内障组视力水平均集中在光感~0.1和0.1~0.4;手术后,3组视力水平均较手术前有不同程度提升,主要分布在0.1~0.4,其中,先天性单眼白内障组和外伤性单眼白内障组光感~0.1比例显著或非常显著降低(P<0.05,P<0.01). (2)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儿50例中,斜视10例,同时视8例,融合能力和立体能力各7例.(3)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儿50例中,发生不同程度眼角膜水肿5例,其中3例未经特殊处理自行恢复;瞳孔有膜性物形成1例,于术后10天完全溶解;出现不同程度前房渗出1例,经局部使用阿托品散瞳后好转.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贾雪芳;冯学峰;辛志坤;肖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进程,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高龄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机体反应功能减退、对疼痛敏感度下降,且多合并不同程度的内科基础性疾病,合并用药情况复杂,症状不典型,诊断及治疗困难较大.老年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并发全身炎症反应、感染性休克,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如不及时有效救治,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文报告3例不典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提高高龄老年急性胰腺炎的救治水平.
作者:莫晨;高敏;赵海滨;杨长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比较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下不同止血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出血51例,根据常规检查和胃镜检查确定的病情,分别选择不同的胃镜下J止血方法,比较不同止血方法的成功率.结果:钳夹或套扎止血治疗14例,成功12例,成功率为85.7%;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治疗11例,成功10例,成功率为90.9%;局部喷洒凝血酶止血治疗26例,成功24例,成功率92.3%;胃镜下3种不同止血方法的成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3种方法胃镜下止血效果相近,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
作者:颜世辉;张宇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本文报告先天性短食管合并部分胸腔胃影像学诊断1例.患者女性,自幼多发咳嗽,且迁延不愈,偶感胸闷、气短,曾多次以肺炎和食管炎治疗,未见好转.因近期症状加重前来就诊.X线胸片示一囊状半圆形腔及液平阴影由纵隔向右侧肺野突出且边缘清晰,侧位胸片见此阴影位于后纵隔.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可见膈肌上有一胃泡影,内见胃黏膜像.食管与胃交界处在膈肌之上,约T5水平,位置固定,食管上段轻度扩张.诊断为先天性短食管合并部分胸腔胃.
作者:李成学;罗兴迪;李亚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侧多裂肌在不同姿势的厚度及弹性差异.方法:选择我院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LDH住院患者15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中心进修、实习的医师健康志愿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定量超声分别在俯卧位、端坐位、直立位、直立前倾位(前倾角30.)4种姿势下,测试第4腰椎旁患侧多裂肌不同姿势下的厚度与弹性变化.结果:(1)两组多裂肌组织厚度均从俯卧位、端坐位、直立位到直立前倾位逐渐增加至大值;与俯卧位相比,其他姿势多裂肌组织厚度非常显著增厚(P<0.01);两组不同姿势与俯卧位多裂肌组织厚度差值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2)两组多裂肌组织弹性模量均从俯卧位、端坐位、直立位到直立前倾位逐渐增高至大值;与俯卧位相比,两组其他姿势多裂肌组织弹性模量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增高(P<0.05,P<0.01);观察组在端坐位、直立位和直立前倾位受累多裂肌的组织弹性模量均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俯卧位受累多裂肌的组织弹性模量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端坐位、直立位和直立前倾位与俯卧位多裂肌组织弹性差值均非常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LDH患者多裂肌的形态学增厚并不完全与病症严重程度平行;紧张或功能状态下患侧多裂肌僵硬程度明显增高.多裂肌弹性变化可以作为LDH患者临床状态的评估指标.
作者:韩磊;赵平;郭蕾;那锏;李艺;张一鸣;吕美岐;闵亚青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苯溴马隆治疗高尿酸血症对慢性肾功能不全(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高尿酸血症的CKD 3或4期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苯溴马隆起始剂量为25 mg/d,大剂量不超过100mg/d;对照组不使用苯溴马隆及其他降尿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平均动脉压(MAP)、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血肌酐水平,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同时记录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节点MAP、24 h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及CRP水平与同组治疗前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时间节点两组组间比较也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12个月、24个月时,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eGFR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苯溴马隆治疗可降低CKD 3或4期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
作者:胡瑞海;贾微微;黄志芳;李红霞;伦立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部队实战化训练强度的加大,做好训练部队的卫勤及药材保障成为卫勤机构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某军队医院在保障部队实战化训练中发现的药材储备不合理、药材预案不完善、药材制度不健全、药材检查不到位、药材宣教不及时等问题,从因时因地制宜调整药材储备、建立健全制度方案、加强宣传及训练指导、加强药材管理及配备等方面,提出了做好新时期实战化训练中药材保障的对策建议.
