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4-5098
  • 国内刊号:11-2271/R
  • 影响因子:0.70
  • 创刊:198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18-93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1997年中国科协期刊二等奖
  • 特种医学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5年8期文献
  • 一种Eclipse调强放疗计划优化方法在上段食管癌的应用评估

    目的 评估一种利用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的基部剂量计划进行补偿(base dose plan compensation,BDPC)的调强放疗(IMRT)计划优化方法应用于上段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19例上段食管癌患者,设计初始IMRT计划,并分别用BDPC法和热点冷点控制(hot and cold spotcontrol,HCSC)法进一步优化.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覆盖、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危及器官保护、计划设计时间、机器跳数(MU)以及投照时间.结果 BDPC计划高危靶区PTV64的D2%低于HCSC计划(Z=-3.823,P<0.05),CI和HI明显优于HCSC计划(Z=-3.662、-3.745,P<0.05),而D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PC计划低危靶区PTV54的CI高于HCSC计划(Z=-3.340,P<0.05),D95%和D98%低于HCSC计划(Z=-3.582、-2.616,P<0.05).BDPC计划脊髓和肺的剂量均略低于HCSC计划(Z=-3.625~-3.369,P<0.05).BDPC与HCSC计划设计时间分别为(26.05±0.88)和(33.73 ±3.24)min(Z=-3.823,P<0.05),MU分别为1 019±167和1 003±159(Z=-2.616,P<0.05),投照时间分别为(3.52±0.29)和(3.50±0.28)min(Z=-2.548,P<0.05).结论 BDPC优化方法在上段食管癌应用能明显提高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和适形性,减少危及器官剂量,并且操作简便,能提高计划设计效率.

    作者:陆佳扬;张诺民;黄宝添;吴丽丽;谢文佳;谢良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癌根治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患者放射治疗提高生存获益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T2期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以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查阅相关文献.按照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5.2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 ~ T2期患者,共14个研究,4 643例患者.其中,术后放疗组2 080例,术后未放疗组2 563例.与术后未放疗组相比,术后放疗组可以提高总生存率(OR 1.89,95% CI 1.55 ~2.31,P<0.05)及无病生存率(OR 2.16,95%CI1.80 ~2.60,P<0.05),且降低了局部区域复发率(OR0.22,95% CI0.16 ~0.30,P<0.05)及远处转移率(OR0.57,95% CI0.35 ~0.94,P<0.05).以年龄及肿瘤的大小进行亚组分析,<40岁和≥40岁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0.15,95%CI0.05 ~0.48;OR0.33,95% CI0.13 ~0.80,P<0.05),术后放疗对T1及T2患者均有益(OR 0.48,95%CI 0.24~0.96;OR 0.53,95%CI0.32 ~0.89,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1~3个腋淋巴结阳性的T1 ~ T2期患者放疗可以提高总的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并且降低局部区域的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

    作者:张秋宁;吕青芳;刘锐锋;田金徽;杨碎胜;魏世鸿;罗宏涛;白晓蓉;包蔚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纯膝关节镜手术与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膝关节镜手术与联合术后放疗治疗膝关节弥漫性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DPVN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武汉市中心医院及北京军区总医院于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0例膝关节DPVNS患者,平均病程为35.6个月(4~121个月).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手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联合治疗)组16例,单纯手术组14例.联合治疗组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联合术后局部放射治疗,总剂量40 Gy,每次2 Gy.所有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38.7个月(12 ~7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率、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结果 联合治疗组优良率(14/16)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11/14)(x2 =9.87,P<0.05),且复发率(1/16)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3/14)(x2=1.83,P<0.05),治疗后KSS临床评分和功能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单纯手术组(x2=15.00、15.78,P<0.05).放疗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肢体浮肿、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联合治疗组患者均能较好地耐受.结论 关节镜术后放疗治疗膝关节DPVN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丰;郭智;陈点点;汪阳;蒋林;张卫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利用四维锥形束CT指导肺癌内靶区的勾画

