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毒理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718
  • 国内刊号:11-3920/R
  • 影响因子:0.62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 药学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14年3期文献
  • 曲马多完全抗原的合成及其在胶体金上的应用

    目的:合成曲马多人工抗原并应用到胶体金试剂条上.方法:用混合酸酐法按4种投料比把曲马多小分子偶联到BSA蛋白上,利用紫外光谱扫描法及蛋白质电泳法鉴定是否连接成功,并组装成胶体金试剂条检测其活性.结果:连接成功,每个BSA蛋白连接上曲马多分子数为4-14个.胶体金测试结果显示,所合成抗原能与曲马多抗体特异结合并具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选用投料比为20:1的曲马多完全抗原更适用于胶体金试剂条上.

    作者:伍丽贤;邓发亮;唐时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中骨质疏松情况的研究

    目的:对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骨质疏松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有32名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患者,用双能X光骨密度仪(HolgicQDR-2000)测定骨密度.结果:双能X光测得的骨密度结果显示,有78.1% (25/32)的受试者骨密度值低于正常值范围,其中有53.1% (17/32)的受试者T<-2.5,25.0%(8/32)的受试者-1.0>T>-2.5.在测试前没有受试者被诊断为骨质疏松,没有受试者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相关性分析发现:女性发生骨密度值降低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P<0.05),体重与骨密度值成正相关(P<0.05),海洛因使用时间与骨密度值成负相关(P<0.05).结论: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群中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该结果提示,应该增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的骨质疏松筛查及治疗,以降低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的风险.

    作者:侯宇;姚琦;张亘瑷;李宇博;丁立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合丙肝患者的HCV-RNA定量与ALT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者HCV-RNA定量与ALT的检测情况,以明确在该人群中丙肝病毒复制、传染程度及需要治疗人数比例.方法:采集53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合并丙肝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HCV-RNA定量与AL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合并丙肝患者53例中HCV-RNA定量检测结果的异常率为77.36% (41/53);ALT异常率73.58%(39/53);HCV-RNA定量异常者并存ALT异常比例为87.80% (36/41),HCV-RNA定量正常者ALT异常率为25.00% (3/1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8.838,P<0.01).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合并丙肝患者当中丙肝病毒复制活跃、传染程度高及需要治疗人数比例高,增加了丙肝传播风险和社会负担等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建议政府完善对该人群现存丙肝的防控措施和政策.

    作者:黎超雄;马君;李彩霞;蔡翠兰;麦梅英;吴锶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GC-MS定性定量分析生物检材中的安眠酮

    目的:建立定性定量检测人体尿液、血液及唾液中安眠酮的分析方法.方法:尿液、血液、唾液等生物样本中的安眠酮经固相萃取法进行提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线性、抗干扰性、精密度、回收率及稳定性等方面对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安眠酮浓度在0-400.0 ng·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方法的低检出量为8.0 ng·mL-1;低定量限为100.0 ng·mL-1;方法的日内、日间精密度CV≤5%(n=6);各基质中前处理回收率在土10.0%(n=3)范围内.结论:本方法检测准确、灵敏、特异性好,可满足尿液、血液、唾液等生物检材中安眠酮的定性定量分析.

    作者:曾浩天;刘晓云;李文美;陈园园;黎雪萍;彭运平;王继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门诊麻醉药品处方点评及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保证麻醉药品的正常医疗需要,促进麻醉药品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及《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北京某三级医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门诊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共收集门诊麻醉药品处方2093张,其中不合理处方70张,占麻醉药品处方总数的3.34%.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处方内容缺项(61.4%)、处方用量不规范(10.0%)及用法及用量不适宜(10.0%)等.结论:该医院门诊麻醉药品处方总体质量较高,仍应进一步提高麻醉药品处方水平,确保麻醉药品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索琳;杨淑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海洛因依赖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海洛因依赖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4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海洛因依赖者随机分为单用美沙酮替代治疗组(对照组)与合并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于干预前后采用SCL-90量表、EPQ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4周观察组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和敌对性因子分,EPQ的神经质(N)量表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负性情绪,可调整其心理状态,促进其人格纠正.

    作者:吴小云;罗德海;黄月新;黄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华人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对住院次数和住院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吸烟对华人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次数(NHAs)和住院时间(LHS)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有关吸烟与非吸烟分裂症患者与NHAs和LHS对比的研究报道,按照匹配原则独立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和进行数据提取.通过Meta分析计算吸烟和非吸烟患者NHAs和LHS的加权均数差(WMD).结果:共计2D项研究(包括2088例吸烟和1823例非吸烟分裂症患者)纳入Meta分析.吸烟患者的NHAs和LHS均显著高于非吸烟患者,其WMD分别为o.69(95%CI:0.43,0.96)和0.28(95%CI:o.10,0.46).结论:吸烟可能导致华人分裂症患者NHAs增多和LHS延长.

