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民军医杂志

人民军医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人民军医出版社
  • 国际刊号:1000-9736
  • 国内刊号:11-2657/R
  • 影响因子:0.47
  • 创刊:1950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期刊奖提名奖
  • 军事医学与卫生
人民军医杂志   2018年3期文献
  • 复发性腹腔脂肪肉瘤合并睾丸脂肪肉瘤1例

    本文报告复发性腹腔脂肪肉瘤合并睾丸脂肪肉瘤1例.患者于2000年左侧腹股沟区发现肿块,未予重视.该肿物进行性增大,2008年11月出现疼痛,遂行左侧腹股沟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左阴囊内非典型脂肪瘤性肿瘤,左附睾可见肿瘤组织.术后1年复发,3年后再次手术,术后愈合良好.2015年3月再次出现腹痛,行左下腹部肿物切除术及左侧睾丸病变组织切除术.患者术后20天出院,2个月后放疗,每6个月复查,随访至今,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通过对本病例的跟踪随访,我们认为,对首发及多次复发腹腔脂肪肉瘤彻底切除,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卜晓沛;赵臣;王龙;李强;郭雨青;尚培中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常规用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常规用药联合定喘穴注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盐酸二氧异丙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定喘穴穴位注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呼气峰值流速(PEF)昼夜变异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EF昼夜变异率为(8.75±2.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43±1.55)%(P<0.05);治疗后观察组FeNO值为20.07±11.5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8±14.11(P<0.05).结论:常规口服药物联合定喘穴注射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曹娴;黄湘琴;周奇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浆细胞性乳腺炎19例诊治分析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以乳腺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乳腺良性疾病,因病程进展快,早期可形成脓肿,或反复发作形成窦道,破坏乳腺腺体和外形,严重者因疼痛反复发作终行单纯乳房切除,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本文回顾分析了浆细胞性乳腺炎19例诊治情况.本组19例初步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15例,其中,超声检查提示感染灶或脓肿形成12例,BI-RADS分级0-2级;提示急性炎症3例,BI-RADS分级0-2级.乳腺包块性质待定4例,超声检查见低回声区,边界清,形态欠规则,BI-RADS分级3级.脓肿形成12例,给予抗感染治疗及脓肿切开引流术,急性期缓解后给予三苯氧胺治疗3周,创面3周~3个月后组织挛缩瘢痕性愈合,其中6例来我院行Ⅱ期病灶切除术,获得痊愈.急性炎症3例,给予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后即行病灶切除2例;症状加重有脓肿形成,行切开脓肿引流1例.乳腺包块4例,行局部病灶切除Ⅰ期愈合3例,红、肿、热、痛症状缓解后行病灶切除Ⅰ期愈合1例.我们认为,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应根据辅助检查结果,结合病理诊断情况,对不同病情和病程阶段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感染、脓肿切开引流或病灶切除等治疗.急性炎症期和肿块期患者应及时就诊,以便及时行病灶切除术,获得根治;脓肿期和瘘管期患者,应在广谱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的基础上,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同时,辅以中药、三苯氧胺内分泌治疗等,减轻创伤反应,降低复发率,保护乳房外观.

    作者:沈爱玲;肖献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复杂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应用桥接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复杂骨折30例,对其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髋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定,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SS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58~104 min,平均77.2min;术中出血量120~800 ml,平均336 ml.30例患者均获随访,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门诊随访拍摄X线片.随访患者骨痂生长良好,所有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失效、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不连及压疮等并发症;切口并发症1例,经换药治疗后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Harris评分95~98分,平均96.4分;HSS评分91~96分,平均94.3分.结论:桥接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对于股骨复杂骨折的治疗能够获得理想疗效.

    作者:张永先;唐晓凤;王超;禚文昆;桑成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疑似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情况对比观察

    目的:分析血清学检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对新生儿溶血病(H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疑似HDN新生儿229例,对其血液样本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HDN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抗体放散试验);对母亲血液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及血清IgG抗体效价测定.新生儿和母亲的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及母亲IgG效价均采用卡式抗人球蛋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性别、血型新生儿的HDN发病情况,新生儿溶血病三项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放散试验)阳性率;以及母亲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结果:229例中,确诊HDN133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68例,阳性率29.69%(68/229);游离抗体试验阳性223例,阳性率97.38%(223/229);抗体释放试验阳性者133例,阳性率58.08%(133/229).不同性别新生儿HDN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A型和B型血型新生儿HDN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母亲抗-A(B)效价≥64者的HDN阳性率72.51%(124/171),显著高于效价<64者的17.30%(9/52)(P<0.05).结论:新生儿溶血病以ABO新生儿溶血病为主,新生儿溶血病在不同性别、不同血型(A型和B型)新生儿之间差异不显著;抗-A(B)效价<64产妇新生儿溶血病的风险低于抗-A(B)效价≥64产妇.