    目的 研究四维锥形束CT(4D-CBCT)指导肺癌内靶区勾画的可行性.方法 简单随机法选取本院24例肺癌患者.平静呼吸下CT模拟定位获得CT图像,首次治疗前4D-CBCT扫描获得4D-CBCT中位图像,将4D图像重建算法更改为3D,获得3D-CBCT图像.图像融合算法取骨配准,分别在定位CT、4D-CBCT中位图像、3D-CBCT图像上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定义GTV到临床靶区(CTV)的外扩边界为7 mm,获得CTVCT、ITV4D和ITV3D,基于CTVCT在三维方向上外扩5 mm得到ITVCT.比较靶区间中心点位置、体积、相似度和相互包含关系的差异.结果 ITVCT与ITV3D在中下叶组的头脚方向上,靶区中心点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7,P<0.05).在靶区体积方面,ITVCT大,与ITV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1,P<0.05),ITV4D小,但与ITV3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VCT与ITV3D相似度均数<75%,ITV4D与ITV3D相似度均数>90%(Z=-2.940、-2.975,P<0.05).ITVCT、ITV4D未被ITV3D包含的比例均数为40%和5%(Z=-2.952、-3.185,P<0.05).结论 4D-CBCT的中位图像可以缩小内靶区的勾画范围,为肺癌的自适应放疗提供选择.

    作者:李金凯;葛小林;王沛沛;李彩虹;王亭亭;李顺梅;石鑫磊;陈新;孙新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PET/CT选定阈值与基于4D-CT呼气末时相所勾画非小细胞肺癌原发肿瘤靶区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基于PET/CT图像选定阈值与基于4D-CT呼气末时相图像所勾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肿瘤靶区相关性因素.方法 入组NSCLC患者序贯完成3DCT、4D-CT、18F-FDG PET/CT胸部定位扫描.基于4D-CT呼气末时相(50%)图像勾画原发肿瘤大体肿瘤体积(GTV50%).基于PET图像原发肿瘤标准摄取值(SUV)≥2.0、SUV大值(SUVmax)的20%勾画内大体肿瘤体积(IGTV)分别命名为IGTVPET2.0、IGTVPET20%.分析IGTVPET2.0、IGTVPET20%与GTV50%的体积比(VR2.0、VR20%)及适形指数(CI20、CI20%)与GTV50%大横径、GTV50%体积大小、GTV头脚方向位移、GTV三维运动矢量及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VR2.0和GTV50%大横径、GTV50%体积大小、GTV头脚方向位移、GTV三维运动矢量及SUVmax均无相关性(P >0.05);VR20%和GTV50%体积大小、GTV50%大横径及SUVmax呈负相关(r=-0.663、-0.669、-0.752,P<0.05).CI2.0和GTV50%体积大小、GTV50%大横径呈正相关(r=0.613、0.483,P<0.05).结论 3D PET图像是包含了多个呼吸周期的中位图像,未能包含肿瘤的全部运动信息,基于3D PET/CT图像所构建的靶区不能准确地代表NSCLC的IGTV.

    作者:段益利;李建彬;张英杰;李彦康;王玮;马志芳;郭延娈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累及野放疗淋巴结区域受照剂量与失败关系的研究

    目的 分析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采用累及野照射(involved field radiation therapy,IFRT)时各淋巴结区受照剂量与淋巴结失败的关系.方法 在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原治疗计划中勾画第1至10组淋巴结引流区,记录每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所受目的性或附带照射剂量.照射野内、野边缘、野外失败分别定义为失败淋巴结体积位于80%处方剂量曲线内、80%~20%、20%处方剂量曲线外.结果 勾画76例患者1 216组淋巴结引流区.中位随访时间17.4个月.初诊时各淋巴结区转移率超过50%的为4R(68.7%)、4L(57.9%)、10R(57.9%)、2R(56.6%)、7(51.3%)区.淋巴结区有阳性病灶时,均接受了处方剂量照射.而未发生转移时,受到平均附带照射剂量超过3 000 cGy的淋巴结区有:3P、4L、7、6、4R、5、2L.淋巴结中位无失败时间9.8个月.仅1例患者发生纵隔淋巴结照射野外失败.其余患者照射野外失败位于锁骨上区或原发病灶对侧肺门.结论 SCLC患者采用IFRT照射纵隔淋巴结区时,未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区可以受到相当剂量的附带照射.而纵隔淋巴结照射野外失败较少见,与所受附带照射剂量贡献有关.