    作者:徐艳敏;钟宝亮;操小兰;李赋;邓芳;柳小波;刘铁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顺德区自愿戒毒患者药物滥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自愿戒毒患者药物滥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药物滥用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及药物滥用行为特征,探讨戒毒新途径,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和干预药物滥用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16例自愿戒毒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对调查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男性患者、40 a以下的无业人员是药物滥用的主体;(2)滥用人群受教育程度较低,大部分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1.7%);(3)滥用物质主要为海洛因(98.1%),滥用原因以追求欣快/刺激,满足好奇为主;(4)滥用方式以烫吸(43.0%)和注射(34.3%)为主;(5)脱毒次数以第一次脱毒(34.3%)为主,脱毒次数超过3次的(46.0%)也占相当大比例;(6)实验室生化检测显示,艾滋病检查阳性者有16例(2.6%).结论:顺德区药物溢用情况与我国整个社会吸毒人群的人口学特征大致相符,患者的复吸率高,应加强社区康复戒毒并将此做为今后预防和干预药物滥用的重要工作.

    作者:于志军;段新;赖坤雄;梁松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者的冲动性与抑制控制研究

    目的:以海洛因成瘾戒断康复组、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组以及无过往吸毒史的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被试的冲动性水平以及抑制控制功能.方法:采用修订后的巴瑞特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和经典色词Stroop任务比较3组被试在冲动性水平和抑制控制功能上的差异.结果:海洛因成瘾戒断康复组和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组在巴瑞特冲动性量表总分以及3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经典的色词Stroop任务中,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组的Stroop干扰效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海洛因成瘾戒断康复组的Stroop干扰效应量和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海洛因成瘾戒断康复组和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组具有更高的冲动性并且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组的抑制控制功能受损.

    作者:杨玲;张娟娟;赵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男性酒依赖患者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调查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酒依赖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48例男性酒依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健康成人对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男性酒依赖者家庭表现为低亲密度、低情感表达、低成功性、高矛盾性和控制性差(P<0.05或P<0.01).在教育方式上,酒依赖患者父母亲表现为低情感温暖、高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P<0.01).结论:男性酒依赖患者的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方面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可能对男性酒依赖患者的酒精依赖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丁冬红;胡付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海洛因戒毒者状态-特质焦虑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目的:了解海洛因戒毒者的状态-特质焦虑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海洛因戒断的心理干预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使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M)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成都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60名海洛因戒毒者进行调查.结果:海洛因戒毒者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都显著高于一般男性人群;海洛因戒毒者的EPQ-E、EPQ-N、EPQ-L与一般男性人群有显著差异.EPQ各维度与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都分别呈正相关和负相关,其中EPQ-N与状态焦虑的相关性显著(r=0.608),且进入了回归方程,能预测状态焦虑33.0%的变异量;EPQ-N与特质焦虑的相关性显著(r=0.720),且进入了回归方程,能预测特质焦虑50.1%的变异量.结论:海洛因戒毒者的状态-特质焦虑与人格因素显著相关,其中EPQ-N与特质焦虑的相关性为显著.

    作者:林婧;王儒芳;刘鲁蓉;张敏;付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状况与心理健康的调查

    目的:探讨戒毒人员社会认同状况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认同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80名强制戒毒人员和280名非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强制戒毒人员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吸毒人员,并存在显著性差异;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水平明显低于非吸毒人员(t =6.88,P<0.001),但在成员身份维度上,戒毒人员得分高于非吸毒人员(t=-3.587,P<0.001);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水平与SCL-90得分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198,P<0.001).结论: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水平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可通过改善强制戒毒人员的社会认同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巩固戒毒成效.

    作者:董开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者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ATS)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了355例ATS滥用/依赖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符合ATS所致精神障碍者181例.结果:ATS滥用/依赖者以男性、低学历、无业及单身者居多.与无精神障碍的患者相比,有精神障碍组首次吸毒年龄较低、ATS依赖者和多药滥用者比例较高、吸毒剂量较高和过去1月中吸毒天数较多(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存在ATS依赖的OR值为5.813(95% CI=3.655-10.231,P<0.01),多药滥用的OR值为2.262 (95%CI=1.309-3.727,P<0.01).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药物滥用程度较无精神障碍的患者更为严重.因此,在临床诊治中应重点预防药物滥用程度严重者的精神障碍的发生,尤其是依赖者及多药滥用者,以减少药物滥用所带来的损害.

