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672-2124
  • 国内刊号:11-4975/R
  • 影响因子:1.14
  • 创刊:2001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2006年1期文献
  • 2000年~2004年广东省皮肤病用药分析

    目的:研究广东省2000年~2004年皮肤病用药金额,以了解广东省皮肤病药物的应用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本文采集广东省药学会医院用药信息网收集的购药统计数据,对广东省部分医院2000年~2004年皮肤病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皮肤病药物销售总金额中的比例稳中略降,外用药比例下降.皮肤病各亚类药物的用药结构相对固定,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变态反应药仍是皮肤病的主要用药.外资、合资药厂产品所占比例高,提示应加强国产药物的研究.

    作者:姚秋燕;黄碧莹;林婉贞;邓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2年~2004年心脏病专科医院心血管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心脏病专科医院心血管药应用现状,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频度分析和金额排序的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心血管药作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用药占用药总金额的45.22%~52.35%;消耗金额和用药频度大的都是抗高血压药,其次是抗凝血、抗血小板溶栓药,消耗金额排序靠前的药物是碘普罗胺注射剂、氯吡格雷片、卡托普利片等,用药频度排序靠前的药物是阿司匹林片、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华法林钠片等.结论:我院使用的心血管用药与心脏病专科医院地位相适应、结构基本合理,也与心血管用药趋势一致.

    作者:刘生友;余雄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抗心绞痛中成药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的应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和用量进行统计,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对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2004年我院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的年销售金额呈下降趋势,DDDs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论:我院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疗效确切、价廉的口服抗心绞痛中成药在临床中占优势.

    作者:张春梅;杨小平;杨俊何;冯霞;钟艺;叶丽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前后基层住院患者治疗和预后对比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指南对社区住院AMI患者治疗和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1年12月(A组)及2002年1月~2005年12月(B组)间在我院住院的所有AMI患者,比较指南发布前后治疗方法、30天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指南发布后253例患者溶栓治疗率、β受体阻断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调脂药、肝素的使用率、住院期间心绞痛、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和30天病死率与发布前的367例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指南对临床治疗AMI效果更加显著、规范化,可提高AMI患者生存率,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姗;刘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岩舒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8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43例和化疗中药综合治疗组44例,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疗效评价:对照组采用标准NP方案,联合治疗组用以上NP方案+岩舒注射液,每3周为1个治疗周期,3个周期为1疗程.结果:两组患者中,化疗中药综合治疗组在近期疗效、卡氏评分、控制疼痛及毒副反应等方面都优于单纯化疗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P方案联合中药岩舒注射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近期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说明化疗联合中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作者:吴慧娟;邹宏志;刘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2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62)先以加替沙星针0.2g,iv.gtt,bid,3天,后改用加替沙星胶囊0.2g,po,bid,7天;对照组(n=66)以加替沙星针0.2g,iv.gtt,bid,10天.结果:两组试验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4.1%,治愈率分别为74.19%和75.76%,无显著性差异(P>0.05),序贯疗法每例可节省666.2元.结论:加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与加替星注射液相似的临床疗效,比单用加替沙星更具成本效果,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可靠治疗方案.

    作者:刘如品;刘国清;杨秀霞;徐金霞;刘玉琴;李清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麝香保心丸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

    目的:为麝香保心丸在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依据.方法:从近年的研究进展和临床经验对麝香保心丸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梗面积、预防心室重构等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进一步的结论有待长期、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作者:戴瑞鸿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应用评价

    目的:介绍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的应用进展,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对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之外的作用机理及相关进展作一评价.结果及结论: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治疗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免疫抑制,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糖尿病肾病、缺血性中风,降低糖尿病风险,应用于心血管外科、作用于顽固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辅助治疗多发性硬化等多方面的作用,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药物.

    作者:黄萍;蒙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研究新点与评价

    目的:阐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的历程,评价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近期中外专业文献综述方式.结果及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近年来进展迅猛,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本药物之一,尤在对抗高血压上效果突出,在防治高血压及避免靶器官的损害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多项应用循证医学方法的临床研究所证实.

    作者:张石革;马国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灯盏细辛制剂药理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目的:评价灯盏细辛的临床应用.方法:检索有关文献,对有关灯盏细辛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灯盏细辛的化学成分研究和分离更加深入,在临床中的应用不断增加.结论:该药为疗效较好的心血管药物,它的各种剂型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周素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分为坎地沙坦酯治疗组(n=32例)和缬沙坦对照组(n=30例),每日1次口服坎地沙坦酯4mg~8mg或缬沙坦80mg,2周后如舒张压≥90mmHg,则剂量加倍,进行8周的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临床指征等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得到明显降低(P<0.01),坎地沙坦酯组显效率56.2%,总有效率88.7%;缬沙坦组显效率65.3%,总有效率86.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与进口同类药缬沙坦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作者:张建华;陈淑蕙;张素贞;陶志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合理使用米非司酮

    1 米非司酮事件又起争端2005年7月19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了致医师、公众关于安全使用终止早孕药米非司酮的通告[1];同时,DANCO制药厂也向保健单位致以公开信[2],从而引起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与医师们的高度警惕,也使得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者产生疑虑,当然,更使数以千万计的育龄妇女惶恐不安,故可以说是紧接在非甾体抗炎药风波之后又一轮新的风波.大家纷纷提出米非司酮还能用吗?怎样使用才不会出问题?

