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市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根据设定项目调查两市级医院2005年4月所有出院患者的病历.结果:3599份病历中2773份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77.05%.两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76.6%、77.5%,预防用药比例均高于治疗用药,联合用药中单用均逾50%,二联均近40%;手术病人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逾60%病例术后使用时间大于72小时.两医院使用量前三位的抗菌药物都属一线药物.结论:市级医院仍存在较多不合理用药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张勤;竺军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苯妥英钠是否能缓解稽延性戒断症状及患者心理渴求.方法:采用稽延症状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不良反应监测表,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监测等手段,对我所在院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结果:苯妥英钠组对海洛因依赖者后期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控制与洛非西丁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对焦虑渴求的控制两组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且在整个用药过程中,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结论:苯妥英钠对治疗阿片类依赖者后期稽延症状,有改善焦虑及心理渴求的作用.
作者:夏莹;彭建军;鲁玉英;杨巍;胡体才;苏邹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排毒养生胶囊对海洛因依赖临床脱毒治疗效果.方法:海洛因依赖患者580例,随机分为排毒养生胶囊治疗组302例、美沙酮对照组278例;采用<阿片类药物依赖戒断症状量表>(OWS)、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d1~d4,治疗组戒断症状完全控制率>80%,d 5以后完全控制率达100%;总控制水平稍低于美沙酮对照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排毒养生胶囊对海洛因成瘾临床脱毒治疗效果较满意,与常模戒毒药物美沙酮疗效相近,且临床接受率和依从性好,使用安全.
作者:杨良;徐习;陈娟;李丽娟;温普仙;张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强制戒毒人员中的诈病情况,提高识别技巧.方法:对37例伪装者的一般情况、吸毒史及伪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诈病发生率为1.92%.诈病排在前三位的是癫痫、急腹症、肝炎共占59.54%.诈病动机多为逃避劳教戒毒、缩短强戒期、保外就医和得到某些照顾.识别诈病的方法应依据:临床检查、院外会诊、录像监控、同室人员反映、重复检查、综合判断等措施.结论:诈病的定论应持慎重态度.评定病与非病应实行有病推定论的原则.提高对诈病的识别技巧对保持强制戒毒所的正常运作和维护法纪严肃性有其现实性和重要性.
作者:王映红;李身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队列研究2年随访的HIV血清抗体阳转率和保持率情况.方法:于2002年11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从社区招募了HIV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333人,队列每6个月随访1次和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以及分析队列本底的静脉吸毒人群社会人口学和HIV高危行为特征与队列保持率的关系.结果:静脉吸毒人群队列研究2年随访的HIV血清抗体阳转率为2.53/100人年(95%CI,1.10-3.97)和保持率为75.7%(252/333).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与队列保持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彝族(OR,0.52;95%CI,0.29-0.91)、6个月回访(OR,4.72;95%CI,2.69-8.28)、和近3个月静脉吸毒频率高(OR,2.06;95%CI,1.12-3.80).结论:本研究队列静脉吸毒人群HIV血清抗体阳转率较高和彝族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低.
作者:马名驹;尹潞;阮玉华;卫大英;曹晓蕴;宋本莉;张莉;刘石柱;杨烨;郝春;陈康林;秦光明;邵一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人格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6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测试,并与普通人群(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者的人格问卷中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分及母亲过分干涉保护因子分均存在显著差异;父母亲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与精神质和神经质呈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神经质呈正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人格偏离正常,其父母养育方式不当,父母不良的养育方式可能是他们不良人格特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陈炯;陈文松;蔡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海洛因依赖小白鼠的生育情况.方法:先腹腔注射海洛因,6天后腹腔注射盐酸纳洛酮进行催促实验,海洛因依赖模型建立后,分成二组:一组继续注射海洛因,一组停止注射海洛因,在d 14,将已对海洛因产生依赖的♀♂小白鼠各10只,作为海洛因依赖组;已脱毒的♀♂小白鼠各10只,作为海洛因戒断组;已对海洛因产生依赖的♀小白鼠10只与NS组的♂小白鼠10只,作为海洛因♀依赖组;己对海洛因产生依赖的♂小白鼠10只与NS组的♀小白鼠10只,作为海洛因♂依赖组;剩余的NS对照组♀♂小白鼠各10只,作为NS对照组.各组♀♂分别配对,观察不同组别小白鼠生育情况.结果:海洛因依赖组、海洛因戒断组、海洛因♂依赖组、海洛因♀依赖组与NS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海洛因依赖组与海洛因戒断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海洛因♂依赖组与海洛因♀依赖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海洛因对♀♂小白鼠的生育能力均有明显影响.