    作者:胡晓;包勇;何智纯;徐裕金;邓小武;陈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局部复发直肠癌超常规大分割同步放化疗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局部复发不能手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采用超常规大分割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疗效、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52例直肠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照射复发肿瘤区,肿瘤中位剂量63.4 Gy(61.6 ~64.4 Gy),2.2~2.3 Gy/次,5次/周;13例进行盆腔淋巴结预防照射采用同步补量IMRT技术,剂量45 ~ 50.4 Gy,1.8 ~2.0 Gy/次.全部患者均接受同步化疗,每天口服卡培他滨1 650 mg/m2,连续5 d/周.分析局部控制率(LC)、总生存率(OS)及不良反应.结果 全部患者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及局部进展(PD)分别为23.1%、38.5%、32.7%和5.8%.既往盆腔放疗与未放疗的有效率(CR+ PR)分别为37.1%和71.1%(x2=5.40,P<0.05);单一区域复发疗效优于两个及以上区域复发者,有效率分别为81.8%和46.7%(x2 =6.63,P<0.05).早期严重不良反应包括:3级皮肤反应19例(36.5%),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1例(1.9%).4例患者晚期发生重度吻合口狭窄行横结肠造瘘.5年LC和OS分别为49.1%和23.1%.结论 局部复发直肠癌单纯局部大分割高剂量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是可行的,早晚期不良反应可耐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长期控制率.

    作者:姚波;王雅棣;路娜;刘清智;陈点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1-2013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的重要手段,对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状况,评价防护效果,提高防护水平有重要意义,对放射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将2011-2013年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监测对象:2011-2013年在南京市263家单位从事放射工作并佩戴个人剂量计的人员,包括医用X射线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以及其他应用的放射工作人员.2.监测仪器:采用北京防化院生产的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北京康科洛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TLD2000C型LiF(Mg,Cu,P)剂量片和2000B型退火炉.

    作者:李红艳;李亘山;杨声;薛秀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五省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状况调查

    人眼晶状体中水占66%,蛋白质占33%,是机体中蛋白质含量高的器官,为普通组织的两倍,是对电离辐射敏感的人体组织之一[1-2].近年来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照射会导致眼晶状体混浊的危险性增高.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指导放射工作人员自身防护,为制订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四川、河南、江苏、广东、山东5省放射工作人员眼晶状体混浊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焱;邵云平;付颖华;雷淑洁;孙全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4年烟台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核与辐射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放射诊疗和核能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我国放射工作人员数量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30余万放射工作人员,分布在近6万余家放射工作单位,其中22.3万人分布在5.3万家放射诊疗单位[1].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接受低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存在一定的辐射损伤风险,因此,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个人剂量监测可用于评价和改善现有工作,减少不必要的照射,同时监测结果也是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近年来,烟台市在努力提高放射工作者个人剂量监测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临测的覆盖范围.现将烟台市2014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迟欣;陈超;嵇平钟;阎西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空气质量指数与室外氡子体浓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下氡子体的分布特征,评价雾霾天气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 利用EQF3120测量仪监测放射性核素氡及其子体浓度,空气质量指标数据由苏州工业园区环境监测站提供.运用SPSS 16.0对氡及其子体与空气质量指标等数据进行统计描述、主成分分析及简单相关分析.运用氡剂量计算公式估算环境氡暴露致肺部区域有效剂量.结果 苏州市工业园区冬季雾霾天气结合态氡子体与NO2、SO2、O3、PM10和PM2.5均存在相关关系,214Bi与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0.681、-0.431、0.597和0.675;且结合态氡子体与PM2.5的相关系数>与PM10的相关系数;当AQI> 200,居民在室外接收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的有效剂量为0.63 mSv/年.结论 随着AQI的增大,结合态氡子体浓度增大,未结合态氡子体浓度变化不大;雾霾天气增加了暴露人群吸入氡的辐射风险.