    作者:崔若帅;刘洋;马春娅;王可;赵嫚;潘纪春;汪德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两种术式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阑尾炎1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综合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相关指标(尿潴留,镇痛药使用,切口感染,残余脓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或非常显著早(少)于对照组(P<0.05,P<0.01);综合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镇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残余脓肿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效果优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

    作者:卢翔;李向阳;段炜;沈高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下改良法硬化治疗肝肾与盆腔良性囊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法硬化治疗肝、肾与盆腔良性囊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肾与盆腔良性囊肿179例为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经腹或阴道穿刺,抽出囊液,0.9%氯化钠注射液或甲硝唑注射液冲洗,或不冲洗(肝、肾囊肿)囊腔后,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法硬化治疗;另选择曾在本院住院行超声引导下传统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肝、肾与盆腔良性囊肿16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穿刺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1)两组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一例发生乙醇外漏,肝、肾包膜下血肿,以及血尿、腹腔出血、化学性腹膜炎、腹腔粘连等并发症.治疗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治愈率均非常显著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非常显著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2例、卵巢多房型囊肿1例),占1.7%;对照组复发17例(卵巢巧克力囊肿13例、卵巢多房型囊肿4例),占10.2%;观察组复发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观察组经腹穿刺155例,经阴道穿刺24例;穿刺中发生不良反应29例,占16.2%,其中,患侧轻微盆、腹胀痛13例,短暂刺激性疼痛16例,无一例出现醉酒样症状.对照组经腹穿刺145例,经阴道穿刺22例;穿刺中发生不良反应145例,占86.8%,其中,下腹胀痛54例,短暂刺激性疼痛67例,面红、心悸、头晕、恶心等醉酒样症状24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法硬化治疗肝、肾与盆腔良性囊肿的疗效,优于超声引导下传统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安全性更好.

    作者:孙厚坦;赵威武;陈朝旻;陆小云;赵静;徐晓燕;滕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形成门静脉高压症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关闭切口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关闭切口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少(小或短)于对照组(P<0.05,P<0.01);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除对照组术后2周突发心肌梗死死亡1例外,两组存活病例均获2年以上随访,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优于传统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作者:王春喜;王庆玉;刘庆;刘志为;王晛;张艳君;赵允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分级对索拉非尼治疗效果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分级对索拉非尼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 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肝动脉栓塞治疗,其中联合索拉非尼治疗42例;密切随访患者预后,用生存期分析探索门静脉癌栓分级对索拉非尼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42例的生存期为(9.83±4.6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其中门静脉癌栓Ⅰ或Ⅱ级27例的生存期为(11.44±4.47)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门静脉癌栓Ⅲ或Ⅳ级15例的生存期为(6.93±3.41)个月、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单纯肝动脉栓塞治疗174例的生存期为(7.60±3.49)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其中门静脉癌栓Ⅰ或Ⅱ级119例的生存期为(8.72±3.3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门静脉癌栓Ⅲ或Ⅳ级55例的生存期为(5.16±2.2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Ⅰ或Ⅱ级患者的生存期,非常显著高于单纯肝动脉栓塞治疗的同级患者(P<0.01).结论:门静脉癌栓分级与索拉非尼治疗效果显著相关,门静脉癌栓Ⅰ或Ⅱ级患者采用索拉非尼治疗获益明显.

    作者:白文林;高旭东;卢晓霞;王春平;曾珍;荣义辉;杨斌;张伟;孔慧芳;张百龙;杨永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直升机夜航医疗后送西沙地区重症脑出血1例

    由于多样化军事行动及战时卫勤保障立体化的需求,救护直升机将在未来战时医疗后送、非战争军事行动及军民融合航空医疗后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沙地区海域环境复杂、高温高湿,再加上夜间气象条件复杂、海上参照物少等问题,增加了航空安全飞行的难度.2016年5月6日,某军队医院驻西沙医疗队在某飞行团协助下,成功实施了直升机夜航医疗后送西沙地区重症脑出血1例,其做法及经验值得借鉴.

