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上海市医院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的用药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利用上海市医院用药分析系统提供的本市具有代表性的47家医院在2001年~2003年期间本类药物的用药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本类药物的临床使用呈上升趋势.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保列治)、高选择性α1A亚型受体阻断剂:坦索罗辛(坦洛新)、天然植物类药物:阿魏酰γ-丁二胺/植物生长素(舍尼通),此3种药物临床使用为广泛.结论: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用量逐年增加.
作者:刘奕芳;钱曾培;童如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1996年~2000年湖北省与全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状况,总结我国医疗保健消费的一般特点和湖北省医疗保健消费的规模、水平.方法:按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及其所占比重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相关指标.结果: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消费规模随收入增加而扩大,湖北省医疗保健消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结构处于较低层次.结论:针对湖北省医疗保健需求相时不足的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并探讨湖北省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前景.
作者:曹燕;吴世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我院2001年~2003年3年抗感染药物的用药情况,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服务.方法:运用医院药房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收集我院2001年~2003年抗感染药物的门诊、住院处方销售数据,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占全院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较高,3年平均为43.63%,高于全国医院27.97%的平均水平.结论:在我院的临床药物应用管理中,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合理用药监督十分重要,建议在我院实行抗感染药物的分线管理制度.
作者:许建杰;陈建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地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提供用药信息、动向.方法:采用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广州地区2001年~2003年β-内酰胺类抗生素购入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2002年、2003年分别以5.97%和28.33%的速度增长;在DDDs排序中,2001年青霉素钠注射剂居首位,2002、2003年口服的头孢拉定国产品连续居首位;在金额排序中,前20位的药物主要为注射型的第3代CEPs药物;抗微生物各类药物金额连续3年的构成比无大的变化,基本稳定.结论:广州地区医院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使用从总体上看基本稳定,但某些品种仍存在应用频率过大现象.
作者:廖广仁;梁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39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g,静脉滴注,每天2次.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疗程均为7天~14天.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1%和89.7%(P>0.05),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8%和74.5%,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9%和10.2%,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加替沙星注射液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史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噻氯匹啶预防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司匹林组72例,噻氯匹啶组9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钙通道阻滞剂及脑细胞代谢活化剂等治疗,另外,2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mg、噻氯匹啶250mg,1日1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及发病后1月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院后定期随访,每月1次,随访观察期分别为(13.52±1.92)月和(14.05±1.80)月.结果:治疗1年后噻氯匹啶急性脑梗死复发12例,阿司匹林组复发11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服药后安全性均较好.结论: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啶均是预防急性脑梗死复发较好的药物.
作者:王合森;李振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商品名:凯时,Lipo PGE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给予Lipo PGE110μg/d,共4周.对照组54例,应用维生素B1100mg+维生素B12500μg/d,共4周.结果:治疗组痛觉过敏、痛觉减退、肢体麻木、肢体疼痛、腱反射减弱治疗后有效率达79%、64%、95%、8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43%、60%、50%和33%(P均<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VC)、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治疗后均有一定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Lipo PGE1是治疗DPN较为理想且安全的药物.
作者:谭元菊;安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善宁止血治疗,对照组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并进行比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善宁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效果确切,临床应用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彭万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了解1996年以来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和对不同药物体外敏感性的变化.方法:采用Mycoplasma IST试剂盒检测NGU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与7年前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与1996年相比,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及合并衣原体感染情况与7年前相近,但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下降;支原体对红霉素、多西环素的耐药率下降,对喹诺酮类药物仍有较高的耐药率,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的耐药率仍很低.结论:近年解脲支原体感染率无明显增加,人型支原体感染有所减少,支原体的耐药性发生了变化,应作定期监测.交沙霉素仍可作为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杨文林;杨健;叶婷;黄新宇;张红娟;陈思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在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结论:沙利度胺单药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治疗作用,沙利度胺与其他化疗药物同用可增加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的化疗疗效.
作者:岂连鹏;高玉环;岂春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评价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临床用药概况,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按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分类对8种代表药物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与结论: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以四环素、红霉素类药物为主,疗效较高,临床医师药师应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相应的抗菌药,以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李艳明;冉隆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结论:随着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药物品种增多,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单一用药有时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通常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药物联合应用.
作者:王晓琴;李芃;刘汉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的进展与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采用近期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伴随社会的发展,性健康逐渐引起人们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一项药物研究的突破,促使药物的性质由治疗转向提高生活质量.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使环磷酸鸟苷酸的水平增高,促使男性阴茎勃起,受得了临床和患者的青睐.西地那非的上市为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效果,标志着一个新的里程的开始.
