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磺酰脲类长效药物,是临床常用降糖药物之一。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和锻炼未能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期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作者:张兰予;滕洪松;李成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肝损害,现概述如下。
作者:高谦;卜艳丽;李成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艾迪注射液为斑蝥、人参、刺五加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的作用。常与放、化疗合用,或单独使用,对癌细胞有直接杀伤和抑制作用。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过敏反应,现概述如下。
作者:赵红;王晨;李成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头孢吡肟是第四代半合成的广谱头孢菌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过敏反应,现概述如下。
作者:金淑萍;蓝兰;李成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异烟肼是临床常用的抗结核病药物,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致精神异常,现概述如下:王玉清报道,例1,患男,34岁,因肺结核给予异烟肼0.3g / d 静滴,第3天患者出现神志恍惚,言语混乱,继而烦躁不安,大声哭闹,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1小时后上述症状缓解。例2,患男,50岁,因肺结核、淋巴结核给予本品0.3g / d 静滴,1周后患者突然出现思维混乱,烦躁不安,胡言乱语,幻视,幻听,即停药,予对症治疗,30分钟后上述症状逐渐缓解[1]。
作者:张宏;戴莉玲;邹青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奥氮平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等。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可致低血钾。现概述如下。
作者:庞吉成;张晓霞;李国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第三代 L-型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强效、长效的降压药物。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作者:赵莹;李国军;李成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洛索洛芬为丙酸类前体型非甾体抗炎药物,临床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以及手术后、外伤后及拔牙后的镇痛消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的解热镇痛等。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作者:王晨;高谦;李成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丙戊酸钠为广谱抗癫痫药物,多用于其他抗癫痫药无效的各型癫痫。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本品联合用药可致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作者:刘永迨;腾洪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氨磺必利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有明确的疗效。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括如下。
作者:卜艳丽;张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为小牛血清蛋白提取、精制而成,内含多种游离氨基酸和肽,用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和营养障碍性疾病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乏,末梢动脉静脉循环障碍及其引起的动脉血管瘤,腿部溃疡病等。
作者:朱秀美;卜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常见用药不当情况并总结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的神经内科用药不当患者资料,分析并总结不当原因与对策。结果:就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而言,药物间相互作用、重复治疗比重大;就医院性错误而言,药品管理不当发生率高;措施落实后的用药不当率呈下降趋势。结论:神经内科常见用药不当多由人为因素所致,采取相应措施后可有效降低用药不当率,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颜昌云;唐云宏;王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我院口服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提醒临床更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调查我院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的所有住院医嘱4206份,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审核、登记,详细记录,统计分析。结果:在4206份医嘱中,不合理医嘱为347份,不合理率为8.25%;不合理问题医嘱排名前三位的科室是骨二科病房、内一科病房、内分泌科病房,分别为12.10%、10.97%、9.91%。重复录入、剂量错误的问题较多,占一半以上;给药时间不合理和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0%左右。结论:我院口服医嘱存在诸多缺陷,应加强管理力度,药师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医师应多与药师沟通,共同实现合理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目标。
作者:程云燕;郭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在慢性酒依赖伴抑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6例慢性酒依赖伴抑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常规戒酒治疗(研究组)和常规戒酒治疗(对照组),进行8周的系统治疗,使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CGI(临床疗效总体评估量表),饮酒渴求度评估其疗效;以 TESS (副反应量表)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以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第1、2、4、8周 HAMD-17、HAMA 、CGI 评分明显下降(P <0.05或 P <0.0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第1、2、4、8周的饮酒渴求度明显降低(P <0.05或 P <0.01)。结论:度洛西汀治疗酒依赖伴抑郁安全有效,并能明显降低酒依赖患者的心理渴求。
作者:白凤凤;李涛;刘娟;孙伟;高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型毒品滥用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人格特征。方法:对118例新型毒品滥用者进行临床问卷调查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验,EPQ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新型毒品滥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6.95± s3.42)年;初吸平均年龄为(22.16± s5.14)年。92.4%患者为多物质滥用,主要以 K 粉、冰毒、摇头丸及麻古为主。滥用新型毒品后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脑神经衰弱症状、躯体损害、性格改变及精神活动的影响。EPQ 结果显示,新型毒品滥用者的内外向倾向(E)、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及说谎(L)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精神质及情绪稳定性维度均与滥用毒品年限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新型毒品滥用者受教育程度低、年轻、多物质滥用者居多,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存在明显的人格缺陷。治疗时应加强心理干预,重建其人格行为模式。