    作者:肖艳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纪要

    编者按冬至夜长春悄悉,年年岁岁如燕,旧话重提意未了,回首风情独好!继泌尿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之后,本期专家论坛题目又再次重回心血管合理用药专题.本刊编辑部于2006年1月6日在京召开了心血管疾病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与会的医学专家有胡大一、刘梅林、田新利、李帮清、沈珠军、杜昕、金晓琨、王贵松、杨进刚、刘文玲、陈太波、孙艺红、曹正;药学专家有孙忠实、翟所迪、张石革、于芝颖、胡永芳等.会议旧题重就,围绕着抗高血压药、调节血脂药、抗血栓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的合理应用与不良反应等话题,治疗中合理用药的范围与原则,再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并达成了部分共识意见,现整理和报告如下,以期对广大临床医师、药师有所裨益.

    作者:田新利;张石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2003年~2004年我院降脂药应用及药物经济学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降血脂药物状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2003年~2004年度消耗的降血脂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3年~2004年两年间我院降血脂药的用药频度增长61.7%,销售金额上升7.25%,平均日费用下降9.07%.结论:合理选择疗效好、价格低的降血脂药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作者:葛春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用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实现抗生素个体化给药

    目的:介绍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在抗生素调整剂量上的应用.方法: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以及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模型的基本概念、建立步骤、应用特点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并通过两个举例说明剂量调试方法.结果与结论:群体药代动力学和TDM监测紧密联系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PK-PD模型的应用有利于临床药学的剂量设计和剂量调整,为不同患者群体的抗感染治疗的合理解释.

    作者:周颖;田燕春;郭金凤;鲁云兰;崔一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马兜铃酸的毒理学现状

    目的:介绍马兜铃酸的毒理学研究进展方法:方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归纳.结果: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消化道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和基因毒性.结论:要辨证合理使用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材.

    作者:庞晓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突破禁区--走出β1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治疗屏障

    编者按β-受体阻滞剂(β-Receptor Blacker,β-RB)又称β-受体拮抗剂(β-Receptor Antagonist),其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首例药普萘洛尔(心得安)问世,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进展迅速,药物品种已近百,在抗心绞痛、抗心律失常、高血压上显示了良效,其重要性已得到全球医药界的认可.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既往β-RB在治疗心力衰竭(HF)、心梗(AMI)上曾作为禁区,但近年来,多项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CIBIS-Ⅱ、MERIT-HF、COPERNICUS等),β-RB长期治疗可改善慢性HF者的心脏功能、左室功能,提高射血分数,降低死亡率.成为当前治疗慢性HF、AMI的重要手段,公认首选药有选择性β-RB比索洛尔、美托洛尔和非选择性的卡维地洛、布新洛尔.但鉴于几十年的认识偏见,其在应用上仍存有误区和争论!如何突破禁区?走出β-RB应用上的偏见,逾越治疗屏障?在临床上得到多数医师的认可,扩大应用范围.本文旨在提出问题,期盼以带动心血管临床的关注和探讨.

    作者:李彬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药品安全监管期待引入预警机制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展已近20年,截至2004年全国已收集各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5万份,特别是1998年以来,上报数量逐年大幅度上升.仅2004年1年,全国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就达7万份,几乎是过去15年间的总和.

    作者:杜昆;于幼梅;赵雅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抗生素类药品网络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针对国内各级医院抗生素类药品使用比例过高或严重滥用这一情况,已经威胁到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给国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本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时对医嘱或处方中的抗生素类药品使用进行监控,规范或限制医生的医疗行为,达到降低抗生素类药品合理使用的目的.这是国内第一个通过计算机网络化应用于<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监控系统>的软件.现将我院两年使用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陈凌平;曹坤;马宗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

    β受体阻滞剂通常分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兼有α1受体阻滞剂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对β1的选择性是β2的75倍,比索洛尔对β1的选择性是β2的120倍,卡维地洛对β1的选择性是β2的7倍,是α1的2~3倍,且具有中度的扩张血管作用.β受体阻滞剂降低心脏排血量与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具有降低血压、抗缺血、抗心律失常、抑制心肌重塑的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如下.

    作者:赵民生;曹秀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回眸与展望--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的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药理学研究有巨大突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是自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抗高血压药和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s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vstem,RAAS).

    作者:张石革;马国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