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毒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718
  • 国内刊号:11-3920/R
  • 影响因子:0.62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药学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佐匹克隆的滥用和成瘾倾向

    关于佐匹克隆(zopiclone)的滥用和成瘾倾向一直以来都有许多的争论,本回顾性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过去9 a在我们诊疗所就诊病例中佐匹克隆滥用的普遍程度及其成瘾倾向.回顾病案记录,发现共有87例确诊为佐匹克隆滥用的病人.在过去的4 a中,滥用病例增长迅猛.这是到2004年为止关于佐匹克隆滥用的病例数目多的研究报告.

    作者:林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WHO协作研究项目-阿片类依赖的替代治疗和HIV/AIDS:各地区的HIV高危行为、健康和社区获益结果的比较

    引言:WHO协作研究项目-阿片类依赖的替代治疗和HIV/AIDS旨在评估阿片类依赖的替代治疗与HIV/AIDS的治疗和预防在一些资源欠缺的亚洲(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东欧(立陶宛、乌克兰和波兰)和中东(伊朗)国家的效果.本文旨在对上述国家的研究结果进行区域对比.为便利起见,将上述国家人为地分为两个地区-亚洲和欧洲(包括伊朗).在澳大利亚的南部阿德来得也收集了一些数据,作为已开展替代治疗的地区予以对照.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调查,被试为新接收的替代治疗者,调查在人组时、3个月和6个月时进行.采用一系列问卷收集被试的人口学资料、身心健康状况资料、HIV危险行为(注射、性行为)、就业情况和犯罪活动.问题回答的时间为进入治疗的前一个月,在第三个月和第六个月随访时的前的一个月.同时采血检测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结果:共有730人参加了本研究(澳大利亚42人,亚洲321人,欧洲367人(包括伊朗)).澳大利亚、亚洲和欧洲(包括伊朗)的HIV阳性率分别为3%,16%和35%.在继续治疗者中,非法毒品使用、危险注射行为大大减少,自我报告身心健康明显改善.此外,就业活动增加,犯罪行为减少.结论:结果评估数据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结果一致,在资源欠缺的国家替代治疗在减少维持治疗者的HIV危险行为,改善身体健康方面是有效的.

    作者:David NEWCOMBE;Robert All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国阿片类药物依赖治疗回顾

    阿片类药物依赖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疾病,是一个涉及到生理、心理、行为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其治疗也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过程.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国近15年阿片类药物依赖的各种治疗方法.丁丙诺啡、美沙酮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效果已得到基本的肯定,其中美沙酮维持治疗在中国内地刚刚起步,目前效果比较理想,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观察.纳曲酮在预防复吸方面具有肯定的疗效.而无论何种治疗手段,辅以社会心理干预均能较好地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吸.

    作者:李培凯;张存敏;李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临床疗效评价

    本文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研究的6种治疗阿片类依赖的中药进行了综述,以了解中药治疗阿片类药物依赖的临床疗效评价.所有临床研究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终止标准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阳性药对照、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的临床对照试验和开放试验方法,采用戒断症状评定量表,汉密顿焦虑评定量表和不良反应评定量表评定研究对象的戒断症状、焦虑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心电图、尿液吗啡定性试验等,并以戒断症状评定量表总分前3 d的减分率作为主要疗效评定指标.结果发现中国传统药物能够有效控制阿片类戒断症状,不良反应轻微,不具有成瘾性,对于轻度到中度的戒断症状效果较好.