作者:冯茂群;杨晓静;徐箫;柴世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卫生人员补充分配系统(PROFIS)是美陆军卫生部于1986年创建的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由美陆军卫生司令部使用,平时主要用于查询、分配使用、训练和考核评估陆军现役卫生人员,战时用于抽组系统内卫生人员编成卫勤支援部队.美陆军下属的卫勤部队平时大部分岗位采取虚编形式,当有作战卫勤保障任务需要时,通过PROFIS系统抽取合适的卫生人员进行补充分配.该系统对于美陆军卫生系统实现精确化管理军队卫生人员,快速、平顺地进行平战转换,提高卫勤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简要报告了美陆军PROFIS系统的创建与使用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探讨了其对我军提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借鉴意义.
作者:卢福昱;胡卫民;郭树森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新军事变革重塑未来战争形态与进程,战创伤高效救治面临多种挑战,救治理念需要发展更新以适应作战需求.战场创伤救护环境恶劣、治疗条件简陋、感染因素增多、复合创伤增多和伤情进展迅速,对高效冲洗清创治疗需求日益迫切,清创冲洗设备需要不断提高技战术性能以适应未来战创伤治疗的需要.本文就战创伤早期冲洗的意义和各型清创冲洗设备的性能及应用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对其战场勤务适应性、操作便捷性、清创效费比和军事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未来战创伤早期清创冲洗设备的发展趋势,为创伤早期冲洗清创治疗理念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张涛;田万成;鱼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当前,国际生物安全威胁复杂多样,传统生物安全问题与非传统生物安全问题交织,外来生物威胁与内部监管漏洞风险并存,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产生多方面影响.一是国家生物武器威胁并未彻底消除,生物技术将给未来战争带来革命性、颠覆性影响;二是炭疽杆菌、蓖麻毒素等经典生物战剂,具备易获取、毒性高和损伤强等特点,易用于制造恐怖事件;三是突发传染病疫情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影响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四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其研究成果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带来安全隐患;五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数量激增,带来实验室泄漏、监管漏洞等安全隐患;六是国际生物军控斗争日趋激烈,维护本国安全利益、洞悉和遏制他国战略的合作与斗争相互交织,生物军控前景充满变数.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应加强生物安全能力建设.
作者:高一涵;楼铁柱;刘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调查了解某高校学生军训期间发病情况,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大学参加军训学生3290例,由医务室工作人员对军训期间学生就诊情况、基本信息、疾病诊断、处理及转归等进行登记.统计分析军训期间学生发病情况、发病规律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本组3290例中,军训期间就诊2263例(3687例次),占68.8%.常见疾病总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38.8%)、运动相关的外科损伤(20.4%)、晒伤(15.9%)、胃肠功能紊乱(8.8%)、痛经(6.0%)、中暑(5.3%)、结膜炎(3.3%)、晕厥(0.4%)o男生上呼吸道感染和运动相关的外科损伤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女生(P<0.05);女生结膜炎和晒伤发病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男生(P<0.05,P<0.01).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在整个军训期间均较高;晒伤、运动相关的外科损伤、中暑及晕厥发病高峰在军训第4~5天;胃肠功能紊乱发病率变化与气温变化基本一致.军训期间发生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哮喘发作及意外受伤各2例,发热19例.结论:某高校学生军训期间发病情况不容乐观,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相关的外科损伤及晒伤等发病率较高,男生与女生发病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作者:刘鲁滨;董晓峰;张国丽;李卫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联勤保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着眼军队改革大局,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保障新模式,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咨询,探讨了新形势下做好战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思路和办法,提出应理顺保障关系,做好“纵向保障”,落实与保障单位的无缝对接;拓展“横向保障”,担当起战区内其他部队的应急疾病预防控制指导;针对部队平时卫生防病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抓好“平时保障”;按照未来战争的要求,精心准备,强化“战时保障”能力;稳妥推进军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借助社会力量加大“协作保障”;建强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努力实现“高效保障”.
