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医疗执业长效监管机制的过程中,针对事先监管薄弱的现状,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推行民营医疗机构执业行为预警管理,有效防范民营医疗机构违规违法执业行为的发生,同时也促进社会办医投资者、经营者提高诚信意识和加强自律.作者通过对民营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实施预警管理的简单论述,就推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作者:王丽芳;胡申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报道了福建省惠安县2009年发生的一起因食用新鲜河豚鱼引起的食物中毒.本起食物中毒进食3人,均发病,其中男性1人,女性2人;男性年龄53岁,女性患者年龄分别为51岁和28岁.中毒病人经催吐、洗胃等抢救措施,抢救无效死亡1人,另2人经住院对症治疗十余天痊愈出院.作者分析指出河豚鱼毒性大,食用后病死率高,建议首例病人发生后,对未出现临床症状的吃同样毒物的对象,都应及时进行催吐和洗胃抢救,减少病死率,缩短病程.
作者:刘其春;张式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通过对一起因违法发布医疗广告而被吊销诊疗科目的卫生行政处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了在查处此类违法行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会使卫生行政部门面临被行政诉讼的风险,由此引发了对该类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入思考,并针对现阶段如何应对这一违法行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作者:张强;时福礼;陈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及相关文件精神,加强北京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了解用人单位对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需求,北京市卫生监督所组织开展了<北京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满意度评估>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了解用人单位对目前我市现有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满意度情况、用人单位对技术服务工作需求情况,分析探讨提高我市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为提升我市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和水平、加强我市的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提供有益支持.本次调查为抽查,北京市18个区县共抽取880家用人单位作为本次调查对象.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整体满意率为78.9%.
作者:李清秀;赵宇;孙学京;黄自和;周志文;李宝欣;王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建筑模型制作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情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分析.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选择有代表性的作业点进行检测,其中毒物选择27个检测点、粉尘选择2个检测点.结果 建筑模型制作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苯类化合物、三氯甲烷和噪声有害物.苯类化合物、三氯甲烷、粉尘作业场所检测浓度的合格率为100%,噪声强度合格率为75.00%.结论 建筑模型制作业在粘结过程中使用具有挥发性高毒的苯类化合物和三氯甲烷,在制作建筑模型时应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
作者:朱国平;苏瑞;沈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掌握江苏省消毒产品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加强消毒产品上市后的监督管理,积极探索流通领域消毒产品市场监督思路,作者对江苏省13个市部分消毒产品经营单位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规范市场经营的管理,加强监管并净化消毒产品经营市场及补充修改<消毒管理办法>的建议.
作者:张一凡;顾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浙江省岱山县地处海岛,淡水资源有限.作者通过调查的方式较详细的论述了岱山县居民的4种主要饮用水,即自来水、淡化水、自流水、井水的细菌学指标、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及毒理学指标含量水平和基本情况,并展开进一步思考.
作者:郑国夫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上海市南汇地区大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探索卫生监管对策.方法 对上海市南汇地区8家大型公共场所集中大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和风管积尘的卫生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8家大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均未设置风管检查口,6家新风口设计不合理,7家未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清洗消毒;8家场所均有卫生管理制度,但均无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卫生学评价报告;送风中细菌总数、送风中β-溶血性链球菌、送风中真菌总数、送风中PM10的合格率分别为27.5%、70.0%、75.0%、92.5%,风管积尘量合格率为87.5%.结论 上海市南汇地区大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卫生隐患,应加强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切实落实集中空调预防性审核和竣工验收,完善集中空调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有效查处力度.
作者:郭爱萍;王勇;祝秀英;张晓丹;沈军民;李紫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对山西省阳泉市91个录用农民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进行了抽样调查,对部分农民工进行了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指出农民工的职业健康得不到保护,各种疾病患病率达20.55%,尘肺病患病率达2.64‰,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和定期职业病危害监测缺乏,主要问题表现为用人单位不重视,有关单位监管不力,农民工学历低,不懂得自我保护.建议政府部门重视对农工民职业健康权益保护.
作者:梁先才;李清萍;赵素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截止至2009年山东省泰安市6个县市区相继完成了各自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任务,均组建了县级卫生监督局(所),该市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者对泰安市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探讨,指出现存的尚需完善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作者:亓玉臣;卢春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推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当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作者对江苏省泰州市深刻理解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内涵、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5点做法和取得显著成效进行了概括,介绍了江苏省卫生厅等3个部门联合组织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评估标准、程序和方法,并总结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4点体会.
作者:孙正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务分包已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目前我国对分包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几乎处于空白,分包企业的劳务工职业健康难以得到保障,存在巨大隐患.作者以广东省深圳市一家大型企业为研究样本,揭示劳务分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一步就如何加强劳务分包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提出探讨性建议.