    作者:宋丽娜;万骏;钱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25I粒子和60Co γ射线照射对A549及BEAS-2B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目的 探讨125I粒子和60Co γ射线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 A549细胞和正常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A549、BEAS-2B细胞均行125I粒子和60Coγ射线不同剂量照射;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549细胞在4、6、8 Gy照射时,125I粒子组细胞克隆存活分数较60Co组降低更明显(t=6.06、9.42、4.90,P<0.05).A549细胞在4 Gy时,G1期细胞比例125I粒子组为70.67%±1.49%,60Co组为59.59% ±0.71%(t=10.77,P<0.05);细胞凋亡率125I粒子组为18.09%±0.73%,60Co组为9.81%±0.16%(t=19.40,P<0.05).125I粒子照射明显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但不同射线同一剂量或相同射线不同剂量下,BEAS-2B细胞的凋亡率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较60Co γ射线高剂量率照射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效应更明显.Bcl-2/Bax蛋白比失衡,终致Caspase-3蛋白的活化在125I粒子持续低剂量率照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真真;茅爱武;王忠敏;刘芬菊;曹燕;贾一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型猪右胸单次大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肺损伤研究

    目的 探讨巴马小型猪经右胸15 Gy的单次照射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细胞因子及蛋白的变化和可能的作用.方法 将40只雄性巴马小型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不予照射)和照射组(60Co γ射线进行右胸15 Gy单次照射).照射后4、8、12、24周,从两组中分别取5只采集右侧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染观察α-SMA和SP-A的共表达.结果 照射后的4、8、12和24周,照射组中α-SMA、TGF-β1和Vimentin的蛋白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α-SMA:t=2.46~3.26,P<0.05;TGF-β1:t=2.96~3.52,P<0.05;Vimentin:t=3.24 ~ 5.05,P<0.05);而SP-A和E-cadherin的蛋白表达低于健康对照组(SP-A:t =3.62 ~4.65,P <0.05;E-cadherin:t =2.53 ~4.15,P<0.05).照射后8周,照射组可见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α-SMA和SP-A蛋白共染,而健康对照组中未见.结论 E-cadherin、TGF-β1和SP-A可以作为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预测指标,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可通过向间质细胞转化参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

    作者:岳海英;胡凯;蒋健;陈玉华;刘文其;王仁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X射线照射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

    目的 探讨X射线照射对离体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的方式培养原代海马神经元,分别给予0、2、4、8、10和12 Gy剂量照射,在照射后第1天和第3天,采用MTT法检测电离辐射对原代海马神经元死亡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电离辐射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神经突起的影响.结果 在照射后第1天和第3天,随着剂量的增加,海马神经元细胞死亡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068、43.370,P<0.05),但4、8、10和12 Gy照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照射后第1天,神经突起长度、总树突分支长度(TDB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169、7.856,P<0.05),照后第3天神经突起长度、TDBL和总树突分支点数(TDBT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797、6.565、6.021,P<0.05).结论 X射线照射对离体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突起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何如;李骁扬;孙锐;田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数字X射线摄影两种不同曝光模式下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的比较