作者:刘玉平;王达平;周超;刘恩益;段炼;黄金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了新型“香料”毒品中2种合成大麻素( CP47,497和其同系物 CP47,497(C8))的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岛津 ODS-SP 型(250mm ×4.6mm,5μm)色谱柱,以215nm 作为检测波长。以(甲醇-乙腈)-高纯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2mL/ 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在优化条件下,CP47,497和 CP47,497(C8)在1~100μg/ mL 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9。方法的检出限(S/ N≥3.3)为0.37μg/ mL 和0.49μg/ mL。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1.32%,日间精密度为1.46%~2.11%。CP47,497和 CP47,497(C8)样品溶液在室温下60h 内稳定性良好。结论: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新型“香料”毒品样本中 CP47,497和 CP47,497(C8)的定量测定。
作者:翟晚枫;张春水;高利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昆明市滥用合成毒品人群 HIV 感染现状。方法:调查分析昆明市100例合成毒品滥用门诊病人。结果:(1)合成毒品滥用者年龄多在35岁以上,多药滥用情况严重;(2)各组间性别、对合成毒品认知、与谁一起使用及使用完后是否有性行为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但 HIV 感染率存在差异;(3)使用合成毒品后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结论:目前昆明市合成毒品使用问题严峻,HIV 感染率33%,不容忽视。
作者:张丽琼;张锐敏;张从斌;陶丹;王鲸;唐晓欢;马锐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患病行为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应用患病行为问卷和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中心住院治疗的11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患病行为总分为(32.12±8.58)分,饮酒时间、住院次数是患病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使用酒精所致精神及行为障碍患者患病行为,处于中等水平。饮酒时间越长、住院次数越多,心理取向越大,疾病感越低,疾病确信越低,疑病指数越低。
作者:寸金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开封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坚持治疗1年以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开封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2009年2月一2013年6月入组参加维持治疗,且治疗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共338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收集一般人口学、药物成瘾情况、社会家庭情况、违法犯罪情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在338名调查对象中其中男性279人(82.5%),女性59人(17.5%);年龄(40.7±6.7)岁,无业、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通过治疗,90.2%的患者感到身体精神好转,76.9%的受治者感到基本或完全没有毒瘾,犯罪率由45.6%降至28.1%,受治者与家人关系良好的比例由23.1%升高至54.4%,与毒友关系良好的比例由78.7%降至35.5%。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在疗效上确实能使受治者身体状况好转。在社会效果上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犯罪、减少与毒友的交往、加强与家人的沟通,但在恢复社会功能方面改善不大,今后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得到社会支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技能和就业问题。
作者:贠赟;周东生;杨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阶段综合个体心理干预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美沙酮个体心理干预组(研究组)和美沙酮维持治疗组(对照组),比较组间治疗保持率、治疗12个月后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家庭支持量表的差异。结果:分阶段综合个体心理干预技术能够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治疗保持率,治疗12个月后两组对比抑郁、焦虑、家庭支持量表评分均值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个体心理干预能通过坚定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毒愿望与信心,改善不良情绪,使患者在家庭关系方面都得到改善,帮助海洛因成瘾者彻底戒毒,真正回归社会。
作者:李贵斌;贾伟;刘柠;马丽;刘婷;张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药物滥用者之人格特质,以及何种人格特质者较易发生药物滥用之行为。方法:以2010年12月在台湾澎湖烟毒犯专业监狱的男性受刑人为抽样对象,采随机抽样方式合计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42份有效问卷,其有效回收率为93.4%,抽样误差为1.17%。结果:药物滥用者以 B 型人格特质者占多数,具此人格特质者通常性格外向又好动、社会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年纪愈轻者有较高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古柯碱、安非他命、摇头丸、MDMA 类)使用现象;六成以上的受测者有双重或多重用药的情形,又以混合使用海洛因及安非他命此二种药物者为多,在多重用药方面则是混合使用海洛因、安非他命及大麻。结论:整体而言,药物使用者大都具有外向性格、情绪不稳定及心理不健康等心理特质。
作者:杨士隆;曾淑萍;李宗宪;谭子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毒品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一种严重威胁和制约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犯罪问题,制定一个恰当的防控对策,可以有效地遏制这类犯罪的蔓延。本文力图从国家和警察两个层面构建对应的防控对策。
作者:郑晓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现行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存在各种弊端和隐患,戒治效果较差,在现有强制隔离戒毒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科研成果,探索建立新型药物滥用预防与戒治研究模式,力图减少需求,减少伤害,提高戒治质量,前景较好。
作者:李一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戒酒互助会”(Alcoholics Anonymous,AA),又称“嗜酒者互诫协会”、“戒酒匿名会”等,是国际戒酒自助组织,其自助疗法在酒依赖的康复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我国虽然早在1996年就引入了自助疗法,在全国多个城市也建立了 AA,但是目前在中国的发展依然缓慢。本文就 AA 在中国应用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及目前 AA 的现况进行综述,分析 AA 在中国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而就如何提高 AA 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促进各界共同推动 AA 在中国的发展,让更多的患者及其家庭受益。
作者:王智雄;李冰;盛利霞;牛雅娟;孙洪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根据《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及《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章程》规定,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为了进一步扩大协会的业务范围,使协会在全国药物滥用防治领域扩大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并结合协会工作部署,现通过常务理事会议决定成立“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药物滥用与犯罪心理分会”,特此通知。
作者: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