作者:查长江;李冬梅;郑仪;范珊荣;谭泳梓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设备配置现状.方法 对上海市1家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和19家区(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现场检测管理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上海市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设备总数稳步增长;公共场所和学校卫生专业配置的现场检测设备多;不同卫生监督机构检测仪器配置达标率差异很大,达标率高可达100%,低只有0;2008年检测户数多的是生活饮用水卫生,少的是学校(含托幼机构)卫生.结论 各专业、各区(县)现场检测仪器设备配置不平衡,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利用不充分,各专业使用情况不均匀.
作者:李凌雁;周艳琴;王绍鑫;成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为政府行政执法部门之一的卫生监督机构,肩负着政府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为解决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作者运用公共行政理论,采用文献研究、资料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借鉴国内政府行政部门垂直管理和国外政府机构管理体制实践的成功经验,提出在大部制改革背景下,省级以下卫生监督机构实行一体化垂直管理的模式.
作者:林敏;刘扩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分析当前卫生行政执法环境的现状,指出影响卫生行政执法的因素突出表现为:管理相对人的守法意识较为薄弱,执法阻力大、卫生执法手段有待改进、相关部门配合体制不成熟、人力资源严重短缺、某些卫生法规明显滞后.提出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卫生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一支素质过硬、执法水平高、敢于执法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立良好的普法宣传机制,提高管理相对人的守法意识,调整执法思维,创新行政执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卫生执法长效机制的建议.
作者:黄志坚;刘志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北京市为经济发达并以劳务吸纳为主的直辖市,根据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的原则,在本市大兴、海淀区开展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重点是全面提升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科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业卫生服务的指导功能,扩大本地区职业卫生服务的覆盖面,使需要得到职业卫生服务的中小型企业、私人企业、作坊式和家庭式生产及流动劳动力人群得到基本的职业卫生服务.
作者:北京市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项目办公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日,贵州省颁布实施了<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以防治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水泥尘肺为重点:力争每个县(区)都要有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机构,每个地(市)都要有具有职业病诊断能力的机构,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省、市(州、地)二级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和省、市(州、地)、县(区)三级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病防治网络;进一步健全职业危害申报数据库和职业病报告网络系统,逐步实现职业病防治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规范管理.<规划>明确提出了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体制.
作者:贵州省卫生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深圳宝安区进一步理顺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有效的监督管理下,树立起卫生部门的威信,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通过提供卫生服务和行业规范管理,引导企业改善工作场所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作者:广东省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项目办公室;宝安区卫生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经国务院同意,近期建立了由卫生部和安全监管总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9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
作者: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在执行GB/T18205-2000<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进行经常性学校卫生监督工作中,对学校卫生进行评价,收集综合评价的结论,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调查、分析、研究,找出科学、合理、易操作的应对方法.
作者:潘德鸿;窦志勇;王宏伟;潘松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上海卫生监督数据标准管理平台是卫生监督数据标准管理的支撑工具,对卫生监督所有的数据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综合利用.该平台建立了卫生监督标准化的数据元集信息库、信息分类库,遵循制定的数据标准可建立新的IT应用系统数据库.本文阐述了该数据标准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体系架构和平台系统功能.
作者:张帆;胡兵;刘瑾奕;黄晓琴;孙嘉明;徐奎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是个新兴产业,由于消毒单位缺少行业标准,工艺流程、生产条件、消毒设施等不规范,餐饮具消毒质量难以保障,给消费者就餐时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为保障人民群众餐饮消费安全,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行为,铁岭市卫生监督所依据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等规定,对全市的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进行了卫生监督和治理整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作者:翟翔天;王洪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卫生监督信息标准是公共卫生信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卫生监督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基础.而卫生监督信息标准研究和制定是一项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规范制定过程.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实施,必须基于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化框架,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指导.本文简要介绍了标准和标准研究制定过程中模型的不同层次,强调了标准分类框架和编码规则的核心地位.描述卫生监督分类框架制定方法,数据集与代码整理过程,在系统概念模型分析、功能分析、数据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后给出了上海市卫生监督数据集分类框架与编码规则.
作者:胡兵;黄晓琴;孙嘉明;徐奎东;张帆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卫生标准在卫生执法监督中的应用.方法 用案情介绍,案件处理介绍和案件分析等案例分析的方法.[结果]依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对未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GBZ49-2007)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了处罚.结论 完善卫生标准应用管理制度,建立卫生监督员卫生标准培训及考核制度是卫生监督管理的内容之一.
作者:张蓓蕾;周艳琴;高智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相关企业贯彻国家职业卫生法规执行情况及现状,为建立辖区职业卫生监督的有效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依法对辖区50家企业进行专项检查.结果 部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健全,各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的离岗时健康检查率极低,仅为3.7%.结论 用人单位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与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潜在职业危害依然存在.因此,建立有效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制,是治本之策.
作者:于善;卢冬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