    数字X射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设备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广泛应用给临床放射工作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工作效率,有逐渐取代传统X射线摄影的趋势[1].DR与传统X射线摄影相比,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2].但自动条件摄影的DR设备和工作人员手动选择摄影条件的DR设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可能不同.为了解不同曝光模式对受检者ESD影响,本研究对DR受检者的ESD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作者:楚彩芳;赵艳芳;程晓军;张钦富;田崇彬;武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组织不均匀条件对调强计划系统计算模型精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组织不均匀条件下,治疗计划系统(MONACO)中的有限笔形束算法(FSPB)与快速X射线体积元蒙特卡罗算法(XVMC)的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计算精度差别,以及对临床治疗的影响和各自的应用范围.方法 在非均匀仿真人体模型中,对两种算法模型计算的规则照射野及调强照射野的剂量精度,利用经过刻度的放射性铬胶片(EBT2胶片),进行剂量测量以及二维平面剂量的分析比对.结果 在非均匀仿真人体模型中,不同能量的X射线规则照射野,XVMC算法在不同介质中的剂量计算与胶片测量的结果偏差均在±2.00%范围内,而FSPB计算的结果与测量结果的偏差除了15 MV射野为10 cm×2 cm情况下肺中的剂量偏差高达6.51%以外,其他条件下的结果偏差都在±3%范围内.调强放疗计划(IMRT)的胶片验证测量结果中,3%/3 mmγ通过率XVMC算法组>90%;FSPB算法组为80% ~ 90%,且4%/4 mmγ通过率>90%.结论 当临床治疗病例的组织密度不均匀性较大、子野数较多时,XVMC算法的剂量计算精度优于FSPB算法,采用XVMC治疗设计胸腹部IMRT治疗计划可以将算法所引起的误差控制在±3%以内,而且可以避免由于算法原因所致的计划靶区剂量缺失.

    作者:李小波;邓小武;徐本华;林智星;陈远贵;黄妙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床旁防护装置对冠状动脉造影术者辐射防护效果的体模研究

    目的 测量冠状动脉造影8个投照体位在有与无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所受辐射剂量,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减少术者辐射暴露提供参考.方法 在第一及第二术者站位,距地面20至180 cm处,每隔20 cm放置一个实时剂量测量仪.采用冠状动脉造影8个体位投照,测量在有与无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在不同投照体位的不同高度接受辐射剂量情况.结果 在第一术者位,除1.2m高度仍可测到较高剂量(剂量率0.35 ~4.78 mSv/h,屏蔽率27.67% ~ 89.33%),其余各点屏蔽率均在91%以上.左前斜尾位、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辐射剂量较高.第二术者位屏蔽率较第一术者位低,剂量峰值可出现在0.8、1.0及1.4m高度(剂量率0.27 ~ 1.86 mSv/h,屏蔽率30.34% ~92.13%).右前斜尾位、左前斜尾位、正头位、左前斜位辐射剂量较高.结论 床旁防护装置防护下,术者在左前斜尾位、左前斜位、左前斜头位、右前斜尾位的辐射暴露较高,应尽量少采用上述投照体位长时间曝光.同时应加强0.8~1.4m高度的辐射防护.

    作者:陈子满;黄美萍;罗纯;黄斯凡;谈文开;刘勇东;胡天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吸烟对外照射致肺癌危险的校正因子研究

    吸烟作为肺癌的危险因素经过多年调查已经被明确证实[1-2],所以在研究个体外照射致肺癌时,个体的吸烟状况就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吸烟对肺癌的影响,尽管每个个体都具有特异性,但是通过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和科学的模型推算,还是可以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结果.经过多年研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给出了现在通用的吸烟相关校正因子[W(s)又称为吸烟权重因子][1].

    作者:杨晴晴;孙志娟;赵永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0年印度马雅普里60Co工业辐照装置辐射事故介绍

    放射性材料能对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未采取屏蔽防护措施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处理剩余放射性材料的方法和途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2010年2月末,印度德里大学化学系违反国际和国内放射性废物处理条例的规定,未将退役、长期闲置不用的放射源返还给放射源的原生产厂家(原供货商),或交付给政府行政部门认可的、具有放射性材料处理许可证(资质)的单位,而将该大学实验室用于开展γ射线对化学物质影响实验分析工作的60Co辐照装置,卖给了一家无放射性材料处理许可证(资质)的新德里马雅普里(Mayapuri)小镇废品收购店.废品收购商(以下简称收购商)将收购来的60Co辐照装置存放于废品店内,并对铅屏蔽层实施拆除,将其中一根60 Co源棒进行机械切割.这导致收购商和其他7名工人每天在60Coγ放射源的辐射场工作12 ~ 14 h,受到γ射线的外照射,均患上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本次事故造成1人死亡,7人患上急性放射病[1].

    作者:李小华;刘艳阳;周峰;李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