作者:张石革;梁建华;马国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抗组胺药物简介从1937年第1个抗组胺药开发至今,已有50余种H1受体拮抗剂供临床应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为第1代: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曲吡那敏(去敏灵)、异丙嗪(非那根)、美喹他嗪(玻丽玛朗)等.这类药物具有以下两项缺点,限制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1)中枢抑制作用:大部分第1代抗组胺药具有脂溶性,能穿透血脑屏障,故均有不同程度的中枢抑制作用,即镇静作用,包括困倦、嗜睡、注意力下降等.(2)H1受体选择性差:药物有部分抗胆碱能作用,因此易产生视力模糊、口干、心动过速及胃肠道等的不良反应.另外,它还可产生a受体阻断作用、局麻作用及5-羟色胺抑制作用等,这些都会使第1代抗组胺药物的安全性下降.
作者:郭志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皮肤位于体表,重量占人体体重的5%~15%,总面积为1.5m2~2m2,其厚度因人或部位而异,范围在0.5mm~4mm.皮肤覆盖着全身,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免受物理性、机械性、化学性和病原微生物性的侵袭.皮肤具有两个方面的屏障作用:一方面防止体内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的丢失;另一方面阻止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入.保持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在生理上起着重要的保护功能,同时皮肤也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
作者:朱学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HBV DNA复制,能迅速降低慢性乙肝患者的HBV DNA水平,促进ALT恢复正常,改善组织学活动指数,获得一定比率的HBeAg消失及血清转换.
作者:杨泉海;王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将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定义为:男性不能持续地获得和(或)维持充分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交过程.
作者:刘治军;吕俊玲;胡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复方甘草甜素(商品名:美能;英文名:Stronger NeoMinophagen C,SNMC)是由日本美能发源制药公司开发研制的以β-甘草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有注射剂和片剂两种剂型.SNMC具有较强的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及对肝细胞膜的直接保护作用,长期以来被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等肝病.近年来又将其应用于非肝病治疗领域,并取得明显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杨同聚;田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生殖器、肛门、会阴等部位引起的一种常见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对其治疗预防十分重要.其治疗方法多种,但如何提高疗效,控制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就治疗尖锐湿疣的药物综述如下.
作者:邓娅;冉隆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1 抗真菌药物1.1 常见抗真菌药物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感染和深部感染.前者常由各种真菌引起,主要侵犯皮肤、毛发、指(趾)甲等,发病率高.深部感染常由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引起,主要侵犯内脏器官和深部组织,发病率虽低,但危害性较大,常可危及生命.
作者:苗钢;龙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根据文献选择Hp阳性感染患者734例,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6种药物治疗方案总成本依次为1 019.32元、1 494.34元、818.98元、1 093.66元、789.30元、1 034.30元,Hp的根除率依次为85.44%、93.75%、88.35%、86.52%、82.35%、87.94%.结论:B1组为佳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徐传新;胡燕;李立华;严庆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4种治疗方案用于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79例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四环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多西环素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A方案的成本-效果比小,但其治愈率低,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B、C、D方案相对于A方案增加相同的疗效其增加的费用分别为:1.50元、16.83元、2.54元.且B方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阿奇霉素组治疗效果佳.
作者:赵泉;杨玉伟;郭霞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口服伊曲康唑胶囊与氟康唑胶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临床RVVC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21例采用伊曲康唑胶囊0.2g/d,口服,连续7d,B组110例采用氟康唑胶囊0.15g/d,口服,连续7天.治疗后应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伊曲康唑胶囊与氟康唑胶囊治疗RVVC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2%(103/121)和87.27%(96/110).C/E分别为1.98和2.01.△C/△E为3.22.结论:伊曲康唑胶囊组治疗效果佳.
作者:李季;徐晓;许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细菌耐药情况,为危重病员抗感染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我院2003年综合性ICU所分离出的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250株细菌G-杆菌占73.6%,G+球菌占26.4%,主要是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产ESBLs率高达56.5%~77.8%.G-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耐药率低为23.5%~39.1%,对氨苄西林几乎100%的耐药,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为5.6%~31.3%,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26.1%~33.3%.阳性球菌中MRSA、MRSCN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加强ICU细菌耐药监测,了解细菌分布及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作者:姜远普;卢启彬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