    作者:李静;康林;王雪;黄明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美沙酮治疗门诊预防药物成瘾者之艾滋病病毒感染:香港的经验

    因历史的关系,香港特区成为阿片或海洛因的滥用区;也因这历史的原因,使香港特区为预防艾滋病具备有先决的条件.美沙酮门诊计划在香港的设立,有赖于早期美国的研究成果,建立减低伤害作为帮助成瘾人群的一种方法.上世纪80年代以后,更因替代海洛因、避免共用注射器而成为预防艾滋病感染的一种有效方法.香港于1970年开始使用美沙酮,1972年开始开设美沙酮维持门诊,目前共有美沙酮门诊20间,分布全市各区,每周7天开诊,从无间断.每日有7000人次应诊.应诊者无分贵贱、背景、种族、成瘾前科,也无须等待,但经费维持低廉,增加了长期服务的可能性.所以,香港的美沙酮维持门诊是一项低廉、邻近、易入、不筛选、针对大量人群、替代海洛因、避免使用及共用注射器、预防艾滋病的一项重要的减低伤害的服务工作.

    作者:陈佳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立陶宛的美沙酮维持治疗:面临的挑战、解决办法及艾滋病治疗与关怀整合

    在过去的10年里,注射毒品是艾滋病病毒(HIV)在东欧和立陶宛传播的主要途径.阿片类是该地区注射滥用多的非法毒品.立陶宛于1995年开始开展美沙酮维持治疗,是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第一例HIV者之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引入和10年开展美沙酮维持的实践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为了应对美沙酮维持给社区带来的不良影响和阻止美沙酮转入非法市场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近的一次挑战是将HIV/AIDS治疗整合到提供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专科精神卫生/依赖医院,以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效果.委托自助小组帮助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策略也在讨论中.

    作者:Emilis SUBATA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德国的阿片类依赖替代治疗

    经过漫长而激烈的争论,德国于1987年首次引进了美沙酮维持治疗.初,由于入治标准严格,接受治疗的人数很少,但自1990年后接受治疗的人数迅速上升,到2005年底已有61 000人.在德国每位全科医生只要完成了成瘾医学的培训都允许为阿片类成瘾病人开具替代治疗药物.目前德国有2700个全科医生在为阿片类药物成瘾病人开具处方.每位参加维持治疗的病人需接受社会心理治疗.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表明,病人从美沙酮维持治疗中获得了实质性的好处,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改善.美沙酮维持治疗的留治率高(65%-85%),对HIV和肝炎的评估和坚持治疗十分重要;在促进病人回归社会方面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在降低药物相关伤害方面如:减少共患疾病、死亡和预防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有10%的人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戒掉了毒品.虽然丁丙诺啡正在显示其重要性,但是美沙酮仍是主要的替代药物.在农村,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仍是难题.虽然一致认为工作是治疗的正性因素,但对病人来说就业机会很少.德国监狱的替代治疗采用不同的准入和治疗模式.准入治疗不协调,参加治疗的人数很少.无论如何,在德国替代治疗在为药物使用者提供的卫生医疗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Ingo Ilja MICHELS;Heino ST(O)VER2;Ralf GERLACH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我国饮酒现状及相关问题

    近年来,中国的酒消耗量及相关危害增加明显,自2002,中国的啤酒产量成为全球第一.成人人均饮酒量为每年5.4 L纯酒精.根据一项WHO资助的研究,15 a以上男性、女性三个月饮酒率分别为63.8%和18.3%,整体三个月饮酒者比例为43.5%.饮酒主要表现为急性酒中毒相关的问题,包括暴力、犯罪、经济问题、家庭问题等.饮酒相关的远期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精神问题,公共卫生问题以及社会问题.目前,我国颁布了有关法律、管理条例,以降低酒相关危害,但目前还没有针对酒滥用的预防项目与计划等,这是今后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

    作者:郝伟;曹栋;于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国家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及艾滋病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赴江苏无锡现场调研

    2007年5月31日-6月2日,国家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组及艾滋病专家委员会部分成员赴江苏省无锡市进行考察.考察团以公安部禁毒局李远征副局长为团长,考察团成员由中国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吴尊友主任、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陆林所长、公安部禁毒局两禁处宫秀丽副处长、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艾防处王维真副处长,以及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委员会成员组成.参加此次现场考察的还有云南省、广东省、湖南省、甘肃省、江苏省、重庆市等省市工作组的负责同志.

    作者:何颖颖;时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