作者:李兴富;罗超;刘朝亮;杨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更好地核发、使用<麻醉药品专用卡>,防止麻醉药品滥用和流弊.方法:收集2004年度某办卡机购核发的<麻醉药品专用卡>共247份,分别记录癌症患者性别、年龄、使用麻醉药品名称、数量、用药时间及退卡情况等信息.结果:2004年度共核发(含换卡)247本.其中共有183例患者持有<麻醉药品专用卡>,120人次使用了盐酸哌替定,占核发、换卡总数的48.6%.结论:要进一步提倡无创给药,规范用药,以达到真正缓解癌痛,提高或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周述香;张勇;刘义钊;张宇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应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方法:分别对用药金额、DDDs进行对比排序.结果: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呈增长趋势,心血管类、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不断增加,但还需加强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研究.
作者:王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4年护肝类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我院2004年护肝类药物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肝宁片的用药频度列首位,而销售金额列首位的为苦参碱针;国产药品的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91.89%和85.29%.结论:我院护肝类药物的用药频度列首位的为护肝宁片,国产药品的应用占主导地位.多数药物的金额/用药频度序号比的比值接近1.00,我院该类药物的费用基本合理.
作者:葛文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人性化管理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是在研究被管理者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一种符合人性的比较理性有针对性的方法,激发被管理者的内在潜力,从而改变其不良行为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强制戒毒所能否实行人性化管理,值得探讨.
作者:邱瑜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当前,青少年涉毒犯罪仍呈上升趋势,对中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教育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为使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全面、有效地开展,构建中小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目的、设计、内容和方法等理论体系,必须认真研究其哲学、教育学、德育、心理学等理论基础.
作者:扶斌;杨丽君;李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戒毒所禁烟后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禁烟后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匿名调查表>,对350例强制戒毒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吸毒者吸烟率93.1%,85.4%初次吸烟年龄在18岁前,84.9%的戒毒人员认为吸烟是一种寄托,66.3%认为吸烟能减轻戒断症状,赞成禁烟的只占30.3%,看见别人吸烟就有想吸冲动占54.9%,同意戒毒先戒烟的占36.6%,认为禁烟利于戒毒管理、利于戒毒者身体康复分别有55.7%、61.1%.结论:吸烟和吸毒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戒毒所禁烟有很大的阻力,但必须持之以恒.
作者:吴健平;林小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强制醒酒病人临床观察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12月收治的615例强制醒酒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血液酒精浓度在189~220 mg/dl,平均清醒时间为55分钟,血液酒精浓度在221~485 mg/dl,平均清醒时间为5 h.615例强制醒酒病人均安全度过醒酒期.结论:强制醒酒病人的饮酒史和既往史均不详.进行血常规、急诊全套、血液酒精浓度测试为诊断、治疗和做好临床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孙瑞莲;杨凤仙;卢秋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92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方法:分析2004年3月-2005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92例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对心身、社会功能的损害情况.结果:92例中精神症状以依赖综合征、幻觉、妄想、情感综合征多见,神经症状以震颤、步态不稳、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多见,辅助检查以肝功能异常、脑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血液细胞的异常多见.结论:无节制的饮酒导致了酒依赖、身体健康受损,破坏了家庭和睦,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社会功能,故控制酒精的摄入及戒酒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作者:王爱荣;万杰;闫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海洛因依赖是一种伴有意志或道德缺陷的自我伤害性慢性复发性的大脑疾病.美沙酮维持治疗对于海洛因依赖的治疗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1].正像大多数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一样,长期或终生用药是其主要特征.那么促使维持病人能服从治疗,长期留在治疗项目内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对维持病人心理行为干预极其重要,已成为当前美沙酮维持治疗中普遍重视的科研和临床问题.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的干预措施日趋完善,对患者的保持率、预后和康复有着良好的效果.本文就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人的干预措施相关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姬红瑞;张波;张锐敏;李吉祥;刘显玲;王华;宫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某男,27岁,大学文化,住院号71670,因服用摇头丸、饮啤酒2瓶后急起精神失常,表现为兴奋、恐惧、焦虑、耳闻人语声说出自己的思维,疑人迫害等10天,于2005年5月25日入我院治疗.患者于2000年开始烫吸海洛因,每日0.5~1 g,2月后成瘾.2001年脱毒后操守较好,一直未复吸毒品.
作者:蒋铁平;刘雨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2005年4-5月份在我所收治的海洛因成瘾者中,发现戒断反应期并发交界性逸搏心律、频发交界性早搏各一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玫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药物滥用监测是禁毒决策科学化,掌握药物滥用动态和防治药物滥用不可缺少的信息保证,是禁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我院担任广东省药物滥用监测报表分析工作.
作者:王晓云;葛碧瑾;朱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