作者:刘乐斌;傅建国;严华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继续医学教育(CME)是补充、更新和提高专业技术知识及技能的重要手段.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疾病复杂性及医疗水平提高,都要求医学相关人员加强CME.本文阐述了我校药学CME存在的制度机制不完善、缺乏教学大纲及教材、基础教学与临床用药脱离等问题,提出了充分认识药学CME重要性、把握药学CME特点、加强师资培养编写教学大纲及教材、突出教育形式多样化和实用性、建立完善药学CME制度与机制等对策,旨在通过加强药学CME,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刘水冰;杨海;杨健;王东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前,军队离退休干部医疗保健服务虽然更为多样化,但日常医疗保健工作主要还是依赖基层卫生机构和体系医院,存在医疗保健服务不足、服务模式落后、医护人员缺乏等问题.有资料显示,军队干休所老干部大多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近一半患有慢性病,有的已经失能,其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需求日益突出.因此,构建网络服务平台,建立新型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医疗保障模式,是当前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近年来对老年医疗服务模式(PACE)与远程医疗系统的构建,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介绍了PACE与远程医疗系统构建及为军队干休所老干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情况.
作者:贺显建;李鑫;朱淑金;杨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下颌骨髁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者各有优缺点及适应证,至今国内外学者在治疗方法选择问题上仍存有争议.随着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固定方法的改进,手术变得比以往更加可靠,疗效评价更为全面,更加注重远期疗效,手术适应证也逐步放宽,故近些年国内外文献报道中也大多倾向于手术治疗,选择内镜下进行手术也不断增多;但是,手术治疗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和正确选择适应证.
作者:曹力飞;廖晓睿;贺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高含量的砷对于人体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均有较严重的危害,对有关人群的饮水安全也产生严重不良影0响.本文综述了砷污染对人体皮肤、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等的损害,总结了目前砷污染防治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超富集植物芦苇用于新疆地区砷污染修复的优劣和可行性,以及砷污染对部分新疆部队卫勤保障的影响和对策.
作者:何沅卿;罗勇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急性胆道感染是指胆道系统内发生的急性细菌性炎症,包括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胆管炎.细菌感染和胆管梗阻是引发急性胆囊炎的主要原因;胆管结石是引起急性胆管炎的常见原因.结石性胆囊炎以胆绞痛为主,非结石性胆囊炎以右上腹部持续性胀痛为主,多无明显胆绞痛.急性胆管炎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预后欠佳.急性胆道感染属于中医学的“胆胀”“黄疸”“结胸”“胁痛”“厥逆”等范畴.中医将急性胆道感染分为肝胆蕴热、肝胆湿热、肝胆热毒和肝火扰神等4个证型.本文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理论,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急性胆道感染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咸瑞亮;庞浩龙;贡联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上升及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已成为再生育相关研究的重要课题.虽然剖宫产后阴道分娩面临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但对于大多数具有1次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再生育者,计划性剖宫产后成功阴道分娩(VBAC)不仅是一种较安全的选择,同时还会增加母胎其他受益.因此,临床需严密评估再生育母胎风险,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加强产程监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以获得良好围生结局.
作者:关怀;尚丽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总结四肢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MRI特点,对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不同组织起源四肢软组织常见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结果显示,与其他肿瘤相比,四肢软组织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发病年龄偏小;MRI检查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软组织分辨力较高,是诊断和鉴别软组织肿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祝玉芬;崔豹;惠乃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是新型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品,自2000年Choukroun等首次将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品用于口腔治疗以来,随着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品的不断研发,PRF已广泛应用于口腔整形美容、牙龈退缩和骨壁缺损的牙周治疗、牙髓于细胞再生,以及口腔种植手术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等诸多口腔领域.PRF是上颌窦手术中较为理想的骨移植材料,越来越多的试验及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促进移植骨成熟、提高新骨质量和加速骨生成等作用,临床评估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探讨PRF在上颌窦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本文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对PRF在口腔颌面外科上颌窦手术及口腔种植上颌窦提升术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刘丹;李雅彬;陈蕾;刘佳;颜丽;王舒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