    作者:靳雷;孙敬振;马建国;刘强;彭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以腹胀为首发症状的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合并IgA肾病1例

    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病是以急进性肾炎、肺出血、存在抗GBM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急、进展快,若未能及时治疗则预后差.抗GBM抗体病临床以急性肾损伤及肺部损伤多见,本文报告了以腹胀为首发症状的抗GBM抗体病合并IgA肾病1例,临床少见.经甲泼尼龙500 mg,每天1次,连续3天,间隔半个月后重复甲泼尼龙给药(用法用量相同);丙种球蛋白0.3 mg/(kg·d),连续3天冲击治疗;隔天1次双重血浆分离,共9次;环磷酰胺0.8g冲击治疗,患者抗GBM抗体转阴,血肌酐水平由411 μmol/L降至151 μmol/L,挽救了患者肾脏功能.

    作者:单婧;胡瑞海;黄志芳;高卓;伦立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用于机动卫勤力量的实战化训练

    近年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已进入快车道,在医疗、教育、军事等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针对当前军队机动卫勤力量在实战化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即运用VR和AR技术将有助于提高卫勤训练的实战化水平(如设置接近实战的训练环境、促进联合卫勤训练的经常性开展、帮助医护人员获得真实的战伤救治体验、提升医疗队员的心理适应能力等),促进机动卫勤力量从训练场走向战场;并探讨了VR、AR技术在卫勤实战化训练中的平台构建问题.

    作者:郭栋;何伟华;鱼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诊断早期髌软骨军事训练伤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早期髌软骨军事训练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早期髌软骨军事训练伤20例共25个髌软骨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15例共30个髌软骨为对照组.采用GE Discovery MRI 750 3.0 T MRI扫描仪进行DWI成像,将数据传输到GE工作站(ADW4.6),经Functool中软件处理后产生髌软骨的DWI伪彩图.选择“Puh Thallium”设置,选取髌软骨体积大的中间3层分别代表上、中、下部,沿髌软骨轮廓画出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各个ROI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平均值.观察比较两组髌软骨ADC图像差异及ADC值.结果:观察组髌软骨DWI图像表现厚薄不一,伪彩图内信号不均匀,见斑片状高信号区;对照组髌软骨DWI图像表现均匀、完整、连续,伪彩图内色阶均匀一致.观察组ADC值(19.0±3.5)×10-4 mm2/s,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7±0.17)×10-4 mm2/s(P<0.01);观察组髌软骨中部ADC值非常显著低于上部和下部(P<0.01),对照组髌软骨中部ADC值与上部、下部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DWI在早期髌软骨军事训练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及早发现髌软骨损伤,减少晚期不可逆损伤,有助于官兵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并进行康复治疗.

    作者:黄科峰;伍晓刚;朱安平;黄华;况兵;程玉青;宋君;方晓熠;应文魁;陈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兵精神疾病医学终极鉴定107例分析

    本文报告采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的精神疾病分类方法,对需终极鉴定新兵107例进行精神疾病终极鉴定.本次终极鉴定结果为,不适宜继续服现役79例(73.8%),返回部队继续服现役28例(26.2%).新兵征、接双方对精神疾病终极鉴定结论无异议105例(98.1%),有异议2例(1.9%).首次医学诊断的新兵精神疾病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适应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强迫障碍、焦虑症;终极鉴定依次为适应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焦虑症、精神发育迟滞、应激相关障碍、强迫障碍.新兵精神障碍主要表现形式为适应障碍、分离/转换障碍、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障碍.新兵入伍45天内终极鉴定37例(34.6%),46~90天51例(47.6%),91~180天19例(17.8%).为了进一步做好新兵精神疾病终极鉴定,有必要对新兵精神疾病终极鉴定标准和程序进行规范和量化.