    作者:赵燕;江海峰;杜江;任其欢;李煦;汪文文;孙海明;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河南省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病人药物滥用史调查分析

    目的:在河南省美沙酮门诊入组病人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该群体既往药物滥用史,分析原因,为制订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南省各美沙酮门诊服药者进行问卷调查及体表检查.结果:共调查1647人,以单纯口吸为主1401人,占85.06%;注射+混吸119人,占7.23%,单纯注射94人,占5.71%.各地市吸毒方式差别很大,注射史比例高者达89.8% (44/49),低为0.结论:河南省吸毒人员以口吸为主,个别门诊注射吸毒方式比例较高.应在所在地区开展针具交换等行为干预工作,减少未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注射吸毒者通过血途径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控制艾滋病等在吸毒人群中蔓延.

    作者:崔兆麟;刘红建;孙定勇;王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酒依赖患者的睡眠

    与非酒依赖人群相比,酒依赖患者的睡眠障碍更为常见[1].有调查发现,18%的酒依赖患者在过去的6个月中受失眠影响,而非酒依赖人群中仅10%受累[2].酒依赖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失眠率仍然很高,大概在36%至72%之间.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应用相应仪器对末次饮酒之后的酒依赖患者的睡眠进行测量,并观察合并的其他障碍.

    作者:刘彩兴;王婷婷;孙忠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记忆晚期巩固过程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药物成瘾的学习记忆理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认为,成瘾相关记忆占据了正常学习记忆环路,形成一种病理性记忆.这种病理性成瘾记忆一旦形成将长期持续存在,是导致成瘾者发生复吸的主要原因.因而对学习记忆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病理性成瘾记忆的调控机制,为药物成瘾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学习过程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生物个体通过学习来获得外界环境信息,而记忆是所获得信息的储存状态.信息在获得后的初期处于不稳定的阶段,使其逐渐稳定的过程称为记忆的巩固(consolidation).

    作者:陈洁;时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果蝇作为睡眠模型的研究进展

    睡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尽管经历数十年的研究,其生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哺乳动物睡眠结构的复杂性引发了对于简单模式生物的研究,如线虫、果蝇和斑马鱼.研究显示,模式生物不仅具有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睡眠或睡眠相似状态,而且具有常规啮齿类和灵长类动物所不具备的研究优势,尤其黑腹果蝇,以其遗传学背景清晰的优势特点而备受瞩目.

    作者:黄莉莉;冯湘雯;卞宏生;李廷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曲马多药物滥用现状及其管理

    1 曲马多的药理学特点和临床适应症[1-7]1.1 曲马多的药理学特点及作用机制曲马多(国际非专利名称)化学名为(±)反式-2-(二甲氨甲基)-1-(3-甲氧苯基)-环己醇,是70年代末由原西德格兰泰(Grunenthal)公司开发的中枢性镇痛药,1977年首先在德国上市.临床上应用的是其盐酸盐,即盐酸曲马多.早期基于啮齿类动物实验结果,曾将曲马多归类于纯阿片受体激动剂,但曲马多没有明显的典型阿片类药物副作用,如呼吸抑制、镇静、尿潴留、便秘等.80年代末期,美国和欧洲对曲马多的药理学特性重新进行深入研究和临床再评估,截止目前,认为曲马多主要通过以下3方面的机制参与镇痛作用.

    作者:张浩然;刘志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江西省药品生产企业人员药品安全性监测技术管理及风险干预的长效机制研究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监测,是指ADR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1].药品生产企业了解药品的质量研究、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储运条件及包装等信息,在ADR监测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直接从源头上判断、分析ADR及发生的原因机理[2-4].2001年起国家出台一些关于建立ADR的法律法规,明确了药品生产企业具有开展ADR监测工作的法定职责[1].但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ADR监测工作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5-6],对上市后药品的安全性评价工作不够重视[7],药品安全意识较为薄弱,重产量、重销量[8-9],对ADR监测上报的积极性阙如,这将直接关系ADR监测工作的质量.2012年-2013年本项目通过建立一套ADR监测认知评估体系,将此指标体系对江西省12个地市88家药品生产企业882名从业人员的药品安全性监测认知进行评估,探讨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安全认知度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药品生产企业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干预对策和措施,取得了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探索性提出了“预警处置、宣传教育、风险管理、联动协调、培训保障、综合评价、滚动激励”的长效机制.

    作者:余超;高菁;田克仁;周鹃;万凯化;李穗;袁兴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工作体会

    美沙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麻醉药品,可以帮助患者缓解海洛因的戒断症状,以减少吸毒者对毒品的渴求,减少艾滋病、丙肝等血液传染病感染的机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服务的对象是海洛因成瘾者,俗称吸毒人员,大多是经过多次强制戒毒仍不成功,由公安系统安排来门诊治疗的.他们因身染恶习而被周围人唾弃,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关心,属于社会的边缘人群.所以异常敏感、容易激动甚至是敌视社会.

    作者:陶小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