    作者:胡光涛;王国威;陈许波;贺旭;杨柳;陆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舰船烧伤的现场急救与早期处理

    烧伤是战时陆地和海上的常见伤类,且随着武器性能的提高呈上升趋势.海军一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舰船烧伤的基本特点与处理原则,是增强战时卫勤保障能力,提高伤员存活率和改善功能恢复的必然要求.战时舰船烧伤伤员往往为批量出现、救治困难,平时船舶火灾相关的烧伤也是伤情复杂、治疗难度大.本文探讨了舰船烧伤流行病学特点、伤情判断的常用方法、现场急救与早期治疗的相关措施,以及烧烫伤的预防策略与舰船火灾逃生对策.

    作者:郑兴锋;马兵;贲道锋;唐洪泰;肖仕初;朱世辉;夏照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作战部队卫生连建设的思考

    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将作战部队卫生队改为卫生连,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使部队卫生机构更贴近部队、贴近实战.卫生连成立后,如何适应能打仗、打胜仗和保障有力的要求,需要认真思考.本文结合某部卫生连近1年的运行实践,从聚力完成重塑、聚力瞄准打仗、聚力能力增强等方面,就新形势下作战部队卫生连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与探讨.

    作者:孙波;孙国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加强野战医疗队建设的做法与思考

    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是我军卫勤机动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野战医疗队建设,对完成信息化条件下卫勤保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某医院野战医疗队参加部队重大军事训练、演习卫勤保障做法的基础上,从加强野战医疗队人员及装备模块化编成、加强野战医疗队人员的训练与培养、构建野战医疗队的信息化平台等方面,就新形势下军队医院野战医疗队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作者:范松源;王玉振;孟龙;杨海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野战方舱医院高原演训伤病员后送情况分析

    进行高原地区卫勤保障是军队卫勤力量的重要职责.野战医疗方舱是较为成熟的野战机动医疗系统,可灵活机动地实施快速投送和全面高效的医疗救治;展开后与其他网架卫生帐篷组合,可组成野战方舱医院.本文分析了某军队医院组建的野战方舱医院在高原地区训练中的伤病员救治和后送情况,认为,伤病员后送原因主要有严重急性高原反应、卫勤保障机制单一、缺少专科设备和器械、消毒灭菌措施有待加强等;并探讨了方舱医院提高伤病员救治能力的对策.

    作者:俎志勇;王珂;方学奇;袁守信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基层部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抗菌药物是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中必备和常用药物之一,但调查显示,基层部队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把抗菌药物当成“万能”药、擅自使用和监管措施不力等.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教、树立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观念、提升医务人员用药服务水平、制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强化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督和加强基层部队卫生机构软硬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者:张海新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医学论文署名不端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上)

    受社会某些领域浮躁和不良风气的影响,本来以促进学术创新和发展为己任的医务人员、医学科研人员和医学教学人员,其学术不端行为不时被媒体曝光.近期,我们按照科研项目研究的程序,对医学期刊论文作者署名不端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避免和减少署名不端等负面现象的发生.

    作者:王敏;杨永岐;张林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学龄儿童家长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学龄儿童家长双眼视功能保健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现状.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区6所小学学龄儿童及家长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家长双眼视功能保健KAP调查问卷,每所学校1-5年级随机抽取1个班,向学龄儿童1208例发放调查问卷1208份,收回有效问卷987份;家长会期间,向学龄儿童家长1178例发放调查问卷1178份,收回有效问卷1083份;学龄儿童及其家长填写问卷均有效956份.对学龄儿童家长双眼视功能保健KAP现状及其对儿童双眼视功能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1)学龄儿童家长双眼视功能保健KAP问卷调查情况.知识问卷平均分值77.97分,态度问卷平均分值93.91分,行为问卷平均分值85.50分.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态度、行为之间得分情况比较,总体均数不全相等(P<0.01);三者间两两比较,态度得分非常显著高于知识得分和行为得分(P<0.01),知识得分与行为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与态度呈非常显著正相关(r=0.73,P<0.01),知识与行为(r=0.07)、态度与行为(r=0.12)均相关不显著(P>0.05).以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因变量,其余两项及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人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收入(P<0.01),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和职业(P<0.05),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年龄(P<0.05,P<0.01).(2)学龄儿童双眼视功能保健KAP影响因素.以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为因变量,年级、长期相处对象、家长关心程度、父母文化程度、学校教育宣传时长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儿童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级、父母文化程度和家长关心程度(P<0.01),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长关心程度和学校教育宣传时长(P<0.05,P<0.01);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长关心程度、长期相处对象和年级(P<0.05,P<0.01).(3)家长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来源及需求情况.家长双眼视功能保健相关知识主要通过电视、广播获取,占82.3%;其期望获取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医护人员,占86.5%.在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需求方面,家长对于学龄儿童读书写字用眼卫生及看电视、看电脑用眼卫生知识的需求率高,分别为82.4%和81.7%.结论:学龄儿童家长对双眼视功能保健知识的掌握及保健行为实施情况不甚理想,但大都有端正良好的态度;同时,家长对儿童双眼视功能保健具有重要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家长保健知识的宣传.

    作者:胡佳丽;胡颖;周哲;孙琰;高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IgA肾病患者昼夜血压变异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IgA肾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并确诊的IgA肾病252例,根据有无伴发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93例和正常血压组159例.人组病例均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以夜间血压降低<10%定义为非杓型血压.根据测量结果分别将高血压组和正常血压组分为高血压组杓型亚组及非杓型亚组,以及正常血压组杓型亚组及非杓型亚组.比较组间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平均心率、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心率、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心率等动态血压监测指标,以及血红蛋白、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并比较肾小球滤过率.分析上述指标与IgA肾病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相关性,以及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52例中,24 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杓型血压60例(高血压组20例、正常血压组40例),非杓型血压192例(高血压组73例、正常血压组119例).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与IgA肾病患者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及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负相关(P<0.05,P<0.01),而血红蛋白水平、肾小球滤过率与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及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正相关(P<0.05,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小球滤过率是IgA肾病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的影响因素,肾小球滤过率每下降50 ml/(min·1.73m2),其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分别减少2.8%和1.2%.结论:IgA肾病患者发生高血压和昼夜血压节律异常较常见,肾小球滤过率是IgA肾病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影响因素.

    作者:苏亭予;魏日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马蹄肾的并发症及治疗研究进展

    马蹄肾是常见的肾融合异常之一,由两肾的上极或下极横越中线峡部连接所致.在胚胎发生时,肾脏上升过程中受到脐血管的干扰导致双侧肾脏上极或下极融合,且肾盂多朝向前方或前内方.马蹄肾患者无临床症状时无须治疗;部分患者因肾脏旋转不良、输尿管高位连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及马蹄肾发育异常伴有输尿管走行异常,并发生肾积水、肾结石、肾肿瘤和腹主动脉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时,则需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方法为开放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理念的普及和微创设备的发展,腹腔镜手术治疗马蹄肾并发症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报告马蹄肾的并发症及治疗研究进展,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张智;张更;王志勇;秦卫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婴幼儿肛周脓肿及肛瘘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临床非手术治疗无效后,仍以外科手术干预为主.由于婴幼儿年龄、肛门部解剖特点等与成年人存在差异,故其肛周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程演变、治疗方法、护理和预后等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治疗的关键在于处理感染源,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婴幼儿肛周脓肿和肛瘘的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武佰锁;郭君毅;王锦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重两种,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重者以胰腺出血坏死为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属于中医学的“腹痛”“脾心痛”“结胸”等范畴.其病因包括饮食不节、饮酒、蛔虫内扰、六淫之邪等;病机主要以湿、热、瘀、毒蕴结中焦致脾胃升降、肠之传化、肝之疏泄失常,终导致腑气不通,并可有郁、结、湿、热、瘀、厥、脱等7个关键环节.究其病性,在本则为脾胃运化失常,属虚;在标为气滞、湿热、实热、血瘀,属实.其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常涉及心、肺、肾、脑、肠等多个脏腑.本文根据中医学辨证论治、对症用药的理论,从用药原则、用药方案、用药提示等方面,就急性胰腺炎中成药的合理应用进行了阐述.

    作者:贡联兵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沙门菌食物中毒的研究进展

    沙门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致病性强,是引发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致病原之一.近年来,我国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总发病原因的50%以上,其中沙门菌属食物中毒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长期居前两位,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肠炎、鼠伤寒、猪霍乱等血清型沙门菌中毒的报道.本文综述了沙门菌致病因子、食品污染状况、中毒原因、检测技术、消毒措施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探讨了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未来研究方向.

    作者:许敬平;靳连群;冯华;董德荣;刘雪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